湘版高中音乐鉴赏《华夏音乐之光》教学设计和反思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167668 上传时间:2018-04-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华夏音乐之光》教学设计和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华夏音乐之光》教学设计和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华夏音乐之光》教学设计和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华夏音乐之光》教学设计和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华夏音乐之光》教学设计和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华夏音乐之光》教学设计和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版高中音乐鉴赏《华夏音乐之光》教学设计和反思(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夏音乐之光华夏音乐之光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意图教学设计意图 1、指导思想: 我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音乐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瑰宝。为了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产生兴趣,培养他们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教材选编了华夏音乐之光的教学内容安排。“华夏音乐之光”是古代音乐的精选,旨在通过聆听和分析这些作品,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辉煌与成就,启迪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拓宽音乐视野,增进他们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 以“中国古代音乐”为主题展开的教学活动,旨在通过聆听、观看、演唱、演奏、讨论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体验音乐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根据

2、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教学活动主要由“欣赏与体验”和“拓展与探究”两个部分组成。 2、教学内容选择 我国古代音乐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为了能更多的欣赏与了解古代音乐,除选听教材所提供的部分音响和介绍古代的乐器 “八音”,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另外,补充介绍古琴曲流水,更换书本原有的文套曲湘妃泪为武套曲十面埋伏。古琴演奏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在中国传统乐坛上,琴被视为“八音之首”,是中国古典音乐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琵琶被誉为“民乐之王”,有丰富的音乐表现力。为了更好的感受国乐的影响力,还选用了视频花好月圆。3、学情分析 如今的高中生热衷于流行音乐,而对中国古代音乐几乎

3、是陌生的,因此就更谈不上喜欢或热爱了。本节所学习的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可能有一定距离,如何吸引学生关注这一节的学习内容,是教与学能否顺利展开的关键。因此,在备课中教师需要精心的准备,钻研教材,扩大视野,要逐步引导学生从不知知了解喜爱。特别是本课的教学内容文化底蕴比较浓厚,要从人文的角度去考虑。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到我区学生的实际情况,注意目标不能定的太高太大,重点就是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并熟悉中国古代音乐作品,并对它产生兴趣。4、资源开发与运用 中国古代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几千年的发展史要在一课当中让学生有所了解比较困难。仅利用目前课本所提

4、供的资源是不够的,为此还要去开发和运用更多的教学资源。 (1)充分利用教师的资源,教师的自己的表演等。 (2)开发学生的资源,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架构,让学生思考解答跟本课有关的知识。 (3)教师准备图片、音响、音像等有关的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教学内容,并采用通过聆听、观看、模仿等多感官参与学习的方法,感受、体验古代音乐,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欣赏中国传统名曲,体会名曲的神韵。了解一种中国传统乐器的形制、演奏技法。2、在初步了解了古代乐器分类及音色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评价测试基本掌握古代音乐的知识及古代乐器的分类和音色的分辨。3、通过对中国传统绘画、音乐、诗歌的

5、综合认识与理解,培养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欣赏中国传统名曲,体会名曲的神韵。了解一种中国传统乐器的形制、演奏技法。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在初步了解了古代乐器分类及音色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评价测试基本掌握古代音乐的知识及古代乐器的分类和音色的分辨。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一、导入导入课前播放埙曲楚歌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音乐文化的历史也非常悠久。大约从五万年前到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简单的乐器和舞蹈;西周时期制定了一整套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的礼乐制度;在古老乐器的和鸣中,走进我们的华夏音乐,感受华夏音乐的魅力之光。看图片,从中找出你所熟悉的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并

6、说出乐器的名字。思考:现代乐器分类将它们分为几类?古人又是如何对它们进行分类的?二、八音和鸣二、八音和鸣早在西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将当时的乐器按制作材料,分为金(钟、镈)、石(磬)、丝(琴、瑟)、竹(箫、箎)、匏(笙、竽)、土(埙、缶)、革(鼗、雷鼓)、木(柷、敔)8 类。 又称作八音。八音中国传统器乐吹打乐的一种。八音分类法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乐器分类方法。在周末至清初的三千多年中,我国一直沿用“八音”分类法。 1、介绍八音乐器分类2、欣赏楚商八音和鸣,体会先秦遗音的韵味,并从中感受各种乐器的音色。(编钟、编磬、古琴、埙、笛子等)三、文人琴韵三、文人琴韵师:刚刚我们了解了古代的八音分类,欣赏

7、了古雅动听的八音和鸣。今天老师要重点给大家介绍两种中国的传统民族乐器。第一种,我们先不说它的名字。我给大家提供两条信息“1 它演奏的曲子被美国“旅行者”号太空飞船带到了太空播放。2 它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1、下面我们就来欣赏由它演奏的古曲片段:听赏流水思考:1 演奏乐器是什么?(古琴)2 音乐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洋洋江河)3 乐曲的旋律有怎样的特点?(是起伏较大还是比较平缓?)2、古琴故事:“高山流水觅知音”“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巍巍乎若泰山。 伯牙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乎若江海。伯牙所念子期心明,伯牙曰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同。子期既死,伯牙绝弦,终身不复鼓也

8、。”3、介绍古琴(视频)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被誉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在古代是地位最崇高的乐器。古琴充满着传奇的象征色彩。有西方音乐人评价:这个乐器的构造,符合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世界观。4、古琴与古代文人的密切联系从三千年前的西周晚期开始,弹奏古琴便成为中国古代文人的时尚,琴与文人共呼吸、同命运,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了文人抒情写意、修身养性与接受教育的常备工具。古代不少有成就的文人都是弹琴高手,如:春秋时的孔子、西汉的司马相如,东汉的刘向、马融、蔡邕、蔡琰,魏晋时“竹林七贤”中的嵇康、阮籍等。古琴成了文人雅士生活中的亲密伴侣。四、古琴歌韵四、古琴歌韵师:古琴的且弹且唱这种表演形

9、式给我们带来了另一种审美体验。1、简介琴歌2、朗诵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歌渭城曲,体会诗歌中的依依惜别之情。3、师范唱阳关三叠4、师:因为时间原因,今天我们就学唱这首琴歌的前四句。引导学生演唱与感受阳关三叠四句旋律。五、琵琶舞韵五、琵琶舞韵有诗为证:“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丝雨。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古诗描写的是什么乐器?(琵琶)1、听一段十面埋伏思考:1 乐器的音色怎么样?(明亮、清脆、有颗粒感)2 作品描绘了怎样的场面?(描绘了楚汉战争中著名的垓下之战3 作品通过哪些音乐要素来表现这一场面的?速度:很快 节奏:密集紧凑音量:较强 音色:时而明亮高亢、时而暗哑嘈杂旋律:起伏较大 等

10、等2、介绍琵琶琵琶是民族乐器中很有特色的乐器,它音色清脆,音乐性能好。从演奏方法来说,左右手技巧繁多。琵琶曲目分文套和武套。一般来说:文套大多节奏缓慢,音量较弱,善于抒发内心情感,描写优美的景色等。武套则节奏较快,音量较强,善于状物、表现战争场面。3、欣赏教师表演:舞蹈反弹琵琶六、拓展与探究六、拓展与探究师:中华音乐有悠久的历史积淀,深邃的哲理内涵;独特的各色乐器,丰富多彩的组合,承载着东方智慧价值与和谐的文化内涵。不但在国内有无数的音乐爱好者,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有着众多的听众。1998 年,国乐应邀走出国门,走上了世界舞台。1、欣赏 1998 年维也纳金色大厅国乐表演花好月圆2、课后思考:你认

11、为作为新时代的学生学习古乐有怎样的现实意义?七、课堂小结七、课堂小结我泱泱中华灿烂辉煌的音乐文明,需要大家去传承和发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体验了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多多的去聆听它、喜爱它,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去学习演奏它!教学反思课题:华夏音乐之光时间: 地点: 短短四十五分钟很快就过去了,想想自己对这节课的设计准备以及对自己上课的表现感慨颇深,不得不承认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现在就自己这节课自我评价和反思。在决定上这一课之前,我参考了以往同行们的教学设计,结合我自身的特点,我打算这一课从古琴和琵琶这两件弹拨乐器入手。一方面

12、要达到让学生感受古琴的古韵,了解古琴是存在于文人世界的一件高雅的乐器;一方面想给学生们介绍有“民乐之王”美誉的民族乐器琵琶。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鼓励音乐创造等等。纵观我这节课,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做到了;在激发学生学生兴趣方面尚可;内容设置的难易程度针对我区的学生水平是适中的;关于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等方面还很欠缺。本人自认为较好的地方有这几个方面:一、上课的热情较高。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的美育是潜移默化的。是润物死无声的。教师的对音乐的情感首先上课应该要有热情,这种热情表现在表情、语音语调、范唱、演奏、对音乐的理解、对音乐的

13、情感。只有教师先感动了,才能很好调动课堂气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应用演唱、比较、分析、探究,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对音乐要素的感受体验,让乐理知识易学易懂。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我设计了问题,通过聆听、分析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各种要素、各种手段作出整体性的反应,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三、将思想教育溶于整堂课的教学。本课教学内容是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古雅魅力,感受乐曲的旋律节奏等音乐要素的特征,

14、让学生体验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情感和优雅古风,通过对八音知识的了解,感受到中国音乐艺术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中国民族音乐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这也告诉我们音乐艺术是没有国界的,艺术是相通的。引导学生体验作品的音乐情感喜爱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为我国优秀的音乐艺术感到骄傲和自豪。教学不足之处:一、 课堂语言不够精炼。二、 课堂应更为开放,尽量照顾到每一位学生。三、虽然采用了范唱、哼唱等教学手段,但歌曲学唱环节的处理还是有点草草带过的感觉。四、作品的选材关于拓展探究环节,我选用了 1998 年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民乐表演视频花好月圆。严格来说它是华夏音乐的延伸。华夏音乐本身应该是古老的悠远的。以后在选材方面还应更

15、加精进。关于多媒体的运用:第一: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丰富了音乐教学内容,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率 第二: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能激起学生情感共鸣 ,激活音乐教材、增加兴趣 第三:多媒体课件有利于情境创设,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之处:一、 在文字、图片、音像的使用方面还待加强。二、 音乐最大特点是音乐形象和情感的模糊性与不确性。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欣赏水平不同,心理感受不同,理解能力不同,想象力也就不同。如果教师把学生的情感想象空间束缚在某一固定性的内容中,这也限制了学生丰富的创造性想象,违背了艺术欣赏教学规律。电教媒体辅助音乐教学,前景乐观,势在必行。只有科学、巧妙、合理运用,才会有事半功倍之效果,以至在音乐教学领域里全面发挥它的潜在优化作用。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更新观念,不断地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努力争取做得更好。在以后的音乐教学中,积极探索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的各个环节如何衔接更为自然?音乐课如何上得更加生动活跃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