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建筑结合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7165639 上传时间:2018-04-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方建筑结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西方建筑结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西方建筑结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方建筑结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西方建筑结合泉州在历史上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阿拉伯、波斯、印度诸国异邦来此经 商、传教,购地建房的人数以万计,他们建造的宅第、店铺、教堂等,形式多样, 随处可见,有的外国人与当地人通婚,定居泉州,于是民居建筑中就出现了中西合 璧的建筑形式。 洋式的民居建筑,造型独特、平面布局灵活多变、功能分区合理,门窗、外廊 其装饰洋味尤为突出。多数做法是以当地的传统形式为主,与外来的风格相结合, 或并置相连营造。此类住宅适应当时从海外带回的最新建筑材料,有水泥(洋灰) 、 钢筋、水泥花砖、花玻璃等。这类建筑泉州大都称为“洋楼” 、 “蕃仔楼” ,它们在 中国近代建筑史上,代表着中西文化初期接触的杰出成就

2、。泉州西街 116 号的宋宅共分为两大部分,宋宅前面部分是清末所建,为泉州本 地民居风格;后面部分,及宋氏小洋楼,为 1915 年辛亥革命以后所建成的欧式小 洋楼。该建筑属宋氏家族所有。1915 年,宋氏主要成员宋文普先生从印尼回到泉 州,并从南洋地区(今东南亚)带回该建筑的设计施工图纸,并带回部分该建筑所 用原材料,例如门、窗等。整个建筑由福建本地经验丰富的工匠施工,并于 1915 年完工。经历 92 年风雨的宋氏小洋楼,期间略加以修复,但 92 年风雨和战火的洗 礼,使该建筑目前只留下主体和破损的外廊部分,还有那历经风雨的历史痕迹。 整个建筑由原来传统的单层院落演变成为两层的合院,二楼正面

3、用欧式拱廊围 合,使得整个建筑内部空间更加完整。所谓拱廊实为单片拱架,使整个建筑内外空 间形象大为增色,这也是其特有的处理手法。 拱廊式平面是小洋楼常用的平面形式,与西方所流行的新古典主义风格有着一 定的内在联系,其形体多为方正,柱廊形式有单面或者多面等形式,宋宅所采用的 就是三面环绕柱廊的形式,能够起到空间过渡的作用,并且通过柱廊形式的变化可 以使建筑物的形体产生虚实繁简对比以及丰富的光影变换等形式美的效果。小洋楼 平面的面积仅有数百平方米,平面外形简洁明了,在变化上无强烈的大进大出,较 为平缓。外形与内部功能紧密结合而又不互相矛盾,使之具有较强的整体性。 宋氏小洋楼的总体布局大致为中国传统

4、古民居的“四房看厅”式,有主客厅, 两边偏厅和护厝房组成,主客厅后的后轩被作为楼梯间,这点与传统民居又有所不 同。平面布置沿主客厅中轴线对称,平面简单实用,主次分明,宽敞的客厅、廊贯 穿全宅,组成各种不同情趣的院落,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居住生活环境,周围布置水 井两口,一为提供饮用水,一为提供消防等用水,方便实用。 窗户的形式作为建筑的重要元素,在宋宅中也体现了其特有的风格,木窗大多 设两层窗扇,内为木质细方格窗,外围玻璃窗,窗套形式丰富,给人以一种厚重感, 窗花的形式多样,雕刻细腻,装饰性很强。 泉州民居户外的窗户都用石板砌成窗框和隔条,内层加配可以开关的木板窗。 宋宅的窗户与泉州本地民居相似,

5、除此之外还在窗外采用铁条栏杆,这个设计在当 时可以说是较为时髦的西式风格,而且假窗与真窗的结合较为和谐,较好地丰富了 建筑的立面造型又兼顾采光通风,一举多得。 内部楼板和梁同样均为木质,木质地板冬暖夏凉,利于通风透气,木质大梁下 面采用木质面板吊顶,配合技术精湛的木刻雕花,整个吊顶美轮美奂。宋宅在屋顶的处理上采用西式小洋楼常用的多坡屋顶,其屋顶设计也相当考究,从高处俯视,红砖红瓦,使建筑产生高低错落的形体变化并呈现出优美的建筑轮廓线,在屋檐下还设有多个通气窗口,小巧玲珑,不仅利于建筑内部通气,也丰富了造型需要。 这是宋宅中西结合的最佳写照,红砖墙是泉州民居较为普遍的墙体形式。红砖 材料的名称、

6、规格和用途,一般都有规范。墙面嵌砖,用松枝烧制的红色 “雁只 砖” (又称胭脂砖)质地坚硬,色彩艳丽,尤其是堆码烧制而成的砖面斜纹,使砖 墙更富有自然美。在正立面和侧立面上,整垣墙用几种规格的红砖,经过泥水工横、 竖、倒砌筑,拼叠出优美的图案花纹,其色泽古雅,光洁可爱。 由于福建闽南地区的石雕技术闻名全国,因而雕刻在该建筑中也被广泛的运用。 在建筑的立面上,尤其是正立面的砖花,用红砖组砌拼贴成各种图案,和使用红砖 墙雕刻壁画,这也是闽南一种特有的装饰手法,其门洞口的雕花均表现出中国闽南 传统的石雕工艺,其技术精湛,造型优美,很好地体现了地方的特色,也表现了闽 南居民对石头与雕刻所特有的感情。

7、在古代,建筑朝向的确定,除气候日照和环境景观外,还涉及到政治文化方面 的因素,南面意味着皇位官爵与权利的象征。因此泉州民居不得朝向四正方向。而 是多取以 24 分位罗盘定向的除朝四正方向外的其他方向作为房屋和大门的朝向, 否则认为煞气太重。泉州民居一般以向南微偏西为多,这一取向夏天可得凉爽的东 南风,是最理想的朝向。 宋宅在朝向上也并非正南正北,而是南偏西 5O,这和当地建筑朝向一致。以上乃宋氏小洋楼与泉州本地民居的联系和区别。深藏在小巷中这座具有近百年历史的小洋楼,已不再如当年那般“鹤立鸡群”,但它作为泉州古城现存为数不多的具有闽南侨乡特色的近代标志性建筑物,仍然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它所折射出的时代信息,不仅包含了人文历史和建筑历史,更多地体现了当地的文化积淀。 宋氏小洋楼在建筑学中具有独特的建筑样式、风格特征和装饰语言,集红砖建筑以及西方建筑各种独特的风格样式于一身,它体现了区域的文脉和风貌特色,延续着当地生活的传统风俗,既是传统民居中的瑰宝,又是值得现代建筑设计借鉴的宝贵财富。对于延续城市文脉,创造富有地域文化韵味的现代建筑有着深远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