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工法qcqc成果攻克深基坑软土富水地层降水施工难题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7157200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艺工法qcqc成果攻克深基坑软土富水地层降水施工难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工艺工法qcqc成果攻克深基坑软土富水地层降水施工难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工艺工法qcqc成果攻克深基坑软土富水地层降水施工难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工艺工法qcqc成果攻克深基坑软土富水地层降水施工难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工艺工法qcqc成果攻克深基坑软土富水地层降水施工难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艺工法qcqc成果攻克深基坑软土富水地层降水施工难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艺工法qcqc成果攻克深基坑软土富水地层降水施工难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一、一、QC 小组基本情况小组基本情况1、小组概况2、QC 小组成员序号姓 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 务组内职 务接受 TQC 教育时间1男36硕士项目经理组 长602男27大本项目总工副组长603男32大专副经理副组长484男39大专副经理组 员605男25大本工程部长组 员486男34中专测量主管 组 员487男35中专质检员组 员608男27大本试验主管组 员489男23大本技术员组 员4810男32大本技术员组 员4811男38高中作业队长组 员4812男30高中电工组 员48本小组成员平均年龄 33 岁,文化程度包括大中专到初中五个层次,接受TQC 教育平均时间 50 时,接受教育人员

2、包括各部门负责人、技术人员、安质人员、领带班人员等,符合现场施工管理需要。3、小组宗旨:依靠技术,攻克难关,加强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建组时间: 2004 年 4 月 1 日 注册号:本次活动课题:开展 QC 活动,软土地基降水技术 难关活动时间:2004 年 4 月 1 日2004 年 4 月 20 日活动情况:每周活 动一次,每道工序 现场监督施工xx 第五公司 xx 地铁经理部: 软土地基降水施工 QC 小组活动方式:按PDCA 循环进行24、活动情况:QC 小组坚持每周活动不少于一次,出勤率 75%,发言率46%。提出合理化建议 5,采纳 5,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工

3、程概况二、工程概况xx 市轨道交通 6 号线工程土建 16 标包括 xx 站、xx 站、xx 工作井及工作井至 xx 站明挖区间,xx 车站长 164.6 米,标准段结构净宽 18.8 米,标准段埋深 12.04 米,为地下二层岛式结构。xx 站车站全长 387.5 米,标准段宽16 米,标准段埋深约 10 米,为地下一层岛式结构。xx 工作井为盾构始发井,结构尺寸 21.213.212.9 米,工作井至 xx 站明挖区间全长 136 米。本标段所有工程均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本标段场地位于长江三角洲如海口东南前沿,所处地貌单一,属滨海平原,地势平坦、广阔。结构底板主要位于灰色淤泥质粘土和灰色粉

4、质粘土层,本标段地下水位埋深约 0.3 至 0.7 米浅部土层中的地下水属潜水型,其水位动态变化主要受控大气降水和地表蒸发,并岁气候变化而变化。三、选题及选题理由三、选题及选题理由(一) 、选题:开展QC 活动,攻克软土地基降水 技术难关(二) 、选题理由:xx 市轨道交通 6 号线工程土建 16 标基坑开挖深度约 10 至 14 米,属深基坑开挖,基坑开挖危险系数高,并且软土地基降水对基坑安全性影响大:1、本标工程结构底板主要位于灰色淤泥质粘土和灰色粉质粘土层,土层渗透系数小、含水量高、压缩性大,降水难度大,排水过程十分缓慢,降水时间长;2、软土地基降水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基坑土体开挖的安全

5、和钢支撑架设速度;3、本标段工程节点工期紧,对降水施工效果要求进一步提高;3针对上述该工程的实际特点,如何安全、优质的完成该项施工任务,对我单位施工技术水平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同时为了确保我单位立足xx、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我部成立了专门 QC 攻关小组,选择了“开展 QC活动,攻克软土地基降水施工技术难关”为课题开展 QC 攻关活动。四四、基基本本做做法法1、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施工工序,制定工序质量标准及施工工序流程图。2、制定小组活动制度、现场施工管理制度、质量检查、以及资料收集制度等。并随活动进展,健全各项管理制度。3、根据施工工序流程图,围绕钻孔、抽水等工序开展活动。五、开展五、

6、开展 PDCAPDCA 循环活动循环活动 目标:确保 xx 站北端头井软土地基降水质量,提高降水速度,保障基坑按时开挖。 效果:降低土体的含水量,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防止基得隆起。PDCA 循环循环时间:2004 年 4 月 1 日2004 年 4 月 20 日重点:1、确保降水井平面布置经济合理,防止产生“死井” ,严格控制降水井与真空泵的密封性,保障真空泵的负压值; 2、确保降水质量,加快降水速度,保障降水施工按时完成。P1计划阶段计划阶段1、现状调查:、根据施工图地质资料,xx 站北端头井在SK24+525.149SK24+555.649 里程段,开挖范围内主要土层为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

7、灰色淤泥质粘土,含水量高,压缩性大。这两种土体结构状态为蜂窝状或絮装,一般在固体颗粒周围吸附着很厚的薄膜水,并且孔隙中充满自由水,当受到外力作用时,孔隙中的自由水慢慢排出,土体体积发生压缩固结,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对于这种地层,常见的降水方法有:喷射井点、电渗、轻型井点和真空4井等几种方法。前两种方法系统复杂而且经济合理性差,对基坑开挖和后续影响不大,一般不采用,为防止基底隆起,地下水需要降到基坑开挖面以下3 米,即提高开挖底板下 3 米的土体抗剪强度,降水深度达到地面以下 15 米至 16.7 米,轻型井点降水达不到这个深度,故采用真空管井。2、因果分析:真空泵的性能差 责任心不强滤管、滤

8、料、密封材料质量差 降水工艺不合理 土层的渗透系数小 其中“”为主要因数根据因果分析图进行主因论证根据因果分析图进行主因论证序号主 要 原 因主 因 论 证1责任心不强绝大部分施工人员为民工,对降水井施工认识不够,造成“死井” 。2滤管、滤料、质量差、密封材料数量不足滤管在施工过程中受损,密封材料进入真空管井内,堵塞真空管降水井,造成“死井” ;密封材料不够,使真空泵无法产生“真空”。3真空泵性能差真空泵不能提供足够的压力值,直接影响降水速度和效果。4降水工艺不合理真空泵数量不足,对土体中的孔隙水产生的“真空”吸力不足。影 响 软 土 地 基 降 水 质 量 的 原 因法环料人 机55土层的渗

9、透系数小土体结构状态为蜂窝状或絮装,一般在固体颗粒周围吸附着很厚的薄膜水,并且孔隙中充满自由水。通过查找出的原因制定对策措施见下表通过查找出的原因制定对策措施见下表序号主 要 项 目对 策 措 施执行人检查人期 限1责任心不强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讲课,加强技能培训,加强质量意识教育。肖志云林强2004. 4.12滤管、滤料、密封材料质量差尽快咨询质量好的厂家,并尽快购进质量好的滤管、滤料,增加密封材料的数量,保障密封材料的效果。魏长军黄子勇2004. 4.53真空泵性能差加强对真空泵的维护和保养,使真空泵工作状况良好;必要时更换性能好的真空泵,保障降水的原动力龙明李国东王启成全过程4降水工艺不合

10、理增加真空泵数量,使真空负压值达到设计要求陈志超钟波全过程5土层的渗透系数小通过合理布置降水井点位置,提高降水速度陈志超谭建华2004.4.13、降水预期效果分析、预期土体含水量的降低值:根据实验:这两种土的软塑与可塑的界限含水量为 30%左右。降水前:、层土体的含水量为43%,为软流塑状;降水后,土体含水量达到 29%35%,为软塑可塑状。见表1:6降水前降水后降水前后土层 含水量 土体含水量当前性状土体含水量当前性状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43%软流塑状29%可塑灰色淤泥质粘土41%软流塑状35%软塑、降水时间:根据以前的经验,达到上述效果需要 20 天。10 天内把水位降到设计标高,20 天后

11、土体达到设计要求,基坑开挖可以全面开展。4、真空井管平面布置根据经验,在此类土层中采用真空井管降水时,可按照每口井/190210 平方米,为了加快降水速度,减少降水时间,保证整个节点工期按时完成,合理降低每口井的作用面积,按每口井 170 平方米布置,北端头井共布置 3。5、真空管井结构开挖基地以上部分为 UPVC 管或钢管井管,管的内径为 250mm,外径275mm;基底以下部分 5 米范围为无砂混凝土管滤管,外包两层 6080 目的尼龙网,空隙率不小于 25%,底部封死;滤料从井底向上至滤水管顶端范围内滤料为直径 0.152.5mm 的沙砾混合滤料围填,以上部分采用粘土回填密封。真空管井深

12、度为基坑开挖底板下 5m,端头井基坑深 13.8m,真空管井深度为 18.8m;标准段基坑深 12.1m,真空管井深度为 17.1m。见真空管井成井结构图 。7D1实施阶段实施阶段在开挖过程中根据对策实施表,我们认真做到如下几点:1、测量组在开挖前,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定出每口井准确平面位置,钻机就位,控制钻杆垂直度,检查每口井成孔深度;2、现场值班领工员、技术员监督是否按照施工顺序进行作业,保证每道工序达到设计要求和预期目的,防止造成“井” ;3、派专人对该段降水井降水值班,确保将地下水降至开挖面以下;派专人对设备进行维护修理,保障真空泵真空负压值,从而保障降水的原动力; 4、完善各项规章制

13、度,奖罚分明,加强思想教育和技术培训,确保基坑降水达到设计要求和预期效果。8C1检查阶段检查阶段通过该循环对策措施实施后,xx 站北端头井降水十分顺利,每口真空管井抽水工作运行良好,在十五天内水位降到设计标高,并且土体含水量达到设计要求,土体开挖可以全面展开。A1总结阶段总结阶段通过此次循环,我们对软土地基降水施工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让工人熟练掌握了软土地基降水施工方法,以后的软土地基降水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六、几点体会六、几点体会通过这次循环,我们不仅软土地基降水施工技术难点、重点加深了理解,而且从中得到几点体会:1、工作展开前,进行周密科学的策划,尽量把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想多一些、想深入一些;在实施过程中,根据预先施工组织设计,科学合理施工,出现新问题也不会毫无头绪;在实施过程中,严格要求,把好每一道关,杜绝质量问题发生;当工作完成后,及时总结,探索新的思路、新的方法;2、把握住每道工序的关键因素,进行认真仔细的准备,把工作做细、作到位,及时准科学地解决施工中的问题,来源于认真完整的准备;3、积极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热情,以人为本,加强思想教育和技术培训,发挥每一个人的智慧和团队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