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算结果评价准则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7156525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算结果评价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电算结果评价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电算结果评价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电算结果评价准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电算结果评价准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算结果评价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算结果评价准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算结果评价准则电算结果评价准则 1.整体合理性分析整体合理性分析1.1 基本平动周期基本平动周期1.2 振型曲线振型曲线1.3 地震作用下的侧移(层间位移角)地震作用下的侧移(层间位移角)结构的弹性层间位移角 2010 高规3.7.3 条 P18 和2010 抗震规范5.5.1 条 P44 规定了最大层间位移角。定义:按弹性方法计算的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目的:控制结构的侧向刚度,主要为限制结构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水平位移,确保高层结构应具备的刚度,避免产生过大的位移而影响结构的承载力、稳定性和使用要求。 计算要求:不考虑偶然偏心,不考虑双向地震见高规 3.4.5、3.7.3 及相应的条文

2、说明。层间位移角不满足规范要求,说明结构的上述要求无法得到满足。但层间位移角过分小,则说明结构的经济技术指标较差,宜适当减少墙、柱等竖向构件的截面面积。 层间位移角不满足规范要求时的调整方法: 1、程序调整:SATWE 程序不能实现。 2、结构调整:只能通过调整增强竖向构件,加强墙、柱等竖向构件的刚度。 1)由于高层结构在水平力的作用下将不可避免地发生扭转,所以符合刚性楼板假定的高层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往往出现在结构的边角部位,因此应注意加强结构外围对应位置抗侧力构件的刚度,减小结构的侧移变形。同时在设计中,应在构造措施上对楼板的刚度予以保证。 2)利用程序的节点搜索功能在 SATWE 的“分析

3、结果图形和文本显示”中的“各层配筋构件编号简图”中快速找到层间位移角超过规范限值的节点,加强该节点对应的墙、柱等构件的刚度。节点号在“SATWE 位移输出文件”中查找。1.4.4 整层剪重比(楼层地震剪力系数)整层剪重比(楼层地震剪力系数)2010 抗震规范5.2.5 条 P39 和2010 高规规定了不同烈度下楼层的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剪重比)剪重比为地震作用与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比值。主要为限制各楼层的最小水平地震剪力,确保周期较长的结构的安全。 剪重比是规范考虑长周期结构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底部剪力法计算时,因地震影响系数取值可能偏低,相应计算的地震作用也偏低,因此出于安全考虑,规范规定了楼层

4、水平地震剪力得最小值.若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小于规范对剪重比的要求,水平地震剪力的取值应进行调整, 抗震规范第 5.2.5,高规 4.3.12 条明确要求了楼层剪重比。 剪重比不满足规范要求,说明结构的刚度相对于水平地震剪力过小;但剪重比过分大,则说明结构的经济技术指标较差,宜适当减少墙、柱等竖向构件的截面面积。 剪重比不满足规范要求时的调整方法: 1、程序调整:当剪重比偏小但与规范限值相差不大(如剪重比达到规范限值的 80%以上)时,可按下列方法之一进行调整: 1)在 SATWE 的“调整信息”中勾选“按抗震规范 5.2.5 调整各楼层地震内力”,SATWE 按抗规 5.2.5 自动将楼层最小地

5、震剪力系数直接乘以该层及以上重力荷载代表值之和,用以调整该楼层地震剪力,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2)在 SATWE 的“调整信息”中的“全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中输入大于 1 的系数,增大地震作用,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3)在 SATWE 的“地震信息”中的“周期折减系数”中适当减小系数,增大地震作用,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2、结构调整:当剪重比偏小且与规范限值相差较大时,宜调整增强竖向构件,加强墙、柱等竖向构件的刚度。1.5 周期比(扭转周期周期比(扭转周期/平动周期)平动周期)规范条文:2010 高规3.4.5 条 P12周期比反映了:结构抗扭刚度的大小。周期比控制:周期比侧重控制的是侧向刚度与扭转

6、刚度之间的一种相对关系,而非其绝对大小,它的目的是使抗侧力构件的平面布置更有效、更合理,使结构不致于出现过大(相对于侧移)的扭转效应。总之,周期比控制不是在要求结构足够结实,而是在要求结构承载布局的合理性。验算周期比的目的:主要为控制结构在罕遇大震下的扭转效应。周期比不满足规范要求时调整措施: 一旦出现周期比不满足要求的情况,一般只能通过调整平面布置来改善这一状况,这种改变一般是整体性的,局部的小调整往往收效甚微。周期比不满足要求说明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于侧移刚度较小,总的调整原则是加强抗扭刚度,通过加强结构外圈刚度,削弱结构内筒刚度。 具体是在端部设置剪力墙,采用 L、T 等截面形状的剪力墙可

7、增大结构的抗扭刚度,有利于结构的抗扭。当周期比不满足规范要求时,若结构的抗侧刚度不大可在结构平面周边增设(或加大)剪力墙;反之,若结构的抗侧刚度较大,可减小结构中部剪力墙。计算要求:强制刚性楼板假定(以过滤局部振动产生的周期)。1.6 扭转位移(扭转层间位移)比扭转位移(扭转层间位移)比规范条文:2010 抗震规范3.4.4 条 P9 和2010 高规3.4.5条 P12 规定了最大限值。扭转位移比反映了:结构抗扭刚度的大小。扭转位移比的定义: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与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平均值的比值。验算扭转位移比目的:限制结构的扭转量值扭转位移比不满足规范要求时调

8、整措施:当计算的楼层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不大于2010 高规3.7.3 条 P12 规定的限值的40%时扭转位移比可适当放松,但不应大于 1.6;当计算的楼层的最大层间位移角较大,扭转位移比超限时,可采取下列措施(1)增大结构的抗扭刚度,如结构平面周边增设或加大剪力墙。(2)通过调整刚度分布,减小平面结构不规则性,使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尽可能重合,如当侧移满足要求时可减小局部剪力墙的厚度或在墙上开结构洞(3)必要时设置抗震缝,将不规则的平面划分为相对规则的平面。计算要求:可以选择强制性楼板假定,考虑偶然偏心,不考虑双向地震。1.7 刚度比(相邻楼层侧向刚度比)刚度比(相邻楼层侧向刚度比)2010 高

9、规3.5.2 条 P15 和2010 抗震规范3.4.3 条 P9规定了刚度比最小限值刚度比控制:控制刚度比主要是为了控制结构的竖向规则性,避免竖向刚度突变,形成薄弱层。对于需抗震设防高层建筑而言,此类竖向不规则结构是不宜采用的。程序能根据计算的楼层刚度和规范规定的判别准则进行自动判断,对刚度比偏小的楼层自动制定为薄弱层,并通过薄弱层验算。层刚度比的控制方法:新规范要求结构各层之间的刚度比,并根据刚度比对地震力进行放大,所以刚度比的合理计算很重要。 新规范对结构的层刚度有明确的要求,在判断楼层是否为薄弱层、地下室是否能作为嵌固端、转换层刚度是否满足要求等等,都要求有层刚度作为依据,所以层刚度计

10、算的准确性就比较重要。1.8 楼层抗剪承载力之比楼层抗剪承载力之比2010 高规3.5.3 条 P15 和2010 抗震规范3.4.3 条P9 规定了楼层抗剪承载力之比最小限值楼层抗剪承载力之比:控制楼层抗剪承载力之比主要是为了控制结构的竖向规则性,避免竖向刚度突变,形成薄弱层。对于需抗震设防高层建筑而言,此类竖向不规则结构是不宜采用的。1.9 刚重比刚重比2010 高规5.4.4 条 P49 规定了刚重比最小限值定义:刚重比是指结构的侧向刚度和重力荷载设计值之比,是影响重力二阶效应的主要参数 刚重比控制:控制刚重比是为了控制结构的稳定性,避免在大震下结构因重力二阶效应而发生倒塌。刚重比与结构

11、的侧移刚度成正比关系;周期比的调整将导致结构侧移刚度的变化,从而影响到刚重比。因此调整周期比时应注意,当某主轴方向的刚重比小于或接近规范限值时,应采用加强刚度的方法;当某主轴方向刚重比大于规范限值较多时,可采用削弱刚度的方法。同样,对刚重比的调整也可能影响周期比。特别是当结构的周期比接近规范限值时,应采用加强结构外围刚度的方法 规范上限主要用于确定重力荷载在水平作用位移效应引起的二阶效应是否可以忽略不计。见高规 5.4.1 和 5.4.2 及相应的条文说明。刚重比不满足规范上限要求,说明重力二阶效应的影响较大,应该予以考虑。规范下限主要是控制重力荷载在水平作用位移效应引起的二阶效应不致过大,避

12、免结构的失稳倒塌。见高规 5.4.4 及相应的条文说明。刚重比不满足规范下限要求,说明结构的刚度相对于重力荷载过小。但刚重比过分大,则说明结构的经济技术指标较差,宜适当减少墙、柱等竖向构件的截面面积。 刚重比不满足规范要求时的调整方法: 1、程序调整:刚重比不满足规范上限要求,在 SATWE的“设计信息”中勾选“考虑 P- 效应”,程序自动计入重力二阶效应的影响。 2、结构调整:刚重比不满足规范下限要求,只能通过调整增强竖向构件,加强墙、柱等竖向构件的刚度。1.10 框剪结构的抗倾覆弯矩比框剪结构的抗倾覆弯矩比2010 高规8.1.3 条 P96 和2010 抗震规范6.1.3 条P50选取结

13、构构型的依据1.11 楼层单位面积质量楼层单位面积质量1500kg/m2(15kN/m2)左右1.12 质量比质量比2010 高规3.5.6 条 P16 规定了质量比最大限值1.13 高宽比高宽比2010 高规表 3.3.2 条 P10 规定了高宽比最大限值等效高、宽广东高规2.3.3 和 3.2.21.14 结构舒适度结构舒适度2010 高规3.7.6 条 P19 规定了结构顶点风振加速度最大限值1.15 整层剪重比(楼层地震剪力系数)整层剪重比(楼层地震剪力系数)2010 抗震规范5.2.5 条 P39 规定了剪重比最小限值2.局部合理性分析局部合理性分析2.1 轴压比轴压比2010 抗震规范6.3.6 条 P62、 2010 高规6.4.2 条P66,7.2.13 条 P86 和2010 混凝土规范11.4.16 条 P177 规定了轴压比最大限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