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动脉快速硬化的步伐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7155502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止动脉快速硬化的步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防止动脉快速硬化的步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防止动脉快速硬化的步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防止动脉快速硬化的步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止动脉快速硬化的步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防止动脉快速硬化的步伐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组动脉硬化的血管病中常见的最重要的一种,其特点是受累动脉病 变从内膜开始。一般先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及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及钙质沉 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蜕变和钙化,病变常累及弹性及大中等肌性动脉,一旦发展到足 以阻塞动脉腔,则该动脉所供应的组织或器官将缺血或坏死。由于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 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本病病因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本病是多种因素作用于不同环节所引起,这些因素称 为易患因素或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多见于 4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 岁以后进展 较快,但青壮年亦可有早期病变。性别:男性多见,男女比例

2、约为 21,女性常见于绝 经期之后。高脂血症:血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 、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 、载脂蛋白 B100、脂蛋白() (Lp() )增高,高密度脂蛋白(HDL) 、载脂 蛋白 AI 和 A降低,均属易患因素。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人 6070有高 血压,高血压病人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者较血压正常人高 4 倍,且无论收缩压抑舒张压增 高都重要。吸烟:吸烟增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达 26 倍,且与每日吸 烟支数呈正比。糖尿病:糖尿病病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较无糖尿病者高 2 倍,冠状 动脉粥样硬化病人中糖耐量减退者颇常见。较次要的有:职业:从事

3、体力活动少、脑力活动紧张、经常有紧迫感的工作较易患 本病。饮食:常进食较高的热量,较多的动物性脂肪、胆固醇、糖和盐者易患本病,西 方的饮食方式是致病的重要因素。肥胖:超标准体重的肥胖者易患本病,体重迅速增加 者尤其如此。A 型性格:进取心和竞争性强、工作专心而休息不抓紧、性情急躁、强制 自己为成就而奋斗者易患本病。微量元素摄入:铬、锰、锌、钒、硒不足,铅、镉、钴 过多为危险因素。遗传:家族中有在较年轻时患本病者,其近亲得病的机会可 5 倍于无 这种情况的家族。有认为本病属多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所致的家族性 高脂血症,常是本病的易患因素,而作为本病易患因素的高血压和糖尿病也有遗传

4、的影响。 其他尚有缺氧、抗原-抗体复合物的作用、维生素 C 缺乏、动脉壁内酶的活性降低等能增加 血管通透性的因素,维生素 A、E 缺少,铁贮存增多,也被认为易致本病。近年有认为巨 细胞病毒感染也可能与本病有关。半个世纪以来,本病在欧美发病率逐渐明显地增高,至 60 年代末成为流行性常见病, 且在有些国家和地区,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脏病已成为人群中首位的死亡原因。 70 年代以后,由于注意采取预防措施,本病发病率有下降趋势。以往本病在我国不多见, 近年来由于人民保健事业的发展,许多疾病得到控制,人民平均期望寿命增长,生活水平 提高,本病相对和绝对地增多,现已跃居于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列。早

5、期征兆如果能早些认识脑动脉硬化的某些征兆,加强自我防护和监测,就可大大延缓其发展 的速度,并根据监测情况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神经衰弱 脑动脉硬化早期多呈 现一种神经衰弱的症状,医学上称为“动脉病性神经衰弱” ,表现为头痛、头晕、头部有紧 箍和压迫感,有耳鸣、嗜睡等症状,记忆力减退,容易疲劳。感情异常脑动脉硬化早期易激动,缺乏自制力,随着病情的加重会逐渐出现表情淡漠,对周围 事物缺乏兴趣,对人缺乏热情。容易激动,有时无故悲伤或嬉笑、焦虑、紧张、多疑、恐 惧。对工作有时消极怠工,有时欢快积极。判断能力低下常表现为不能持久地集中注意力,想象力降低,处理问题不果断,往往要靠别人协助处理,对突然出现的

6、生活琐事表现惊慌和忧虑。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皮肤划红症(皮肤被抓划后可发红并隆起) ,手脚发冷,全身及局部发汗,头发 早白、早秃。行动异常脑动脉硬化中后期可出现走路及转身不稳,表现为步态僵硬、缓慢或行走不稳。癫痫痉挛发作局限性癫痫是脑动脉硬化后期的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身体某部位发生阵发性、痉挛 性抽搐。有的病人可出现不自主的运动。严重者可因脑动脉硬化出血、血栓形成而出现昏 迷瘫痪等。担心自己患有动脉硬化者,应及时去医院检查眼底,以发现眼底视网膜动脉硬化表现, 达到早期诊断、治疗的目的。多重危害人到了中老年,大多很重视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是否正常,但对是否存在动 脉粥样硬化往往不了解。

7、事实上,大多数老年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其病变 过程历经了数年甚至十多年时间。而正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最终导致心肌 梗死、脑卒中等各种急性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危害遍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主要累及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下肢动脉等大中 型动脉的病变,其特征为动脉内膜有黄色粥样外观的脂质积聚、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 等多种病变并存以及动脉中层钙化等,引起血管管壁增厚变硬、管腔堵塞,使受阻动脉远 端缺血而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动脉粥样硬化在临床上的表现主要是有关器官受累的症状,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引 起心绞痛、心律失常,脑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脑缺血产生头晕头痛,下肢动脉粥

8、样硬化可 出现间竭性跛行等。可以说,动脉粥样硬化实际上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并且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既是心 肌梗死、脑卒中等各种急性心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的罪魁祸首,也是人体机能退化衰老的重 要原因。硬化莫小觑但是,约有四分之三以上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没有明显症状表现,并且约 60%的有症 状患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病情!因此,动脉粥样硬化容易长期存在和演变,逐步导致全身性 缺血缺氧,引起人体机能的逐步全面退化,并可致使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障碍和 组织坏死以致极危重后果的发生。预防措施1.限制食物性胆固醇的摄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虽然体内的胆固 醇不全来自食物,

9、但是限制胆固醇的摄入是降低高胆固醇血症所必需的。食物中含胆固醇丰富的是鸡蛋黄、蟹黄和各种动物内脏,这些食物应尽量少吃。如一 个蛋黄就含胆固醇约 200300mg,这就是每天胆固醇摄入的最高量。2.限制脂肪的摄入食用的脂肪包括动物脂肪和植物脂肪,前者主要含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可升高胆固 醇,应该严格限制,使其不超过每天总热量的 7%。后者虽然是不饱和脂肪酸,但因其提 供较高的热量,也应该适当限制,以每天不超过 2025g 为宜。全部脂肪热量不超过摄入 总热量的 30%。提倡科学的烹调方法,菜肴以蒸、煮和凉拌为主,炒菜少放油,尽量不煎、炸食品, 少吃人造奶油食物。3.限制总热量的摄入除了限制脂肪外

10、,提供热量的碳水化合物也应适当限制,也就是每天的主食要有所控 制,做到每餐食无求饱,而且多吃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而热量较低的粗粮(如全麦面粉等)、 杂粮(如豆类杂面等)和新鲜绿叶蔬菜。若血脂异常合并或继发于糖尿病者,其主食控制就更为重要。4.戒烟限酒吸烟能抑制脂蛋白脂酶(人体内一种参与脂蛋白代谢的重要的酶)的活性,使甘油三酯 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还能破坏内皮细胞的功能,引起动脉痉挛等。所以对于 血脂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危害很大,必须戒烟。而适量饮酒,尤其是葡萄酒,对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有益,以每天不超过 1OOg 葡萄酒为宜。5.选择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于超重和肥胖者,除了饮食控制外,体育锻炼是有效的减肥措施。以腰围增加为特 征的向心性肥胖,内脏脂肪增多,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不少血脂异常患者 合并有脂肪肝,更应通过体育锻炼达到消耗脂肪,减轻体重的效果。体育锻炼的方式建议 采用低、中强度的有节律、重复性的有氧运动,如行走、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或体 操等,如每天行走 30 分钟,距离为 3000 米。本文来源:北京安贞医院挂号看病服务网整理编辑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