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住宅工程塔吊基础施工方案(节点详图)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7151995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住宅工程塔吊基础施工方案(节点详图)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福建住宅工程塔吊基础施工方案(节点详图)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福建住宅工程塔吊基础施工方案(节点详图)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福建住宅工程塔吊基础施工方案(节点详图)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福建住宅工程塔吊基础施工方案(节点详图)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住宅工程塔吊基础施工方案(节点详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住宅工程塔吊基础施工方案(节点详图)(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 广场 A 区 QTZ125F 塔吊基础施工方案第 1 页 / 共 24 页目目 录录一、方案设计说明 .2二、设计计算依据 .2三、土层情况 .33.1 地层结构及地质构 .33.2 场地地下水评价 .33.3 桩基参数及单桩极限承载力估算 .3五、塔吊基础荷载值 .3六、塔吊桩布置及参数表 .3七、桩顶承台配置参数表 .3八、塔吊基础施工的具体要求 .3九、计算书 .3十、塔吊基础设计图纸 .3十一、塔吊基础布置示意图 .3xxx 广场 A 区 QTZ125F 塔吊基础施工方案第 2 页 / 共 24 页塔吊钢格构柱基础方案塔吊钢格构柱基础方案一、一、方案设计说明方案设计说明本工程位

2、于 xx 路北侧,xx 路南侧,xx 路东侧,地块由于中间规划路穿越,分为A、B、B1 地块。A 地块位于基地北侧,与 B 地块中间以规划路相隔,A 地块总用地面积为20679.76m。A 地块总建筑面积.95 平方米,A 地块地上部分设计 3 栋超高层住宅及住宅底部设置 6 栋商业用房。7、8#楼建筑高度为 144m(塔吊最大安装高度 165m) ,47 层超高层住宅,建筑每间隔 15层设置一层避难层,共设置三层避难层,底部为商业用房和架空城市开放空间;9#楼建筑高度 180m(塔吊最大安装高度 200m) ,为 59 层超高层住宅,建筑每间隔 15 层设置一层避难层,共设置三层避难层,底部

3、为商业服务用房和架空城市开放空间;沿城市道路设计有 6 栋商业用房单体,分别为 S-10#楼、S-11#楼、S-12#楼、S-13#楼、S-14#楼、S-15#楼。地下部分设有下沉式广场、商业用房、超市、电影院,及三层的地下车库,本工程相对标高0.000 相当于罗零标高 6.900。根据本工程垂直运输及大钢模吊装的需要,拟布置 3 台 QTZ125F(JL6016)型塔吊。塔吊基础根据生产厂家提供的资料结合本工程地质情况,其中 3 台均放置于地下室范围以内,采用钻孔灌注桩+钢格构柱方案。格构柱采用 L1601616 角钢作为主材,进入桩顶 3m,详见塔吊基础桩配置表及塔吊基础承台尺寸、配筋表。

4、拟采用的塔吊生产厂家有江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 QTZ125F(JL6016),塔吊基础均采用四桩承台,桩身采用灌注桩,基坑内塔吊承台底位于地下室顶板面标高+0.300m,或与地下室底板面平,将基础浇筑成 40004000mm,高 1200mm 的承台,桩基持力层为散体状强风化花岗岩或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1,最大安装起重高度约 55m,最大起重荷载为 10KN,塔吊起重臂有效长度为 50m 或 55m。二、设计计算依据二、设计计算依据1、本工程的施工图纸、地质勘察报告2、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xxx 广场 A 区 QTZ125F 塔吊基础施工方案第 3 页 / 共 24 页3、塔式起重机 GB

5、/T5031-20084、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6、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J81-2002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8、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 JGJ196-20109、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 JGJ/T187-200910、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 GB5144-94;11、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规程 ZBJ80012-89;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14、福建省地质工程研究院提供的勘察报告书;

6、15、QTZ125F(JL6016)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江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16、住建部 建质200987 号文17、PKPM 施工计算软件 2011.3.8 版18、xx 广场 A 区项目基坑支护图、结施图、建施图。三、土层情况三、土层情况3.13.1 地层结构及地质构地层结构及地质构自然地坪高程为 6.48m8.55m 之间, 造场地内分布的地层主要有:表部为杂填土层;其次为全新统海积层(Q4Cm) ,岩性为淤泥、粉质粘土、中砂、粉土等;第四系更新统冲洪积层(Qlal-pl) ,岩性为卵石。基底岩性为燕山晚期侵入的花岗岩。3.23.2 场地地下水评价场地地下水评价结合区域水文地质资料,

7、拟建场地的地下水类型主要为:赋存于上部杂填土中的上层滞水,其富水性一般,水量一般,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主要赋存于中砂、中砂、卵石的承压水,中砂与卵石相互之间存在水力联系,主要接受地下含水层侧向补给,向南往内河方向排泄,渗透性较强,水量丰富;(3)赋存于风化层中的基岩孔隙、裂隙水,主要接受地下含水层侧向补给,向南部排泄,其富水性差,水量xxx 广场 A 区 QTZ125F 塔吊基础施工方案第 4 页 / 共 24 页贫乏。各岩土层承载力特征值及设计参数表土 层岩土承载 力特征值天然重度 kN/m3内聚力 标准值 C (kPa)内摩擦角 标准值 压缩模 量 Es1-2MPa压缩模 量 Es3-4

8、MPa杂填土70-100*17.5*15*淤泥6017.719.55.93.4中砂-126018.0*3*23*9.1粉质粘土-218019.033.16.66.4中砂26018.0*3*28*8.7淤泥-16517.719.55.95.5粉土15519.028.010.77.4淤泥质土-15017.516.02.95.2中砂26018.0*3*29*9.1淤泥质土-15516.3100.92.28卵石75020.0*40*E0=30.8残积砂质粘性土22019.313.826.0E0=14.47全风化花岗岩300*E0=25.0散体状强风化花岗 岩500*E0=32.9碎块状强风化花岗 岩-

9、1800*E0=57.8中-微风化花岗岩5000*注: 1、表中承载力特征值未经基宽及埋深修正。2、中砂、中砂-2、卵石压缩模量 Es根据岩土工程手册 (第四版)P193 经验公式提供。3、表中带“”为经验值;E0 为变形模量,中-微风化花岗岩的标准值=60Mpa勘察期间测得的杂填土水位埋深为 0.402.10m,稳定水位标高为 5.717.03m;中砂水位埋深约为 3.84.2m,稳定水位标高为-3.24-3.56m;场地地下水变幅约 1.00-2.50m,历史最高水位标高约为 6.50m。建议基坑抗浮水位为 6.5m。xxx 广场 A 区 QTZ125F 塔吊基础施工方案第 5 页 / 共

10、 24 页3.33.3 桩基参数及单桩极限承载力估算桩基参数及单桩极限承载力估算根据勘察场地的地层结构和场地地基土的工程性质,结合拟建建(构)筑物的持点,则可选择的桩型为冲(钻)孔灌注桩及预制桩。两种桩型桩基础设计所需的参数列于下表。表 1 各岩土层桩基参数表 单位:kPa预 制 桩冲(钻)孔桩指标数值 土层桩周(qsik)桩端(qpk)桩周(qsik)桩端(qpk)负摩阻力 系数 n杂填土300.2-0.4淤泥15100.15-0.25中砂-15040粉质粘土-24025中砂756000501500淤泥-11812粉土60250030750淤泥质土-12015中砂907500802000淤泥

11、质土-12015卵石10010000904000残积砂质粘性土553000501000全风化花岗岩1005000901800散体状 强风化花岗岩11075001002500碎块状 强风化花岗岩11256500中-微风化花岗岩15012000注: 1、qsik为桩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qpk为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桩基参数参照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 (DBJ13-07-2006)及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选取。2、场地后期需进行大面积填土,应考虑负摩阻力的影响。3、中-微风化花岗岩标准值=60MPa本工程塔吊桩基拟采用散体状强风化花岗岩或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1 作为持力层,施工过程按散

12、体状强风化花岗岩入岩 4m 或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嵌岩 1.5m 考虑。xxx 广场 A 区 QTZ125F 塔吊基础施工方案第 6 页 / 共 24 页四、设计计算相关参数根据塔吊使用说明书及计算结果要求:该基础采用 4 根 800 的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桩顶为底板底,施工现场较平整,平均自然地坪标高为 6.80m,桩端持力层为散体状强风化花岗岩。砼强度等级为 C35。塔吊穿地下室底板,采用钢格构柱形式,共 4 根,截面尺寸为450450mm,每根由四根 L1601616mm 的角钢和 42020012500 的缀板焊接而成,格构柱之间采用 16a 槽钢作水平和斜向支撑,间距 1500mm。钢桁架下部插入钻孔灌注桩内 3000mm,施工时先将格构柱与下部钻孔灌注桩的钢筋笼主筋焊接牢固,再整体吊入孔内。格构柱、格构式塔吊基础施工要求1、格构柱端锚入顶部混凝土承台长度不小于 450mm 和 1/2 承台厚度;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 C35;本工程定为格构柱端锚入混凝土承台长度 7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 C35。2、格构柱锚入桩基中的长度不小于 3000mm,并需增加箍筋和主筋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