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省锡中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忆父》《岁暮到家》《别老母》教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150343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省锡中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忆父》《岁暮到家》《别老母》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江苏省省锡中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忆父》《岁暮到家》《别老母》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江苏省省锡中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忆父》《岁暮到家》《别老母》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省锡中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忆父》《岁暮到家》《别老母》教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省锡中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忆父》《岁暮到家》《别老母》教案 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江苏省省锡中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江苏省省锡中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忆父忆父 岁暮到家岁暮到家 别老别老母母教案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 1通过关键词语的理解,能领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感情。 2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美好品德。 3能熟练的背诵诗歌。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课前播放李建的父亲 ,渲染氛围。 2 一株茉莉也许没有沁人心脾的芳香,但它永远会让你感到清新,感到幽雅,父爱就是 这样,犹如茉莉一样静静地开放。无论你在何方,父亲那慈爱的眼睛定会伴随你一生。三、 岁暮到家 1自由朗读并齐读诗歌。 2简介写作背景。 乾隆十一年(公元 1746 年),蒋士铨于年终前夕赶到家中,深感母亲对自己

2、的关怀之 情,故有此诗。 3自己翻译诗文,了解诗歌内容。 (参考译文)母亲爱子女的心是无穷无尽的,我在过年的时候到家,母亲多高兴啊! 她正在为我缝棉衣,针针线线缝得密,我寄的家书刚收到,墨迹还新。一见面母亲便怜爱 地说我瘦了,连声问我在外苦不苦?我惭愧地低下头,不敢对她说我在外漂泊的境况。 (诗歌内容)一二句从母亲的角度落笔,写其日夜思念自己的儿子,看到儿子在年底 前回到家中,喜悦之情难以掩饰。三四句以寒衣在身和家信墨新,分写母子深情。以下四 句叙述到家时的情形,疼儿之语声声在耳,让人心碎,怎忍在母亲面前为旅途劳顿而发怨 言。可谓情真意切,语浅情浓。 4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岁暮到家一诗用朴素的

3、语言,细腻地刻画了久别回家后母子相见时真挚而复杂的 感情。神情话语,如见如闻,游子归家,为母的定然高兴, “爱子心无尽” ,数句虽然直白, 却意蕴深重。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体现母亲对自己的十分关切、爱护。 “见面怜 清瘦,呼儿问苦辛”二句,把母亲对爱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写得多么真实、生动,情深意重,2让所有游子读后热泪盈眶。最后二句“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是写作者自己心态的。 “低回” ,迂回曲折的意思。这里写出了自己出外谋生,没有成就,惭愧没有尽到儿子照应 母亲和安慰母亲的责任。不敢直率诉说在外风尘之苦,而是婉转回答母亲的问话,以免老 人家听了难受。 全诗质朴无华,没有一点矫饰,却

4、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回味。 5齐读并背诵。诗的第二句“白发愁看泪眼枯” ,在即将告别老母外出的时候,作者没有直抒胸臆,表达对 老母难分难舍的情感,而是著笔于老母此时的情状:白发苍苍,愁容满面,凄切悲凉,欲 哭无泪。还容得着说吗?一切伤心,都隐藏在老母的这张面孔之中,离不得舍不得,却不 得不离,不得不舍。这种情感的磨难,真令人寸肠欲断,撕肝裂肺。至此,谁能不为之动 容呢? 诗的第三句“惨惨柴门风雪夜” ,转入了告别老母的时空环境,作者用“柴门” “风雪 夜”两个最简单的词儿,极其概括典型地告诉人们,在那种环境下,一个不能掌握自己命 运的人的凄楚难熬。作者在另外的地方也有过贫穷潦倒的描述,如“全家都

5、在秋风里,九 月衣裳未剪裁” ,如果说那还只是一种对贫愁的感叹,那末“柴门” “风雪夜”则是此时此 地,此情此景了。风雪因柴门而更为肆虐,柴门因风雪而更为难忍,此时向老母告别,除 了“惨惨”还有什么可说呢? 最后,作者集愧疚,自责,痛恨于一身,发出了“此时有子不如无”的感慨。这种感 慨是极为凝重的,它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爱母之心,恋母之情,而变成了对那个时代的 正义控诉,对所有无依,无靠,无助老者的深切同情,对天下不孝子女的严厉谴责,这是 由个人情感到整体理念的升华,它从生育学角度告诫世人,养子无用,不如不养。因此, 别老母诗,比起那些爱母,敬母的直描作品,更具感染力和普遍性。成为爱母作品中

6、不朽的绝唱。 3男女各读一篇,然后齐读。 4背诵诗歌。五、结束语 1 2推荐书籍 我的父亲邓小平 我的父亲袁世凯 聆听父亲 感悟父爱 父亲的影响力 背影 刺鱼 父与子作者:俄屠格涅夫 父子的世界作者:罗伯特.M.皮尔西格 3 推荐文章3孝心无价 作者:毕淑敏 我不喜欢一个苦孩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 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求学的路 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 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 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人

7、类的大师? 我也不喜欢父母重病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地球离了谁都照样 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 世间最期冀的希望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 我相信每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 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人们忘了, 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 堪一击的脆弱。 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你就永 远无以言孝。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

8、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 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 “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 “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 “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 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 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 也许是一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 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们父母健在的光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