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试题(暂时无用)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7150244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暂时无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暂时无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暂时无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暂时无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暂时无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暂时无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勘测设计试题(暂时无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道路勘测设计道路勘测设计习题集习题集第第 1 章章 绪论绪论第第 2 章章 汽车行驶性能汽车行驶性能2.1 已知某条道路的滚动阻力系数为 0.015,如果东风 EQ-140 型载重汽车装载 90%时,挂档以 30km/h 的速度等速行驶,试求(1)H=0, (2)H=1500m 海 拔高度上所能克服的最大坡度。 2.2 已知 =0.8,f=1%,若东风 EQ-140 型载重汽车以 80km/h 的速度开始在 3%的 坡道上爬坡,当该坡道长为 600m 时,求到达坡顶的车速。 2.3 假定某弯道的最大横向系数为 0.10,则: (1)当 R=500m,ih=5%时,允许最大车速为多少? (2)当

2、 V=80km/h,ih=2%(反超高)时,平曲线半径至少应为多大? 2.4 设某条道路规定的最大纵坡为 5%,当汽车以 80km/h 的速度在半径为 250m、超高横坡度为 8%的平曲线上行驶时,求折减后的最大纵坡度。第第 3 3 章章 平面设计平面设计3.1 公路的最小平曲线半径有几种?分别在何种情况下使用? 3.2 缓和曲线有哪些作用?确定其长度应考虑哪些因素? 3.3 平面线形的组合形式有哪些,分别叙述各种形式的设计要点。 3.4 设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 80km/h,路拱横坡度为 2%。 (1)试求不设超高的平曲线半径及设置超高(B=8%)的极限最小半径(分别 取 0.035 和 0

3、.15) 。 (2)当采用极限最小半径时,缓和曲线长度应为多少(路面宽 B=9m,超高渐 变率取 1/150)? 3.5 某段山岭区二级路,设计速度为 40km/h(如图 3-1) ,路线转角 4 右=95 0438、5 左=692028,JD4至 JD5的距离 D=267.71m。由于地形限制, 选定 R4=110m、Ls4=70m,试定 JD5的曲线半径 R5和缓和曲线长 Ls5。图 3-1 习题 3.5 图 3.6 某山岭区三级路设计速度为 60km/h(如图 3-2) ,路线转角 1 右=29 30,2 右=3254,3 左=430,JD1至 JD2、JD2至 JD3距离分别为560.

4、54m、458.96m。选定 R1=300m, Ls1=65m,试分别确定 JD2、JD3的曲线半 径和缓和曲线长度。图 3-2 习题 3.6 图第第 4 4 章章 纵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4.1 “凡是陡坡都要限制其长度。 ”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4.2 设计城市道路纵断面时,一般要考虑哪些控制标高? 4.3 某条道路变坡点桩号为 K25+460.00,高程为 780.72m,i1=0.8%,i2=5%, 竖曲线半径为 500m。 (1)判断凸、凹性; (2)计算竖曲线要素; (3)计算竖曲线起点、K25+400.00、K25+460.00、K25+500.00、终点的设计 标高。 4.4 某城

5、市级主干道,其纵坡分别为 i1=2.5%,i2=+1.5%,变坡点桩号为 K1+520.00,标高为 429.00m,见图 4-1。由于受地下管线和地形限制,曲线中 点处的标高要求不低于 429.30m 且不高于 429.40m,试确定竖曲线的半径,并 计算 K1+500.00、K1+520.00、K1+515.00 点的设计标高。 4.5 某平原微丘二级公路,设计速度 80km/h,有一处平曲线半径为 250m,该 段纵坡初定为 5%,超高横坡为 8%。请检查合成坡度,若不满足要求时,该曲线 上允许最大纵坡度为多少?图 4-1 习题 4.4 图第第 5 5 章章 横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5.1

6、某新建三级公路,设计速度 V=30km/h,路面宽度 B=7m,路拱 iG=2%。路肩bJ=0.75m,iJ=3%。某平曲线 =345008,R=150m,Ls=40m,交点桩号为K7+086.42。试求曲线上 5 个主点及下列桩号的路基路面宽度、横断面上的高程与设计之高差:1)K7+030;2)K7+080;3)K7+140;4)K7+160(圆曲线 上的全加宽与超高值按规范处理) 。 5.2 某双车道公路,设计速度 V=60km/h,路基宽度 8.5m,路面宽度 7.0m。某 平曲线 =513248,R=125m,Ls=50m。曲线内侧中心附近的障碍物距路基 边缘 3m。试检查该平曲线能否

7、保证停车视距和超车视距?若不能保证,清除的 最大宽度是多少?第第 6 6 章章 选线选线第第 7 7 章章 定线定线第第 8 8 章章 道路平面交叉设计道路平面交叉设计8.1 图 8-1 为四条相交的交叉口,在 A、B、C 路段均设有中间带(其中 A、B 方向宽为 4.5m,C 方向宽为 2.0m) ,A 方向为双向六车道,B、C 方向为 双向四车道,D 为双向双车道,每条车道宽 3.5m,人行道宽 4.0m。拟渠化解决 的问题是:改善 C 往 B 的右转行驶条件;压缩交叉面积;明确各向通过交叉口 的路径;解决行人过街问题。试拟定渠化方案。图 8-1 8.2 图 8-2 为正交的十字形交叉口,

8、相交道路计算行车速度为 60km/h,双向 六车道,每条车道宽 4.0m,人行道宽 4.0m,进口道右侧车道供直右方向行驶, 转角曲线半径为 15.0m。从视距的要求考虑,试问位于转角人行道外边缘的建 筑物 A 是否应拆除?绘制采用圆心法、等分法的标高计算线网。图 8-2 8.3 某五条相交的道口,拟修建普通环形交叉,各道口的相交角度如图 8-3。 已知路段设计速度为 50km/h,行车道宽为 14m。若环道宽度为 15m,内侧车道 宽为 6m,试确定中心岛半径(取 u=0.15,ih=2%,不考虑非机动车) 。图 8-3第第 9 9 章章 道路立体交叉设计道路立体交叉设计9.1 完全互通式立

9、体交叉与部分互通式立体交叉的主要区别何在?图 9-1 所示 立体交叉属哪种类型?画出其行驶路线。 9.2 图 9-2 所示立体交叉属哪一种类型?请用粗线标出其交织路段。采用什么 方法可消除主线上的交织路段?试画出示意图说明。 9.3 试用右转匝道及图 9-3 中编号为 1 和 2 的左转匝道,规划两座互通式立体 交叉。 9.4 图 9-4 所示为一 T 形路口,相交道路均为各向三车道。如 AC 为主要的左 转交通方向,且用地不受限制。试规划一喇叭形立体交叉。假定匝道采用二车 道,试分析说明分、合流处的车道数。图 9-1图 9-2 习题 9.2 图图 9-3 习题 9.3 图图 9-4 习题 9.4 图第第 1010 章章 道路公用设施道路公用设施第第 1111 章章 路线路线 CADCA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