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图书馆的调查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150052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大学图书馆的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山西大学图书馆的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山西大学图书馆的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山西大学图书馆的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山西大学图书馆的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大学图书馆的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大学图书馆的调查报告(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系统设计环境系统设计 山西大学多功能图书馆调查报告山西大学多功能图书馆调查报告班级:环境艺术设计一班班级:环境艺术设计一班姓名:常雪娇姓名:常雪娇 2011212001陈陈 婷婷 2011212001韩韩 颖颖 2011212022皮皮 健健 2011212059指导老师:廉指导老师:廉 婷婷 报告的主要方面报告的主要方面(图书馆的二层为主,一层为辅)(图书馆的二层为主,一层为辅)一,收集及整理图书馆的前期资料(背景,项目建设计划的基本概念,设计目标,设计功一,收集及整理图书馆的前期资料(背景,项目建设计划的基本概念,设计目标,设计功 能要求,设计立意)能要求,设计立意)二,实地考察图书馆

2、,并且画出对应的平面图及功能分区图。二,实地考察图书馆,并且画出对应的平面图及功能分区图。三,调查家具,列出种类图,及标出尺寸(存包柜,书柜,桌椅)三,调查家具,列出种类图,及标出尺寸(存包柜,书柜,桌椅)四,调查标识种类及分布,并在平面图中标出对应的位置。四,调查标识种类及分布,并在平面图中标出对应的位置。五,调查图书馆的植物和材质,并做好对应的表格及分布图。五,调查图书馆的植物和材质,并做好对应的表格及分布图。六,人流量的统计六,人流量的统计七,问卷调查的分析,以表格的形式,并且做出总结。七,问卷调查的分析,以表格的形式,并且做出总结。八,对图书馆的评价(主要有科学性,功能性,安全性)八,

3、对图书馆的评价(主要有科学性,功能性,安全性)九,最后我们小组对图书馆的总结。九,最后我们小组对图书馆的总结。前期资料整理之背景前期资料整理之背景山西大学位于具有 2500 年历史的文化之都-山西省省会太原,地处太原市汾东新区, 处于太榆都市一体化交通网的枢纽地带。而多功能图书馆位于我校西南角,图书馆北侧为山 大游泳馆和理科教学楼,东侧微环境工程学院教学楼,南侧隔南中环街是山西财经大学, 西侧隔坞城路为山西司法学校。2013 年,这座将山西大学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建筑艺术完 美结合的多功能图书馆正式开馆运营。太原市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干冷漫长,夏季湿热多余,春季升温急剧,秋 季降温迅速,

4、春秋两季短暂多风,干湿季节分明。年降水量 400mm 左右,约有三分之二集 中于夏季,雨热同季。山西大学图书馆与山西大学一起走过了百余年的历史里程。百余年来共积累各类文献 293 万余册,其中中文图书 118 万册,英、日、法、俄、德等外文文献 16 万余册,合订本 期刊、报纸 22 万余册。中外文数据 50 余个,自建数据库 13 个,中文电子期刊 47 万余种, 外文电子期刊 15 万余种此外还收藏有一定数量的光盘,缩微资料、视听资料等新型载体文 献。而在我校一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图书馆也经历了五五次变迁。 1904 年,山西大学堂迁入新校址太原市侯家巷,藏书处设在当时的全省最新式的、最

5、广大的无梁大礼堂后的一排房屋内,称西斋藏书楼,这里成为近五十年之久的图书馆馆址。 当时的大学堂藏书楼书楼主要是针对学生(共 400 名)开放,也作为胶原演讲的地点,是 大学堂一个十分活跃的学术场所。1954 年暑假山西大学侯家巷旧址迁往南郊坞城路新址,原山西大学图书馆随之迁往, 在新址上建成了 1700 平方米的新馆(南馆) 。 1958 年增建图书馆一座(北馆) ,面积 5400 平方米,备有六层书库,及学生阅览室 6 个,教师阅览室 8 个,另逐渐新设和扩充了报刊阅览室,善本书阅览室,微缩胶片阅览室等。1995 年,山西大学在初民广场建成了面积为 16349 平方米的第四代图书馆。除多个阅

6、 览室外,还设有报告厅,多媒体实验室等多功能的现代化服务设施。2012 年,面积为 3.5 万平方米的第五代多功能图书馆正式建成,2013 年 10 月 21 日正 式开始运行。并加快了自动化、智能化建设,引进一系列先进设备,实现了图书馆的智能 化 管理。前期资料整理之项目建设计划的基本概念前期资料整理之项目建设计划的基本概念第五代多功能图书馆 占地面积 21899.7 平面米 建筑面积 35019 平方米 其中图书馆主 楼 31672 平方米 学术报告中心 3305 平方米。连廊 42 平面米。图书馆主楼是设计藏书量约 329 万册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学术报告中心为可同时容纳 830 人的会议

7、学术报告中心。主楼地上四层,学术报告中心地上两层,二层位置两楼以钢连廊连接。建筑高度最高点不大于 22.900 建筑最高点女儿墙顶标高 28.00,室内外高差 0.3 米。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图书馆功能区域的规划和平面布局在新馆建筑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图书 馆在新馆建设中参与最多的一个环节。合理地划分馆内功能区域可以使新馆在建成之后更 有效地发挥其服务功能,同时更好地体现图书馆的办馆理念。 前期资料整理之设计目标前期资料整理之设计目标作为高校图书馆,既需要具备一般图书馆的所有特性,又有其独特性。从对外的流线 上来讲,高校图书馆侧重于考虑校园内部的有机联系,在使用功能上,除

8、具备资料储存和 资料共享的作用以外,学生选择在图书馆自习也成为高校图书馆无法回避的功能要求,如 何处理自习学生和阅览学生的流线交叉,并有效引导自习学生由自修需求向阅览、研究需 求发展,如何成功引导学校图书馆相对集中的人流量,是平面布局设计自始至终都需要思 考的问题,此外,在技术层面上,由于近十年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资料的需 求量 Et 益增大。尤其是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个人笔记本电脑在高校中普及率 节节升高,电子图书阅览、无线网络的普及要求成为不可忽略的需求。 前期资料整理之设计功能要求前期资料整理之设计功能要求 功能区域的划分与平面布局必须符合图书馆的功能定位。作为大学图

9、书馆应该是学校 的文献资料贮藏中心、信息交流中心、数字化信息汇集中心、文化交流中心、学生课外学 习与研究中心。图书馆的区域划分要满足图书馆的各项读者服务功能:文献的流通、阅览、数字资源的阅览与检索、视听资料阅览、文献技术服务、读者教育与培训等;满足学生课 外学习、学校的学术交流等功能;在满足文献储存功能的同时也满足其他行政和业务活动 的功能。 设计实施之设计立意设计实施之设计立意 当今信息时代日新月异,人们对只是和信息要求广而大,深而全,对图书馆的服务方 式,服务内容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对图书馆内的功能的设置,读者除了要求文献资源的 大量增加和具备高品质外,同时还往往要求能够得到快捷、全面的服

10、务,舒适的空间和人 性化、高品质的引导。因此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实现藏、阅、借、管、网一体化, 把书库和阅览室融合一体,大开间,无障碍流动,读者可以尽情的享受知识给他带来的欢 愉。2、外封闭内开放,不再单独设立借书处,而是将整个借书处放在门厅内,实现总的进 出口处的门禁系统和电子门禁监控系统,工作人员应该变过去的左手服务方式为展示服务、 流动式服务,要把图书馆的办公区域和阅览区域分开,既要考虑到办公的方便,又要考虑 到静区,次静区和动区的划分。3 智能化,指利用集成方法,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 术、自动化技术与建筑技术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 对读者的信

11、息服务及其与建筑的优化组合,以适应信息社会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且 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捷、经济、灵活和可扩展性。4、人性化 综合部局要合理,如 读者出入,书刊运行,内部办公三大流线要顺畅,避免相互干扰,无论馆藏空间和枢纽空 间都要简洁。5、良好氛围 图书馆氛围要彰显知识殿堂之氛围,应朴实高雅,简洁大方, 开放而不张扬,力求做到建筑物风格与图书馆功能的巧妙结合,让环境与文化具体化。 设计实施之具体表达设计实施之具体表达建筑特点:建筑特点:多功能图书馆的设计延续了山大校园的整体建筑风格,处于山西大学西南 角,图书馆采用新古典主义建筑手法,建筑整体造型庄重典雅,在细节上考虑与原有校园 风格呼

12、应,在大门北侧巧妙地嵌入了山西大学堂标志性建筑-原工科大楼钟楼,东西两 侧的欧式柱廊,局部中式窗的点缀以及南北两侧线装书匣充分体现处山西大学“中西会通” 的深厚文化底蕴,图书馆由主体和学术会议两个部分组成,两部分中间有一条通道,相互 关联,又不会显得拥挤,方便同学们通过存车。新图书馆的内部结构体现了全新的大开间, 全开架理念,密集书架与普通书架有序的交错分布,集藏、借、阅、检、管五大功能于一 体。 室内空间结合:平面图室内空间结合:平面图室内空间结合:功能分布图室内空间结合:功能分布图室内空间结合:人员流线室内空间结合:人员流线图书馆内的流线可以分成读者流线、文献资料流线和馆员流线。流线设计的

13、原则是不 交叉、不迂回、不重叠。应该以读者流线为中心,谋求馆员流线和资料流线的最佳组合。 在考虑读者流线时,应该以读者到图书馆后的阅览行为为依据,让读者在服务空间内移动 的距离越短越好。因此,读者流量大的阅览区域应靠近主入口。分析读者进入图书馆的阅览行为大致按照这样的顺序:还书,查阅 OPAC 或问题咨询,到相应的阅览室阅览,借书。因此,在图书馆入口区的显著位置设置还书台,参考咨询台 及与其紧临的检索区。读者流量较大的电子阅览室。 馆员流线设计以文献资料的处理流程为依据,业务关系紧密的部门互相连接。馆员流 线连接行政和业务区内的各功能空间,既要自成体系,又与读者服务区、藏书阅览区域有 机连接。

14、新馆的行政办公区及业务功能区统一设置在西侧部分,通过各阅览空间的西侧门 与阅览区相通,各楼层之间有专门内楼梯相互联系。有单独的出入口,通过电梯与各楼层 相通,形成与读者互不干扰的文献资源流线。 书柜调查表书柜调查表存包柜调查表存包柜调查表座位种类表座位种类表座位尺寸座位尺寸 室内空间结合:标识分布图室内空间结合:标识分布图大厅及借换书处标识图大厅及借换书处标识图阅读区及过道区处标识图阅读区及过道区处标识图社会科学社会科学 A A 区处标识图区处标识图社会科学社会科学 B 区处标识图区处标识图 自然科学区处标识图自然科学区处标识图生态设计:植物种类表生态设计:植物种类表室内空间结合:材料分析室内

15、空间结合:材料分析室内空间结合:地面铺装室内空间结合:地面铺装前期资料整理之人流量统计:前期资料整理之人流量统计:周一到周五:总人数周一到周五:总人数 3368周六到周日:总人数周六到周日:总人数 2957设计评价:调查问卷结果统计设计评价:调查问卷结果统计问卷调查总结:问卷调查总结:通过对同学们的问卷调查的结果以及人流量数据统计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将这些数据 所反应的情况分为三类:一一.通过来图书馆的人群,时长,时间安排,借阅图书类型,以及常在的区域选择的调通过来图书馆的人群,时长,时间安排,借阅图书类型,以及常在的区域选择的调 查显示:查显示:来图书馆的人多为大三学生以及大一学生;时间以 1

16、3 个小时为最多;时间安排 以查阅资料,借阅资料,看杂志报纸和准备考试为主;借阅的图书类型主要为专业类,小说散文类以及报刊杂志类;而常在的区域也多在开架书库,自习室,现刊阅览室。由此可 以大体将来图书馆的人分为两类:一类为大一新生。刚上大学的他们时间比较充裕,对于专业课的学习也不会太紧张。 因此他们来图书馆的主要目的是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增长见识,以及提升自身修养。另一类为大三学生,即将毕业的他们更加注重专业课的学习,而且会参加很多考试以 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或更加的适应社会。因此对于图书馆来说应更多的为这两类学生着想,增加更多专业书籍并及时更新报 刊杂志和新书,合理的利用空间,尽可能的多提供自习空间以适应学生的使用要求。二二.通过学生对图书借阅的满意度和对电子图书馆的使用情况的调查显示:通过学生对图书借阅的满意度和对电子图书馆的使用情况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 认为虽然解索里面有,但在书架中无法很快的找到想要的书籍;而对于电子图书馆的使用 更不为乐观,调查显示有一部分人只是偶尔使用电子图书馆,而且有不少学生完全不知道 有电子图书馆。新图书馆虽然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