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中医临床路径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149400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中医临床路径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中医临床路径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中医临床路径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中医临床路径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中医临床路径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中医临床路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中医临床路径(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科中医临床路径 1 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小儿腹泻病的中型腹泻患者。 一、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小儿泄泻(TCD编码:BNP110。 西医诊 断:第一诊断为小儿腹泻病(ICD-10编码:K52.904。(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 准 (ZY/T001.4-94。(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 (胡亚美、 江载芳主编, 人 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2疾病分期 (1)急性期:病程2周以内。 (2

2、)迁延性期:病程2周至2个月。 (3)慢性期:病程大于2个月。 3疾病分型 (1)轻型 (2)中型 (3)重型 4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诊疗方案” 。 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临床常见证候: 风寒泄泻证湿热泄泻证 伤食泄泻证 寒湿泄泻证 脾虚泄泻证儿科中医临床路径 2 脾肾阳虚泄泻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诊疗方案” 。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 2患儿适合,监护人同意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 急性泄泻7天/疗程,迁延性及慢性泄泻14天/疗程。 (五

3、)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小儿泄泻(TCD编码:BNP110)和小儿腹泻病(ICD-10编码: K52.904)的患儿。2中型腹泻者。 3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 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 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 次症、 舌、 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大便轮状病毒检测,夏季需检查大便培养 (3)C-反应蛋白(CRP) (4)电解质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心肌酶、大便培养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

4、服中药 (1)中药汤剂 风寒泄泻证:疏风散寒,化湿和中。 湿热泄泻证:清肠解热,化湿止泻。 伤食泄泻证:运脾和胃,消食化滞。 寒湿泄泻证:温脾燥湿、渗湿止泻。 脾虚泄泻证:健脾益气,助运止泻。 脾肾阳虚泄泻证:温补脾肾,固涩止泻。儿科中医临床路径 3 (2)中药煮散剂 (3)中成药 2小儿推拿疗法 3其他疗法 (1)敷贴疗法 (2)中药灌肠法 (3)针灸疗法 (九)出院标准 1大便成形,次数明显减少,全身症状明显改善。 2便常规、血电解质正常。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因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需要复查,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增加住院费用。 2若检查结果出现侵袭性细菌感染;严重水、电解质紊乱;合并心

5、、脑、肝、肾、 肺及造血系统疾病,退出本路径。3因患儿及家属的意愿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儿科中医临床路径 4 时间年 月 日 (第 1 天)年 月 日 (第 24 天)年 月 日 (第 56 天)年 月 日 (第 7 天)主 要 诊 疗 工 作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进行脱水程度评估、 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评估等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初步拟定诊疗方案 完成病历书写和病程 记录 完善辅助检查 密切观察病情,防治 并发症,必要时监护 向家长交代病情和注 意事项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根据检查结果及时 予以相应处理 上级医师查房,评 估治疗效果,调整或 补充诊疗方案

6、 完成病历书写、病 程记录及上级医师查 房记录 完善入院检查 防治并发症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根据检查结果及时 予以相应处理 上级医师查房与诊 疗评估 完成当日病程和上 级医师查房记录 防治并发症 治疗效果和预后评 估上级医师查房, 同意其出院 完成当日病程及 出院记录 向患儿及家长交 代出院后注意事项 及随访方案开具 出院诊断书 开具出院带药 指导出院后合理 喂养重 点 医 嘱长期医嘱 儿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流质、半流质饮食, 乳糖不耐受者为低乳糖 奶粉喂养 中医辨证 中药内服 小儿推拿疗法 其他疗法 儿科基础治疗临时医嘱 完善入院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 便常规 大便轮状病毒

7、检测 C-反应蛋白(CRP) 心肌酶 电解质 其他检查依患者具 体情况而定 对症处理长期医嘱 儿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流质、 半流质饮食, 乳糖不耐受者为低乳 糖奶粉喂养 中医辨证 中药内服 小儿推拿疗法 其他疗法 儿科基础治疗临时医嘱 完善入院检查 复查异常项目 对症处理长期医嘱 儿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流质、 半流质饮食, 乳糖不耐受者为低乳 糖奶粉喂养 中医辨证 中药内服 小儿推拿疗法 其他疗法 儿科基础治疗临时医嘱 复查异常项目 对症处理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门诊随诊二、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TCD 编码:BNP110,

8、ICD-10 编码:K52.904) 疾病分期为急性期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发病时间: 年 月 日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7 天实际住院日: 天儿科中医临床路径 5 主要 护理 工作护理常规 完成护理记录 观察并记录病情变化 配合监护配合急救及治疗 制定规范的护理措 施 保持肛周清洁,观 察便色、便次并记录 注意腹胀及排气情 况 饮食指导,健康宣 教配合治疗 保持肛周清洁,观 察便色、便次并记录 注意腹胀及排气情 况 饮食指导,健康宣 教协助办理出院手 续 交代出院后注意 事项,进行卫生宣 教 指导出院带药的 煎服方法 送病人出院病

9、情 变异 记录无 有,原因: 1. 2.无 有,原因: 1. 2.无 有,原因: 1. 2.无 有,原因: 1. 2. 责任 护士 签名医师 签名儿科中医临床路径 6 时间年 月 日 (第 1 天)年 月 日 (第 25 天)年 月 日 (第 613天)年 月 日 (第 14 天)主 要 诊 疗 工 作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进行脱水程度评估、 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评估等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初步拟定诊疗方案 完成病历书写和病程 记录 完善辅助检查 密切观察病情,防治 并发症,必要时监护 向家长交代病情和注 意事项病重患儿继续监护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根据检查结果

10、及时 予以相应处理,并向 上级医师汇报 上级医师查房,评 估治疗效果,调整或 补充诊疗方案 完成病历书写、病 程记录及上级医师查 房记录 完善入院检查 防治并发症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根据检查结果及时 予以相应处理 上级医师查房与诊 疗评估 完成当日病程和上 级医师查房记录 继续完善必要检查 防治并发症 治疗效果和预后评 估上级医师查房, 同意其出院 完成当日病程及 出院记录 向患者交代出院 后注意事项及随访 方案 开具出院诊断书 开具出院带药 指导出院后合理 喂养重 点 医 嘱长期医嘱 儿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流质、半流质饮食, 乳糖不耐受者为低乳糖 奶粉喂养 中医辨证 中药内

11、服 小儿推拿疗法 其他疗法 儿科基础治疗临时医嘱 完善入院检查 血常规、便常规 大便轮状病毒检测 C-反应蛋白(CRP) 心肌酶 电解质 其他检查依患者具 体情况而定 对症处理长期医嘱 儿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流质、 半流质饮食, 乳糖不耐受者为低乳 糖奶粉喂养 中医辨证 中药内服 小儿推拿疗法 其他疗法 儿科基础治疗临时医嘱 继续完善入院检查 复查异常项目 对症处理长期医嘱 儿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流质、 半流质饮食, 乳糖不耐受者为低乳 糖奶粉喂养 中医辨证 中药内服 小儿推拿疗法 其他疗法 儿科基础治疗临时医嘱 复查异常项目 对症处理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门诊随诊三、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

12、迁延性及慢性期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TCD 编码:BNP110,ICD-10 编码:K52.904) 疾病分期为迁延性及慢性期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发病时间: 年 月 日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治疗日:14 天实际住院日: 天儿科中医临床路径 7 主要 护理 工作护理常规 完成护理记录 观察并记录病情变化 配合监护配合急救及治疗 制定规范的护理措 施 保持肛周清洁,观 察便色、便次并记录 注意腹胀及排气情 况 饮食指导,健康宣 教配合治疗 保持肛周清洁,观 察便色、便次并记录 注意腹胀及排气情 况 饮

13、食指导,健康宣 教协助办理出院手 续 交代出院后注意 事项,进行卫生宣 教 指导出院带药的 煎服方法 送病人出院病情 变异 记录无 有,原因: 1. 2.无 有,原因: 1. 2.无 有,原因: 1. 2.无 有,原因: 1. 2. 责任 护士 签名医师 签名儿科中医临床路径 8 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性瘫痪的患儿。 一、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五迟、五软、五硬(TCD编码:BEZ180、BEZ16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性瘫痪(ICD-10编码:G80.901。 (二)诊

14、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 中医儿科学第六 版 (王萍芬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2007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儿科学第七版(诸福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年) 及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第一版 (王雪峰主 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年。 2证候诊断 参照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五迟、 五软、 五硬 (脑性瘫痪) 诊疗方案” 。 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临床常见证候: 脾肾两亏证 肝肾亏虚证 肝强脾弱证 痰瘀阻络证 心脾两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十一五重

15、点专科协作组五迟、 五软、 五硬 (脑性瘫痪) 诊疗方案” 。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 2患儿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9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五迟、五软、五硬(TCD编码:BEZ180、BEZ160)和脑性瘫痪 (ICD-10编码:G80.901)的患儿。 2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儿科中医临床路径 9 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 (指纹)特点。注意证候的 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乙肝病毒表面标志物。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患儿病情需要而定,如头颅影像学检查(CT或MRI、 脑电图检查、髋关节X线检查、听力筛查等。 (八)治疗方法 1推拿疗法 2针刺疗法 3灸疗 4中药熏洗 5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