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矩形双薄壁墩施工方案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7148391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板式矩形双薄壁墩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板式矩形双薄壁墩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板式矩形双薄壁墩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板式矩形双薄壁墩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板式矩形双薄壁墩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板式矩形双薄壁墩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板式矩形双薄壁墩施工方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目 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述.11、主要技术标准.12、工程概况.1三、桥墩结构工程的重、难点.1四、墩身工程量.1五、施工方案.21、工艺流程.21.1、施工准备.31.2、施工场地布置.32、测量放线.33、搭设脚手架.44、钢筋绑扎.45、模板安装加固.55.1、模板加工制作.75.2、模板整体稳定性.75.3、模板安装.75.4、模板上口平面位置、尺寸、高程检查.85.5、模板翻升.86、混凝土浇注.87、墩身质量标准.9六、施工进度计划.10七、 质量保证措施.10八、 安全保证措施.13九、水、环保措施.14一、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1、本工程招标文件。2、XX 库区大桥 4

2、#墩施工图3、国家、交通部颁发的现行技术规范、规程、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4、对工期、质量标准的有关要求。5、我单位综合管理、施工技术和机械装备水平以及类似工程施工中的经验和工法成果。二、工程概述二、工程概述1 1、主要技术标准、主要技术标准1.1、公路等级:二级公路1.2、设计基准期:100 年;设计安全等级:二级1.3、设计行车速度:40Km/h1.4、桥面宽 12m(9m 行车道+21.5m 人行道)1.5、设计荷载:汽车荷载:公路-级;人群荷载:3.0KN/m22 2、工程概况、工程概况本项目路线起点桩号 K2+590,终点桩号 K3+466.700,路线全长 0.877 公里,路线起

3、点 K2+590 接北岸接线工程,终点与 XX 镇内即有道路衔接通往 316 国道,实施的主要内容为 XX 库区大桥及南岸桥头接线。4#桥墩基础为 6-2.0m 的钻孔灌注桩群桩基础,桥墩为板式矩形双薄壁墩,库区设计常水位 65m,承台标高 65.0m,最近水库水位稳定,未达到设计常水位,可以安全施工。三、桥墩结构工程的重、难点三、桥墩结构工程的重、难点1、4#墩在 189.9m 的承台上施工,场地狭小,施工难度大。2、桥墩位处江中央,机械无法直接运输过去,投入辅助机械多。3、桥位处江面宽,且为高桩承台,水上施工设施设备投入多。 4、桥址处位于当地水产养殖区,环保要求高。四、墩身工程量四、墩身

4、工程量4#墩墩底有 3m 高的系梁,墩身共有两根矩形薄壁墩,长 6.5m 宽 1.4m,墩高 20.102m。 - 1 -五、施工方案五、施工方案1、工艺流程、工艺流程施 工 准 备墩底放线定位第一节钢筋笼安装监理工程师旁站内模工作平台搭设浮吊布置及安装墩端主筋接长测量定位主筋水平筋绑扎定位吊 装 外 模调正内模校正外模穿对位拉杆第一阶段砼浇筑安装、固定内 模砼导管布置监理工程师检验拆模接合面处理砼表面修饰及养生- 2 -1.11.1、施工准备、施工准备做好机具设备、场地的规划布置。施工前应对成品模板的厚度、尺寸、外观质量进行检测。对承台和墩身接触部位要凿毛处理,由于场地狭小,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5、,在承台四周搭设防护网。另外技术上也做好相应的准备,对图纸审核(标高、里程、尺寸) ;桥导线控制网、水准网复测并报监理测量工程师审批;钢筋技术交底、墩身施工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交到架子队。1.2、施工场地布置、施工场地布置2、测量放线、测量放线2.1 用全站仪放样墩身底部四个角点的位置,放样后换站点位置再次放样已放过的墩身底部四个角点位置,复核是否正确,并用钢尺量四个点的之间的距离是否正确。2.2 在施工前,对墩身中心进行测量控制,定出墩身控制线和标高控制点以及墩身钢筋笼预埋承台内准确位置。对承台与墩身的交接面进行凿毛,做好施工缝的处理;在承台内按设计要求埋设墩身钢筋及必要的固定墩身模板用的

6、钢筋;搭设吊装模板用双排脚手架及人行爬梯。2.3 根据导线控制点测设墩柱边线,并对承台顶标高进行水准测量以确保模板标高准确。承台墩柱范围顶面凿毛清理结束后,测量人员在承台顶面测设出模阶段循环翻模- 3 -板内边线外用全站仪检查其模板边缘位置(4 点) ,同时测出承台顶面的实际标高,为搭配模板和立模作准备。3、搭设脚手架、搭设脚手架3.1、为了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更加有效安全地进行施工,必须搭设稳定、牢固的操作平台,如图所示:操作台3.2、脚手架冲天管高出操作台 1.5m 左右,以便搭设护栏,防止出安全事故。3.3、操作平台面与柱顶高相同,平台用木板或胶合板搭设。3.4、脚手架立面必须搭设剪刀撑,做一个临时竹梯,以便操作人员上下用。4、钢筋绑扎、钢筋绑扎4.1、进场材料要通过抽样检测,确保钢筋的力学指标符合规范要求,原材料表面应无锈蚀,无裂纹,无污染。下料前,钢筋要进行调直,应该按施工图进行配筋,以减少接头数量,同一根钢筋应避免出现多个接头,同一截面接头数量不得超过 50%,制作好的钢筋分类集中堆放,并加覆盖,防止生锈和污染。4.2、钢筋在钢筋加工厂加工成型,经检查合格后运往施工现场进行安装,在往现场运输的过程中,防止制作好的钢筋构件弯曲变形,到达现场后分类堆放,防止混淆。4.3、安装时,钢筋骨架的位置、间距要准确无误,插入下层混凝土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