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第一学年六年级美术教案完整版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37146613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第一学年六年级美术教案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15-2016第一学年六年级美术教案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2015-2016第一学年六年级美术教案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2015-2016第一学年六年级美术教案完整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2015-2016第一学年六年级美术教案完整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第一学年六年级美术教案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第一学年六年级美术教案完整版(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洋里学区中心小学课堂教学设计年级:六年级 学科:美术课 题1.徐悲鸿与奔马课 时2 课时集备时间集备教师六年级美术教师授课班级六年级授课教师黄烨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马的资料,培养幼儿细心的观察力和丰 富的想像力。 2.激发学生对美 的整体感受,学习用体态、动作表现奔马的激昂情绪; 3.欣赏徐悲鸿用灰、浓、焦墨色和线条画出的奔马,感受奔马的气势和力 度。教学重点 了解徐悲鸿奔马作品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色。教学难点感悟徐悲鸿奔马作品的精神内涵。教 学 过 程旁 注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有关马的图片、图书及其他; 2.录像带群马奔腾 ; 3.徐悲鸿图片奔马 、 群马

2、 ; 4.水墨、毛笔、纸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马,丰富知识。 1.看录像群马奔腾 ,激发兴趣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这些马是什么样的?(引导幼 儿仔细观察马的外形特征,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的具体结构) 2.设置悬念,引起学生思考 你们知道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千里识途的马吗?人们为什么这样叫 马呢? 你们知道吗,为什么马是善奔快跑的呢? 你还在哪里看见过马?它是什么样的? 3.鼓励学生在成人的帮助下,从图书、图片、电视、广播、电脑网络中查 找,收集马的各种资料,了解有关的知识与信息。 活动二:欣赏徐悲鸿的奔马 ,培养审美情趣。 1.组织幼儿将收集到的马的信息、知识进行交流(图片

3、、图书等) 2 .提问:你喜欢马吗?为什么? (不仅同学们喜欢马,有一位叫徐悲鸿的先生也爱马,他不但喜欢观察马, 还喜欢画马。下面,老师就给你们讲讲他的故事) 3.以故事的形式简述徐悲鸿先生爱马,观察马,画马的故事:24.出示作品:奔马 (1)提问: 画面上的马在干什么? 从什么地方看出马在奔跑呢(注意观察马的身体动作) 你觉得这匹马的体魄怎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这匹狂奔的马心情会是怎样呢?(引出激昂、奔放等心情) 如果你是这匹狂奔的马,在大草原上奔驰,你的心情会是怎样呢? (2)配上群马奔腾音乐,整体感受作品的气势和力度。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看到画家徐悲鸿的奔马 ,这是一只非常欢

4、快,自由奔放的马儿,他有一股强大的力量,一股勇往直前、不怕困难的 勇敢精神,在中国 人的心目中,把马儿始终作为人才的象征。 5.放录像,学生欢快的随乐表现奔马的激昂情绪。 活动三、绘画奔马 ,感受体验美 1.欣赏作品,徐悲鸿的群马 奔马 。 提问: 徐悲鸿先生画的马好看吗?你喜欢吗?你觉得马的什么地方你最喜欢? 为什么?(注意观察用灰墨画的身体,浓墨点的五官,焦墨扫的马尾) 你们知道,徐悲鸿先生用什么样的笔墨来画马的吗?为什么能使我们感 到马的气势和力度呢? 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用大块灰墨摆出马的体态,刚柔并济的几笔写出 四肢的主要肌骨,浓墨点五官,焦墨扫马尾。 3.教师小结:徐悲鸿先行画

5、马时很认真,他翻来履去地画马,熟悉马的结 构,肌肉,他运用中西方绘画技巧结合,大块的灰墨摆出马的体态,刚柔 并济的几笔写出四肢的主要肌骨,浓墨点五官,焦墨扫马尾。徐悲鸿先生 画的马很自然,很生动,就像活的一样,非常有气势和力度。 4.学生自由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5.作品展览 学生自由分析绘画产生的不同效果,让学生自己发现存在的问题 五、课后延伸: 1.用收集来的图片,图书,签到布置宣传窗。 2.鼓励学生控索多种画,进行创作。板书 设计3教后 反思4洋里学区中心小学课堂教学设计年级:六年级 学科:美术课 题2.戏曲人物课 时1 课时集备时间集备教师六年级美术教师授课班级六年级授课教师黄烨授课时

6、间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传统京剧人物服饰、造型、表演的相关知识,学习 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 2.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能利用国画材料表现一幅京剧人物的作 品。3.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和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京剧行当的相关知识及水墨戏曲人物的造型方法。教学难点如何用水墨表现出传统京剧人物造型的特点。教 学 过 程旁 注教学准备 有关京剧的图片资料、课件、毛笔、宣纸、墨汁、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 、导入新课 1.播

7、放一段京剧录像,让学生感受京剧的魅力。 2.欣赏思考 A. 这是什么戏曲? B. 有哪些人物形象? C. 给你什么感受? D. 跟着录像模仿一下动作表情。 3. 板书课题戏曲人物 学生欣赏。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模仿人物动作。 (三) 、讲授新课 1.介绍有关京剧的知识 A.京剧的起源: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北方地区的重要戏剧之一, 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它从各种戏曲形式中演变而成,太仓、昆山 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它就是京剧的一种主要借鉴戏种。京剧表演讲究5唱念做打,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舞台艺术。 B.京剧的行当:京剧人物分为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分别代表男人、女、 将领、和滑稽人物。

8、 C.介绍京剧大师梅兰芳:表演 学生知道的要请学生介绍。 旦角的行家。 2.欣赏京剧人物形象 A.分别出示该行当的人物形象。 B.展示优秀的戏剧人物绘画作品。 C.说说这些作品抓住了人物的哪些方面来刻画? 3.讲解绘画方法 A.选取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京剧人物形象,分析他的动作、表情、服装等 方面的特征。 B.勾好大致轮廓,注意各部分比例。 C.自己刻画人物的细节部分。 D.勾线上色。 学生讨论人物的特征:如衣着、动作、头饰、脸谱等。 服饰、面部、动作、道具等。重点欣赏服饰及脸谱。 学生分析。 (四) 、学生实践 1.作业要求:参照戏曲人物图片,用色彩画表现一幅戏 曲人物的作品,注意突出人物的服

9、饰和表情、动作特点。 2.第一课时画草图,第二课时上色完成。 3.教师辅导学生作画。 学生作画。 (五) 、总结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 作品。 2.提出改进意见。 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板书 设计教后 反思6洋里学区中心小学课堂教学设计年级:六年级 学科:美术课 题3.水墨人物课 时2 课时集备时间集备教师六年级美术教师授课班级六年级授课教师黄烨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基本知识及其艺术表现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2.引导学生在欣赏、分析、感受的基础上,研究与尝试用中国水墨画的形式表现身边的人物,初步掌握水墨人物画基本的

10、表现方法与步骤,表现出人物的生动特点。3.提高学生的水墨表现能力和对水墨画的热爱。教学重点对于水墨人物画特点的了解与表现方法的掌握。教学难点学生对水墨人物画造型的掌握及墨色关系的处理。教 学 过 程旁 注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中国画工具。 (教师)教学的课件,水墨人物画的图片资料,教学演示的工具。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教师引言:中国画的类型常根据表现题材的不同分为山水画、花鸟画与人 物画。人物画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宋代的梁楷到现代的蒋兆和、周昌谷、 刘国辉等都擅长画水墨人物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水墨人物画出 示课题水墨人物画 。 2.引导分析,了解特点。 (1)出示课本中梁楷、刘国

11、辉、蒋兆和三位画家的三幅水墨人物画作品, 教师简单说明三幅画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与分析:他们与一般 人物画的表现方法有什么不同?三张画在表现技法上有什么不一样?分别 给了你怎样的感受?你最喜欢哪一种表现方法,为什么? 学生观察讨论,师生展开交流。8(2)教师出示一些其他的水墨人物画作品,学生进一步欣赏,增加感受。 3.表现方法与步骤的研究。 (1)出示一幅水墨人物画作品,也可以是课本中的范画,引导学生分析与 思考:它运用了哪些水墨画的表现技法?作画的步骤是怎样安排的? 交流观察与思考的结果,教师要充分地肯定学生的观察与思考,同时进行 必要的引导与补充。 (2)教师现场示范基本的表现技法

12、与步骤,如勾写造型、变化墨色、着色 方法、背景处理等。 (3)学生交流自己的一些见解,补充相关的问题:如“有其他更好的表现 方法吗” 、 “画面中怎样安排人物形象才好看”等。 4.布置作业,鼓励创作。 欣赏一些学生的人物画作品,可以着重欣赏人物半身像的作品,引导学生 有所借鉴。 要求学生根据一些人像的照片资料,创作一幅水墨人物画作品,也可以选 择课本中的水墨人物画作品进行临摹。 5.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6.作品展示,评价分析。 请学生展示自己的水墨人像作业,介绍表现的人物,共同评价作业的优点 与不足,总结表现的体会与经验。 7.课堂小结。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中国画的工具,收集一些

13、人物图片资料。 (教师)学生作业、教学课件、教学演示的工具与材料。 教学过程 1.作品分析,总结经验。 出示若干张上节课的学生作业,简要点评作品的优点,指出在这一节课中 要注意的地方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2.提出要求,激发兴趣。 (1)教师明确本课学习的任务与要求:表现全身人像,构思与表现有主题 的画面。 (2)激发学生的兴趣:出示几幅学生创作的主题性人物画与周昌谷的作品 两只小羔羊 ,肯定这些作品主题表现的意义。 3.分析画面,研究作品的表现形式。 仔细观察上面出示的几幅作品:主体人物是怎样安排的?画面主要可以分 成哪几个部分?他们在表现上分别有什么不同? 展开交流与总结:如主题要突出,要考

14、虑画面的主体,落款与背景的关系 等。 4.指导构思,确定表现主题。 (1)交流学生带的人物资料:你想选择哪个人物作为画面的主体形象?可 以构思一个怎样的主题画面? 引导展开充分的交流,帮助学生选择与形成自己的表现主题与构思。 (2)交流与解决一些表现中学生可能会碰到的问题:如“人物形象的水墨 表现” 、 “背景资料的表现”等,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常见背景资料的水墨样 本,供学生参考。95.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6.作品展示与评价。 可以创设一个有趣的展示与评价活动,如“作品拍卖” 、 “艺术鉴赏会”等, 引导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交流感受:如“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 、 “谁的作品最有水墨的

15、韵味?” 、 “谁作品的中人物最有意思?具体说说” 等。 进行学习主题小结:可以让学生用一句话来概括学习的体会,或教师设计 一些总结语作为学习的结束板书 设计教后 反思10洋里学区中心小学课堂教学设计年级:六年级 学科:美术课 题4.画家林风眠课 时1 课时集备时间集备教师六年级美术教师授课班级六年级授课教师黄烨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了解画家林风眠及其作品的艺术特色,初步学习彩墨画的表现方法。 2.通过对比欣赏、递进式体验感知作品的独特韵味,尝试彩墨画的用笔、 用墨、用色技巧。 3.感悟画家的人格魅力和坚持不懈的艺术创新精神。教学重点了解林风眠作品的艺术特点教学难点彩墨画技法的运用。教 学 过 程旁 注课前准备 (学生)毛笔、生宣纸、水彩或国画颜料、墨、水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毛笔、生宣纸、水彩或国画颜料、墨、水等。 教学过程: 1. 设疑激趣 (1) 出示课件。 有一个人,被称为中国现代画坛接触的艺术大师,当代艺术教育的奠基人。 以为中国现代绘画的启蒙者,开创了彩墨画的新纪元,至今仍极深远地影 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辈画家。 (2) 提问:猜一猜,他是谁?教师揭题并板书:画家林风眠。 2. 讲授新课。 (1) 初步了解。 (画家林风眠生平介绍) 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