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主题单元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143476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角的度量》主题单元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角的度量》主题单元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角的度量》主题单元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角的度量》主题单元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角的度量》主题单元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角的度量》主题单元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角的度量》主题单元设计(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角的度量 主题单元设计主题单元标题主题单元标题角的度量作者姓名张 刚所属单位舞钢市庙街乡刘沟小学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邮政编码462500学科领域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语文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外语历史社区服务体育 物理 地理社会实践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所需时间所需时间4 课时主题学习概述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 300-500)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已初步认识了线段、角和直角,并知道

2、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尺画角,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画直角的基础上学习的,为以后进一步平面图形打下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本单元教材一开始就借助直观,引入了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并让学生讨论线段、射线、直线的联系与区别。在此基础上教学角的概念和角的表示符号。然后在角的度量的知识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平角和周角,教学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 本主题单元,将分成四个专题来组织学习活动。专题一:直线、射线和角;专题二:角的度量。专题三:角的分类;专题四:画指定度数的角。这四个专题是对教材的相关内容的有效结合,专题之间层层递进,体现本学段课标要求,重视知识的完整性。思维导图如下:主题学习目标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

3、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过程与方法:1、通过“量一量” 、 “画一画” 、 “折一折” 、 “拼一拼”的操作活动,加深对角的认识,并形成画角和量角的技能2、初步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同时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沟通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对应课标1结合实例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2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

4、离。3知道平角与周角,了解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4能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能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 30,45,60,90角。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2. 角的定义是什么,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3. 如何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4. 平角和周角,以及平角、周角、锐角、钝角和直角之间有什么关系?5如何画指定度数的角?主题单元学习 评价1. 能否较好地区分直线、射线和线段。2. 是否掌握角的测量方法、角的分类等基本知识。3. 能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 能够与同伴分享自己画角的经验。专题划分专题 1:直线、射线和角(1 课时) ;专题

5、2:角的度量(1 课时) ;专题 3:角的分类(1 课时) ;专题 4:画指定度数的角(1 课时) ;本专题学习成果本专题学习成果(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成果)1知道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 2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3. 知道平角和周角,以及平角、周角、锐角、钝角和直角之间的关系。 4.会与同伴交流画角的方法。专题一直线、射线和角所需课时1 课时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直线、射线和角是在学生认识线段、角和直角的基础上学习的。这里首先用直观描述的方式让学生认识直线,并进一步指出直线是无限长的。对线段则用定义的形式给出,使

6、学生明确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做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是直线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引入射线概念,指出射线有一个端点,也是无限长。利用射线的概念给角下定义,说明角的各部分名称。然后通过实物操作,用运动的观点说明角的概念,使学生初步理解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可以得到大小不同的角,为下面引进直角、平角和周角等概念做准备。便于学生初步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为引入角的度量,间接比较角的大小做了铺垫。因此,本专题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就需要通过看一看、量一量、画一画的实践活动并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让学生讨论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从知识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巩固对直线和

7、射线的认识,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利用射线的概念给角下定义,复习角的各部分名称及角的表示方法和读法。本专题学习目标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的和别。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积极参与、亲身经历看一看、量一量、画一画的实践活动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迁移默化培养学生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关于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合作、主动探索的精神,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变化

8、的观点树立运动、变化和对立统一的观点.本专题问题设计本专题问题设计1、你知道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吗?2、你知道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与区别吗?3、什么是角,它各部分名称是什么?4、从一点可以画多少条射线?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电脑、课件(CAI) ,实物投影。常规资源手电筒、直尺、 。教学支撑环境电教室其 他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一创境引入一创境引入, ,提出目标提出目标 活动引入:你们用过手电筒吗?其实手电筒的灯光也有数学知识,你 们相信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1)这是什么?(打开手电

9、筒,射向天空 与墙壁)它的光线是从哪儿发出的?射向了哪儿?(2)如果我们把灯泡和墙壁 上的亮点看作两个点的话,那这条光线可以看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你为 什么这样认为?(灯泡与墙上的光点可以看成线段的两个端点,两个端点间 的光线可以看成是线段)你能用一把长尺量一下这条光线的长度吗?你准备 怎么量呢? 二互动交流二互动交流, ,展示成果展示成果(一)、个人展示,小组交流学生独立自学教材 35、36 页并完成“做一做”。(教师相机进行 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引导小组内的学生进行相互交流、相互质疑、 相互帮助、相互探讨。)小组交流时可以根据学习目标先 2 人或 3 人互相 说一说,再互相质疑评议

10、,如果有不同意见和看法的可以提出来在小组内讨 论。(二)、小组展示,全班互动1、展示目标(一)(1)、各小组派代表来汇报,其他同学可以加以补充,还可以根据这 位同学的发言来提建议与想法。生:我知道了射线只有一个端点。生:它的一端可以无限延伸。生:我知道了线段是直线 上的一部分。生:直线没有端点。生:通过一点可以画很多条直线和射线。(师生再根据学生的汇报来质疑和提问:如你能画一画吗?你能从生 活中举个例子吗?等)(三)引出角的概念 谈话:观察有公共端点的这些射线,你能从中发现隐藏的图形吗? (角)通过刚才画角,想想你的角是怎么画成的?学生交流后,(课件演 示角的动态形成过程)学生看书学习角的各部

11、分名称和角的记法 交流汇报自学的知识,教师板书角的知识小结: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作角。 三、精心设练、巩固升华三、精心设练、巩固升华1、数出下图中有几个角?2、小明画了一条 3 厘米长的直线。3、直线比射线长。4、角是由一个点和两条射线组成。 四、小结收获,运用新知四、小结收获,运用新知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想提醒同学们记住哪些知 识呢?(板题:直线、射线和角)教学评价教学评价1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变化的观点,使学生对直线、线段和射线有了较系统的理解和掌握。2从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注意了适当孕伏,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创造了条件:一是在角的认识时,巧妙地

12、孕伏了平角和周角;二是比较角的大小时孕伏了下节课内容“角的度量” ;三是在巩固练习时孕伏了直角的认识。3本节课的练习采用边讲过练的形式,避免集中练习给学生造成疲劳感。力求达到“新” 、 “活” 、 “实” 、 “用”的目的,使学生做到有张有驰,从而形成理解、记忆、应用、发展的学习水平。专题二专题二角的度量角的度量所需课时所需课时1 1 课时课时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个层次,是介绍量角器和角的度量方法。首先,借助两个学生比较角的大小的情境图,引出“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 ,指出角的计量单位是度,再拿半圆

13、分成 180 等份说明 1角有多大,并配以 1角的直观图示,使学生形成 1角的正确表象。接着让学生讨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第二个层次,让学生通过对两组角的度量,进一步明确: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与所画的边的长短无关。在巩固量角方法的同时,也为平角和周角的学习作些准备。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就需要通过“量一量的实践活动并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让学生经历自己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掌握量角器的使用方法,通过“比一比”的方法探究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本专题学习目标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量角器、

14、角的常用单位“度”和度的符号“” ,掌握量角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积极参与、亲身经历量角的过程,体验合作学习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合作、主动探索的精神。本专题问题设计本专题问题设计1、角的计量单位是什么?2、测量角的大小要用什么工具?3、怎么测量角的大小?4、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电脑、课件(CAI) ,实物投影。常规资源量角器、三角尺教学支撑环境电教室其 他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一课件导入一课

15、件导入 课件出示两个角。问:看看这两个角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生:角 1 大,角 2 小。 通过多媒体演示,采用重合法比较,角 1 大于角 2. 师:如果想要知道角 1 比角 2 到底大多少呢,怎么办? 生:用量角器量一量。 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学会量角。今天我们就来学 习角的度量。(板书课题) 二、新知探究。二、新知探究。 1、为了准确测量角的大小,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 量角器就是度量角的工具。 师:量角器是什么形状?(半圆形)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量角器,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 师进一步讲解量角器。 2、 师:量角器上的小刻度线把量角器平均分成了多小份?(180

16、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多少?(一度角)。“度”是计量角的单位, 用符号“ ”表示。记作 “1 ”。 大屏幕出示 1、2、3、4、5、10,让学生认读。 3、出示 150角让学生判断是 30角还是 150角。 4、出示 45角和 70角,让学生认读。 5、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量角器。与老师这里的一样吗?你的量, 角器上的中心在哪里?大家一起来找量角器上的刻度。从左边起,找 0 刻 度线、10 刻度线、135 刻度线、180 颗度线。再从右边起,找 0、10、135、180 刻度线。(老师巡视) 5、讨论怎样测量角的度数? 先让学生试着测量角,讨论量角的方法和步骤,然后汇报。 师用大屏幕演示如何量角。 师生共同总结量角的方法和步骤: a、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 b、零度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 c、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6、出示童谣: 点对点,线对边,再看另一边。 0 在内读内,0 在外读外。 13、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