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床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7138420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床的质量通病及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路床的质量通病及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路床的质量通病及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路床的质量通病及防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路床的质量通病及防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路床的质量通病及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床的质量通病及防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览市政英才网夏翠市政市政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路床的质量通病及防治(一)不按土路床工序作业1现象:(1)把路面结构直接铺筑在未经压实的土路床上。(2)虽经压实,但不控制或不认真控制其压实度、纵、横断高程、平整度和碾压宽度。2原因分析:(1)施工单位技术素质低,不了解不做土路床的危害。(2)施工单位有意偷工减序,只图省工、省时、省机械。(3)只顾工程进度,不顾工程质量。3危害:(1)不经压实的土路床,等于路面结构铺筑在软地基上其软基有较大的空隙,经过雨季雨水的渗透以及冬春的水分积聚,软土基中会充人大量水分,使土基稳定性降低,支承不住路面结构,路面将出现早期变形破坏。(2)不作土路

2、床工序,便不能及时发现土质不良的软弱土基或含水量过大的土层,当做上面结构层时,“弹簧”现象反射上来,会造成结构层大面积返工。(3)不控制土路床的纵、横断面高程,光控制其上结构层的高程,将不能保证结构层的设计厚度,会出现薄厚不均,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薄弱部分,会出现过早破坏。(4)不控制土路床的平整度,虽经碾压,但凹凸部分的峰、谷长度小于碾轮接触面,即属于疙瘩坑表面,密实度会不均匀,突起部分,密实度高,低洼部分密实度差,这种状况会反射到路面结构层上来,造成路面结构层的密实度和强度也不均匀。如图1-2-3所示。4治理方法:(1)对技术素质偏低的施工单位或人员应进行培训,施工时作好工序技术交底。(2)

3、要按照路床工序的要求,在控制中线高程(20mm)、横断高程(20mm,且横坡不大于0.3%)、平整度(10mm)的基础上,填方路段路床向下080cm范围内,挖方路段路床向下030cm范围内要达到重型击实标准9 5%压实度(采用轻型击实标准时要达到98%)。一览市政英才网夏翠(3)路床工序中的密实度项目和路面各结构层一样是主要检查项目(即带项目),不作土路床工序等于密实度合格率为0,按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评定方法判定应属不合格工程,因此,必须加强土路床工序的质量控制。(二)土路床的压实宽度不到位1现象:路床的碾压宽度普遍或局部小于路面结构宽度。2原因分析:边线控制不准,或边线桩丢失、移位、修整和碾压

4、失去依据。3危害:土路床的碾压宽度窄于路面结构宽度,路面结构的边缘座落在软基上。当软基较干燥时有一定的支承力,结构层能成活,当软基受雨水浸透或冬春水分集聚,土基失去稳定性时路边将下沉造成掰边。4治理方法:(1)不论是填土路段填筑路基时,还是挖方路段开挖路槽时,测量人员应将边线桩测设准确,随时检查桩位是否有变动,如有遗失或移位,应及时补桩或纠正桩位。(2)路床碾压边线应超出路面结构宽度(包括道牙基础宽度)每侧不得小于10cm。(三)土路床的干碾压1现象:在干燥季节,施作土路床工序过程中,水分蒸发较快,在路床压实深度内的土层干燥,不洒水或只表面洒水,路床压实层达不到最佳密实度。2原因分析:(1)忽

5、视土路床密实度的重要性或强调水源困难或强调洒水设备不足。(2)有意(明知)或无意(不理解)违章操作。3危害:达不到要求的密实度,经受不住车辆荷载的考验,缩短路面结构的寿命,出现早期龟裂损坏。4治理方法:(1)教育施工人员理解路床土层密实度对结构层稳定性的重要性。(2)如果路床土层干燥,应实行洒水翻拌的方法,直至路床土层(030cm)全部达到最佳含水量时再行碾压。(四)路床土过湿或有“弹簧”现象不加处理1现象:路床土层含水量超过压实最佳含水量,以致大部或局部发生弹软一览市政英才网夏翠现象。2原因分析:(1)在挖方路槽开挖后,降雨,雨水浸人路床松土层。(2)由于地下水位过高或浅层滞水渗人路床土层。

6、(3)填方路基路床土层填人过湿土或受雨水浸泡。(4)路床土层内含有粘性较大的翻浆土(该种土保水性强渗透性差)。3危害:路床土层中含水量超过压实最佳含水量,部分会出现“弹簧”现象,达不到要求密实度,影响路面结构层的稳定性。造成路面基层结构难于碾压密实。4治理方法:(1)雨季施工土路床,要采取雨季施工措施,挖方地段,当日挖至路槽高程,应当日碾压成活,同时还要挖好排水沟;填方路段,应随摊铺随碾压,当日成活。遇雨浸湿的土,要经晾晒或换土。(2)路床土层避免填筑粘性较大的土。(3)路床上碾后如出现弹软现象,要彻底挖除,换填含水量合适的好土。(五)路床土层含有有机物质1现象:路床土层内含有树根、杂草、垃圾

7、等有机物质,未予清除。2原因分析:(1)路床上层部位正处在被伐树木或其附近,枝、须根未清除。(2)路床土层部位正处在被填垫过的含有机杂物的永碴土或垃圾土。3危害:在路床土层中的有机物质,长期处在潮湿状态下就会腐烂,形成土体中的空洞,失去对路面结构层的支承力,使路面结构沉陷变形。4治理方法:不论是填方路床还是挖方路槽土层中不应含有任何有机物质,如土路床处于含有机物的永碴土或垃圾土土层应换填好土;如有少量树根、杂草、木块等有机物应清除干净。(一)砂砾层级配质量差1现象:砾石颗粒过多过大,即含有直径大于10cm的超大巨粒卵石或砂粒过多。2原因分析:因为不是人工掺拌的级配,而是天然级配,料源质量差。3

8、危害:“级配”就意味着大小颗粒相匹配,小一级的颗粒填充大一级颗粒的空隙,使颗粒间嵌挤紧密、空隙率小、密度高、稳定性好,如果过大或过一览市政英才网夏翠小的颗粒过多,空隙率将增大、嵌挤力小,稳定性差,密度低。4治理方法:应以人工级配砂砾代替天然级配砂砾做结构层,其级配标准如表1-3-4所示。应按表1-3-4标准作筛分试验,合格后再使用。(二)砂砾层含泥量大1现象:在洒水后碾压过程中表面泛泥并有严重裂纹出现。2原因分析:在天然级配砂砾里含泥(小于0.074mm的颗粒)量大于砂(小于5mm颗粒)重的10%。3危害:含泥量大,即小于0.074mm的颗粒过多,它起了分隔粗集料的作用,集料间嵌挤能力降低,强

9、度差。同时含泥量大,液限及塑性指数增大(即遇水变软)水稳定性差,强度低。4治理方法:采用人工级配,把小于0.074mm的土颗粒筛去。或经试验含泥量大于砂重10%的级配砂砾,不准使用。(三)砂砾层碾压不足1现象:(1)砂砾层表面严重轮迹、起皮、压不成板状。(2)砂砾层表面松散,有规律裂纹。(3)砂砾层表面无异常经试验不够密度。2原因分析:(1)砂砾摊铺虚厚超过规定厚度。(2)碾压砂砾层的机械碾压功能过小。(3)砂砾层的碾压遍数不够。3危害:砂砾层不能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密实的板状结构。这样的结构层分散荷载的能力差。4治理方法:(1)按规定压实厚度1020cm摊铺压实,超过规定厚时,分两层摊铺、碾

10、压。(2)将碾压功能小的机械换为符合碾压厚度的机械或改用振动碾。(3)对碾压不够的砂砾层,增加碾压遍数,追加碾压密度。(四)砂砾层级配不均匀一览市政英才网夏翠1现象:粗(砾石)细(砂)料集中,摊铺后,造成梅花(砾石集中)砂窝(砂粒集中)现象。2原因分析:由于卸车和机械摊铺,使粗细料离析。3危害:粗细料离析的级配砂砾,梅花部分空隙率大,不密实,嵌挤力小;砂窝部分,松散,不稳定,路面铺筑在这样的底层上,易造成变形损坏。4治理方法:在摊铺过程中应将粗细料掺拌均匀,无粗细料分离现象。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有梅花砂窝,切不可用砂(对梅花)或砾石(对砂窝)覆盖,应将梅花、砂窝分别挖出,掺人砂或砾石翻拌达到级配均匀,致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