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常用的地下排水设施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7138391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常用的地下排水设施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路基常用的地下排水设施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路基常用的地下排水设施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路基常用的地下排水设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常用的地下排水设施(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路基常用的地下排水设施拦截,汇集,排除流向路基地下水或降低地下水位地下排水设施:暗沟,渗沟与渗井一、暗沟(一)作用:地面以下引导水流(二)条件:1)路基范围内的泉眼2)市区污水管或雨水管(三)构造:洞式,管式盖板周围用碎(砾)石做成反滤层,颗粒直径自上而下,由外及里,逐渐增大。(四)纵坡:i1%,出口为边沟高出最高水位 20cm二、渗沟(一)作用:汇集流向路基地下水(二)构造:由排水层(石缝,管,洞),反滤层和封闭层所组成封闭层:防止地面水的下渗(浆砌片石),土粒落入石料的空隙反滤层:汇集水流,防止水层中的土粒堵塞排水层大小均匀的砂石材料,分层填埋(三)分类1填石渗沟(盲沟):流量不大

2、,渗沟不长。纵坡一般采用 5%2管式渗沟:适用地下引水较长的地段。纵坡一般不大于 1%3洞式渗沟:流量较大,缺乏水管。有条件采用较大纵坡。塑料管渗沟:带孔聚乙烯管,土工布组成土工布:聚丙烯纤维,有一定厚度,柔软,而且具有力学强度。水分可通过土工布,土壤均被挡住。三、渗井(一)作用:将地下水(或地表水)通过竖井,渗入地下排除(二)使用条件:(1)路线高度与原地面相仿,排水困难,距地面有渗透性土层(2)高速公路或城市道路立交桥下,路线为凹形竖曲线(同雨水井)(三)构造:上部:井口(圆或方) 集水结构下部:填充由中心向四周由粗到细的砂砾石,排水 排水结构上层不透水层范围内填砂或砾石下层透水层范围内填

3、碎石或卵石井壁和填充料之间设反滤层。渗井离堤脚不小于 10 米,井顶四周(进口除外)用粘土筑堤围护,井顶加筑混凝土盖。缺:造价高,不轻易用第四节 路面排水设施构造与布置主要包括:路面(路肩)表面、中央分隔带、路面内部、路基边坡坡面一、路面表面排水路面表面排水应遵循原则:(1)路面横坡排路面雨水(2)边坡横向漫流排除路面表面水(路堤较矮,边坡坡面不易受冲刷)(3)路肩边缘设置拦水带(路堤较高,边坡坡面易受冲刷),高出路肩 12cm,顶宽 8-10cm。(4)拦水带过水断面的水面不得漫过右侧车道外边缘(高速,一级)或中心线(二级以下)二、中央分隔带排水 (高速,一级公路)中央分隔带排水分三种类型:

4、(1)宽度小于 3 米且表面铺面封闭的中央分隔带采用两侧外倾横坡,排向两侧行车道(同路面横坡)超高段在分隔带上侧边缘设置缘石或泻水口,拦截和排除上半幅路面的表面水。(2)宽度大于 3 米且表面未铺面封闭的中央分隔带通过内倾的横向坡度,汇集在分隔带中央的低洼处,通过纵坡排到泻水口分隔带内水流流速或流量大,或低凹汇水区,设置隔栅式泻水口通过排水管排出(3)表面未铺面且未采用表面排水的中央分隔带(表面种植绿化)设纵向排水管渗沟三、路面内部排水排除滞留在路面结构内的水分(接缝,裂隙,空隙,路基,路肩渗入)(一)路面边缘排水系统路面边缘排水系统:透水性填料集水沟,纵向排水管,横向出水管,土工织物纵向排水管:PVC 或 PE 塑料管(带孔口或槽口) ,通常与基底底面齐平,纵坡与路线纵坡相同。透水填料底面和外侧围以反滤织物(土工布)(二)排水基层的排水系统在面层下设置透水性基层排水系统:纵向集水沟,排水管,横向出水管排水基层由水泥或沥青处治不含或含少量粒径 4.75mm 以下细料的开级配碎石集料组成或未经结合料处治的开级集料组成。(8-15cm)hmin=6;8cm纵向集水沟:设在面层边缘外侧、路肩下或路肩边缘外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