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几种心理障碍问题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7112177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几种心理障碍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几种心理障碍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几种心理障碍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几种心理障碍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几种心理障碍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几种心理障碍问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论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几种心理障碍问题摘要: 心理学认为,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机能。人的学习、工作、生活无不受其自身心理因素(如动 机、兴趣、情绪等)的维持、定向、激励或强化作用。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各种不同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的显现, 会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他本人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如何针对学生的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引导,从而优化心 理素质,提高教学教育效益,是广大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关键词: 帮助学生 克服 心理障碍 问题正文: 根据我的调查结果显示,有 63%的同学在考试失利之后,对其没有影响, 27%的同学 会更加的努力,有 10%同学是情绪波动很大的,没有人是认为自己很无能的,这表明大多数

2、的学生不懂得如何正确处理考试失利,存在一些问题;有 17%的同学经常性的莫名其妙感到 烦躁、情绪低落、浑身无力,有 70%的同学偶尔莫名其妙感到烦躁、情绪低落、浑身无力, 还有 13%的同学从没有莫名其妙感到烦躁、情绪低落、浑身无力,所以这些数据表明多数同 学存在某些心理上的问题;有 20%的同学愿意与别人交谈来缓解自己的压力,有 30%同学 是通过网络来缓解自己的压力,还有 17%、13%分别是通过电话和日记缓解的,还有 20%的 同学不清楚怎样来缓解自己的压力。这说明部分同学存在问题却不懂得如何处理。所以根据 这些调查结果,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心理障碍刻不容缓。 心理障碍是指人的感知、思维、记

3、忆、智能、注意、意志以及行为等心理过程和人格偏 离正常人群,并没有能力按社会认为适宜的方式行为,不能适应社会。学生心理障碍分神经 症、人格障碍和性心理障碍。针对这些心理障碍,我将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一、神经症一、神经症 神经症是一组由心理因素造成的非器质性的、大脑神经机能轻度失调的心理障碍。表现 为持续的心理冲突,学生视察到或体验到这种冲突并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 常见的神经症有神经衰弱、强迫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 1、神经衰弱、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指在某些长期存在的心理因素的作用下,引起脑机能活动过度紧张,从而使 活动能力减弱。心理压力和个体素质是神经衰弱产生的

4、两大原因。 典型案例:临近期末考试时,某重点高中高一的小张找到心理医生诉说,他上初中时,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但是最近他发现自己无法睡觉,大脑极度兴奋只要一闭上眼睛满脑子全是考试,白天一沾书脑门就疼,注意力不集中,记不住东西,有时一页书都看几个小时还是没明白意思。根据小张诉说的状况来看,他得的是神经衰弱症。对于患神经衰弱的学生,应该合理安 排作息时间,积极参加娱乐活动和体育锻炼,并配合必要的治疗。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对该 类学生做心理辅导,为他们缓解压力。矫正他们的认知,这往往有釜底抽薪的效果。 2、强迫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2强迫性神经症是以强迫症状为特征的神经症,主要表现为强迫观念、强迫意

5、向和强迫行 为。学生知道强迫症状不正常,并竭力克制。有强迫人格的个性易在心理压力下或生活事物 应激下发展为强迫症。 典型案例:莎士比亚的名剧麦克白描写了麦克白夫人因杀害国王邓肯而充满恐惧,她虽然洗净了手,但她总觉得她的手上仍沾着死去国王的鲜血。 “滚开,该死的血迹!”她尖叫着把不存在的血迹擦了又擦。侍女说:“这是她的一个惯常动作,好像在洗手似的,我曾经看她这样擦了足有一刻钟的时间。 ”这是强迫症的典型表现。其实,现实生活中多数人都有过轻微的强迫观念,如不停地考 虑即将发生事情的对策。但正常人的这种想法有其合理性,也不会对其行为产生明显的干扰。 患有强迫症状的个体常有自卑、缺乏安全感、意识发展刻

6、板僵化、内疚及容易感到威胁等性 格特点。强迫症的根治需要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行为治疗相互配合。作为教师,应该联系 学生家长,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一些心理上的治疗和行为治疗。心理治疗对增强患者自 信心、缓解症状有重要的意义。 3、抑郁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 抑郁性神经症是一种外因性的抑郁障碍,它的形成同环境和心理有关。抑郁性神经症除 有神经症的共同症状外,突出表现为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伴有焦虑、认知障碍、躯体不适 和睡眠障碍。患者多有抑郁人格,表现为缺乏自信和自尊,对人过分依赖,容易悲观,感情 脆弱。 抑郁性神经症一般有以下的情绪反应: (1)忧郁情绪容易感到不安,过敏、易怒、消极、悲观、情绪

7、容易起伏,经常对老师、同学表现得 情绪低落或突然暴躁。 (2)自贬的意识 负面的自我形象,例如:自觉丑陋、愚笨、没有价值。 (3)两极化的行为表现挑衅行为,即喜欢争吵,急躁易怒,易萌生打架念头,对老师尊重程度较以前下降; 减少社交生活,即逃避或减少社交联谊,与朋友疏远,不合群。 (4)生理变化睡眠失调,身体出现毛病,体重及胃口有不正常的转变,动力减弱,容易疲劳。 (5)在校表现转变对学习兴趣降低,上课开小差,坐立不安,难以集中精神,记忆力差,不想上学。 4、焦虑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 焦虑性神经症是指发作性或持续地出现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要发生某种难以对付的危 险,并伴有头昏、心悸、胸闷、呼吸

8、急促、出汗、口干等症状和运动性不安。中学生焦虑性 神经症较多见,除个体的遗传素质、身体、性格因素外,主要诱因来自学习紧张压力、考试 压力、竞争压力以及人际关系压力等。二嫉妒心理二嫉妒心理 嫉妒是对他人的优越地位而心中产生的不愉快的情感,俗称“红眼病” ,是对别人的优 势以心怀不满为特征的一种不悦、自惭、恼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情感。 嫉妒心理的产生,一方面由于心理发展不完全成熟,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交往范围日益的3扩大,置身一种充满竞争的学校或社会坏境。羡慕他人的优势,激发起一个人的奋发图强的 精神,这是积极方面,但也有可能使人因此而产生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的发展有三个阶段:1、较浅的嫉妒,往往深藏于

9、人的不易觉察的潜意识中。 如自己与某人相处很好,对于他的优势名誉、地位等并不想施以攻击,不过每念及此,心中 总会感到有一种淡淡的酸涩味。2、较深的嫉妒,是由强度较浅的嫉妒发展而来的。其标志 是当事人的嫉妒心理不再完全潜抑,而是自觉或不自觉的显露出来。如对被嫉妒者做间接或 直接的挑剔、造谣、诬陷等。3、强烈的嫉妒,嫉妒者此时已丧失理智。向对方做正面的直 接的攻击,希望置人于死地。这往往会导致毁容、伤人、杀人等极端行为。三自卑心理三自卑心理 自卑是一种因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自卑感在人群中相当普遍, 只有当自卑达到一定程度,影响到学习的正常进行时,才归之为心理疾病。 在人际交往

10、中,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自身因素评价过低;心理承受能力 脆弱;经不起较强的刺激;谨小慎微、多愁善感,常产生猜疑心理;行为畏缩、瞻前顾后等。如何解决这些心理问题呢? 一、神经症一、神经症 1、神经衰弱、神经衰弱 (1)从解决认识问题入手,并在行为上进行自我调节,依靠自己的力量恢复健康。 (2)放松心情,应该冷静的分析一下,这种情绪紧张和心理压力来自何方。 (3)必要时也需要降低自己的奋斗目标,要量力而行,要把目标确定在自己能充分发 挥潜能,而又不导致精神崩溃的限度。 (4)相信自己,减少心理障碍。 (5)合理安排生活,改变不良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和工作学习的计划性,并与医生积 极配合,

11、是治疗神经衰弱症的主要环节。 (6)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2、强迫症、强迫症 首先要确信世上并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凌乱也是一种美。 方法主要在于减轻和放松精神压力,做任何事情都顺其自然,做完就不要再想它了,不 再评价它了。3、抑郁症、抑郁症 (1)不要妄自尊大,更不要妄自菲薄,看清自己的长处,建立自尊,增强自信。常以 积极健康的心态鼓励自己,从中体验到更多的成功与快乐 (2)不要把事物看成非黑即白,遇到不愉快的事,要从好处和积极方面着想,以微笑 面对痛苦,以乐观战胜困难。 (3)重新定义一些不愉快的画面,发掘里面的主角配角种种可笑虚伪之处,有助于情 绪的转换。 (4)不局限于自我这个小空间,应该置

12、身于集体之中,多与人沟通,多交朋友,尤其 多和精神充沛、充满活力的人相处 (5)要大胆的向知心朋友、家人诉说自己不愉快的事,想哭就哭。或者多参加文体活 动、写日记、写不寄出的信等等。 (6)合理饮食。 (7)多活动活动身体。44、焦虑症、焦虑症 自信可以治愈焦虑症。应暗示自己树立自信,正确认识自己,相信自己有处理突发事件 和完成各种工作的能力,坚信通过治疗可以完全消除焦虑症。多一点自信,焦虑程度就会降 低一些,同时又反过来使自己变得更自信,这个良性循环将帮助你摆脱焦虑症的纠缠。二、嫉妒心理二、嫉妒心理 学会发挥自我优势。要学会全面的认识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正视自己的差距, 扬长避短,发现

13、并开拓自身的潜能,不断提高自己,力求改善现状,开创新局面。 首先要正确看待人生价值。这样就能摆脱一切私心杂念,心胸开阔,不计较眼前得失, 更不会花时间和精力去嫉妒他人的成功了。 消除误解产生。这时应打开心扉,主动接近,密切交往,加深理解,加强心理沟通和融 洽,避免发生误会,即使发生了也要及时妥善的消除。三、自卑心理三、自卑心理 正确对待失败。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失败时往往找不到恰当的方法排解自卑感、挫 折感,结果出现恶性循环。对待失败应以平常之心,避免在感情上产生很大的波动。 要对自己有充分的信心,对事态发展的前途抱乐观态度。 不要死盯着自己的短处,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要善于挖掘和发展自己的优势,以补偿 自己的不足。 总而言之,对于这些心理障碍问题,是不可忽视的,我们要用正确的方式去解决。从而 优化心理素质。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海潮出版社,2007 年 5 月第一版,朱月龙主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