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底层理解苦难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7040220 上传时间:2018-04-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倾听底层理解苦难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倾听底层理解苦难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倾听底层理解苦难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倾听底层理解苦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倾听底层理解苦难(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倾听底层理解苦难 微博等新兴传播方式,正让普通人与公共事务的接驳越来越无缝化,越来越多的人只需动 动鼠标键盘,就可以指点天下, 臧否人物。然而,社会的痛苦并不会在对“正义” 、 “民主” 、 “弱势群体”等概念的消费中灰飞烟灭。恰恰相反,虚空的概念不仅无益于我们对这个社 会的认识,而且容易将人们带离具体的语境,使他们一边义愤填膺,一边麻木不仁。 那么,该用怎样的针线,缝合社会的伤口?郭于华的新书倾听底层给出了一种答案。 作者在前言中指出, 美国人类学家凯博文认为痛苦作为一种社会经历,理解它时, “不能 把个体从社会层面的分析中分离,将表达从经验中分离” ,理解他人的苦难,是需要智识上 的能力

2、的。 这一能力,在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那里,是为“在具体情境中的个人烦恼和社 会结构的公共议题之间建立联系,在微观的经验材料和宏观的社会历史之间进行穿梭的能 力 。 ” 郭于华长期从事 20 世纪下半叶中国农民口述历史的收集和研究工作,体会到苦难中的农民 身体之苦、心灵之苦,她希望用文字来关怀这些大写历史中鲜见的底层百姓,并用社会学 这把学术之刃,解析痛苦的根源。 她的学术随笔集倾听底层在不同的方面强调“我们如何讲述苦难,如何看待、理解他 人的苦难” ,旨在提升读者理解苦难的能力。 书中 15 篇文章, 心灵的集体化:陕北骥村农业合作化的女性记忆是最独辟蹊径的。此 文首要的价值之一,是将长期在中

3、国的社会变革正史中无声无息的农村妇女推到了历史前 台:农业合作化是中国改造农村社会结构的重大社会工程,农村妇女本是参与的重要主体, 也是这项社会工程胜利的表征。然而,由于农村妇女的社会地位与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 即使郭于华及其同事深入到田野中,受访的农村妇女,面对农业合作化的相关历史,大多 数的回答是:“不记得了” , “问我当家人吧” 。 这是作者发现的私人史与官方历史的第一个脱节,即与所有宣传中热热闹闹的“铁娘子层 出不穷,以生产促女性解放”不一样,对普通农村女性来说,农业合作化,更多只是一个 概念。 另一个脱节则是,与农业合作化的各种农业飘红成绩相悖的是,骥村女性对于农业合作化, 是通过

4、她们对“病痛的记忆、对养育的记忆、对食物的记忆”来再现的。 农业合作化,对农村女性而言,最直接的变化,是劳动量的增加。她们不仅要承担做饭、 洗衣、照顾老幼等传统的性别分工,还要参与农田建设,如填沟、打坝、修造梯田等集体 劳动。劳损引起的病痛是这些女性对农业合作化的直观记忆“我们那阵修梯田,拍畔 (陕北方言:用铁锹将土拍实)去了你拍不好,塌了就是你的问题,谁的畔塌了,谁 负责。我二十几上就有病了心脏病,心脏不舒服,一满(方言:完全)不能沾响动, 一沾响动,就解不了。就难活了。 ”农业合作化给她们带来的第二重痛苦,是不能照顾年幼 的孩子,这种牵挂的痛苦并不亚于病痛。 “那阵黑夜也劳动去嘛,黑夜不回

5、来,娃娃怕的啊, 枕头被子拦得这么高高,两个(五岁的娃娃与三岁的娃娃)抱定在被子后面睡着了。 ”对食 物的记忆是:“男人在家里,打这么一马勺介,还不得够,不得够也就不得够,不得够你 少吃点嘛,你婆姨女子你不一样,你就要少吃嘛。 ” 尽管集体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村女性打开了原先封闭的空间,甚至不无“振奋与愉悦” , 但郭于华指出,此为妇女解放的幻象,女性走出家庭参加集体劳动并非真正地从所谓“私 领域”进入“公领域” ,而是一个从一种被支配状态(此前受传统的家庭约束) ,进入另一 种被支配状态(被集体和国家支配)的过程。 作者分析的精彩在于,如何运用“心灵的集体化”这个概念,揭开“生活那么不好,为

6、何 还高兴”之谜。谜底在于“全都一样样介” (方言:全都一样) 。郭于华认为,在进行主流 意识的共产主义灌输时,不难发现一种古老的作为农民文化传统的共同体意识和大同理想。“在重新建构农村社会的同时也重构了农民的心灵” 。此外, “大伙都一样样介”与当今社 会的分化形成比较,从而使过去的苦变得可以承受。 此文是作者的一种探索性的努力, “在民众生活的微观历史与宏观历史之间建立联系,贯通 个体记忆和社会记忆,底层表达与宏大叙事之间的关系” 。而农村女性,这一最不为正史所 重视的群体,因其没有能力按照正式认可的话语讲述而被边缘化。但在作者笔下,她们成 为窥探尘封历史的最佳视角。透过陕北农村女性的讲述

7、,农业合作化这一历史进程变得立 体化而清晰可感,其中的逻辑及其对人心智的宰制也变得呼之欲出。 对于进城务工人员,郭于华也长期关注,并采取不同的维度来分析农民工的流动改 换生存方式的冲动:中国农民非农活动的文化意义 。她在 1998 年写这篇文章时讲述了这 样一个案例:在安徽,一个年龄才 22 岁的青年,已有着丰富的外出经历,曾远行至俄罗斯, 几经波折,在东北某市曾与人打架,腿上被刺过一刀,胳膊上还中了两枪。问他为什么出 去,此前一直在农村生长的他回答,在农村生活不习惯。 郭于华认为,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改换生存方式的强烈冲动,来源于观念意识的重大变异, 外出务工经商和留下务农分别代表着现代与保守

8、两种不同的生存取向。意味着有本事和没 出息这样的标签之别。这就使得对于农民外出务工有了经济因素之外的理解。 大众媒体对于外面世界的宣介,以及同辈群体出外打工所带来的新鲜城市生活的信息,是 推动农村青年走出去的巨大引擎。 更重要的是,农村青年走出去,是因为中国传统社会里,以代际传递为主的文化传递在全 球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中,支离破碎。代际之间对新鲜事物的认知范围、认知程度甚至 出现了倒转:即年轻人的所知所感全面超过了老年人。在文化上,只有出去,才能真正与 “现代”接轨。这是农村青年在文化中的择优选择。 然而,这种个体的自由选择对于整个社会未必都是好事。郭于华在 10 多年前就指出, “摆 脱了

9、土地的束缚,是否就能腾飞了?如果走掉的是农村人口中的精华,而留下来务农的是 在年龄、教育、性别等方面都处于劣势的人们,那么,农业的现代化和高效益,农村经济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村家庭和社区的稳定与繁荣,都会面临危机和困境。以及,进 城打工的农民是否就能融入城市社会,也是悬而未决的事。 ” 乡村建设,是中国现代化以来常谈常新的议题,至今一直忽视却最重要的是,基于本土的 文化建设。这种文化建设将不再是单一地将城市文化移植到农村,而是因地制宜地发展地 方文化,兼收并蓄地接纳全球化文化与普世价值。当下,乌坎村的发展进程颇值得关注, 乌坎村的特征就在于,在历次的中,保存了完好的传统乡规民约制度。这恰

10、与现 代民主的协商制度相匹配。同时,乌坎村也有着非常高的网络普及度,对新生事物的高度 包容,使得乌坎当地青年在文化认同上与城市青年并无二致。一个可以接纳新鲜文化的基 层社会文化母体,才会和青年一道成长,而不是人地分离,使得故乡沦陷于荒芜。 郭于华生于上个世纪 50 年代,许多她的同龄人,读书时被下放,考不上大学于是进厂务工, 年富力强时被下岗。对此,她在生命周期与社会保障下岗失业工人生命历程的社会 学探索一文中,展开了分析。 通过观察这一群体的生命历程, “可以典型地体现着社会结构性变迁的特点,承担着市场转 型的代价” 。“4050”群体,正值年富力强,却因下岗打乱了正常的生命节奏。在本该赡养

11、老人时,不 得不仰仗父母过活。一位下岗失业者这样讲述道:“厂里我们这样的人多,我还算比较幸 运,与父母在一起,吃我父母的,要是我们三个人就过不活了。她也下岗了,没有收入, 有的时候,心里是不得劲,但是不去,你咋整?大老爷们儿也窝囊。 ” 除了生计上的困难等客观描述外,还有访谈对象主观上的描述, “4050”下岗失业人员对于 自己的社会年龄是这样评价的:“我现在的生活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 ”此外,人们还常常回忆和怀念下岗前的生活,他们在成年中期的时候对于自我社会年龄的 体验却是成年晚期甚至老年期的。 这些都显现出郭于华的学术观照:“记录普通生命的历程,书写未被书写的历史,改变以

12、往仅从精英角度对社会变革的关注和分析,从底层的视角、为沉默的大多数关注和破解社 会转型,从事这些工作,我们需要良知和记忆,需要洞穿历史与现实的眼光,需要深沉的 悲悯之心和浑厚的智慧,如此才能从平凡琐细中构建出大气磅礴,从细语微言中发掘出黄 钟大吕,生产出有意义的知识。 ” 或许,本书最大的落脚点不在讲述苦难本身,而是通过调查,让那些与体制、社会政策相 关联的弱势群体“发声” ,通过倾听他们的苦难,去获得对“一种政治文明及其转型过程、 机制、逻辑与技术的洞察” 。 无论如何,这是一本有良知、有温度的学术作品,对于人们如何理解中国当下他人的痛苦, 提供了一种分析维度,一种学术关怀和一种智识上的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