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消耗量定额确定方法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7028380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消耗量定额确定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材料消耗量定额确定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材料消耗量定额确定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材料消耗量定额确定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材料消耗量定额确定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消耗量定额确定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消耗量定额确定方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材料消耗量定额确定方法材料消耗量定额确定方法根据材料使用次数的不同,建筑安装材料分为非周转性材料非周转性材料和周转性材料周转性材料。非周转性材料非周转性材料也称为直接性材料直接性材料。它是指施工中一次性消耗并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如砖、瓦、灰、砂、石、钢筋、水泥、工程用木材等。 周转性材料周转性材料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能多次使用,反复周转但并不构成工程实体的工具性材料。如:模板、活动支架、脚手架、支撑、挡土板等。 1、直接性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直接性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 常用的制定方法有:观测法、试验法、统计法观测法、试验法、统计法和计算法计算法 (1) 观测法观测法最适宜制定材料的损耗定额材料的

2、损耗定额观测法是对施工过程中实际完成产品的数量进行现场观察、测定,再通过分析整理和计算确定建筑材料消耗定额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最适宜制定材料的损耗定额。因为只有通过现场观察、测定,才能正确区别哪些属于不可避免的损耗;哪些属于可以避免的损耗。 用观测法制定材料的消耗定额时,所选用的观测对象应符合下列要求: 建筑物应具有代表性施工方法符合操作规范的要求建筑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符合技术、设计的要求被观测对象在节约材料和保证产品质量等方面有较好的成绩。 (2) 试验法试验法主要制定材料的净用量定额材料的净用量定额试验法是通过专门的仪器和设备在试验室内确定材料消耗定额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能在试

3、验室条件下进行测定的塑性材料和液体材料(如砼、砂浆、沥青玛帝脂、油漆涂料及防腐等) 。例如:可测定出砼的配合比,然后计算出每 1M3 砼中的水泥、砂、石、水的消耗量。由于在实验室内比施工现场具有更好的工作条件,所以能更深入、详细地研究各种因素对材料消耗的影响,从中得到比较准确的数据。但是,在实验室中无法充分估计到施工现场中某些外界因素对材料消耗的影响。因此,要求实验室条件尽量与施工过程中的正常施工条件一致,同时在测定后用观察法进行审核和修正。 (3) 统计法统计法仅作参考数据仅作参考数据统计法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分部分项工程所拨发的各种材料数量、完成的产品数量和竣工后的材料剩余数量,进行统计、

4、分析、计算,来确定材料消耗定额的方法。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不需组织专人观测和试验。但应注意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和系统性,要有准确的领退料统计数字和完成工程量的统计资料。统计对象也应加以认真选择,并注意和其他方法结合使用,以提高所拟定额的准确程度。(4) 理论计算法理论计算法主要适用于块状、板状、和卷筒状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块状、板状、和卷筒状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计算法是根据施工图纸和其他技术资料,用理论公式计算出产品的材料净用量,从而制定出材料的消耗定额。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块状、板状、和卷筒状产品(如砖、钢材、玻璃、油毡等)的材料消耗定额。下面介绍几种常用材料的计算方法: (1) 砖砌体材料用量的计算

5、:砖砌体材料用量的计算: 2墙厚的砖数每 m3 砌体中砖的净用量(块)=墙厚(砖长+灰缝) (砖厚+灰缝) 每 m3 砌体中砂浆的净用量(m3)=1-砖的净用量砖的长宽厚砖(砂浆)损耗量=净用量损耗率 例例 1:计算标准砖一砖外墙每一立方米砌体砖和砂浆的总消耗量(砖和砂浆损耗率均为 1%) 解: 每 m3一砖墙中砖净用量=21/0.24(0.24+0.01)(0.053+0.01)=529.1 块 砖总消耗量=529.1(1+1%)=534.29 块 每 m3一砖墙中砂浆净用量=1-529.10.240.1150.053=0.226 m3 砂浆总消耗量=0.226(1+1%)=0.228 m3

6、 (2)块料面层材料用量计算)块料面层材料用量计算 每 100m2块料面层中 块料净用量 =100/(块料长+灰缝)( 块料宽+灰缝) 灰缝材料净用量=100-块料净用量块料长宽灰缝厚 结合层材料净用量=100结合层厚 例例 2:1:1 水泥砂浆贴 1521525 瓷砖墙面,结合层厚度 10mm 厚,试计算每 100m2墙面瓷砖和砂浆的总消耗量(灰缝宽 2mm),瓷砖损耗率 1.5%,砂浆损耗率 1% 。 解:每 100m2瓷砖墙面中:瓷砖净用量 =100/(0.152+0.002)(0.152+0.002)=4216.56 块 瓷砖总消耗量=4216.56(1+1.5%)=4279.81 块

7、 结合层砂浆净用量=1000.01=1.00m3 缝隙砂浆净用量=100-4216.560.1520.1520.005 =0.013 m3砂浆总消耗量=(1+0.013)(1+1%)=1.023 m3 (3)普通抹灰砂浆配合比用料量的计算)普通抹灰砂浆配合比用料量的计算 抹灰砂浆的配合比通常是按砂浆的体积比计算的,每 m3砂浆各种材料消耗量计算公式如下: 砂消耗量(m3)=砂比例数/(配合比总比例数-砂比例数砂空隙率)(1+损耗率) 水泥消耗量(kg)=水泥比例数水泥密度/砂的比例数砂用量(1+损耗率) 石灰膏消耗量(m3)=石灰膏比例数/砂的比例数砂用量(1+损耗率) 例 3:试计算配合比

8、1:1:3 水泥石灰砂浆每 m3材料消耗量.已知:砂视密度 2650kg/m3,堆积密度1550kg/m3,水泥密度 1200 kg/m3,砂损耗率为 2%,水泥、石灰膏损耗率为 1%。 解:砂空隙率=(1-砂堆积密度/砂视密度)100% =(1-1550/2650)100%=41% 砂消耗量=3/(1+1+3)-30.41(1+0.02)=0.81 m3 水泥消耗量=11200/30.81(1+0.01)=327kg 石灰消耗量=1/30.81(1+0.01)=0.27 m3周转材料的消耗定额,应该按照多次使用,分次摊销的方法确定。周转材料的消耗定额,应该按照多次使用,分次摊销的方法确定。

9、摊销量是指周转材料使用一次在单位产品上的消耗量,即应分摊到每一单位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上的周转材料消耗量。 周转性材料消耗定额一般与下面四个因素有关: 一次使用量:一次使用量:第一次投入使用时的材料数量。根据构件施工图与施工验收规范计算。一次使用量供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申请备料和编制施工作业计划使用。 损耗率:损耗率:在第二次和以后各次周转中,每周转一次因损坏不能复用,必须另作补充的数量占一次使用量的百分比,又称平均每次周转补损率。用统计法和观测法来确定。 周转次数:周转次数:按施工情况和过去经验确定。 回收量:回收量:平均每周转一次平均可以回收材料的数量,这部分数量应从摊销量中扣除。 以木模板为

10、例:以木模板为例: 1、现浇砼构件木模板摊销量计算公式如下:现浇砼构件木模板摊销量计算公式如下: 一次使用量计算一次使用量计算 :根据选定的典型构件,按砼与模板的接触面积计算模板工程量,再计算: 一次使用量一次使用量=每每m3砼构件的模板接触面积砼构件的模板接触面积每每m2接触面积需模量接触面积需模量 周转使用量:周转使用量:平均每周转一次的模板材用量。 施工是分阶段进行,模板也是多次周转使用,要按照模板的周转次数和每次周转所发生的损耗量等因素,计算生产一定计量单位砼工程的模板周转使用量。周转使用量周转使用量=一次使用量一次使用量+一次使用量一次使用量(周转次数(周转次数1)损耗率损耗率/周转

11、次数周转次数 =一次使用量一次使用量1+(周转次数(周转次数1)损耗率损耗率/周转次数周转次数 模板回收量和回收折价率模板回收量和回收折价率 周转材料在最后一次使用完了,还可以回收一部分,这部分称回收量。但是,这种残余材料由于是经过多次使用的旧材料,其价值低于原来的价值。因此,还需规定一个折价率。 同时周转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施工单位均要投入人力、物力、组织和管理补修工作,须额外支付管理费。为了补偿此项费用和简化计算,一般采用减少回收量增加摊销量减少回收量增加摊销量的做法。 回收量回收量=一次使用量(一次使用量一次使用量(一次使用量损耗率)损耗率)/周转次数周转次数 =一次使用量一次使用量(1损耗

12、率)损耗率)/周转次数周转次数 =周转使用最终回收量周转使用最终回收量/周转次数周转次数 回收系数回收系数=回收折价率(常为回收折价率(常为50%)/(1+间接费率)间接费率) 摊销量计算:摊销量计算:摊销量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回收系数回收系数 例:例:根据选定的某工程捣制砼独立基础的施工图计算,每 m3独立基础模板接触面积为 2.1m2,根据计算每 m2模板接触面积需用板枋材 0.083m3,模板周转 6 次,每次周转损耗率 16.6%。试计算砼独立基础的模板周转使用量、回收量、定额摊销量。解:解:一次使用量=2.10.083=0.1743 m3 周转使用量=0.1743

13、+0.1743(6-1)16.6%/6=0.053m3 回收量=(0.1743-0.174316.6%)/6=0.024 m3 摊销量=(0.053-0.024)50%(1+18.2%)=0.043 m3 2、预制构件木模板摊销量计算。、预制构件木模板摊销量计算。摊销量=一次使用量/周转次数 例:例:根据选定的预制过梁标准图计算,每 m3构件的模板接触面积为 9.2m2,每 m2接触面积需用枋板材 0.091m3 ,模板周转次数为 25 次,模板损耗率为 5%,试计算模板的摊销量。 解:解:一次使用量=9.20.0911.05=0.879m3 摊销量=0.879/25=0.035 m3机械台班

14、定额消耗量的确定方法机械台班定额消耗量的确定方法1. 确定正常的施工条件确定正常的施工条件拟定机械工作正常条件,是拟定工作地点的合理组织和合理的工人编制。工作地点的合理组织,是对施工地点机械和材料的放置位置、工人从事操作的场所,作出科学合理的平面布置和空间安排。它要求施工机械和操纵机械的工人在最小范围内移动,但又不阻碍机械运转和工人操作,应使机械的开关和操纵装置尽可能集中地装置在操作工人的近旁,以节省工作时间和减轻劳动强度,最大限度发挥机械的效能,减少工人的手工操作。拟定合理的工人编制,是根据施工机械的性能和设计能力,工人的专业分工和劳动工效,合理确定操纵机械的工人和直接参加机械化施工过程的工

15、人编制。拟定合理的工人编制,应要求保持机械的正常生产率和工人正常的劳动工效。2. 确定机械确定机械 1 小时纯工作的正常生产率小时纯工作的正常生产率确定机械正常生产率时,必须首先确定出机械纯工作 1 小时的正常生产效率。机械纯工作时间,就是指机械的必需消耗时间。机械 1 小时纯工作正常生产率,就是在正常施工组织条件下,具有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技术工人操纵机械 1 小时的生产率。根据机械工作特点的不同,机械 1 小时纯工作正常生产率的确定方法,也有所不同。对于循环动作机械循环动作机械,确定机械纯工作 1 小时正常生产率的计算公式如下:机械一次循环的正常延续时间机械一次循环的正常延续时间循环各组成部

16、分正常延续时间交叠时间循环各组成部分正常延续时间交叠时间机械纯工作机械纯工作1 小时循环次数小时循环次数60 60(s)一次循环的正常延续时间一次循环的正常延续时间机械纯工作机械纯工作1 小时正常生产数机械纯工作小时正常生产数机械纯工作1 小时循环次数小时循环次数一次循环生产的产品数量一次循环生产的产品数量对于连续动作机械连续动作机械,确定机械纯工作 1 小时正常生产率要根据机械的类型和结构特征,以及工作过程的特点来进行。计算公式如下:连续动作机械纯工作连续动作机械纯工作1 小时正常生产率工作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工作时间小时正常生产率工作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工作时间(h)工作时间内的产品数量和工作时间的消耗,要通过多次现场观察,进行多次工作日写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