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7025642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郭思乐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教育走向生本郭思乐 ,教育专家,生本教育创始人,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广东省梅州市人。曾作高级访问学者访问苏联教育科学院。中国关心下一代工 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特聘国家级专家,全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会理事,广东省 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西南大学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郭思乐先生是我国当代知名的教育专家。在长期的特别是近几年的从加强 知识发生过程到生本教育实验研究的过程中,对教育中“人的完满发展”问题, 他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反复实验,逐步形成了民族传统教育特色和现代教 育特色相结合的科学的教育思想生本教育体系。为教育改革提出了一项有效 的策略思考,为素质教

2、育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操作体系,同时鲜明地体现了素质 教育的本质含义,使基础教育的许多问题,诸如“减负” ,教师苦教,学生苦学, 两级分化,高分低能,教师不足,以及培养具有既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又有很 高学业发展水平的人的矛盾等等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郭思乐生本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在教育中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 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充分地让儿童依照自己的学习天性来学习,依靠学生 的内部自然发展学生的学习天性。 郭思乐生本教育带给我们品味的生本课堂是:譬如,实验小学一年级的自 然课水的认识 ,教师除了让学生做一些观察和实验之外,还要学生找关于水 的资料。这使家长们十分兴奋,他们积极地为孩子收集并打

3、印了二十余篇各种 不同的关于水的资料。而孩子们为了参加讨论和诵读这些资料,查字典,找大 人。一位孩子在课堂上朗读了他的家长打印的六百多字的关于西部缺水和需要 保护水资源的文章,令来听课的香港同行大为惊奇。在这样的活动中,家长不 再是板着脸孔地训斥和签名,而是与孩子们一起共同寻找知识,建立起新型的 亲子关系。学校里学生的主动性,也传递到了家庭,使家长们大开眼界,他们 为之动容,为之欢愉,他们也参加了孩子的课题, “学校把教育的工作转嫁到我 们身上”的抱怨销声匿迹了,他们更爱自己的孩子了。他们在学习中如此兴奋 不疲,他们不让老师下课,为的是要让他有机会讲述从书上看到的故事。进行 有趣的统计、分类、

4、评判,进行学习性的游戏,他们自编儿歌,自编谜语,每 个事实都在彰显孩子们潜能无限,都在呈现着他们是天生的学习者,而且,由 此还表现出不多见到的学习效率。他们真正处于一种忘我的状态。 一切为了儿童 郭思乐生本教育从“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引申出“以人为本, 以生命为本” ,揭示了教育的真本。强调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本性, 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育价值原则。生本教育的目标“以学生的生命价值为出 发点” ,其目的是“以学生的生命价值为体现” 。强调不能压抑、控制人的自然 生命。强调人的生命价值和智慧价值。一反“超越生命,超越人的自我发展的 追求”的教育。他认为,人要生存,就要学习,只

5、有通过学习才能适应环境。 学习往往是很艰苦的。如果人在长期的发展中,某些突变是有利于了解环境和 适应生存的,这些突变就会保留下来,某些突变是不利于了解环境和适应生存 的,发生这种突变的物种就有可能灭绝。现在的学校成了文化孤岛,失去了活 力,失去了生命的价值,远离了社会,培养的人不是自然人。现在的孩子除了 春节陪爸妈走走外,再也不能去与界接触;四周奔跑,他们不太注意春天、秋 天的景色变化,更多的注意爸妈的脸色,象一群关在笼子里的野生动物。这种怪圈,应该引起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否则,将带来文化弃视。 高度尊重儿童 生本教育强调儿童的学习天性。他认为,人之初,善本学。儿童生来就是 学习者。儿童

6、有自己的学习本能,并非成人所教,拥有自然天真的世界。幼儿 一旦揭触了外界,就会不断地提出问题。比如,这朵花是什么颜色?你告诉他 是红色,他会问:“好看吗?”你告诉他“好看” ,他可能要进一步问:“为什 么你觉得好看,我也觉得好看呢?”这个时候,我们当然不能答以“你有自己 的认识体系,我也有自己的认识体系,两者是同构的”等。事情就是这样,问 题越基本,越难以回答。不管怎样,儿童的思考是十分积极、丰富和灵活的, 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性。他要了解自己生存的环境,以便适应它,这并非我 们所教,而是出自先天的结构和功能,他们甚至想得比我们成人还充分。一则 故事说,妈妈带着孩子,遇到狗在吠,妈妈说,不用怕

7、,会叫的狗不咬人。儿 子却担心地问:我们知道它不咬人,可是狗自己知道吗?粗想起来,孩子实在 是多虑。但严格说来,他有他的道理,甚至比大人的思考更精彩。有一个故事, 一位绅士站在铁路旁,一位孩子问他:“到伦敦的火车几点钟开?”绅士答道: “四点四十四分。 ”孩子再问:“几点钟开?” “四点四十四分” 。绅士又答。孩 子再问,绅士说:“你不是已经问过了吗?”孩子说:“我很喜欢你说四点 四十四分的时侯,小胡子一翘一翘的样子。 ”忍俊之余,我们看到了,这就是 儿童!他们没有成人的种种拘束,拥有自然和天真的世界,他们就像婴儿学游 泳比已经开始怕水的儿童来得快一样一个依着自己的学习天性来思考的性灵, 较之

8、于具有种种后天的框框和局限的思考要更为宽广和敏捷。告别自己童年的 成人,也许记住了自己在孩时思考的结果,却通常忘记了思考的过程。因此, 他只能以自己的结果性的眼光看世界。如果他作为教师或家长对儿童进行教育, 也只是一副成人面孔、成人的思维方式。成人思考方式的特征之一,是忘记了 自己曾经那样地睁大求知的双眼,怀着极大的兴趣去探索未知世界,忘记了自 己获得新知时的那种甜蜜,天空是那样的蓝,云彩是那样的白。于是,他不自 觉地操起“就范式教育”的大棒,压抑儿童的精神,贬低他们的学习本性。在 整个教育中,弥漫着我们上面所说到的“被动假设” 。生本教育的课堂或者整个 生本教育体系,正是把社会规范的要求与学

9、生的天性统一起来,使得学生乐而 忘返的活动恰好就是社会希望他们的:做班级游戏,做小课题研究,阅读,寻 找资料,写自己最喜欢写的东西,演课堂剧,创作小小说,编谜语,编儿歌, 读书会,讲演会,小竞赛,观察实验,等等。生本教育强调尊重儿童的思维。 人对人的有益智力创造的尊崇,似乎在所有的尊崇中居于最高的地位,因而人 追求思想,追求文化,同人打交道基本上就是同人的思维打交道。反过来,对 人的学习活动的贬损,几乎就是对人的思维的贬损,也就是对人的最基本的贬 损。这种贬损累积起来,可以摧毁人的信心,可以使人无心向学,使人失去生 活的欢乐。生本教育强调多次反复获得知识。善于在学生的错误或不完善中看 到他们的

10、积极因素,是教师的教学艺术,更是教师的一种科学认识。 一个学生 发问:课文中有一个词“复杂” ,什么是复杂呢?一位学生答道:复杂就是很难。 老师说:对了。另一位同学说:复杂就是不简单。老师说:对了。老师这样肯 定本身对不对呢?我认为是对的,很好。实际上,这样的讨论,既反映了学生 的认识实际,也体现了一种认识规律:我们对一个词语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 而是逐步完善和加深的;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认识方面和深度。尽管今 天学生对“复杂”的回答可能还不如词典所说,然而他们已经回答了一部分,讨论会使他们 扩充和加深认识,随着阅读的增加,认识必然更全面,更深刻。 我们不应以成人之见去限制他。在生本教育

11、模式中,学生有许多探索机会,而 探索是一种与错误作斗争的过程。在生本教育的课程与教材教法中,实际上假 设学生有自己的信息加工能力,教给的内容的未特定性和非完形性,正好给他 们以补缺或完整化的机会,学生的探索构建成为教学活动主要方式或中心方式, 这就形成了允许学生多次反复而获得知识的格局。生本教育强调对儿童的学习 隐私保密。学习的情况在某种意义上是人的隐私。以无节制地宣传儿童的学习 隐私作为督促的手段,不符合现代教育伦理。生本教育体系就是促使学生奋发 向上的情境。 全面依靠儿童 生本教育强调把可以交付的教学交付给学生。教师尽快地让学生自己活动 起来,去获得知识,去解决问题,把可以托付的教学托付给

12、学生。此时,学生 处在真正自主的状态中,他的潜能得到激发,他的天性得到发展,他的收获像 鲜花怒放。这样的依靠学生、为学生设计的教育和教学,就是生本教育体系。 它正如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下他的教育理想:“找出一种 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 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 。 生本课堂强调把学生作 为教育资源来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全部既有经验、智慧、知识和学习内在积极 性都以成为教师的教学所用,以成为动力之源,能量之库。我读了这些作品, 竟有了一种近乎敬畏的感觉敬畏生命的精美和生命开发的价值。正像杜比宁 说的,这些都将增加我们“

13、对人的尊重、自豪和挚爱的深深感情” 。 我的一个 学员问我,是否承认有些学生是懒于学习的?我反过来问:这些学生如果是醒 着的,他又懒于学习,那么他在做什么?他终归有事情可做,否则他就是睡着 的,而不是醒着的。他喜欢去玩游戏机,去看小人书,那么,这也是学习。你 希望他正规地学习,你就可以从他喜欢的东西开始。不论他们做什么,你 总能找到其中蕴涵的基础知识,而要做到这一点,你得把他的活动,都看作是 学习的一部分(哪怕它并不完善,甚至是似乎同我们原来的学校教育内容格格 不入) 。事情像歌里唱的那样, “在我这里有着永远的期待” 。在任何一个活动中, 都含有基础教育学科的许多知识,等待我们以不同的深度去

14、揭示它。我们所做 的,全都要通过儿童自己去最后完成。生本教育强调借学生自身的能力,本体 的力量,内在的潜能,发展学习天性,达到学习的最高境界,自主学习,忘我 学习,使之达到最高的效率最好的效果。 生本教育强调爱和独立性是真正的富 有。非独立性带来简单划一,而独立性带来丰富。如奥修所说, “你的真实和真 诚、你的真理、你的爱、你的创造力、你的敏感度和你的静心品质,这才是你 真正的财富” 。奥修阐述的教育观是, “不论你做什么都没有关系,你或许是一 个三流的总统,你或许是一个一流的鞋匠,能够满足你的就是你享受你正在做 的,你能够将你所有的能量都投放进去,你不想成为其他任何人,这就是你想 成为的,你

15、同意自然在这出戏里面所让你扮演的角色是对的,即使用总统 或国王来跟你交换,你都不要。这就是真正的富有,这就是真正的权力” 。 克 莱恩认为,一般人努力完成工作,却很少成功,成功的人则喜欢自己所做的事, 并且视它为一种游戏。生本教育体系正是把这一因素视同生命. 生本教育强调 教师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老师起了什么作用呢?一是教师确定了内容和进 度,这个内容和进度是在教师对人的培养的整个考虑下提出来的。二是给出了 对学的恰当的而不过分的指导。学生这个时侯的学,是有教师导的背景的学,但谁也不能否认,课堂这一段的基本过程仍然是学。三是教师在其中贯彻了一 个原则:只要有可能让学生自己学,我们就不教。四是

16、表面上学生不能自己学 我们也要创造条件,转变方式,让学生能自己学。这样,先学后教就不仅是一 种时间顺序,更表明了学为根本的地位。生本教育强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以学定教是在确保第一层次的知识必备的基本规范和工具的掌握的原则下进 行的(这并没有违背以学定教,这是因为保持第一层次知识的学习质量,才能 全面学好,是学生学习的规律) ;以学定教让学生自己去形成以自己喜欢的一点 作为活动内核的课程,从而可以主动地学习第二层次的大量知识,而第二层次 的知识完全可以为若干活动所覆盖;以学定教仍然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师将 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学生进行回顾和整理,从而在学生已有充实的认识的基础 上把所系统化;以学定教所激发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样会促使学生主动地把 知识系统化,因为系统化是他们获得丰富材料之后的自然需要。生本教育强调 教学引起学生争议。曾经有一位企业家问我,什么是教学?我说:“如果你告 诉学生,3 乘以 5 等于 15,这不是教学。如果你说,3 乘以 5 等于什么?这就 有一点是教学了。如果你有胆量说:3 乘以 5 等于 14 ,那就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