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选修一课时作业2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7019111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选修一课时作业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2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选修一课时作业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2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选修一课时作业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2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选修一课时作业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2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选修一课时作业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选修一课时作业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选修一课时作业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课时作业 40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时间:2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1下表是对四种生物的能源、碳源、氮源、新陈代谢类型的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硝化细菌乳酸菌根瘤菌衣藻A能源NH3乳酸N2光能B碳源CO2糖类等糖类等CO2C氮源NH3N2N2NO3D代谢类型自养需氧型异养厌氧型自养需氧型自养需氧型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不同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及营养要求。从能源来看,乳酸菌需糖类等有机物供能;从氮源看,乳酸菌需要 NH4、NO3;从代谢类型看,根瘤菌为异养需氧型;从碳源看,硝化细菌与衣藻需 CO2,乳酸菌和根瘤菌需要糖类等有机物。答案

2、:B2下列操作与消毒灭菌无关的是( )A接种前用火焰灼烧接种环B接种前用酒精擦拭双手C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D接种在酒精灯的火焰旁完成解析:接种用具、器皿、空气中都存在大量微生物,必须严格地消毒灭菌。A、B、D 三项都是实验操作过程中灭菌或防止杂菌污染的措施。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与灭菌无关。答案:C3分离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用的方法是( )稀释倒平板法 涂布平板法 单细胞挑取法 选择培养基分离A BC D解析:分离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时,先进行选择培养,增大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即富集培养,梯度稀释后涂布平板,培养,最后单细胞挑取以获得纯培养。答案:B4用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

3、用需要设置的对照是( )A未接种的选择培养基B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C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D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解析:将菌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应明显多于选择培养基的数目,因此,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为对照。对照的原则是单一变量,所以与选择培养基一样接种、培养。答案:C5无菌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灭菌B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培养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C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D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物品相接触解析:无菌操作技术的第一方面

4、是: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第二、三、四方面分别是选项 B、C、D。答案:A6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需要进行菌种的保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B临时保藏的菌种一般是接种到试管的斜面培养基上C临时保藏菌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D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低温4保藏的方法解析: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采用甘油管藏法,即在 3mL 甘油瓶中加入 1 mL 甘油后灭菌,将 1mL 培养的菌液转移到甘油瓶中,与甘油充分混匀后,放在20 的冷冻箱中保存。答案:D7有关平板划线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

5、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B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C在第二区域内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菌液D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解析:纯化大肠杆菌的平板划线中,接种环取菌种前灼烧的目的是避免接种环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以后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后残留的菌种,划线结束仍需灼烧接种环,是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从第二次划线开始,每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答案:C8(2010广东揭阳一模)下列关于微生物分离和培养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微生物培

6、养前,需对培养基进行消毒B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菌落计数法C分离土壤中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D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解析:对培养基要灭菌,而不是消毒。答案:A9在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选择培养时用液体培养基的目的是( )A用液体培养基可获得大量菌体B纤维素分解菌适宜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C用液体培养基可以充分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D用液体培养基可获得高纯度的纤维素分解菌解析:液体培养基有利于纤维素分解菌的生长和繁殖。答案:A10若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为 90,稀释液的稀释倍数为 105,则每克样品中的活菌数约为( )A9108 B9107

7、C9105 D9106解析:每克样品中的活菌数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为 90)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稀释倍数。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在没有给出具体数时一般按 0.1 mL 计算。答案:B11微生物的接种方法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关于两者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比较方面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需在无菌下操作不需无菌操作培养皿要靠近酒精灯培养皿不需靠近酒精灯不可计算菌液中的活菌数可计算菌液中的活菌数需要接种环需要涂布器A.、 B、C、 D、解析:稀释涂布平板法所取菌液的体积及所稀释的倍数是已知的,所以能计算出菌液中的活菌数;平板划线法需要接种环进行划线

8、,稀释涂布平板法需要涂布器在培养基上进行涂布。答案:B12分离出的微生物还要进行鉴定,而微生物的鉴定需要鉴别培养基,下列不是鉴别培养基的是( )A加入酚红的培养基B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C加入伊红美蓝的培养基D加入纤维素粉的培养基解析: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一些指示剂配制而成的,如酚红、伊红美蓝、刚果红等,而纤维素粉不是指示剂。答案:D二、简答题(共 40 分)13(9 分)下面是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所用的培养基配方法:KH2PO4Na2HPO4MgSO47H2O葡萄糖尿素琼脂蒸馏水1.4g2.1 g0.2 g10.0 g1.0 g15.0 g定容至1000 mL请根据以上配

9、方,回答下列问题:(1)该培养基含有微生物所需要的_类营养物质。其中最主要的碳源是_,氮源是_。(2)该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划分是_培养基;按培养基的作用划分是_培养基。(3)该培养基具有选择作用的原因是_。(4)在该培养基中,可通过检测 pH 的变化来判断尿素是否被分解,依据的原理是_。(5)若用该培养基来鉴定某种细菌是否能分解尿素,可在培养基中加入_指示剂,尿素被分解后指示剂变_色。答案:(1)4 葡萄糖 尿素(2)固体 选择(3)该培养基中,惟一的氮源是尿素,只有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才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和繁殖(4)在细菌分解尿素的化学反应中,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

10、,pH 升高(5)酚红 红14(11 分)选择培养是微生物学中最强有力的技术手段之一。主要是指利用不同微生物间生命活动特点的不同,制定环境条件,使仅适应该条件的微生物旺盛生长,从而使其在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人们能够更容易地从自然界中分离到所需的特定微生物。选择条件可根据所需分离的微生物的特点,从物理、化学、生物及综合多个方面进行选择,如温度、pH、紫外线、高压、光照、氧气、营养等许多方面。如下图描述了采用选择方法从土壤中分离能降解酚类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的实验过程。(1)本实验所需培养基为_,碳源为_。(2)实验原理是_。(3)重复培养的目的是_。(4)的菌落中大部分是降解_的微生物。

11、(5)为_组,为_组,设置的目的是_。(6)采用_法,接种到的培养基中,在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污染应注意的事项是_。答案:(1)选择培养基 对羟基苯甲酸(2)利用以对羟基苯甲酸为惟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经选择培养,选择出能降解酚类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3)增大分解对羟基苯甲酸微生物的浓度(4)对羟基苯甲酸(5)对照 实验 说明通过选择培养的确得到了欲分离的目标微生物(6)单菌落挑取 接种环在火焰上灼烧灭菌,烧红的接种环在火焰旁冷却,同时打开皿盖挑取菌落接种到试管中,并塞好棉塞,接种环在火焰上灼烧,杀灭残留物15(20 分)为了研究微生物的抗药性突变是自发产生的还是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19

12、52 年 Lederberg 夫妇利用大肠杆菌设计了一个影印培养法实验。影印培养法的实验原理是:把长有数百个菌落的细菌母种培养皿倒置于包有一层灭菌丝绒布的木质圆柱体(直径略小于培养皿平板)上,使其均匀地沾满来自母种培养皿平板上的菌落,然后通过这一“印章”把母板上的菌落“忠实地”一一接种到不同的其他培养基上。下图就是利用影印培养技术证明大肠杆菌产生抗链霉素突变基因的实验。具体方法是:首先把大量对链霉素敏感的大肠杆菌涂布在不含链霉素的平板 1 的表面,待其长出密集的小菌落后,用影印法接种到不含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 2 上,随即再影印到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 3 上。经培养后,在平板 3 上出现了个别

13、抗链霉素的菌落。对培养皿 2 和 3 进行比较,在平板 2 上找到与平板 3 上那几个抗性菌落的“孪生兄弟” 。把平板 2 上与平板 3 上菌落相应的一个部位上的菌落挑至不含链霉素的培养液 4 中,经培养后,再涂布在平板 5 上。重复以上各步骤,最后在试管 12 中获得了较纯的抗性菌落。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若要仅获得抗链霉素的大肠杆菌,则该如何操作:_。(2)大肠杆菌抗链霉素基因存在于细胞的_结构上,在基因工程中,该结构常作_。(3)3 号、7 号、11 号培养皿中加入链霉素的作用是_,3 号培养皿中的菌落比1 号、2 号中的菌落少很多,这说明了_。(4)该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_。你认为该实验设计的巧妙之处是_。(5)你认为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答案:(1)将原始菌种涂布到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中进行选择培养,生长出的菌落即为抗链霉素的大肠杆菌(2)质粒 运载体(3)选择作用 通过链霉素的选择作用,具有抗药性的大肠杆菌保留下来,数量较少(4)对照实验 最终获得的抗药性细菌一直没有接触链霉素(5)微生物的抗药性突变是自发产生的,而不是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