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团河道整治工程++ 05年5月+++++唐莉

上传人:a****w 文档编号:370172 上传时间:2017-02-10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团河道整治工程++ 05年5月+++++唐莉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王团河道整治工程++ 05年5月+++++唐莉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王团河道整治工程++ 05年5月+++++唐莉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王团河道整治工程++ 05年5月+++++唐莉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王团河道整治工程++ 05年5月+++++唐莉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王团河道整治工程++ 05年5月+++++唐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团河道整治工程++ 05年5月+++++唐莉(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 基本情况本次规划治理段位于县王团镇区西部,距县城 15道全长约 道比降 1/909,弯曲系数为 有弯道 5个。清水河县王团镇区段,从河道演变特点和河流型态上划分,属山区弯曲型(或蜿蜒型)河道。河道特点为主河槽具有弯曲外形,深槽紧靠凹岸,边滩依附凸岸,凹岸冲蚀,凸岸淤长,河身在无约束条件下向下游蜿蜒蛇行,在有约束条件下平面形态基本保持不变。2 气象、气象本次规划治理河段位于清水河县王团镇西部,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气候基本特征为冬春长,夏秋短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冷暖干湿,日照充足,多年平均气温 日极端最高气温 日温差较大;年平均降水量 平均蒸发量 照率 67%,年最大积雪深度 1

2、40平均无霜期 178天,年最大冻土深度 1370径流清水河全流域年径流深自南向北为 1003均年径流量 水径流模数 上径流量反映了流域可产水量,即天然径流量,由于清水河流域建有大量的水库工程,特别是治理河段以上的水库座数约占全流域的 95%以上,流域内水利设施已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本治理河段过境水量远小于天然径流量,采用实测资料计算为 泥沙清水河为多泥沙河流,实测悬移质多年平均含沙量 229kg/测最大含沙量21160 kg/960 年) ,多年平均输沙量 4940万 t,最大 19100万 t(1964 年) ,最小 t(1960 年) 。由于水库及水保工程的拦蓄作用,还原输沙量可占天然沙

3、量的 50%。流域平均输沙模数 3410t/沙模数中游大、上下游小,折死沟冯川里水文站年均输沙模数 7710t/959 年实测最大断面含沙量 1580kg/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设计洪水清水河县王团镇区段上游 1959年至 2000年实测水文资料 42年,县王团镇下游 961、19651970 年 9年实测水文资料,且都位于清水河干流上,本次设计洪水采用宁夏水文水资源局关于县清水河整治工程的水文计算成果。宁 夏 水 文 水 资 源 局 2001年 为 县 清 水 河 河 道 治 理 所 做 的 清 水 河 断 面 水 文 分析 计 算 结 果 , 该 成 果 以 韩 府 湾 站 设 计 洪 水 放

4、 大 10%作 为 该 河 段 设 计 洪 水 。 具 体 见 表2水河王团镇区段设计洪水成果表表 =20% P=10% P=5% P=P=峰流量 (m3/s) 518 770 1060 1210 2100洪水总量 (万 2380 3509 4870 5569 9685洪水历时(h) 社会经济情况王团镇位于县西南部,东与预旺镇交界,南与固原市七营相连,西隔清水河与海原县高崖乡相望,北与石狮镇,窑山接壤。中宝铁路及银平公路(镇域西侧南北向穿过。2003 年 7月实行合乡并镇后镇域土地总面积 镇辖 34个行政村,117 个生产队,全镇总人口为 39028人,人口密度为 84人/,回族约占总人口的

5、农业人口 34528人,占总人口的 88%,非农业人口 45003人,占总人口的 12%,人口自然增长率 全镇的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占 52%,第二产业占 30%,第三产业占 18%。2002 年全镇社会总产值 中第一产业 总产值的 在县 6镇 12乡中位居第三;第二产业 总产值的 第三产业 农民人均年纯收入 1230元,群众生活困难。农村工业产值比重很少,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发展滞后,属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的农贸型城镇。县城镇体系规划确定,在县西线城镇经济发展区中,王团镇将作为地区性经济协作生长集合区,带动周围腹地乡镇的发展。4 概述本次规划清水河县王团镇区段整治工程参考县王团镇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6、建设方案地质资料,其目的是提供整治河段塌方、滑坡、河道冲刷建筑物基础所需工程地质参数。地质概况及地形地貌根据地质报告,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为新近堆积黄土,共分为两层:(1)黄土状粉土(Q 24) ;黄褐、棕褐相杂,土质不均,混有砂粒,大孔排列杂乱,混有粉质粘土团块,多虫孔和植物根孔。在大孔壁上常有白色钙质粉末,呈条纹或星点状分布,该层场区普遍分布。(2)黄土状粉质粘土(Q 24) ;棕红、黄褐相杂,土质不均,混有粉土团块,在大孔壁上常有白色钙质粉末,呈条纹状分布,该层埋深普遍在 分地段尖灭,呈透镜状分布。4经试验,该地区土质综合评价定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勘察结果表明,本场地基底除黄土具湿陷性外,无其

7、它不稳定因素,经处理后适宜进行本工程的建设。勘察深度内未见地下水。据区域资料,该地区地下水位埋深 4060m。该地区最大冻土深度为 据工程地质察勘报告表明,地貌为清水河冲洪积河谷漫滩,地形呈南高北低,地形较为平坦,漫滩为第四系松散冲洪积物,为含少量砂壤土、角砾。地层岩性清水河县王团镇区治理段根据钻孔揭露及出露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 2。岩性:上部为含少量砾的壤土、砂壤土层,厚度 散状。下部为角砾,稍密下为密实状,厚度大于 10m。建筑材料(1)块石料:花豹湾料场,储量可观,量大质好,距施工现场约 802)粗骨料:大沙沟砂砾料场,储量大,但含泥量高,使用时应注意筛洗,距县王团镇 573)

8、砂料:大沙沟砂砾料,储量大,但含泥量高,使用时应注意筛洗。另外,清水河沟道中也有砾料、砂料,储量大,可就地采取,但必须筛洗。(4)土方:就近取运削坡、裁弯取顺及河道内的土料,土质多为壤土及砂壤土。5 工程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县城镇体系规划的确定,在县西线城镇经济发展区中,王团镇将作为地区性经济协作生长集合区,带动周围腹地乡镇的发展。但是目前王团镇镇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道路不完善,尚未建设给排水系统,生态和生活环境较差。特5别是镇区西临清水河,河道长期没有得到有效治理,河床不断拓宽下切,河道两岸塌坡严重,致使河岸距县王团镇清真南大寺、王道祖拱北、王团镇中学及民房相距大约不到 50m,给当

9、地群众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为改变王团镇区的面貌和形象,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有利机遇,加大王团镇生态环境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力度,以市场为导向,以本地资源为支撑,培植特色产业,将王团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人民富裕、环境优雅、气候湿润的农工贸型中心镇。以实现当地群众收入稳步增长和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县王团镇人民政府于二 镇区西临清水河严重影响着该镇的西向发展,该镇区的重要基础设施、生活区大多集中在镇区西边,制约着镇区南侧宗教用地和以伊斯兰建筑风格为主及体现反映回乡特色的生态园建设。结合县王团经济综合示范镇建设规划加强王团园林绿化建设,改善

10、当地生态和生活环境,确保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亟待对清水河县王团镇区段进行河道整治。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河道整治是保护两岸公共设施、保证人民安居乐业的需要近年来,清水河山洪爆发频繁,致使沿河两岸河岸坍塌、大片农田被毁,经济损失逐年增大,严重影响沿河群众的正常生产。当地政府和两岸群众要求治理清水河的呼声越来越高,特别是清水河县王团镇受灾较为严重。所以对其进行整治已迫在眉睫。(2)加快小城镇建设,保障小康社会建设的需要县委及各级水利部门对清水河县王团段整治工程非常重视,先后做了大量工作。为保护和改善沿河两岸的生态环境,营造绿水相连的优美景观,在县王团镇总体规划 (20032020)规划中

11、也明确提出了对清水河县王团镇段进行整治的要求。为充分发挥水利工程设施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中的基础作6用,减少洪灾损失,促进清水河县王团段生态环境的改善,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实现,特别是自治区关于加快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提出,对清水河县王团段进行河道整治已势在必行。(3)工程建设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项目所在地为。由于主流偏移变迁使县王团镇河岸边界随着变化,当地群众为保护各自利益常常引起纠纷,严重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清水河整治工程的建设将大大化解矛盾,促进两岸群众团结和社会稳定,也更加体现党的民族政策,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规划依据本期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主要依据如下:(

12、1)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的通知国发200219 号;(2)清水河县王团段生态整治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任务委托书;(3) 县王团城镇总体规划 (20032020) (县王团镇人民政府,;(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 防洪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标准 (、 堤防设计规范(。(6)市水利工程勘测设计院 2004年 5月实测 1/1000清水河王团镇区段带状地形图。规划范围本次规划治理段位于县王团镇西部,总面积 工程布局及建设规模河 道 整 治 工 程 的 总 体 布 局 是 以 规 划 的 治 导 线 及 整 治 河 宽 为 依 据 , 进 行 河 道 裁 湾 取顺 以 及 锁 坝 工

13、程 的 布 置 , 控 制 河 势 , 防 止 塌 岸 , 确 保 当 地 人 民 群 众 生 命 和 财 产 的 安 全 。河道整治工程建设的重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1)为 改 善 流 路 , 需 要 进 行 裁 弯 取 顺 , 建 设 河 道 引 河 工 程 1处 , 工 程 长 2)按照河道整治规划治导线及生态建设要求,建设护岸 1处,锁坝工程 1处,工程总长度 386m。6 整治原则、整治原则考 虑 县 王 团 镇 发 展 需 求 , 对 治 理 河 段 统 一 规 划 , 统 一 治 理 , 兼 顾 左 右 岸 、 突出 重 点 , 因 地 制 宜 , 充 分 挖 掘 当 地

14、的 旅 游 资 源 , 采 用 工 程 措 施 与 生 物 措 施 相 结 合 进 行综 合 治 理 。整治目标目前,清水河基本处于自然摆动状态,因河床抗冲能力较强,河道变形以横向展宽为主,造成河道弯曲加剧,形成较多典型的蜿蜒型河段,弯距较小,摆幅较大。由于目前河道整治工程较少,洪、枯水流路变化较大,主流顶冲点交替变化,造成沿河两岸毁田、塌园、毁地、塌房现象时有发生,给沿河两岸村庄公路带来很大的危害。结合本河道的实际情况,从河道防洪、沿河两岸工农业发展对河道治理的要求考虑,河道整治应达到的目标为:(1)逐 步 强 化 河 湾 边 界 , 规 顺 洪 水 河 槽 , 使 其 逐 步 稳 定 , 有 利 于 洪 水 的 通 畅 渲 泄 ,防 御 洪 水 泛 滥 , 减 少 主 流 摆 动 范 围 , 改 善 现 有 不 利 的 河 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