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学习——了解偶句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6999687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学习——了解偶句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诗歌学习——了解偶句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诗歌学习——了解偶句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诗歌学习——了解偶句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诗歌学习——了解偶句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学习——了解偶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学习——了解偶句(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这一节课我们将重点了解偶句的内容以及与偶句类似或相近的一些概念,我们首先说两个概念:一个是“偶句” ,一个是“对仗” 。相比于偶句,对仗,是大家更为熟悉的。现代的一些涉及到律诗格律方面内容的书基本上把律诗中的第 3、4、5、6 分句叫做对仗。这也是网络很普遍的说法。至于到底什么是对仗,这些说法,提供了一些平仄相对、词性一致的内容之外,尚有流水对、宽对、窄对等等内容,至于什么样的标准为宽,什么样的标准为窄,那就只好各自理解,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道,宽与窄的分界线是什么,也无从得知,至于“对仗”中的“对”字和“仗”字究竟是什么含义?也无人释疑,貌似谁都懂但同时谁也说不清楚。甚至“对仗”这个词组,本

2、身从何而来也未有见交代,对仗的作用与目地各是什么也没有多少阐述,今天的对仗 更多的强调是平仄的词性,平仄好歹算是祖先遗留下来的概念,词性。则是完全现代的东东,至少,李白 杜甫 王维等等是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词性“这个词组的。比如: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作品中的“一为”与“万里” ,其中“为”与“里”显然怎么解释?其词性,也是难以解释成一致的。 “为” ,比如,为善,做善事。为政,当官。为首,当头目。为,就是做什么的意思。“为别” ,也就是双方要分别的意思,分别,是双方要做的事,那么, “里”呢,显然其词性无论如何也是对不上

3、的。这种情况在唐诗中出现较多,平时大家读诗的时候自己就很容易发现词性不相符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使用词性去判断唐朝的作品,不仅一般人,即使是诗仙、诗圣也是不合格的。究竟是李白他们错了,还是今人错了,大家都是成年人,有自己的思想和思维能力留待自己判断,学院不在这个方面给出结论。 “对仗”中的“对” ,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似乎也不得而知。经常看到的,是说同一位置某字对某字对不上。从这点看来好象是表示“对应”的关系, “同一位置的字”这句话本身是有语病的,如果叫做“句子中相同序位的字” ,应该更准确。好在今天的我们还有这样那样的工具书也就是字典。按照字典的释疑(与对错之对的含义无关,故不计) “对”字

4、,其本义,是“答” “回应”的意思引申出双、偶等含义。比如对酒,就是你喝一杯,我喝一杯,不是说一个人喝,必须是两人都喝。比如“两岸青山相对出”中的对就是相互答应、相互配合的意思!并不是双方针锋相对。而是相互答应、相互配合体现出的是一种和谐, “针锋相对”就是使用“针、锋”来相互答应,当然就是不友善不和谐的关系那么,律诗中的第 3、4 句和第 5、6 句相互的关系是答应的关系吗?显然不是。因为,大家都可以很方便的读到唐诗都可以很方便的欣赏到唐朝前贤先圣们的风采,大量的唐诗作品都是证据,证明诗中的第 3、4 句和第 5、6 句相互的关系根本就不是前问后答。换句话讲,第 4、6 句,并不是在作回答即

5、使偶尔有,也不到百分之一,不具有普遍性。至于“对仗”中的“仗”字更不知道是何意。作为一个词组来讲词组中的一个字居然不知道是什么含义这本身已经够荒唐的了,如果一个字无法解释放到词组中,还有必要吗?显然无此必要的。=下面,我们讲一下偶句偶句,最早出自晋朝,在晋朝之前,本叫做藕句。藕句一词,汉朝就有,指相互关联的一系列句子。这种写作方式,先秦文献中大量可以看到。比如“吕不韦、孔子、孟子”等等诸子百家都有,在汉代始命名为藕句。藕句与偶句,是有显著区别的,其区别是,藕句,正如同莲藕一样不一定就是两句,可能是三句、四句甚至更多句子。但偶句,就只有两句,在骈体文中,偶句被大量的使用逐渐形成了一种风气,经过数

6、百年的发展在晋朝时候,被引入到五言诗中!然后被正式作为这一类诗的特征固定了下来。记载中讲,建安七子时候也就是三国时候的魏并没有在诗中采用偶句,西晋开始颇为盛行,在南北朝的梁朝时期被官方正式确认纳入诗的格律中,这个时候,诗,尚未有替、粘、对这些规定。唐诗继承了这点,整个唐朝只有偶句一说,并没有“对仗”这个词组。记载中写道,李义山(李商隐)说他自己得到了一个联句可以媲美召公却未得偶句。这说明,在唐朝晚期李商隐时候,联句与偶句,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唐朝之前,有个著名的人物,叫颜之推,他所编撰的颜氏家训对后世影响颇大。其中论述诗的内容比较丰富。专门讲到了“对藕” ,按照他的说法,对就是两个句子,藕就是

7、若干句子(不止两个) ,事实上,关于诗中这两个句子有这样那样的叫法。大致有:偶句、排偶、对藕、对偶、队仗等。队仗,很明显,是以现实中两边排列的仪仗来作的比方,最早这个比方出自南宋,南宋有两个人在说到律诗 3、4、5、6 句时,使用了“队仗”这个词组,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魏庆之。这里的队,是列队的意思。仗,就是列队后分两边排列的仪仗,这个用来打比方的词组很形象,完全可以解释清楚。明白不象对仗的仗无法解释,队仗,在元朝、明朝、清朝这三个朝代与偶句一起被使用,这些使用,属于民间不带官方性质,比如陈田、沈德潜等人。说明一下,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朝,官方使用的是偶句这个说法。如果说对仗的仗有没有可能

8、是仪仗的仗的含义呢。这种可能性,当然是存在的只是找不到出处。有没有可能是队仗被误写为对仗呢,这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但无论如何,偶句、排藕、对藕、队仗这些说法所阐述的,都是同一个含义。这就是,由这种类型的句子相互组合在一起,缺了谁都不可以才能够准确的表达出诗中单个步骤的意思而不是以一句来表达。这点,完全符合起承转合的特征。这些概念都是对整体进行要求,而不是对句子中的某个字进行要求。这点,与今天对仗的对有着完全不同的要求。对仗,是对字的平仄以及该字的词性,有着严格的限制而偶句等历史上传承千年以上的概念都是对两个句子组合而成的整体,进行要求这个整体必须体现出其应该担负的功能完成其使命。比如,杜甫的

9、诗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里说的是“语” ,而不是“字” 。语,没有疑问是若干句子!不是句,更不是单指一个字因为杜甫并没有说“字不惊人死不休”字和语,其区别,是相当大的。杜甫所说,完全符合偶句的特征和要求。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现代律诗”之“对仗”中关于“合掌”的内容。=究竟什么才是合掌这又是一个道不清、说不明的问题,翻看王力先生的原话,是这样写的:“合掌是诗文对偶意义相同的现象,事实上就是同义词相对,整个对联都用同义词的情况是罕见的。我们也很难找出完全合掌的例子。在这里,王力先生使用的是“对偶”而不是对仗,在同一本书中,王力先生也使用了对仗,不知道王力先生书这所说的对偶和对仗是不是有所区别,这就不

10、得而知。我们继续讲合掌,按照王力先生的意思,其中的关键点,在于同义词那么,什么是同义词呢,大家可以做出自己的理解与解释。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同义词并不等于是同义字,因为,词与字,是完全不相同的两个概念。词是字的组合照王力先生的话来理解就是字与字的组合不能使用同义词。同时又说, “很难找出完全合掌的例子” ,既然例子很难找出,那么,没有例子的情况下,合掌到底是指的什么呢,这就不得而知。前句说诗文对偶意义相同的现象而后句却指对联都用同义词的情况是罕见的。这里,不知道王力先生到底是在说诗文的对偶还是在说对联。既然王力先生说很难找出完全合掌的例子注意,是很难,并不是难,难前面还加了一个“很”字,表示

11、超级困难,既然并没有合掌的例子那么,大谈合掌,有何意义呢。说合掌是大忌却没有实例来说明这个大忌,到底忌的都有哪些具体的内容这也是今天合掌引起这样那样争论的原因。历史上有没有合掌呢当然是有的,但历史上的合掌属于佛教的专用术语与律诗完全没有关系。回到同义词我们来看看字典上的解释“词义完全相同或相近的词” ,这里的完全相同或完全相近并没有标准,换句话讲只能是各位自己的判断,比如北京市与首都、河北省与河北这个就容易判断,就是完全相同但实际情况却是根本就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更多的出现的是争议,比如“花径不曾缘客少,蓬门今始为君开”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前面是杜甫所写后面是毛主席所作,杜甫

12、,被称为诗圣,不仅杜甫自己,其爷爷杜审言,在唐诗的诗人中,也是著名人物。杜甫的律诗水平,以及其家学应该不会被怀疑吧难道杜甫不知道合掌是“大忌”?不仅是忌,并且还加上了一个“大”字,也就是忌讳中性质最严重的,作为诗圣杜甫而言会犯大忌吗。毛主席的诗词水平百年来,即使不是第一,名列前茅,应该是没有任何疑问的,难道毛主席也犯了大忌这样的低级错误吗,显然,合掌一说,就实际的诗例来看前有 1300 年前的杜甫,后有现代的毛主席,都有作品与合掌这个“大忌”有所冲突,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合掌(本身就不十分明确)是不是大忌颇值得商榷。加上历史上,并没有合掌这个概念。因此,忌不忌合掌,大家尽可以自己做出决定。说别人

13、合掌,以及被别人说合掌都会引起争议。引起争议的原因很简单,只因为合掌本身就没有定义清楚。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课后继续交流讨论,说明一下,无论老师和同学,都有自行阐述合掌的权利,这个阐述,无所谓对与错。因为,最后的结果,很难有胜利者。下面,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格律中的“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正式提出来是汉朝的一个叫“枚乘”的人第一个提出并且一直沿用至今而没有异议。汉朝有四大文学名人历史上称为汉四杰:分别是班固、杨雄、左思、枚乘。起承转合由枚乘对诗三百以及先秦诗歌的总结和整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这个概念,枚乘本人在汉朝就是著名的辞赋大师从汉朝至隋朝方没有正式发布,但官方和民间一直在使用,只是官方的使用在

14、一定特殊的场合下予以明确,比如,祭祀时以及一些(不是全部)重要的宴会时。隋朝建立以后,以钦定的名义发布并在科举考试中作为硬性规定。关于“律”:律,于 5000 年前它出自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这个在史记中有清楚的记载。以后的课程中,会详细阐述下面,我们接着来了解一下律句的音节我们仍是以七律为主,讲一下七律的音节划分。七律每句的 7个字,1234567 是怎么划分音节的呢?正确的划分是:12/34/5/6/7我们看一首七律: 赠元秘书旧书稍稍出风尘,孤客逢秋感此身。秦地谬为门下客,淮阴徒笑市中人。也闻阮籍寻常醉,见说陈平不久贫。幸有故人茅屋在,更将心事问情亲。按刚才说的音节,我们来断一下句赠元秘

15、书旧书/稍稍/出/风/尘,孤客/逢秋/感/此/身。秦地/谬为/门/下/客,淮阴/徒笑/市/中/人。也闻/阮籍/寻/常/醉,见说/陈平/不/久/贫。幸有/故人/茅/屋/在,更将/心事/问/情/亲。如果不是这样断的话很别扭,这样断句不仅吟读起来顺口,而且更容易理解句子中的含义。反之不仅吟读起来混乱句子的含义理解起来也会更加的混乱。 唐诗三百首没有一首是违反了音节的,全部都是按照音节来做的,根据 12/34/5/6/7,我们在阅读作品的时候前四个字分别都只读半个音,也就像我们唱歌一样,唱第 1、2、3、4 位置上四个字的时候每个字音的长度等于 5 位、6 位、7 位上字的一半,唱 12 位,34 位

16、这四个字的时候,我们只需唱半拍,而唱 5 位,6 位,7 位这四个字却要唱满一拍那么,根据音节的划分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就不可以把两个搭配的字放在 23 的位置,因为 23 位上的两个字不在同一个音节里,而两个相互搭配起来的字,必须是在同一个音节,而两个相互搭配起来的字,必须是在同一个音节,否则的话会让人感觉别扭。比如:“祖国” “长江”你就不能把他们放在 23 的位置上。为什么只能是:5/6/7,而不可能是:56/7 或者 5/67。如果有朋友要问:为什么要划分成:12/34/5/6/7以什么为标准划分的这不是我们规定的,这是古人就这么分的。音节的划分,出自乐府 ,距今 2000 多年。总之呢,音节要按照 12/34/5/6/7 这样来划分并且,每一首唐诗、宋诗、明诗、清诗,都是证据。如果我们按照网络上“5/67 或 56/7”的划分方法去划分唐宋诗的话,那么不少唐宋诗就会被推翻了,而乐府是汉朝钦定的至于为什么,没有任何解释流传下来流传下来的,只有作品可以印证。所以我告诉大家,律诗的音节划分是:12/34/5/6/7 毫无疑问,五律的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