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与行考试题-翻译文言文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998676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知与行考试题-翻译文言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国学知与行考试题-翻译文言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学知与行考试题-翻译文言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知与行考试题-翻译文言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翻译文言文翻译文言文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 大,故能成其大。大,故能成其大。 在容易之时谋求难事,在细微之处成就大事。天下的难事,必从容易时做起;天下的大事, 必从细微处著手。 所以,圣人自始至终不自以为大,而能成就其伟大的事业。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想要的东西(自己不愿意做的事) ,切勿强加给别人。 3.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一尺之杖 ,一天取其一半 , 即使经过一万年也取不完,形容物质是无

2、限可分的。 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 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 的。 5.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人只有放弃一些事情不去做,才会有工夫去做一些大事.这就叫做君子有所不为,而后才能有 所为. 6.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能清楚认识别人的叫做机智,能清楚认识自己的才叫做高明,能战胜别人的叫做有力,能 克制自己的人才算刚

3、强。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 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8.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穷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穷的知识,就会搞得精疲力 竭,既然如此,还去追求知识的人,就只能弄得疲困了 9.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忧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却足以使人败亡 10. 穷则反,终则始,此

4、物之所有。穷则反,终则始,此物之所有。 事物发展到尽头,则向反方向走;运行到终点,则又重新回到始点去,这是客观事物固有 的规律。 11.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我们所说的可以治国的人,必须先把自己的家治理好,对自己的家人不能管教得体的人, 却能去教化别人的,还没有这种情况。 12. 过而不悛过而不悛 ,亡之本也。,亡之本也。 有了过错而不悔改,这就是灭亡的根源。 13.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君子,吃

5、饭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人那 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14.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天下的难事,从容易的地方开始做;天下大事,要从细节处做好。 15.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人生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是可掌握的,但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认识的那样。 真正的名与利是可以求到的,但不是平常所认为的那种“虚名”。 16. 治大国若烹小鲜。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大国的最高境界,就是小心翼翼地掌握火候。简单地说,治理国家,首先要考虑人民 的性质。 17.孔子

6、登东山而小鲁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登上鲁国的东山,整个鲁国尽收眼底;孔子登上泰山,天地一览无余,表面上指泰山 之高,实际指人的眼界视点要不断寻求突破,超越自我用超然物外的心境来观看世间 的变幻纷扰. 18. 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 要用“文”的手段即用政治道义教育士卒,用“武”的方法即用军纪来统一步调,这样的军队 打起仗来就必定胜利 19.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教人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 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

7、自新(亲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 不变. 20.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一个人心有远大理想就要有丰富的知识,要多多提出疑问,多多深入思考。对于自己的志 向不能有过多的功利干扰,要淡薄名利,只有平静的看待这些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理想。21. 子在川上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边说:“流失的时光就像这个流水!日夜不停留。” 后人多用来指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的流逝,感慨人生世事变换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22. 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 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 善于用兵打仗的人,能使敌人屈服而不依靠对垒交兵,拔取敌人的城邑而不依靠强攻,毁 灭敌人的国家而不必旷日持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