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托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6997958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信托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国信托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国信托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国信托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我国信托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信托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信托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信托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信托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信托业自从 70 年代末建立以来,信托业经历了五次大的治理整顿。经过多次整顿的信托行业正不断发展,各类信托产品组合层出不穷,信托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然而在当前的宏观形势和市场条件下,信托行业不得不面对核心竞争力、经营风险控制方面的问题。本文从我国信托业的起源入手,通过对目前信托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总结出当前我国信托业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一、一、 我国信托业的发展我国信托业的发展在中国传统法上,是不存在信托观念的。虽然在我国古代社会曾经有过诸如“牙行”或“牙栈”的东西,但这些东西与我们所说的信托观念

2、相差很远。因为这类东西相当于现在民法中的“行纪” ,即以自己的名义代客买卖货物并收取佣金。在上世纪初,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英美的信托制度进入了中国。首先是一些私营银行相继开设信托部门,从事信托事业。至上世纪 30 年代,一些官办银行也开始设立信托部门,同时,1935年国民政府还设立了中央信托局。这一阶段中国信托业的特点是:信托机构侧重于经营房地产和证券业务,有的还兼营保险业务,真正的信托业很少,除少量的商事信托之外,民事信托和公益信托基本上不存在,信托法制更不用说了。但无论如何,这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然而,遗憾的是由于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信托业已无生存的必要性,因此停业十几年,直至改革开

3、放才得以恢复。信托业的重新崛起是在改革开放后的事情。1979 年 10 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标志着新中国第一家信托机构的诞生。自此之后至现在的 20 年里,中国的信托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自中央银行到各专业银行、及各行业部门、地方政府纷纷办起了信托投资机构,一时间出现了所谓的“信托热” 。其大致格局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创办的国际投资公司;各专业银行设立的附属性全资子公司或者信托部门;各地方政府创办的信托投资公司;各行业部门设立的信托投资公司;外国银行信托部门和中外合资信托投资公司。这些信托投资机构和部门开展的“信托”业务主要包括信托存款、信托贷款、代理资财的保管和处理、代理收付、代理证

4、券的发行、信托投资、证券投资等。 改革开放之初,信托作为一个行业概念重新登上经济舞台,预示了市场经济规律将在中国逐渐发生作用。它打破完全由政府垄断金融的旧体制,作为一种新型经济主体介入我国金融业,加速了金融体制市场化进程。一方面积极开拓创新金融品种和金融工具,促进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成为推动中国金融机构多样化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动力;另一方面又为我国大量引进外资,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缓解了国内资金供求紧张的矛盾,对我国经济改革起了一定的先导作用。由于制度转型过程中的制度性缺陷,使它一方面推动了金融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对金融秩序带来了较大的冲击,被多次整顿。信托业走出困境继续发展,有赖于它在深化

5、改革中不断对自身进行调整。自 1979 年恢复信托业以来,我国信托业一直未能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在短短 20 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了 5 次大的行业整顿:1982 年 4 月,信托投资公司因业务范围缺乏科学界定,受到了第一次整顿。1985 年 9 月,监管部门因信托公司未能把握资金投向,对其进行了第二次整顿。1988 年和 1989 年,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务院,将审批各类金融机构的权利收回。受此影响,信托公司从 1988 年的 745 家减到 1990 年339 家。这是第三次整顿。1993 至 1995 年,信托投资公司又经历了与专业银行脱钩的第四次整顿,从 1995 年的 392 家下

6、降到 1996 年的 244 家。1998 年中国第二大信托投资公司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宣布破产,是中国信托业第五次整顿开始的信号。截至 2002 年,信托公司只保留了 50 多家。在历经曲折之后,我国的信托业重新迎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中国信托业协会的成立,正是我国信托业走向规范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日前,监管层下发了信托公司管理办法 、 信托公司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 、以及关于信托公司过渡期有关问题的通知三项文件的讨论稿。一时间,信托业内一片哗然。业内人士表示,这意味着信托业第六次全面整顿即将掀起。对验收通过的信托公司,银监会将同意其提前结束过渡期,并变更金融业务许可证,按新办法开展信托业

7、务。这说明我国信托业的发展是伴随改革进程分步进行的,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不同,不是起因于经济和社会对信托业务的内在需求,而是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求。因此,我国信托业必须根据中国的国情,走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我们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去分析我国信托业的发展轨迹。信托行业的发展无法超越历史阶段,也无法脱离现有的经济体制,这种背景决定了我国信托业的发展是存在阶段性的。二、我国信托业存在的问题二、我国信托业存在的问题身为我国金融业的四大支柱之一,信托具备相当多的业务优势,但是在我国多年来信托业长期处在社会多方的打压之下,也有部分信托投资公司的违法、违规或停业引起整个信托行业的价值遭到怀疑。造成这种现状

8、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可以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谈起。1内部问题首先,人才资源匮乏。信托业历经整顿,导致优秀人才大量流失,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信托业发展的“瓶颈” 。部分信托投资公司从业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较差,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比较低下,与国民经济货币化和金融市场化形成巨大的反差。其次,主业不主。大多数信托投资公司都违背了中央银行关于金融机构分业经营的规定,名为信托,实为信贷。其经营方式和经营所得不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代理费,而是银行信贷业务的存款放款利差;其资本金充足率、长短期投资比例和拆借比例等许多资产负债比例都达不到要求。这就意味着其在经营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隐含着一定的风险。再次,治

9、理结构的缺陷阻碍了我国信托业的发展。信托投资公司在治理结构方面的显著缺陷,容易形成依附于政府的,政策性的“官办”融资窗口。2外部问题首先,相关制度不配套,阻碍信托业发展。信托关系涉及的内容之多、范围之广,没有一个行业可以与之相比,而已经存在的相关法律法规尚没有对信托业做出一套完整的相应规定,给信托业务的开展带来一定困难。其次,政策和监管对信托经营的限制、支持和服务不足。部分监管政策不统一,很多金融机构的业务都属于信托的范畴,但从管理上却分属于三大金融监管机构,监管标准各不相同;部分政策违背了信托产品的特性,某些规定实施的结果,可能反而增加了信托公司的经营风险,使信托公司的发展受到很大的束缚。二

10、、 我国信托业的发展对策(一)加强立法建设,加强监管1、信托业的发展必须与法制建设密切相关,混业经营、混业管理、无序竞争都源于没有健全的法律保障。如英、美、日等信托业发达的国家都有以健全的信托法制为基础,除一般信托法外,还有根据不同信托产品而制定的信托特别法,没一种信托业务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法律依据。这是信托业在历史上从无到有、从不规范到规范并得以迅速发展的根本前提。因此,要逐步制定和颁布信托特别法,根据不同的信托种类制定相应的法律,使每一种信托业务都有相应的法律依据。2、除了信托法以外,还需要许多配套法规细则。关于信托配套法规制度的完善和建立,可以借鉴国外信托登记的做法,及时颁布有关特殊的信托

11、财产的登记办法,建立信托财产登记制度;借鉴英、美、日等国的做法,建立单一税制,通过配套政策的建立,为信托公司开辟足够的生存空间,这是信托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3、对信托业的监管应该建立以政府监管为主体,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管为支撑的监管体系。发挥信托行业协会的作用,同时建立信托信用评级制度,以社会监管为导向,加强行业自律;积极推进分类监管评级方案的实施,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量化式评级体系。(二)信托公司要加强自身建设1、加强诚信建设。对信托公司来说,诚信一旦缺失,信托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信托业务的经营也将无从谈起。2、大胆创新,丰富产品设计。创新是一个行业、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信托业的发展

12、缘于创新,目前仍需要通过创新获得新的生存的空间。在业务与产品创新上,国内信托业可以借鉴美国、英国、日本和台湾的成功经验,用他们的模式来适应我们的市场。在技术创新上,可以考虑利用网络给客户提供更便捷的服务。3、培育信托专业人才。信托机构应建立起先进的激励机制和系统的培训体系,从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理财人才、研发人才、营销人才 着手,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努力提高公司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带动整个信托业的素质提升,逐步缩小与金融同业之间的差距。(三)重塑信托形象,普及全社会的信托意识(三)重塑信托形象,普及全社会的信托意识1、要重塑信托业的形象,就必须注重品牌效益,突出自身优势,实施特

13、色战略,获得崇高信誉,实现规模经营;要重塑信托业的形象,就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人才是现代企业最重要、最稀缺的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司的可持续能力归跟结底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结构、素质、知识和年龄层次等是最重要、最基础的可持续发展能。以人为本,人的发展是企业发展的最终和最高的目的。2、中国传统储蓄的观念决定了信托知识的宣传是一个必要的过程。在宣传的过程中, 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宜采用轰炸式手段。根据人们了解事物的一般规律,逐步利用媒体、报刊杂志、海报等直接渠道进行宣传,信托公司也可适时举办“员工服务到家”活动间接进行宣传,还可通过争取各种金融系列活动的参与资格,扩大认知度,培养全

14、社会信托意识。四、结语四、结语信托业是我国的新兴产业,由于受传统文化和经济体制的影响,人们对信托制度还不是很熟悉,对信托投资公司的功能和地位缺乏应有的认识。因此,搞好信托教育,普及信托知识,让广大民众和企事业单位了解信托,更新财产管理观念,使信托业得到全社会的认同变的很重要;同时,为进一步发挥信托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投资理财功能,还需要制定和完善一系列配套的具体的法律、法规,给信托业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运行状况分析,信托业有着巨大的潜能、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强大的生命力。在新形势下,我国的信托业发展应该抓住机遇,利用外部环境优势,改善外部环境劣势,同时不断改善企业的内部环境,以促进信托业的快速发展。此外,还应与国际信托业接轨,注意吸取外国成功的经验,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找准市场定位,开展特色的信托业务,形成自己的市场优势,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与银行、证券、保险并驾齐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