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湘教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997790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湘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湘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湘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湘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湘教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我长大了我长大了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别来接我 ,并能深情地唱出歌曲所表达的感情。 2、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深情地演唱歌曲别来接我 。 教学难点:歌曲的衔接及恰当的表达出歌曲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是四年级的孩子了,很多的事情我们都愿意自己解决,可是也有的孩子有的想法却不敢 和家长交流,他们用歌声来向爸爸妈妈倾诉,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播放 CAI,学生聆听歌曲别来接我 。 ) 二、进入主题。 1、交流、讨论。 师:你觉得刚才这首歌给你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歌中的小朋友唱出了对家长的心声,我们来和他们比

2、比, 看谁表现得更好,好吗? (播放别来接我音乐及画面,学生边看边听自由表现。 ) 2、学唱旋律。 A、学生分别用 mu、lu 等母音跟琴模唱。 B、学生跟琴轻声识读乐谱。 C、采用比赛的形式,比比谁的读谱能力最强,能识读一乐句也很棒! 3、学唱歌词。 A、学生轻声跟唱歌词。 B、以小组形式分乐句自学歌词,再互换学唱。 C、请部分学生当“小老师”带唱或采取一帮一的形式。 4、指导演唱。指导学生用“心”去演唱,以情带声,用最美的歌声表现内心真挚的情感。 (小博士 顿音记号:顿音也叫断音。记在音符的上方,表示该音要唱(奏)得短促而有弹性。 ) 三、情感的升华。 师:同学们,就要到“三八”妇女节了,

3、你们想对长辈说些什么呢?能将今天所学的歌,采用表演的形式 把自己的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行吗? 1、分组排练。 (学生分组自由练习,由小组长负责,老师整体调控,分组指导。 ) 2、综合表演。 A、鼓励学生大胆表演。 B、评价。 师:对刚才的表演你有什么感触?如果要让家长肯定的想法,你觉得自己或他人还有什么不足,又该如何 改进? (学生自评、互评。 ) C、拓展引申 a、拓展:平时家长是怎样娇惯你们的? b、引申:在以后的日子里你将如何做才能让长辈放心呢?(学生自由发言,老师作鼓励性、表扬性小结。 ) c、小结。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学会唱我怎样长大 ,并从中体验到合唱的乐趣。 2

4、、能认真聆听幻想飞行 ,感受乐曲情绪,并用形体动作或画画的形式将自己的想象展示出来。2教学过程:一、情境定向。1、动一动。 随音乐春天在哪里进教室,师生问好。2、听一听,看一看。小树招手说:小朋友们,你们瞧,我长得多高啊!(课件播放动画:小树苗长高)3、演一演、唱一唱。师:(播放小树长高了 。 )小朋友现在分成三组,每组唱一个声部,扮演三个成长段的小树,唱小 树长高了 ,演绎一遍小树长高的过程。师:小树是因为有了“音乐雨露”的灌溉才健康快乐地长大。 “音乐雨露”是甜美的,那么你们的声音能 不能和“音乐雨露”一样甜美呢?我们来试一试。二、引导掌握。 1、听一听。 师:小树想知道自己究竟要怎样才能

5、长大,于是就问“蓝天伯伯” 。 (课件展示:小树和蓝天的对话情景,同时播放歌曲我怎样长大 。 ) 2、哼一哼。 师:我们如果学会唱这首歌,就知道小树是怎样长大的了。我们一起来,随着音乐用“啦”唱一唱歌曲的 第一部分吧。 (学生随旋律用“啦”跟唱第一部分。 ) A、三拍子节拍:引导学生随三拍子律动摇摆,像是随风儿飘动的小树。 B、每句句尾五拍、六拍长音:引导学生将长音唱成树叶随风摇曳所发出的声音。 3、奏一奏。 师:歌曲的第二部分是二声部合唱,大家随琴轻轻唱一唱高声部。 师:低声部旋律也很优美,希望你们能使出自己的乐器-竖笛或口琴,用它们来吹一吹旋律。 (课件播放音乐,老师用电子琴,学生用竖笛或

6、口琴跟奏。 ) 4、合一合。 师:下面将你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唱高声部,一部分吹奏低声部,大家一起合作表演,好吗? 师:有没有同学可以把乐器吹奏的旋律唱出来呢?让我们来试一试把高低声部一起唱出来。 5、唱一唱。 A、老师指导唱曲谱。 B、学生从头至尾唱曲谱。 C、学生填词跟琴演唱。 三、听赏表现。 1、说一说、听一听 师:小树不怕风不怕雨健健康康地长大了,那你们呢?想不想和小树一样长得高高大大的? 师:你们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乘着音乐的翅膀长大了,带着幻想去飞行,让实现我们的美 好愿望吧。 2、画一画、演一演。 (学生随音乐表现) 师:你们边听音乐,边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把长大后的

7、美好愿望告诉大家,可以用画的方式,也可用动 作造型来表现,看看你们中间有哪些“未来之星” 。 四、评价总结: 师: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学唱歌曲,还认识了班上这么多的“未来之星” ,收获真不少。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春春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赏小提琴协奏曲春第一乐章,感受春的音乐形象,体验乐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2、能用甜美自然的声音轻松愉快地与他人合作演唱二声部歌曲春风 ,用歌声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33、能收集有关春天的歌曲和诗歌,并积极参与活动春天歌会 ,与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用甜美自然的声音轻松愉快地与他人合作演唱二声部歌曲春风 。 教学过程:一、活动激趣-找春天

8、1、春景图导语:当严寒的冬天离开我们,银装素裹的世界悄悄换上绿装。看,冰雪消融,柳树的枝条吐着嫩芽, 轻轻摇摆,花朵含苞待放,小草也从泥土中探出了小脑袋,小鸟正舒展着翅膀,高兴地在天空翱翔。真是一个 生机勃勃的春天呀!在这充满朝气的春天里,我们的春天歌会正式拉开帷幕!同学们,准备好了吗?(CAI 展示: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2、课件展示:春天的歌、春天的诗。导语:同学们知道哪些有关春天的歌曲?来,唱一唱。3、唱一唱。4、读一读。小组朗诵后,学生自由朗读。 二、听赏感受-听春天。 1、初听春 。 (课件播放春第一乐章。 ) 导语:许多歌曲和诗歌都描绘了生机盎然的春天,在下面这段音乐中你能听到春天

9、的声音吗?(感受乐曲 情绪,并展开想象。 ) 2、了解乐曲背景与作者生平。 A、诗歌:(春天来了,鸟儿歌唱,无限欣喜,迎接春光。泉水淙淙,微风习习,好似喃喃细语。天空乌云 笼罩,电闪雷鸣来把春报,转瞬间风停雨止,鸟儿重又歌唱。 ) B、教师结合课件介绍作者及小提琴套曲四季 3、复听春 。 讨论:乐曲中用的主要乐器是什么?模仿了什么的叫声? 4、随乐哼唱。 三、歌曲表现-唱春天。 1、春风的歌(学习歌曲 1、2 乐句) A、听春风。 B、学春风。 C、唱春风。 提出声音要求。 2、小树、溪水和花儿的歌(学唱 3、4 乐句) 。 导语:春风高兴地跑来了,小树、溪水和花儿都欢迎它的到来。你们听,它们

10、是怎样表示欢迎的? 、听一听。 、学一学。 请学生学学小树、溪水和花儿欢迎春风的样子。感受音乐形象。 、唱一唱。 3、春天的问候(学唱高声部) 。 A、教师范唱歌曲最后一乐句。 B、学唱歌曲高声部。 C、师生合作演唱声部。 四、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听赏了维瓦尔第四季中的春 ,学会了春风这首歌,从中领略了春的绚丽、 春的生机、春的豪情,愿我们每一位同学在这美好的春天里都有一份新的收获、新的喜悦!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歌曲春晓 ,并有感情地演唱。 2、能够用朗诵、演唱、配画来表现春晓的情境。 教学过程:4一、导入。 1、组织教学。 2、演唱歌曲春风 。 3、让学生回忆以前所熟悉

11、的诗歌。 二、赏析。 1、想一想这幅画面最象哪首诗的意境? (课件展示画面。 ) 2、说一说不同的意见。 3、提问:诗中的“晓”是什么意思? 4、吟诵。 (个别学生、全班、老师) 。 三、学习歌曲。 1、教师有感情地范唱。 (观察老师的演唱表情。 ) 2、教师带唱一遍。 3、学生跟琴用 lu 轻声哼唱。 4、师生接唱。 5、情绪处理。 (课件展示画面,让学生很自然地体会歌曲的意境,注意朗诵跟合唱速度一致。 ) 四、起舞作画。 1、以春为题,以绘画或自己喜爱的的方式表现诗歌的情感。 2、教师巡回指导。 (课件展示春晓的音乐。 ) 3、评价。 (分组互相看,说说自己画了什么,表现了什么,最喜欢这张

12、画的哪一点) 五、小结: 老师小结,评奖,在乐曲中结束新课。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草原上草原上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附点八分音符,能在小马跑来了的活动中采用各种身势动作正确地进行节奏表现。2、能学会大雁湖 ,并随音乐吹奏大雁湖 。 教学重点:1、演唱大雁湖 ,吹奏大雁湖 。2、学习附点八分节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律动。 师:同学们,让我们唱着歌儿进教室吧。 (引导学生随着我是草原小骑手边唱边拍手进教室,在座位上 站好。 ) 师:来跟着老师动一动。 2、师生问好。 二、导学铺垫:游戏“我跳你猜” 。 师:同学们,从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和咱们律动时的动作中,知道咱们今天这

13、节音乐课将要走进哪个民族 吗?对于蒙古族,你们了解多少呢?大家一起来说一说。 师:既然大家对蒙古族了解这么多,我们来玩一个“我跳你猜”的游戏。老师跳一个蒙古族舞蹈动作,你 们来猜一猜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如果能跟着老师学一学,那就更好了。 A、 “挤奶”动作。 师:你们知道为什么在蒙古族的舞蹈中会出现挤奶的动作呢? (课件展示草原上牛羊满地的风景,老师随 风光片介绍。 ) B、 “抖肩”动作。 C、 “雄鹰展翅”动作。 D、 “骑马”的动作。 三、新课教学。51、节奏活动小马跑来了 A、小马跑来了(初听与模击节奏) 师:蒙古族人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在马背上生活,马成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好伙伴,在每年

14、的那达慕大会 上,都有赛马的项目,瞧,有三匹小马过来了 (课件展示:三匹小马分别拖着三条节奏出现。 ) 第一匹: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第二匹: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第三匹: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B、认识附点八分节奏。 C、节奏练习 2、歌曲大雁湖 A、初听歌曲 师:刚才草原牧民用歌声表达了他们对美丽草原的热爱之情,这儿有一群小牧民也唱起了他们自己的歌。 (全班同学聆听大雁湖 。 ) B、读谱。 C、跟唱。 3、吹奏大雁湖 。

15、 四、总结:同学们,在你们的歌乐声中,老师再一次感受到了蒙古族文化的美丽。让我们在这动听的音乐 中结束这堂愉快的音乐课吧。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学会演唱可爱的羊群这首歌曲。 2、能学会跳简单的筷子舞,并随乐表演舞蹈。3、能认真听赏牧歌 ,感受草原的宽广与美丽。 教学重点: 从听牧歌 、唱可爱的羊群 、跳筷子舞这三个内容中感受草原美丽的景象。 教学难点: 学跳筷子舞。 教学过程: 一、清晨的草原。 1、听赏牧歌 。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请你们闭上眼睛听一听这段音乐,想象一下你到了哪里? A、初听第一段(感受基本情绪和意境) 师:你觉得刚才的音乐美

16、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呢?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吗? (请同学们说说聆听音乐的感受。 ) B、复听全曲。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是其中的一个乐段,现在我们来完整地听赏一遍。如果你觉得它很美,就随着音乐动 一动。另外,这个乐段一共被重复了三次,如果你能记住它,能否在它第三次出现时用噜轻轻地跟着它哼哼。 (全班聆听全曲,教师引导学生随乐律动,并在第三乐段时轻声哼唱主旋律。 ) C、视唱主旋律,介绍牧歌 。 师:这是草原牧民用歌声来描绘的美丽的草原,所以这首歌曲就叫牧歌 ,是根据内蒙古长调民歌改编的 无伴奏合唱。让我们再唱一唱它的主题吧。 2、读谱唱歌。 A、模唱 师:刚才的无伴奏合唱展现了草原美丽的景色,那么现在我们也来用美妙的声音表现清晨的草原,首先请 大家听一听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