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六单元测验答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981097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六单元测验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六单元测验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六单元测验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六单元测验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六单元测验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六单元测验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六单元测验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六年级第二学期语文第六单元测验六年级第二学期语文第六单元测验 2011.5.172011.5.17班级_ 姓名_ 成绩_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1、根据拼音写汉字:10%巧夺天 gng ( 工 ) qn( 沁 )人心脾 青 li ( 睐 )wi ( 蔚 )为壮观 心有余 j( 悸 ) 斑 ln ( 斓 )xi hu ( 邂逅 ) cu cn( 璀璨 )的光波2、将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并说说原句的作用。2%处处森林相连,谁能找到这维也纳森林的边缘?陈述句: 处处森林相连,谁也不能找到这维也纳森林的边缘。 作用: 强调维也纳森林的广阔无边,覆盖面广,表现了作者对维也纳森林的喜爱、赞叹。3、介绍景点时

2、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可以使景点特点鲜明,内容丰富,增加可读性,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表达方式。6%A、记叙 B、议论 C、描写 D、说明 E、议论(1)蜚誉全球的“布鲁塞尔第一公民”塑像,矗立在大广场附近的埃杜里弗小巷中。( E、D )(2)他的头发卷曲蓬松,小鼻子向上翘起,光着浑圆的屁股,旁若无人地撒出一道弧形尿流。 ( C )(3)关于于廉的身世,留有诸种传说:有的说他在强盗放火时,一泡尿灭了火星拯救了全城;有的说外国入侵者企图炸毁城市时,小于廉挺身而出,撒尿浇熄了导火线,自己中箭身亡;有的说他专爱站在楼顶向出殡人群撒尿,激怒了过路的女神,罚他永远撒尿。( A )(4)其中其中就有中国赠送的两

3、套,一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装,另一套是1979 年布鲁塞尔千年大庆时北京派人专程赠送的汉族对襟小裤褂一套。每逢10 月 1 日,小于廉就穿上此装,一副可笑可爱的姿容。 ( A、D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一)默写 8%4、浓似春云淡似烟, 参差绿到大江边 。5、 斜阳流水推蓬坐 ,翠色随人欲上船。6、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7、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二)课内文言文 16%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

4、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8、上面这个片段选自 橘逾淮为枳 一文, 晏子春秋 一书。2%9、解释加点字:6%(1)坐盗 ( 犯罪 ) (2)所以然者何 ( 如此,这样 )(2)找出文中的两个通假字: 曷 同“ 何 ” , 熙 同“ 嬉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 2%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圣人是不可以随便戏弄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1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橘” “枳”的区别是 橘生在淮南,枳生在淮北,两者只是叶子相似,果实的味道不同。 3%12、从文章看,晏子是一个 聪明机智、能言善辩、

5、有礼有节,忠于祖国 的人。 (至少写出两点)2%(三)课外文言文 10%晏子谏杀烛邹齐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 。公曰:“可。 ”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 ,是罪三也。 ”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注释】烛邹:齐景公的一个臣仆。 弋:用系着绳的箭射。 主:主管。管理。 亡:丢失,逃跑,这里指让鸟逃走了。 诏:诏书,皇帝的命令或文告。这里指下令。 数:一一列出,加以斥责。 以:认为13、解释下列加点字 4%(1)

6、是罪一也 ( 这,这是 ) (2)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 原因、缘故 )14、句子翻译 4%齐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齐景公喜欢射鸟,派烛邹主管养鸟,然而鸟却逃走了。15、文中晏子只是数烛邹之罪而并没有正式进谏,为什么取“晏子谏杀烛邹”这个题目?2%晏子表面在数烛邹之罪,实际目的在提醒齐景公知轻重,不要给诸侯留下话柄,这样比直接进谏更容易使人接受。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一)马来的雨(一)马来的雨马来西亚的魅力,应在雨季。 满地水灵灵的绿,遍海湿漉漉的岛,隐约的履痕,迷蒙的帆影这是还在上海的我,用对江南雨的思维模式而习惯的联想异乡的情景。 当我登上马来半岛,方知那雨与想象的不大一样。 同样的

7、雨,落在不同的土地上,会绽出不同水花的。 马来的雨并不是那种缠绵的江南雨。它似乎并不飘洒温柔,但却不烦人,噼噼啪啪打过来,铺天盖地扫过去,爽爽快快,干脆利落。 此时还是雨季,可不知为何却少雨。烈日下的丛林看上去呈现焦虑的枯色。于是,睡时梦雨,醒时求雨,一个“盼”字将旅途拉的好长。终于,在不抱希望的时候雨却把希望浇成了果实。在高脚屋,在街上,在海上,算不准何时来看不清怎么来的马来雨令游客过了几把瘾。 在高脚屋,那雨是给你“听”的,被粗粗的木柱四面撑起的小屋,浮在密密的雨中。高脚屋之所以在东南亚流行,就因为它有不会被雨水浸着的好处。屋顶多盖铁皮锌板,那雨点敲在上面,极富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韵味。雨骤时

8、,沿铁皮凹槽泻下的水帘声响从四壁迫来,金戈铁马声盈屋;雨稀时,偶有大雨点击在铁皮上,碎碎的细乐声中有了重音节。高脚屋往往掩在绿阴丛中,那雨打在宽宽的芭蕉叶上,声音变得很圆润,和那屋顶上的声响构成刚柔两个声部,交响成曲。据说有钱的马来人要么迁居城里,要么盖起高楼瓦屋,舒适是肯定的,但这听雨的享受也没有了。 高脚屋的雨声,是平民的音乐。 在街道上,那雨是让你淋的。马来西亚的城镇,街道两边大多是骑楼,是给行人遮阳或避雨的。这里四季如夏,遮阳是必须的,但挡雨未必需要,燠热时分冲冲凉是何等的快意。路上行人几乎未有见带雨伞的。旱季雨是奢侈品;雨季当然要尽情享受一下的。 马来的雨很劲。在槟城街头,突来的骤雨

9、如幕,望过去似是风也吹不破的。路上水不及排走,雨点上去溅出硕大的水花,此起彼伏,是雨的舞蹈。雨急,水滴也重,可打在身上并不痛,滑滑的淌到地里去了。雨不凉,可暑气不再有 ,心里温温的有了点春的感觉。马来西亚的车很多,世界各地的名车几乎都能见到,这里的车价与其他物价相比似乎不贵,因此私车并不稀罕。车在雨中窜来窜去,很霸气的甩出整排整排的雨水来。驾车乘车的人在空调里没有暑苦,当然也体会不了那雨的清凉,现代文明有时离大自然是远了些的。 在海上,那雨是让你“观”的。素有“海上公园”之誉的马来西亚,其美景离不开海的衬托。海是马来雨的源泉和舞台,那里的雨景格外壮观。密密的雨千针万线似的,欲将海与天缝在一起。

10、即使烈日当空,雨依旧会扬扬洒洒,将海和天搅成咸湿的一团。登上快艇游海,你能直接体会雨的律动,快艇箭似的飞,那雨被拉成斜斜的线条。远处的岛时隐时现,像是五线谱中的“蝌蚪” ,雨中涛声里变成了可视的音符。细雨适宜湖泊,骤雨才适合海洋。想起有首歌的名字叫“用马来西亚的方式爱你” ,不知歌词如何,但可以想象那韵味会是马来雨的方式:海天一体,波澜壮阔;爽快透彻,惊心动魄。 雨拉开的是幕,是风景,也是风情。 11马来西亚的魅力,在雨季。1216、 (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解释词义 3%mi 力:mi 魅 ,词义 原指吸引人的力量,文中指马来西亚的雨爽快、干脆、利落,吸引着人们。(2)分别写出与下面词语结构

11、相同的一个词语 2%铺天盖地 跋山涉水 波澜壮阔 波涛汹涌17、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6%(1)在高脚屋, “听”到雨 美妙动听 的特点;(2)在街道上, “淋”到雨 清凉畅快 的特点;(3)在海上, “观”到雨 波澜壮阔 的特点。18、本文语言精致工整,如“满地水灵灵的绿,遍海湿漉漉的岛 ” ,请从文中再找出一句类似的语句 :_,好处是 形象地表现出;句式整齐,气势贯通,读起来琅琅上口,具有韵味。 4%19、从文中找出一句运用修辞方法的语句,并进行赏析。4%句子_赏析_20、联系上下文, “在高脚屋,在街上,在海上,算不准何时来看不清怎么来的马来雨令游客过了几把瘾 ”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引出下文

12、所描写的在高脚屋、在街上、在海上听雨、淋雨、观雨的具体感受。 2%21、对文中“雨拉开的幕,是风景,也是风情”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2% ( C )A、马来的雨很大,很有气势,如同帷幕一般,让人欣赏其中美丽的景色,看到那里的风土人情。B、马来的雨很有气势,很有特色,充分表现马来西亚的美丽风光,把作者深深地迷在其中。C、马来的雨不仅是当地独特的景色,而且影响了当地的人们的生活,日积月累便构成了别具一格的当地风俗人情。D、马来的雨一方面反映了马来西亚的美丽风光,另一方面象征了马来西亚人的性格。这是作者借物喻人高超笔法的展现。(二)乌镇的古桥(节选)(二)乌镇的古桥(节选)在水乡,桥是极寻常的景观,从应

13、家桥到财神湾,不足 700 米的河面上,就横卧着八座古石桥,四座横跨秀丽的东市河,四座座落在东市河南、北的街道上,递接着石板路通向远方。也许是建造年代的不同,这些古桥样式纷繁多姿,风格迥然有异。宛如一个古桥博物馆:那似垂虹卧波是单孔的园形石拱桥,当地人称之为环洞桥,半园形的桥孔挺起了脊梁,二边桥坡上的石级便显得有点陡峭,耸在半空的桥面虽然只有两张八仙桌的大小,两旁的桥栏仍然为行人留下了歇脚的地方,坐在象靠背椅那样的桥栏上享受着清新和凉爽,便有一种乌镇人所说的 qi 意。园拱桥的造型曲线优美,桥下的水面上倒映着盈盈的园月,每当云淡风轻,皓月当空,那天上的月亮便会在水中的满月中晃动荡漾,二三渔火,

14、宁静中又平添了几分幽雅。那线条简洁明快的是明清时期的梁式桥,中间的桥面犹似房屋的大梁搁架在河心的桥柱上,虽经百年的 cng 桑,却依然保持着一贯的恬淡和朴实。而平桥,正如它的名字一样,不但桥的坡度平,它的风格也显得平平常常,朴实无华。如果不是二边低矮的桥栏,脚下的细波微澜,决不会想到那也是桥。财神湾那里还有一座风雨桥,从坡度看,属于平桥的一种,但却是最豪华的一种。二条四米多宽的石桥并在一起,中间两个桥栏间隔起一壁花格栅的屏风,屏风下便是两排行人歇脚的石座椅,临河的二边用木柱支撑起遮蔽桥身的屋顶,时当烈日当空,可以纳凉遮阴,而在秋日雨霁之日,又何妨“留得残荷听雨声”?乌镇的古桥不仅数量众多,风采动人,桥柱上的楹联也透着书香。古镇的文人墨客妙笔生花,写景是画龙点睛,抒情则妙语连珠,情景交融,更使古镇的风光蕴含无限的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