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语文学科命题分析及应试策略

上传人:di****ng 文档编号:36979589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考语文学科命题分析及应试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师招考语文学科命题分析及应试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师招考语文学科命题分析及应试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师招考语文学科命题分析及应试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师招考语文学科命题分析及应试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招考语文学科命题分析及应试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考语文学科命题分析及应试策略(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辽宁中公教育:辽宁中公教育: http:/ 一、命题分析一、命题分析近两年语文学科的考试题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字音、字 形、成语、病句、文学常识、语句衔接等题型,所占分值大概为 1530 分,题 量为 615 题左右。2.阅读题,阅读题又包括三类,一类是现代文阅读,一类 是古诗文阅读,一类是文言文阅读。主观题和客观题都有可能涉及。所占分值 大概为 1040 分不等,题量为 1015 题,这一类型的题题量不大,但是所占 分值较大,并且失分率较高,往往成为拉开专业知识成绩的主要部分。3.填空 题,填空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于名句名篇的掌握,所占分值大概为 525 分, 题量为 5

2、15 题。4.作文题,作文一般是要求 500800 字,可能给一段材料或 者是话题,文体不限,分值一般是 2530 分。5.特殊题型,考试中还会出现一 些并不太常规的题型。更多复习备考资料登入:http:/ 真题或模拟题,特别是高考题。另外,文言文阅读的选择,一般小学语文倾向 于选择初中语文课本的文言进行命题,初中语文倾向于选择高中语文课本的文 言进行命题。但是,以后的命题,可能倾向于选择符合初高中学生文言阅读水 平的文言文,也就是说并不一定局限于课本中出现的文言篇章。综合来看,语文学科的命题,目前并没有完全统一的模式,不同的命题小组会 有不同的倾向,有的格式更为灵活,即按命题人的喜好出题,有

3、的格式完全按 照高考题格式命题。但是,不管采用哪种形式组卷,我们都应该重视中高考题, 加大训练力度。二、应试策略二、应试策略1.夯实基础正确掌握汉语字音、字形、成语等基础知识,识记名句名篇是每一个语文老师 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备考过程中可以总结近五年的中高考常考的字音、字形、 成语等知识,整理语文课本中要求学生掌握并背诵的名句名篇。2.总结答题方法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都是有答题方法和技巧可循的。比如,诗歌鉴赏中常要 求分析诗歌的意境,意境常用到四组概念: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 远、壮阔、深远等),细腻(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等),繁复(热烈、 高亢、繁华、喧闹等),清冷(暗淡、渺

4、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再比如 现代文阅读要求分析表现手法,那么就可以考虑从三个角度分析,第一是修辞 手法,第二写作手法,包括联想想象、对比衬托、过渡、铺垫、伏笔、照应、 扬抑、象征、动静结合、以小见大、人称运用等,第三是表达方式,包括叙事 方式,描写方式。3.加大训练力度辽宁中公教育:辽宁中公教育: http:/ 语文专业课的复习最有效的方法是多做题,当然不是盲目的做题,而是在做题 中积累和总结,积累知识点,总结方法和技巧。另外,做题的过程中也必须卡 好时间点,在规定的时间完成适量的试题。三、题型例举三、题型例举(一)语文基础知识类1.下列各项,读音全部正确的是(A)A.揖让 y 山岚

5、 ln 彤云 tng 满腹珠玑 jB.阆苑 lng 盛馔 zhun 敛衽 rn 未雨绸缪 miC.遒劲 qi 毗连 b 盥洗 gun 鸢飞鱼跃 yunD.翰墨 hn 睿智 ru 奶酪 lu 撑天拄地 zh【解析】B 项未雨绸缪 mu C 项毗连 p D 项奶酪 lo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D)A.羞涩 袅娜 歌声缈茫 荷塘薄雾B.霜天 廖廓 峥嵘岁月 浪遏飞舟C.细腻 箫索 落蕊残叶 秋蝉嘶叫D.嫩黄 葱茏 婆娑起舞 繁茂苍翠【解析】A 项“歌声渺茫”;B 项“寥廓”;C 项“萧索”;D 项全都正确。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C)A.他在英语国家工作一年,不但进一步提高

6、了英语交际能力,还参加过相关机 构组织的阿拉伯语培训,掌握了阿拉伯语的基础应用。B.建立监督机制非常重要,企业对制度的决策、出台、执行到取得成效的每个 环节都纳入监督的范围,就能切实有效地增强执行力。C.她对公益活动很有热情,并将这份热情带个了她所从事的产品策划和品牌推 广工作中去,为公司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做出了贡献。D.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 益深化,如何缓解就业压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最大的难题。辽宁中公教育:辽宁中公教育: http:/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需要熟练掌握病句的几种 类型。A 项“不但还”联结的内容无关联性且这

7、组关联词一般表递进 关系,而本例中还后面的内容与“他在英语国家工作”无直接关系。B 项“制 度的决策、出台、执行”应为“酝酿、出台、执行”。不合逻辑。D 项经济全 球化的日益深化与就业压力无关联。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B)A.邻里之间的是非大多是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屑小事引起的,不必寻根究底, 你们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B.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 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C.这位代表说的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他说的话发自肺腑,句句实在,没有 套话和假话,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D.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

8、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 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明日黄花。【解析】A.寻根究底:寻找根源,追究底细,弄清来龙去脉。 B.春秋鼎盛:春 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比喻正当壮年。应用对象应该是人,不能用 于修饰“时代”等,这里用错对象。 C.崇论宏议:崇,高;宏,大。指高明宏 大的议论或见解。D.明日黄花:明日,指重阳节后;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 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二)名句默写类1.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2.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3.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三)诗词鉴赏类山

9、中王维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辽宁中公教育:辽宁中公教育: http:/ 1.简要分析这首诗所写秋景的最突出的特点。2.请赏析“空翠湿人衣”中“湿”字妙处。【答案】1.写出了山中溪水、白石、红叶等景物,突出秋之景色鲜艳明丽的特点。2.“湿”突出了翠色的浓郁,山中树木青翠欲滴,似要打湿人衣,另外在触觉 上给人以清凉的感受。(四)现代文阅读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4 题锈损了的铁铃铛宗璞秋天忽然来了,从玉簪花抽出了第一根花棒开始。那圆鼓鼓的洁白的小棒槌, 好像要敲响什么,然而它只是静静地绽开了,飘散出沁人的芳香。这是秋天的 香气,明净而丰富。本来不用玉簪棒发出声音的,花

10、园有共同的声音。那是整个花园的信念:一个 风铃,在金银藤编扎成的拱形门当中,从缠结的枝叶中挂下来。这风铃很古老, 是铁铸的,镌刻着奇妙的花纹。铃中的小锤很轻巧,用细链悬着,风一吹,就 摇摆着发出沉闷的有些沙哑的声音。春天和布谷鸟悠远的啼声作伴,夏天缓和 了令人烦躁的坚持不懈的蝉声,秋夜蟋蟀只有在风铃响时才肯停一停。小麻雀 在冬日的阳光中叽叽喳喳,歪着头对准风铃一啄,风铃响了,似乎在提醒,沉 睡的草木都在活着。“铁铃铛!”孩子们这样叫它。他们跑过金银藤编扎的门,总要伸手拨弄它。勉 儿,孩子中间最瘦弱的一个,常常站在藤门近处端详。风铃是勉儿的爸爸从一 个遥远的国度带回的。从他装满问号的眼睛可以看出

11、,他觉得这铃很神秘。风铃那沉闷又有些沙哑的声音,很像是富有魅力的女低音,又像是一声长长的 叹息。勉儿常常梦见那总不在家的爸爸。勉儿梦见自己坐在铁铃铛的小锤上。抱住那 根细链。打秋千似的,整个铃铛荡过来又荡过去,荡得高高的!他掉下来了,像 流星划过一条弧线,正落在爸爸的书桌上。各种书本图纸一座座高墙似的挡住 他,什么也看不见。爸爸大概到实验室去了。爸爸说过,他的书桌已经够远, 实验室还更远,在沙漠里。沙漠是伟大的。辽宁中公教育:辽宁中公教育: http:/ “爸爸!”勉儿大声叫。他的喊声落在花园里,惊醒了众多的草木。小棒槌般的 吃惊地绽开了好几朵。紫薇怀疑地摇着簇簇有皱折的小花帽。马缨花到早上

12、才有反应。在初秋的清冷中,它们只剩了寥寥几朵,粉红的面颊边缘处己发黄, 时间确实不多了。“你在这里!铁铃铛!”勉儿上学时照例招呼老朋友。他轻轻抚摸铃身,想着它 可能累了。风铃忽然摇动起来,幅度愈来愈大,素来低沉的铃声愈来愈高昂、急促,好像 生命的暴雨尽情冲泻,充满了紧张的欢乐。众草木用心倾听这共同的声音,花 园笼罩着一种肃穆的气氛。勉儿也肃立。那铃勇敢地拼命摇摆着,继续发出洪 钟般的声响。声响定住了勉儿,他有些害怕。“它把自己用得太过了。”紫薇是见过世面的。好一阵,勉儿才迈步向学校走去。随着他远去的背影,风铃逐渐停下来,声音 也渐渐低沉,最后化为一声叹息。不久,叹息也消失了,满园里弥漫着玉簪花

13、 明净又丰富的香气。勉儿从学校回来,走过花园,风铃沉默着。那吊着小锤的细链僵直了,不再摆 动,用手拉,也没有一点动静。他自己的心悬起来,像有一柄小锤,在咚咚地 敲。他没有弄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便和妈妈一起到沙漠中了。无垠的沙漠,月光 下银子般闪亮。爸爸躺在一片亮光中,微笑着,没有一点声音。他是否像那个铁铃铛,尽情地唱过了呢?勉儿累极了,想带着爸爸坐在铃上回去。他记得那很简单。但是风铃只悬在空 中,小锤子不垂下来。他站在爸爸的书桌上,踮着脚用力拉,连链子都纹丝不 动。铃顶绿森森的,露出一丝白光。那是裂开的缝隙。链子和铃顶粘在一起, 锈住了。如果把它挂在廊檐下不让雨淋,如果常常给它擦油,是不是不至

14、于?“它已经很古老了,总有这么一天的。”妈妈叹息着,安慰勉儿。花园失去了共同的声音,大家都很惶惑。玉簪花很快谢了;紫薇的绉边小帽都掉 光了;马缨只剩了对称的细长叶子敏感地开合,秋雨在叶面上滑过。那只锈损了的铁铃铛被取下了,卖给了古董商。勉儿最后一次抱住它,大滴眼 泪落在铃身上,经过绿锈、裂缝和长长短短的线路波纹,缓缓地流下来。1.怎样理解第 l3 自然段“他是否像那个铁铃铛,尽情地唱过了呢”在文中的含 意?辽宁中公教育:辽宁中公教育: http:/ 2.第 6 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描写草木惊醒后的各种情态,请结合全文回答这样写 有什么作用。3.请结合全文谈谈“铁铃铛”在文中的意义。4.请分析最后一

15、段画线句子的妙处。【答案】1.爸爸就像铁铃铛那样“尽情地唱过”,在艰苦的环境中忘我工作,透支健康 甚至生命,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2.草木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形象生动,与前文草木沉睡和后文的草木惶惑的情 态相呼应,烘托出紧张的气氛,暗示爸爸命运的变化。3.铁铃铛是全文的线索,实写铃铛虚写爸爸;铁铃铛的命运象征爸爸的命运;铁 铃铛寄寓了勉儿和爸爸之间的深厚情感。4.以勉儿泪落铃铛这一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收束全文;委婉含蓄地抒发了他对爸 爸的怀念和伤痛之情;深化意蕴,余味无穷。(五)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3 题。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 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 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 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 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 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 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