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学情测试试卷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979278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学情测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语文学情测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语文学情测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语文学情测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语文学情测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学情测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学情测试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初二学情检测语文试卷学年第一学期初二学情检测语文试卷题题 号号一一二二三三总分总分得得 分分一、积累与运用(一、积累与运用(2424 分)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为加点字注音。(2 分)hn( )然入梦 yn 红( ) 呜咽( ) 挟着书本( )2找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填入表中,并改正(4 分) 千锤百炼 气势磅礴 课捐杂税 生机盎然 大现身手猝不及防 风烛残年 万濑俱寂 故弄玄虚 争研斗艳错别字改正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 )A“红歌会”没有排斥选秀的形式,但在内容上独辟蹊径,重温红色记忆,激起群众的广泛参与热情。B去年秋天,俄

2、罗斯首都莫斯科发生了一起危言耸听的恐怖袭击事件。C他既看不懂外文,又看不懂电路图,面对着浩如烟海的国外资料,只能望“洋”兴叹。D现在好像只剩下了“食不言”一条口谚。繁文缛节固不可取,而吃相之雅似不可少。4根据课文默写。(7 分)(1)五岭逶迤腾细浪, 。(毛泽东长征)(2)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 像 ,像 。(陆定一老山界)(3)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4) ,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5) ,尚思为国戍轮台。(6)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5.仿例造句。(2 分)例句:我若是彩虹,就用我的

3、绚丽点缀晴空。造句: 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鸟本是可娱之物,为何在诗人眼里见到后反而落泪心惊呢?结合杜甫的春望,说说理由。(2 分)7学校准备在初二年级学生中举行一次“进入中学以来我最满意的作文”交流展示活2动,要求参与者将自己在初中阶段写作的最满意的一篇作文当众朗诵展示。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不超过 80 字)(2 分)答: 8.我们学习了长城专题,知道了长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修筑了,明代也曾大规模地修建过长城,那你知道长城的一些知识吗?请写出与长城有关的一个人物、一个传说、一句俗语或诗句。(3 分)人物: 传说: 俗语或诗句: 二、短文阅读(二、短文阅

4、读(3636 分)分)(一)阅读短文(一)阅读短文代价代价,完成,完成 915 题。(题。(19 分)分)是回去还是不回去?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是一个必须要作出回答的问题。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刘威与他妻子商量了不止一次。八年前,刘威带着妻子来到了苏州,他在一家日资企业谋到了一份收入很高的工作,很快被提拔为部门负责人,年薪涨到了 10 万多。妻子也在一家企业当起了仓库保管员,月收入能达到三千多元。他们很快在离市区很近的镇上买了一套一百多平方的房子。为了让女儿有更好的学习环境,三年前,他们费了很多周折把在老家读书的女儿接到身边读起了初中。这样平静而滋润的日子过了不到半年,刘威的烦恼就来了:本来

5、成绩优秀的女儿学习因适应新环境能力差,成绩突然下降,而且吵着要返回老家读书。通过三番五次的与女儿沟通,刘威终于知道女儿成绩滑坡严重的原因了:她不习惯老师的教学方式;班有有些同学排斥她。看似微不足道的两个因素,却导致女儿成绩退步,刘威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想尽方法与女儿交流,甚至还动员女儿喜欢的老师来帮助做工作。在他的努力下,女儿的情绪稳定了一段时间,可心中的阴霾始终散不去,还是动不动吵着要回老家上学。懂事的女儿虽然没用“你们不把我送回老家上学我就不上了”之类的话来威胁他, 但刘威觉得不把女儿送回老家读书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女儿初二读了一半,刘威又想方设法把她的女儿送回了老家读书。老家离刘威工作的城

6、市有近一百五十公里的路程,为了回老家看女儿方便,刘威又按揭买了车子。只要周末没事,他们都会回老家看望女儿,了解女儿的学习情况。一开始是每周回去一趟,感觉到他女儿的成绩有了较大的起色。后来工作忙了,他回去的次数少了。跟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的女儿又不适应了,不断的打电话说想爸爸妈妈。在这种思念中,她刚有起色的成绩又开始停滞。这可怎么办呢?初二可是很关键的阶段啊。刘威急了,又一次与妻子商量,最后决定让他妻子辞掉工作先回老家带女儿。刘威妻子忍痛割爱,辞掉了三千多元一月的工作,回到了女儿身边。妻子离开后,刘威一个人在苏州打拼,虽然收入没少,但每天回家后感觉到空荡荡的,思念的情愫令他做什么事都进不了最佳的状

7、态。想到一家人相隔相地,想到女儿马上一年后要读高中了,要在老家的县城读三年,他有了把苏州的房子卖了回老家发展的打算。是回去还是不3回去?经过半年的思考与犹豫,经过成百上千次的与妻子的讨论,刘威艰难的作出了抉择:回老家去。做出了这个痛苦的决定后,他的行动很快:辞掉了报酬丰厚了的工作,卖掉了装潢精美的房子。在女儿初三读到一半时,刘威回到了经济相对落后的老家,一家人又团聚了。想着女儿马上就要初中毕业了,上高中和大学都需要花很多的钱,刘威夫妇俩只好再次硬着头皮去寻找合适的工作。为了女儿读书,刘威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大。每每谈到这些,刘威总是很平静的说:“ 。”9. 结合上下文,解释文中加字词的意思。(2

8、 分)(1)滋润: (2)阴霾: 10.通读全文,你觉得刘威把女儿带到苏州读书及把她从苏州送回老家读书的原因分别是什么?(3 分)11. 为了女儿,刘威一家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在文中找出并用简洁语言概括。(4 分)12.根据文章情节,发挥合理想像,为文章加个结尾。(不超过 50 字)(2 分)13. 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4 分)(1)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刘威与他妻子商量了不止一次。(2)他的行动很快:辞掉了报酬丰厚了的工作,卖掉了装潢精美的房子。14.文中划线句子“一家人又团聚了”,你能体会刘威这时候与家人团聚的心情吗?请试着写一写。(60 字以内)(3 分)15.“可怜天下

9、父母心”,你觉得“可怜”吗?说说你的理由,不少于 50 字。(3 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题。(共题。(共 1717 分)分)【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4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乙】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

10、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节选自晏子春秋)【注释】 被,同“披”,穿。 陛:皇宫的台阶。 闻命:听从你的教诲。16.解释下列加粗的词。(4 分)(1)吏二缚缚一人诣王( ) (2)其实其实味不同( )(3)雨雪三日而不霁霁( ) (4)孔子闻之之曰(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1)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译文: (2)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译文: 18甲文中“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

11、枳”现象说明了什么?晏子说这段说目的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2 分)答: 19请根据提示,将【甲】、文的故事情节依次填写在横线处。(4 分)【甲】文:楚王 楚王当堂羞辱晏子 楚王自取其辱【乙】文:景公被狐裘不知寒晏子 景公 孔子赞晏子与景公。20甲乙两文中的晏子、楚王、景公三人都有值得肯定值得肯定的地方,请选其中的一人,略作评析。(3 分)答: 三、作文(三、作文(4040 分)分)21进入初二,除多了一门新课程外,各科的学习难度与要求也更加高了。面对着新的挑战,你是如何度过紧张学习之后的一个又一个周末的?请以我的周末生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中心明确,详略得当。能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

12、等表达方式。不少于500 字。5我的周末生活我的周末生活67【参考答案参考答案】2课改苛 现改显 濑改籁 研改妍3B 6因为诗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乡之苦,即便是站在花前,也无心观赏,反而会对花溅泪,即便听到悦耳的鸟鸣声,也无意倾听,反而会因鸟鸣而惊心。反衬出诗人的忧国思乡之苦。9.(1)物质条件丰厚,生活过得舒服、顺心满意。(答到“舒服”即可给分) (2)刘威女儿因对新环境不适应而产生的心理不快和阴影。(答到“不快”、“阴影”即可给分) 10. 送到苏州的原因:全家团聚,想给她更好的学习环境;送回老家的原因:女儿不适应新环境,学习成绩下降。女儿吵着要回老家。(前一问 1 分,后一问 2 分)1.1费周折把女儿带到苏州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