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综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977098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134 大小: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综合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综合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综合_第3页
第3页 / 共134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综合_第4页
第4页 / 共134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综合_第5页
第5页 / 共1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综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综合(1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S生态学理论认为:睡眠的目的是减少能量的消耗和避免受到伤害;S梦: 精神分析的观点:弗洛伊德和荣格认为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是通向潜意识的最可靠的路径。或者说,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和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这些冲动和愿望主要是人本能的反映。生理学的观点:霍布森认为梦的本质是我们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这些活动是为了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认知观点:梦担负着一定的认知功能。在睡眠中,认知系统依然对储存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等,这些活动的一部分会进入意识,称为梦境。(2) 注意概述1)注意的含义:注意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具有两个特点: 指向性和集中性;指

2、向性: 是指在某一瞬间,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集中性: 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了某个对象的时候,他们便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2)注意的功能: 注意的基本功能使对信息进行选择,另外也是完成信息处理的重要条件,保证了对物体更清晰地认识,更准确地反映和更可控有序的行为;选择功能;保持功能;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华中师范大学普通心理学 P63) 3)注意的种类: 不随意注意: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 刺激物自身的特点;人本身的状态;随意注意:指事先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S对兴趣的依从性;对活动组织的依从性;对过去经验的依从性;

3、对人格的依从性;随意后注意: 由预定目的,但不需要一致努力的注意.选择性注意:是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例如:双耳分听试验;持续性注意: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认识客体或活动上,也叫注意的稳定性。例如:学生上课的 45 分钟内必须使自己的注意保持在与教学活动有关的对象上;分配性注意:个体在同一时间内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例如:学生一边听讲课一边记笔记;(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 1)注意的生理机制:朝向反射(定向反射):情景的新异性引起一种复杂而又特殊的反射。它是注意的最初生理机制。脑干网状结构:

4、 其激活作用使大脑处于觉醒状态,没有激活就不可能注意;边缘系统: 人选择一些信息而离开另一些信息是和脑的更高级部分: 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层的功能相联系的;大脑皮层:注意产生的最高部位;S色觉还可以引起轻重的感觉,如淡而鲜艳的颜色的家具,给人以轻巧的感觉;感觉适应:在同一感受器中,由于刺激的持续作用或一系列刺激的持续作用,导致对刺激的感受性的变化,结果可以是感受性的提高或降低。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以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叫做后像。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正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负后像:后像的品质和刺激物相反。感觉对比感受器不同部位接受不同刺激,对某个

5、部位的强刺激会抑制其他临近部位的反应,不同部位的反应差别被加强的现象。感觉的空间积累感受器不同部位同时受到刺激所产生的、因反应整合在一起而改变了感受性的现象。感觉的空间融合感受器把对同时作用于它的不同刺激的反应联合起来而产生单一感觉印象的现象。2 视觉1 视觉的含义:任何感觉都是由刺激引起的,引起视觉的刺激是光,而光的本质是电磁波,对人眼儿说的可见光只是电磁辐射中狭窄的区域 380-780nm。刺激物除了少数光源,大部分都是反射光,因此我们接受的刺激由光源的特性和反射物体表面决定。S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2)需要的种类按起源分可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自然需要:也称生物学需要,此类需要由

6、有机体内部某些生理的不平衡状态引起,对有机体维持生命、延续后代有重要意义(对照生理性动机的概念看MJ 注)社会需要:人类特有的需要,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要求,对维持人类社会生活、推动社会进步有重要作用按指向的对象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物质需要:指向社会物质产品的需要;精神需要:指向社会精神产品的需要;3)需要的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和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基本需求(缺失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5认知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6审美需要 成长需求7 自我实现需要8超越需要该

7、理论认为,需要的层次越低,力量也就越强,潜力也就越大;在高级需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只有在低级需要满足或部分满足之后,高级需要才可能S辩证地看问题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选择性障碍的原因其实和泛焦虑障碍没什么两样;5 意志品质独立性;自制力;坚定性;果断性;十一能力 (一)能力概述)能力的含义能力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才能和天才才能:人们要完成某种活动,往往不是只依靠一种能力,而是依靠多种能力的结合,这些能力相互联系保证了活动的顺利进行,这些结合在一起的能力就是才能;天才:天才是能力的高度发展,是能力的独特结合;能力: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

8、心理特征;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知识是人们掌握的关于人类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历史经验,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管表征,知识有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人们可以运用知识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知识是能力基本结构中不可缺少的成分;技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S人的智力在 18-25 岁达到顶峰;成年期是智力发展相对稳定的时期,进入老年期以后,流体智力逐渐衰退,但晶体智力仍然不断增加,智力高的发展快,到达高峰晚,智力低的发展慢,到的高峰时间早; 2)智力发展的差异性智力结构的差异: 有的人善于想象,有的人善于记忆,有的人善于思维;S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智力的发展水平呈正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智力极

9、高的人和智力十分低下的人都十分少,智力中等的人较多; 性别的差异: 一般男生逻辑推理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好,女生言语能力比较好;3)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1)遗传因素: 实验表明血缘关系接近的人在智力发展水平上的确有接近的趋势,这说明了遗传因素对智力发展有一定的作用;;(2)环境与教育因素(1)产前环境:母亲的身体状况,年龄,营养,用药等都会影响胎儿的智力;(2)早期儿童经验:丰富的环境刺激有助于儿童智力的发展;(3)学校教育:在学校中,课堂教学的正确组织,课外活动都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遗传因素是智力发展的背景,决定了个体的智力发展可能的范围,而后天环境与教育因素决定了智力将落在这一范围的哪一个点

10、上;3 实践活动的影响:智力的发展是建立在不断的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4 主观能动性:智力的提高离不开主观努力,即人的自觉能动性,一个刻苦学习,积极向上的人的智力具有发展的可能性;总之,智力是在先天环境因素的基础上,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后天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一定的活动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十二人格 (一)人格概述1)人格的含义S而个体追求成功存在两种倾向,一个是力求成功的倾向:;另一个ssssIPMT是避免失败的倾向:;因此;ffffIPMTfffsssfsIPMIPMTTT一般而言,成功可能性为 50%的任务是人们最可能选择的;2 归因理论(韦纳):提出动机归因的三个纬度

11、,控制点,可控性和稳定性;控制点分为内在的和外在的;可控性分为可控的和不可控的;稳定性分为稳定的和不稳定的;例如:能力是内在的,不可控的,稳定的;运气是外在的,不可控的,不稳定的;努力是内在的,可控的,不稳定的;韦纳认为,如果一个新的结果与过去结果不同时,人们一般归因于不稳定的因素,比如,运气,努力;当新结果与过去的结果一致时,人们一般归因于稳定的因素,比如,能力,难度等;另外,韦纳还发现归因会使人出现情绪反应,如将成功归因为内部原因,则会产生自豪,满意等体验,当把失败归因于内部原因,则会沮丧,愧疚;3 成就目标理论(德韦克):该理论是以成就动机理论为基础的;认为人们对能力存在两种不同的内隐观

12、点,一种是能力增长观;另一种是能力实体观;能力增长观的认为能力是可变的,随学习的进展可以提高;而能力实体则认为,能力是S是与二分称名变量的一个值对应的连续变量的平均数,是与二分称名变量pXqX的另一个值对应的连续变量的平均数,p 与 q 是二分称名变量两个值各自所占的比率,st 是连续变量的标准差(2)二列相关适用于两列变量都是正态等距变量,但其中一列变量被人为地分成两类。 注: 两者之间的区别: 二分变量是否为正态分布,总的原则是,如果不是十分明确,观测数据的分布形态是否为正态分布,这是不管观测数据代表的是一个真正的二分变量还是基于正态分布的人为的二分变量,都用点二列相关;当确认数据分布形S

13、5) 相关适用于两个变量都是只有两个点值或只表示某些质的属性。其中 a、b、c、d 分别为四格表中左上、右上、左下、右下的数据具体见卡方检验二推断统计(一)推断统计的数学基础(略)2 参数估计1 点估计,区间估计,与标准误(1)一个良好估计量的标准:(1)无偏性:即用多个样本的统计量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其偏差的平均值为 0;例如,用样本平均数作为总体平均数 的估计值,就是无偏性;因为无限多个样本平均数 X 与 的偏差之和为零;但方差 S2 不是2 的无偏估计,2 的无偏估计是:S2n-1=x2/(N-1)(2)有效性:当总体参数的无偏估计不止一个统计量时,无偏估计变异量小者有效性高,变异大者

14、有效性底,即方差越小越好;例如 的估计量有 Mo,Md,X 但是,只有 X 是变异量最小。(3)一致性:即当样本无限增大,估计值应能够越来越接近它所估计的总体参数,估计值越来越精确,逐渐接近于真值;即当N,X,S2n-12;(4)充分性:指一个容量为 n 的样本统计量,是否充分地反映了全部 n 个数据所反映的总体信息。例如 X 能反映所有数据所代表的总体的信息,故 X 的充分性高;二 Mo,Md 只反映了部分数据所反映的总体信息,充SdfB=k-1dfw=dfR+dfE drR=n-1 ;dfE=(k-1)(n-1); 注意 SSR 的公式4 事后检验为什么不能用 t 检验? 会使 错误的概率

15、明显增加。使用的方法 N-K 检验法;HSD 检验法;详见甘怡群P135 和张厚粲P290;5 二因素分析1 基本概念:一个 2*3 的两因素实验设计,A 因素有两个水平,B 因素有三个水平;当忽略 b 因素个水平的差异,只取 A 因素的 A1 水平和 A2 水平计算方差时,得到 A 因素的主效应;同理 B 因素的主效应;当一个因素的不同水平在另一个因素不同水平上的变化趋势不一致时,就产生了交互作用;(2)事后比较对二因素方差分析进行事后比较,其中主效应的检验与单因素方差分析原理相同,但是交互作用的事后比较,则包含事后整体检验和事后多重比较两种情况;S 第二,多因素交互效应显著后,对主效应必须

16、进行事后比较;这里的多因素是指 3个或三个以上的水平,由于不能确定是哪几个水平建有显著差异,因此必须进行事后比较;另外,对主效应的进一步解释,需要通过多重比较分析;主效应的检验是在忽略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检验一个因素的处理效应;第三,交互效应的事后比较,包括限定提条件的主效应的整体比较(单纯主效应比较,上面说到了),和达到显著性水平后,该限定条件的主效应的事后多重比较(了解)注: 交互作用不显著,检验每个因素的主效应就很重要,但若交互作用显著,则对每个因素的主效应的检验,意义就不大了;另外,主效应的事后比较与主效应的检验是两回事;主效应的事后比较是指一个因素不同水平间(一般至少 3 个)确定到底哪几个间存在显著差异;主效应的检验,就和单因素的检验原理相同;5 回归分析1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1)最小二乘法:(2)回归系数与相关系数的关系:(3)线性回归的基本假设:线性关系假设:X,Y 在总体上具有线性关系;正态性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