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961196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02011 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七七 年年 级级 语语 文文提示:请将答案工工整整地填在答题卷上。提示:请将答案工工整整地填在答题卷上。一、基础知识(一、基础知识(25 分)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奇崛(ju) 丰腴(y) 犀利(x) 似的(sh) B、隽逸(jun) 轻飔(s) 引吭(hng) 猥鄙(wi) C、岑寂(cn) 跳踉(lng) 分娩(min ) 德馨(xng) D、辟易(p) 翌日(y) 剽悍(bio) 憩息(q) 2、下列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2 分)A、叫嚣 霄小 寡不敌众 忍俊不襟

2、B、绮丽 奢侈 忧哉游哉 不可言喻C、窥伺 盛馔 捏手捏脚 不胜其烦D、伫立 飓风 束手无策 络绎不绝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引吭:放开喉咙。吭,喉咙。 B叫嚣:大声叫喊。 C、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慢。蹑,放慢(脚步)。 D、翌日:次日,第二天。 4、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判断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1 分) A、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那 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拟人、比喻、反问) B、 “燕子归来寻旧垒。” 还是去年的主,还是去年的宾,他们宾主间是如何的融融泄 泄呀!(拟人、引用) C、鹅的

3、步态,更是傲慢了。这在大体上也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 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拟人、比喻) D、缓缓盘旋上升的鹤群,愈来愈小。开始大小如麻雀,转眼间有如蝴蝶,不久像飞蛾, 最后小如蚊。 (比喻) 5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1 分) A、读了狼图腾 ,使我们听到了一首狼的赞歌。 B、苍鹰即使壮勇剽悍,却也寡不敌众,束手无策。 C、飞倦了的几对小燕子闲散地憩息于纤细的电线上。 D、天气晴和,春光煦煦的雁回山,是少见的好天气。 6、指出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 ) (1 分)A、上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

4、帘青。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之云亭。 7、下列对文学常识的叙述有错的一项是( ) (1 分) A、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其代表作有女 神 、 屈原等。 石榴一文选自他的郭沫若全集 。 B、 海燕一文是现代作家、文史学家郑振铎所作。 C、丰子恺,中国现代漫画家、翻译家、文学家、音乐教育家。我们本学期所学的散文 以及上学期学过的风筝两文都是他的作品。2D、 鹤群选自世界散文精华 ,其作者是日本小说家、评论家江口涣。 8、与下面句子画线部分表达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1 分) 明天学校组织春游,这真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A、

5、这不能不说不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B、这不能不说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C、这怎能不说不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D、这怎能说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9、按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空。 (10 分)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眼看近却无。 , 。 ,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 紫。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 香远益清, , 。 我们一点杂念也没有, , 。 (郑振铎海燕 )刘禹锡陋室铭一文中总结全文点名陋室不陋的句子是: 。 周敦颐爱莲说一文人们常用名句 , 。来比喻洁身自好,不 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树”是文人雅士笔下的爱物,请

6、任意写出古诗词曲中带有“树”字的两个连贯的句 子: , 。 10、请点出不同意思的标点符号:(4 分) 从前有个财主,他打算开个酒店,要出一两银子征求新店对联。有个秀才去应征。财主 先付了三钱银子作为定钱,说:“对联要称赞我的酒好、醋酸、猪肥、店里又没有老鼠。 ” 那个秀才人笔一挥,很快就写成了: 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先生先念一遍,财主非常高兴,先生是怎么念的?请你为先生加标点。 养 猪 大 如 山 老 鼠 头 头 死 酿 酒 缸 缸 好 造 醋 坛 坛 酸 余下的七钱银子财主就不想给了。第二天,秀才把对联加上了标点,就成了:(请你为 先生加标点。 )养 猪 大 如 山

7、 老 鼠 头 头 死 酿 酒 缸 缸 好 造 醋 坛 坛 酸二、现代文阅读(二、现代文阅读(30 分)分)(一) 难忘的一课难忘的一课 (15 分)分)那天的风雪真暴,外面像是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大家都在喊冷,读书的 心思似乎已被冻住。一屋的跺脚声。 鼻头红红的欧阳老师挤进教室时,等待了许久的风席卷而入,墙壁上的中学生守 则一鼓一顿,开玩笑似的卷向空中,又一个跟头_了下来。往日很温和的欧阳老师 _:满脸的严肃庄重甚至冷酷,一如室外的天气。乱哄哄的教室静了下来,我们 _地望着他。 “请同学们穿上胶鞋,我们到操场上去。 ”几十双眼睛在问。 “我要求同学们到操场上站立 5 分钟。 ”3教室外

8、,卷地而起的雪粒雪团呛得人睁不开眼张不开口。脸上像有无数把细窄的刀 在拉在划,厚实的衣服像铁块冰块,脚像是踩在带冰碴的水里。我们挤在屋檐下,不肯迈 向操场半步。欧阳老师没有说什么,面对我们,脱下羽绒衣,线衣脱到一半,夹着雪的狂 风帮他完成了另一半。 “到操场上去,站好。 ”老师脸色苍白,一字一顿地对我们说。 谁也没有吭声,我们老老实实地到操场排好了队。瘦削的欧阳老师只穿一件白衬褂, 衬褂紧裹着的他更显得单薄。我们规规矩矩地站着。5 分钟过去了,老师吃力地说:“解 散” 。就在我还未透彻地理解欧阳老师这一课时,仅有“中师”文凭的他,考取了北京一 所师范大学的研究生。 以后的岁月里,我时时想到那一

9、课,想起欧阳老师课后的一番话:“在教室时,我 们都以为自己敌不过那场风雪,事实上,我们不是都顶住了吗?面对困难许多人戴着放大 镜,但和困难拼搏一番后,你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我很庆幸,那天我没有像个别 的同学那样缩在教室里,在那个风雪交加的时候,在那个空旷的操场上,我上了终身难忘 的一课。 11、在文中第自然段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_。 (2 分)A. 丢 今非昔比 惊叹 B. 降 神态自若 惊恐C. 栽 一反常态 惊异 D. 飘 判若两人 惊诧 12、下边没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个句子是_。 (2 分)A、厚实的衣服像铁块冰块B、外面像是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C、满脸的严肃庄重

10、甚至冷酷如室外的天气D、大家都在喊冷,读书的心思似乎已被冻住了 13、文章第自然段写的内容是:_ 。作者详写了_ _, 略写了_ _,目的是为了通过_的渲染,突出文章的中心。 (4 分) 14、文章中揭示欧阳老师在操场上给学生上这“一课”用意的一句话是:_ _。 (3 分 15、作者在第自然段补充叙述了“一课”之外的另一件事,有什么作用?(4 分) 答:_ 。(一)我长大了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 中学了。 ”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 于是,我继

11、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 痘了。 ”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 渐渐, “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 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 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 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才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 是位瘦小的老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

12、在地上的菜。突然 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4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 ,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晚饭桌 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 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 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

13、“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我 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 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 大了。 16、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 _(2 分)17、文中画线句子是 描写,作用是 _(1+2 分)18、文中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 “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_(2 分)19、家里“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 ,而“我”想象中会有怎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 想象? (2 分) 20、为什么文中“撞人”和“吃晚饭”详写,而照顾老奶奶却略写呢? (3 分) 21、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 大了。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 分) 三、文言文阅读(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