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兔摘果子》教学设计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954252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兔摘果子》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兔摘果子》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兔摘果子》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兔摘果子》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兔摘果子》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兔摘果子》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兔摘果子》教学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兔摘果子教学案例张庄镇中心幼儿园 刘王玲一、教材分析: 小兔摘果子是一个讲述活动,本次活动符合季节的变化特 征,帮助幼儿来认识秋天。同时也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发展 幼儿的想象力、创造性和口述表达能力,通过几幅挂图的关系也 培养了幼儿的思维逻辑性。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大胆的想大胆的 说。 二、活动目标: 1.发现画面之间的关系,理解画面主要内容。 2.尝试依据画面提供的线索构思故事情节。 3.愿意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想法。 三、活动重、难点: 1.展开想象,补充缺少的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思维逻辑性。 2.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千篇一律。 四、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 2.纸和笔人手一份。 3.

2、和教学挂图尺寸一般大的空白纸张,当做挂图三。 五、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教学挂图,引发幼儿的观察兴趣。 a.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观察每一幅画面。 b.幼儿观察挂图,教师提醒幼儿想一想:画面中有谁?发生了什 么事情? 2.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理解画面并讲述画面内容。 a.教师手指挂图一,提问:这是什么季节?小白兔准备去做什么?b.引导幼儿观察挂图二,然后提问:小白兔怎么了?它为什么站 在苹果树下哭?小白兔遇到了什么困难? 3.启发幼儿展开想象,补充缺少的故事情节。 a.出示挂图三和挂图四,引导幼儿观察挂图三的空白画面和挂图 四,并请幼儿猜一猜、说一说:这时会发生什么事呢?小白兔摘 到苹果了吗

3、?它是怎样得到苹果的?应该在空白页上画什么呢? b.引导幼儿再次观察挂图一、挂图二和挂图四,启发幼儿根据图 片关系,推测挂图三的内容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对幼儿的想象给 予肯定和鼓励。 c.鼓励幼儿想出各种方法,将自己的想象画在纸上,为挂图三填 补合适的内容。 d.将幼儿想象内容统一贴在空白纸上,对幼儿提出的小兔摘果子 的方法进行分类,引导幼儿讨论,哪一种方法最方便最可行。 4.依据图片内容和自己的想象进行完整讲述。 a.引导幼儿根据挂图已有画面和自己的想象进行完整讲述,对幼 儿富有创造性的讲述给予鼓励。 b.引导幼儿认真倾听他人的讲述,并能说出别人讲述中的合理之 处。【简析】幼儿园指导纲要语言领

4、域教育要求强调鼓励幼儿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指导要点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思维、社会参与水平、交流技能、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教育应当渗透在所有的活动中。在这个活动中各个方面都有体现,对幼儿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小树叶找妈妈教学案例张庄镇中心幼儿园 董丽勤活动目标: 1、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树和树叶的主要特征及之间的亲密关系。2、参与相应情境,欣赏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理解诗歌 所表达的含义,萌发爱护树木的环保意识。 3、结合自己所了解的树与人、动物、环境的关系等知识经验, 进行诗句的创编,发展创造力和

5、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树叶每人一片。 2、活动室布置成树林场景,小熊木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以小树叶引入,进入树林 “小朋友带着小树叶,唱着大树妈妈的歌到树林找大树妈妈 玩,好吗?” (二)欣赏树林美景,探索树和树叶 1、幼儿运用肢体语言,表现各种树枝。 “这里哪些树你认识?” “松树的树枝怎么长?” (柳树、榕树、 芒果树、龙眼树呢?) (让幼儿作手势,双手向两边平举。 “松树的树枝是横生”等)2、根据树叶的不同特征,帮小树叶找妈妈 “小朋友,快去找小树叶的妈妈吧。你们要看好它们长什么样 的,不要找错。 ” 3、回忆和巩固动物、自然现象、人与树的关系 “今天我们帮小树叶找到了

6、妈妈。小树叶很高兴。因为小树叶 喜欢和妈妈在一起,还有谁喜欢和树妈妈在一起?”用动作表现 它们与树在一起的情景。 (三)保护树妈妈,学习、创编儿歌 1、通过情境对话,熟悉儿歌内容。“看,谁来了?是大树妈妈的朋友吗?”教师操作小熊木偶 “它想干什么?你猜它用什么造房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鸟、 松鼠会怎么说?” (不行,不行!) 2、幼儿讨论小熊不能砍树的道理,如大树是小鸟的家等。 3、小朋友一起来帮小熊想办法, “小熊要住在哪儿?” 4、学儿歌:老师把刚才发生的事编成一首儿歌。教师完整地 朗诵儿歌。请幼儿边跟教师念儿歌,边做相应的动作。 5.创编儿歌 :“树的那些朋友会阻止小熊的砍树行为吗

7、?为 什么?” 启发幼儿仿编第二、三句诗,鼓励幼儿大胆想像、表达。(四)唱歌跳舞,共同欢庆 大树妈妈又多了一个好朋友,真开心!咱们一起来唱个歌(旋律 为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庆祝一下吧! 附儿歌:小熊砍树 小熊要盖房,上山去砍树。 小鸟说:别砍,别砍,树是我的家。 松鼠说:别砍,别砍,我在树上住。 为了朋友都有地方住, 小熊不盖房,小熊不砍 树, 夜晚睡在树洞里,甜甜 美美打呼噜。 区域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能积极主动 地参加各类活动,体验成功 的快乐情绪。 2、继续激发幼儿主动发现、探索、操作的兴趣。 3、培养幼儿自主、坚持、专注的心理品质。 活动流程: 投放材料幼儿自主探索师生共同分享成果

8、 玩沙活动:造树林 (材料:沙池(湿)树枝) 手工:叶贴(泥塑) 材料:树叶、图画纸、胶水(橡皮泥)科学:树叶变红 (材料:红墨水、树叶) 语言:(播新闻)看图书 (材料:(自制电视)图书)计算:打扮树妈妈 (材料:大可乐瓶剪成树状、树叶、花片)常识:小树叶找妈妈 (材料:照片、树叶)奇妙的数字奇妙的数字“0”“0”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张庄镇中心幼儿园张庄镇中心幼儿园 李瑞敏李瑞敏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让幼儿对“0”有初步的认识,让幼儿在现实生 活中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了解对“0”有更深刻的的认识和了解。 活动目标:活动目标: 1.了解、知道“没有了”可以用“0”表示,并初步了解 “0”还可以表示其

9、他,如“起点”、“界限”等,探索“0”在 生活中的作用。 2.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和求 知欲望。 3.培养幼儿的观察、思维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重活动重难点:难点:认识“0”以及“0”的多种含义。 活动准备:活动准备:数卡若干、直尺、温度计。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 一、弹律动引入新课1.幼儿跟着律动进入新课。2 “猪八戒大耳朵,猪八戒偷西瓜,东瞅瞅,西望望摘个西 瓜尝一尝。小朋友,我们一起去看看猪八戒偷吃了几个西瓜。 ” 二、学习“0”的含义 认识数字“0” ,知道没有了可以用“0”表示。 1.出示猪八戒吃西瓜的图片。提问: 地里有几个西瓜?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猪八

10、戒吃了几个西瓜?地里还剩几个西瓜?我们用数字几来 表示?西瓜太好吃了,猪八戒把地里剩下的 1 个西瓜也吃了,地 里还有西瓜吗?你能用哪个数字来表示? 出示数卡“0” ,引导幼儿说“0”像什么,初步感知“0” 的形状。 儿歌形象识记“0”:“数字零,圆圆的,扁扁的,像鸡蛋。” 师小结: 0 和 1、2 一样,也是一个数。 2.进一步认识数字“0” ,知道“没有了”可以用“0”来表示。班里有几位老师分别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三位老师都开会了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二)了解“0”还可以表示“起点” 、 “界限” 。 1.寻找直尺中的“0”,并知道“0”在这里起的是什么作用? (是“起点“的作用。)

11、2.观察温度计,了解“0”表示“界限”的含义。 3.数字排队游戏,感知“0”表示“起点”的含义 (三)联系生活实际,让幼儿了解“0”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1.教师提问:你在什么地方见过“0”?2.幼儿自由讲。(四)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数字宝宝“0”,知道它可以表 示“没有了”、“起点”、“界限”等意义。其实,它在我们生 活中无处不在,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小朋友只要仔细观察,一定 会发现更多关于 0 的奥秘。 三、活动结束小朋友随着音乐排队到室外游戏。 【简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0”无处不在,知道“0”在现实生活中的多种含义,通过幼儿自己的观察,在形象记忆的基础上,对“0”有更加深刻

12、的了解。小兔乖乖教学设计张庄镇中心幼儿园 王勤玲一、设计意图 小兔乖乖是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三个小兔宝宝活泼可爱、 聪明机智的形象已深得幼儿的喜爱,反面角色大灰狼则是幼儿心 中“坏蛋”的代名词。结合小班幼儿的特点,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巧妙地将情景游戏纳入语言活动中,让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游戏环 境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同时增强“自我保护” 的意识。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说话。 2、学说相应的短句,如:“你是,我就不开门!” 三、活动准备 小兔跳的律动音乐、木偶、布景等。 四、活动过程 (一)教师和幼儿回忆故事,引出活动 师:“小朋友,你们听过小兔乖乖的故事吗?故

13、事里面有些谁?” (幼儿回忆故事中的角色) 。 师:“今天我们就来当小兔子,你们想当谁呀?” (幼儿回答:红 眼睛、长耳朵、短尾巴。 ) 出示兔妈妈木偶,引导幼儿说兔妈妈的话。 (二)出现大灰狼 1、传来敲门声。 师:“咦,是谁在敲门?” (请幼儿猜) 2、引导幼儿说:“你把尾巴伸进来让我们瞧瞧!” (出现门慢慢打开,一条大灰狼的尾巴伸了进来。 ) 3、引导幼儿猜猜是谁,并说出理由。 师:“是不是大灰狼呢?” (出现大灰狼的头。 ) 4、师:“真的是大灰狼,开门吗?” (引导幼儿学说相应的 短句,如:“你是,我就不开门!” ) 5、 (出现大灰狼不见了。 ) 师:“看,大灰狼看见你们把门关得紧

14、紧的,走不进来,只能灰 溜溜地走了” 。 (过渡:幼儿听音乐做小兔的律动。 ) (三)出现大老虎 1、传来敲门声。 师:“又是谁在敲门?” (引导幼儿猜。 ) “我们问问它。 ” (幼儿集体问:“谁呀?” ) 2、传来老虎的回答声:“我是你们的妈妈” 。 师:“是我们的妈妈吗?” (请幼儿说出让他把尾巴伸进来。 ) (出现门慢慢地打开,一条大老虎的尾巴伸了进来。 ) 3、引导幼儿观察尾巴,猜猜动物,并说出理由。 4、师:“到底是谁呢?” (出现大老虎的头。 ) 5、师:“真的是大老虎,开不开门?” 引导幼儿学说相应的短句。 6、引导幼儿想出对付大老虎的办法。 (过渡:小兔子本领真大,把门关得紧

15、紧的,大灰狼、大老 虎都进不来。我们休息一会儿,睡觉吧。 ) (四)兔妈妈回家 1、传出兔妈妈的敲门声和唱歌声。 师:“咦,是谁在敲门呢?” (引导幼儿猜) 师:“是不是妈妈呢?我们来看一看。 ” (出现门慢慢打开,兔妈 妈出现了。 ) 2、师:“真的是妈妈呀!” (幼儿边唱边开门:“就开就开, 我就开,妈妈回来了,就把门儿开。 ” ) 3、在幼儿唱的过程中,出现兔妈妈木偶。 师:“小兔子,你们乖吗?妈妈不在的时候,发生过什么事吗?” (幼儿讲述先前发生的事。 ) 师:“你们真乖,妈妈拔了那么多的萝卜给你们吃。 ” (教师给幼 儿每人一根,幼儿听音乐边跳边离开教室。 ) 【简析】 纲要指出要给孩子创设一个自由,宽 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 鼓励 吸引幼儿与教 师,同伴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本活动课 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有创设情景回忆故事,讲述 故事给孩子们的语言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 间。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得到进步。孩子的语言在生活中积极主动的发展起来 了。同时教师也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用 语言进行交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