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复习检测题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954229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与哲学》复习检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生活与哲学》复习检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生活与哲学》复习检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生活与哲学》复习检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生活与哲学》复习检测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活与哲学》复习检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与哲学》复习检测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生活与哲学生活与哲学第八课复习检测题第八课复习检测题第第 I 卷卷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事物中属于新事物的是 我国 50 年代末出现的“大跃进” 克隆技术和纳米技术 社会主义社会的诞生 计算机算命 包装美观的假冒伪劣商品 计算机网络技术 A B C D2.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这是因为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无 可比拟的优越性,它 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地、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 汲取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 素 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彻底否定了违背客观规律的旧事物 A. B. C. D. 3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这句

2、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 A世界上没有僵死的、一成不变的事物 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C要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变化发展的世界 4, 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为“不识字的人” 。20 世纪 70 年代,世界上又把文盲定为“看不懂 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 。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确定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 。可 见 A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 B人的认识在不断地变化发展 C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新陈代谢 D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5下列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点的是 A邯郸学步 B唇亡齿寒 C吐故纳新 D因地制宜 6我国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

3、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 无不移易。 ”这一观点说明: A法、势、事例、风气都是不由人的意志决定的客观存在 B客观事物是随着人的认识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的 C龚自珍的观点是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的认识 D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7. (2008 天津卷)2008 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也称作“大部制”改革。 “大部制”改革是 1982 年以来我国第 6 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我国的行政机构改革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一 蹴而就。这体现了 A.发展是循环往复的过程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8. 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中央就

4、曾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 一些文件也有类似提法。2006 年,中央又一次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新农村。这一过程说明 A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 C新事物最终必定要战胜旧事物 D旧事物还有可能重新压倒新事物 9.(2008 江苏卷 32)下列诗句中蕴含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道理的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 B c D 10.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一首诗中写到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两句诗 反映出的哲理是( ) A、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C、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旧事物阻挡不住新事物的产生和成长 D、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11郑板桥有诗云:“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 绕风池。 ”其中的哲学寓意是 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 旧事物不符合发展的规律 新事物的成长要靠人们的热情扶持 A B C D 12.由于短信在传递信息、沟通感情、增进人际交往的方面给人们带来了快捷和便利,深 受人们青睐。这反映了 A.新出现的事物都是符合人民利益的 B.量变发展到

6、一定阶段必然发生质变 C.事物在变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必然联系 D.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13.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 10 月 9 日至 12 日在北京举行。全会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市场 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国内 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积极应对挑战。这说 明( ) A.事物的发展是总趋势是前进的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C.联系的多样性 D.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14 “没有卖不出的豆子” 。意思是说,卖豆子的农民如果没卖出豆子,可以加水让它发 芽,几天后就可以卖豆芽;如果豆芽卖不

7、动,干脆让它长大些卖豆苗;如果豆苗卖不动, 可以移植到花盆卖盆景;如果盆景卖不动,那么就把它移植到泥土里,几个月后,它就 会结出许多豆子。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遭遇人生挫折是偶然的 B要正视前进道路的曲折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C把握人生机遇是必然的 D要正视社会环境的复杂性 15宋词名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体现的哲理是 A事物的发展是一帆风顺的 B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C新事物在力量上总是强于旧事物 D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16.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苏南与苏北发展差距较大。苏北相对滞后,近几年,省委省政 府高度重视苏北发展,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加大 ,正使得苏北经

8、济从“低谷崛起,从洼 地起飞 ” ,区域协调发展的前途一片光明。这说明( ) A.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曲折的 B.旧事物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C.新事物总是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 D.任何事物都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7.2008 年 5 月 23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第三次看望了四川灾区北川中学师生,在北川中 学高三(1)班用粉笔写下的“多难兴邦”四个字, “多难兴邦”四字说明:() A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B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的 C事物在曲折中前进 D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18.下列对“量变”的理解正确的是 A. 量变既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又是发展的环节 B. 量

9、变阶段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 C. 只要有量变,就会有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 量变阶段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态19.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 A. 事物的变化是前进还是后退 B. 事物的数量是增加还是减少 C. 事物的变化是大还是小 D. 事物的性质是否发生了根本变化 20.下列不符合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是 A.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B. 防微杜渐 C.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D.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21、西藏作为西部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西藏的广大干部群众要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 “抓住机遇”的哲学理论根据是 A有量变的发生,必有质

10、变的结果B只有把量变控制在一定范围和限度内,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质C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来实现的D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先从量变开始 22.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也是空前艰巨的历史任务,不能急 于求成,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这说明 A.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B.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C. 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D.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必须重视量的积累 23. 国家发改委负责人指出:带薪年休假正式出台后,首先只能在有条件的部门实施,要 在全社会普遍实施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与过程。这样

11、做的原因是: A凡事一分为二 B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与必要准备 D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24.下列诗句包含的哲理与上题答案一致的是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A . B . C. D . 25. 航空界有个关于飞行安全的“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 29 次轻 微事故和 300 起未遂先兆及 1000 起事故隐患。 “海恩法则”启示我们 A. 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规律 B. 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 C.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 任何

12、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26.(08海南)中国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组合选项中,两 者都蕴含量变引起质变哲理的是( )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C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书读百遍,其意自见27, 【真题】 (2008全国卷)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中施肥浇水全凭经验和感觉。某教授对 传统经验进行系统分析去伪存真、总结概括,研究、开发出“基于模型的精确作物管 理技术” ,指导农民定时定量科学种田,取得了少施氮肥、增产增收的显著成效。定时定 量科学

13、种田取得显著成效,说明 量的积累必然推动事物的发展 量的积累不一定引起质的变化 适度量变才能推动事物发展 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A B C D 28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 A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 B质变是事物各个量变的总和 C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 D量变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过程29.“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与“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共同蕴涵 的哲理是 A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B要重视量的积累 C量变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D要重视事物的质变 30 “拯救森林,筷行动”公众环保项目由国际绿色和平组织发起,旨在倡导公众从拒绝金太阳新课标

14、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一次性筷子做起,共同保护森林资源。 “拯救森林,筷行动”体现的哲理是 有了量变就有质变 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 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A B C D 31在各种比赛中,有人尽管具备争金夺银的能力,但在关键时刻,却瞻前顾后,畏首 畏尾,缺乏信心,结果痛失良机。这启示我们 A. 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B. 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C.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D. 事物由量变到质变再到量变,不断往复,无限循环 32.专家指出,沙尘天气的治理事业是长期的过程,一定要树立长期治理的理想,不要今 年植树,明年就期望见效。这一观点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 A.树立正确的意识,让意识决定物质 B.在前进中看到曲折,在曲折中看到光明 C.重视量的积累,不能急于求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