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教师(课本)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369537 上传时间:2017-02-10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4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教师(课本)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第六章--教师(课本)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第六章--教师(课本)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第六章--教师(课本)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第六章--教师(课本)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教师(课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教师(课本)(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教   师  2 本章学习目的与要求  业地位,教师权利与义务  师的专业化及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其构建与实施  3 第六章   教   师  第一节    教师职业概述  第二节    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专业发展  第三节    教师学习共同体与教师发展  4 第一节    教师职业概述  一、教师职业及其发展  二、教师劳动的特点 &n

2、bsp;三、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10 一、教师职业概述       教师是以教育职业或活动为生存、发展方式的职业群体。       1897年创办的南洋公学师范院和 1902年清朝 钦定学堂章程 提出的京师大学专设师范馆, 标志着我国师范教育的开始。  11    教师:从事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     “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 ( 教师法 ) &

3、nbsp;12 二、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劳动对象上的特点 复杂性  教师劳动手段上的特点 示范性  教师劳动过程上的特点 长期性  教师劳动性质上的特点 创造性  教师劳动形态和劳动成果上的特点   个体性与集体性  13 教师劳动对象上的特点 复杂性   14 教师劳动对象上的特点 复杂性     “相同或不变的教育对象”!  15 教师劳动对象上的特点 复杂性  教育的情景和条件也时时多变!  16 教师劳动手段上的特点 示范性     &

4、nbsp;教师的劳动手段,就是教师主体本身,即教师所具有的知识、智能、情感、意志、品格等个人素质。  17 教师劳动手段上的特点 示范性  言传身教  教师必须 达到甚至超过 教材所代表的知识、智能水平,否则无法完成教学任务!  18 教师劳动手段上的特点 示范性   依据:学生的 “ 向师性 ” 和 “ 模仿性 ”     “ 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 ”  德国    第斯多惠  19 教师劳动过程上的特点 长期性  

5、“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  十年之计,莫若树木;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管   仲  20 教师劳动过程上的特点 长期性  学生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发展、能力的形成、道德品质的培养、世界观的确立都是长期的过程。(  “发展的观点 ” )  21 教师劳动性质上的特点 创造性  依据:教师对象的特殊性  教育情景的复杂性  表现:因材施教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教材内容的处理和加工  教育机智  22 教师劳动形态和劳动成果上的特点 &nbs

6、p; 个体性与集体性  思考:教师的劳动成果是什么?  23 教师劳动形态和劳动成果上的特点   个体性与集体性  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个环节都需要教师独立完成  学生身心发展是教师集体劳动的结晶,同时受到家庭、社会的共同影响。  24 三、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教师的权利  教育教学权      科学研究权  管理学生权       获取报酬待遇权  民主管理权       进修培训权   教师的义务

7、  132 25 自选作业四       中小学教师是否仍然应该拥有惩戒权?理由?  作业要求:资料收集 +小组合作完成  第二节     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专业发展  27 一、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专业标准的核心和基本内容,建立科学的教师专业标准是教学从一种 “ 职业 ” 变为一种 “ 专业 ” 的基本标志。  28 教师的专业素养  专业理念  职业道德  专业知识  心)  专业能力  心理素

8、质  29 一、教师的专业素养  专业理念  宏观:教育观、学生观、教育活动观、  质量观、评价观  微观:关于学习和学习者的信念  关于教学的信念、关于学科的信念  关于自我和教学作用的信念等  30 一、教师的专业素养  职业道德   对教师专业的认同及其表现 敬业意识  教师专业目标理想的确立及其表现 乐业意识  31 一、教师的专业素养  职业道德   32 一、教师的专业素养  专业知识   心)   33 心) &

9、nbsp;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掌握所教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了解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34 是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即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应用并表现出来的教育教学的认识。  35 一、教师的专业素养  专业能力         请看书 忆以前任课老师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技巧。  36 一、教师的专业素养  专业能力   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实施能力  教学检

10、查评价能力  37 一、教师的专业素养  专业能力   38 一、教师的专业素养  心理素质  39 一、教师的专业素养  心理素质  感  40 生命备课  41 二、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概述  教师专业化  教师个体专业化  教师群体专业化  教育知识技能的体系化  教师教育的专业化  教师资格的制度化  教师活动的团体化  42 二、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历程    

11、     请看书 点阅读思考柏林纳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划分,划出你认为的要点。  43 二、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历程          结合自身现在的学习,阅读并思考 (此部分亦可以带领学生边看表格,边讲解)  44 二、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开放、多样化的教师职前培养模式  层次上  类型上  高等师范院校  中等师范学校  专科师范院校  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  综合院校的教师

12、教育  45 二、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教师的上岗培训  使初任者明确教师的职责  引导新老教师的交流  注重引导新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与能力  46 二、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教师继续教育  第三节     教师学习共同体与教师发展  48 第三节     教师学习共同体与教师发展   一、教师学习共同体概述   教师学习共同体内涵   教师学习共同体特征   教

13、师学习共同体类型   学习共同体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   二、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实施   校内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合作   校际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合作   网络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49 一、教师学习共同体概述   教师学习共同体内涵       所谓教师 “ 学习共同体 ” 是学习者及助学者(教师、专家、辅导员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共同体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  50 一

14、、教师学习共同体概述   教师学习共同体内涵       由有着强烈学习意愿与共同研究兴趣的教师自愿组成,其共同目标是要在共同参与的各种教育实践和研究实践中形成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并通过创造与传承知识而促进自身的成长,乃至达到教师整体的发展。  51 一、教师学习共同体概述   教师学习共同体特征   教师学习共同体类型   52 一、教师学习共同体概述  学习共同体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   53 二、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实施   校内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合作   校际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合作   网络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享机制及完善的冲突解决机制   54 二、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实施   网络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