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946818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 叶国忠叶国忠教学分析:教学分析:本节课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 4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二框的内容。 课程标准对本节教学内容规定为:(1)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以及理解新生事物为什么是不可战胜的和新事物的发展为什么不是一帆风顺的。 (2)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与质变和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原理。本节课框题设二个目:一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二是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学生分析:学生分析:学生初步认识唯物辩证法的一些哲学基本观点,带着好奇来学习。因此,对这些问题会产生极大的兴趣。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和辩证思维能力较差,对一些问题的理

2、解较难,尤其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社会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是新生事物,却在某些国家又出现解体”的问题理解更难。教学设计总体思想:教学设计总体思想:本人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遵循课程标准从情景导入到情景分析又回到情景回归的教材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材料、探讨“活动探究”问题、归纳和总结哲理观点,联系实际,运用典型事例来分析蕴涵哲理观点,运用故事、做实验、讨论等具体的事例,借助多媒体辅助工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设情景教学,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内容识记理解运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前途是光 明的,道 路是曲折

3、的新旧事物的 含义 衡量新旧事 物的根本标 志新事物为什么能够 战胜旧事物? 新事物的发展为什 么不是一帆风顺的?运用事物的发 展是前进性和 曲折性统一的 原理来正确看 待我国社会主 义在前进中出 现的困难以及 人生道路的曲 折1、分析 “活动探 究”教材 和图片 2、比较新 旧事物、 量变与质 变 3、哲学典 故的运用、 名言警句 蕴涵的哲 理 4、问题探 究1、引导学生正确对待 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出 现的困难、曲折,增强 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 信念。 2、对学生进行耐挫折 教育,引导他们正确看 待人生道路中出现的挫 折。 3、树立矛盾分析的观 点,学会辩证地看问题, 一分为二地对待事物。

4、4、树立远大理想,奋 斗目标与脚踏实际艰苦 奋斗结合起来,增强社 会责任感,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 的准备, 促进事物 的质变量变的含义 质变的含义量变与质变的辩证 统一原理 在量变与质变的关 系上形而上学有两 种表现形式运用量变和质 变的辩证关系 原理来探讨方 法论的要求, 重视量的积累; 不失时机地促 进飞跃。起。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任何事物的变化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难点:新事物的发展为什么不是一帆风顺的即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推进新课程,既然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

5、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区分,那么事物的发展是不是一帆风顺的,它的变化状态又是怎样的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些问题。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师引导同学们阅读 P63“活动探究”问题,要求同学们分组讨论、质疑问题。20 世纪末,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遇到空前的挫折。对此,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的历史终结了,所有都将走上西方式的发展道路。有人则认为,虽然目前我国生产力水平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还存着较大的差距,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完善,但这只是暂时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有着远大发展前途的社会主义社会,一定能够越来越充分地发挥出它的巨大潜力和优越性

6、。结合左边的两种说法,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社会具有远大发展前途?辛亥革命推翻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一上台就迫不及待地改国号,但他仅做了 83 天皇帝,就在一片讨伐声中被迫取消帝制。随后,张勋借机进京,拥戴清废帝溥仪登基,其复辟行为遭到了革命党人的讨伐,张勋出逃,溥仪被迫宣布退位,复辟闹剧仅维持了 12 天。结合左边材料,谈谈袁世凯和张勋为什么要复辟?他们的复辟为什么必然要失败?新生事物的发展会不会一帆风顺?为什么?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 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前途 是光 明的, 道

7、路 是曲 折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借助多媒体教 学辅助工具展示上面两个“活动探究” 材料,引导同学们自主阅读,参与讨 论,成为他们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合 作者,并根据教学的需要时时质疑问 题:新事物是不是以时间出现先后? 或以力量强弱来判断?引发他们的继 续讨论新旧事物的根本区别问题: (1)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代表事物 发展的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 大的发展前途;旧事物是同客观规律 背道而驰正日趋灭亡的东西。 (2)新事物比旧事物具有无可比拟的 优越性,它克服了旧事物中的消极的 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 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所 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3)在社会历史领域中,

8、新事物符合 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然会得到人 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而旧事物违背 人民的意愿和根本利益,得不到人民 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所以新旧事物的 根本区别不能以时间出现的先后顺序, 力量的强弱作为标准,而是以是否同 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从而得 出: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那么新 事物的发展是不是一帆风顺呢?在同 学们的自由阅读讨论的基础上,总结 出: (1)新事物的成长总是经历一个由小 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2)旧事物决不会自行消去,为了维 护自身的地位,它总是竭力扼杀和摧 残新事物,阻止新事物的成长壮大。 (3)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接 受需要有一个过程。 因此新事物

9、的成长不可能是一帆风顺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围绕着“活 动探究”的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 发表不同的看法: 生 1: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崭新的社 会制度,是一种新生事物,出现暂时 的倒退、解体,是难免的,不能说它 不是新生事物。 生 2:社会主义国家在短时间内出现解 体,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不符合社会 发展的规律,不是新事物。 生 3:社会主义国家在较短的时间内解 体,有它的客观历史原因和国际背景, 不能因为出现解体,来否定社会主义 制度存在的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性。 生 4:一种新事物的发展是有强大的生 命力,一旦诞生是有远大的发展前途, 正如唐代诗人白居易所说:“离离原 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

10、烧不尽,春 风吹又生” ,印证了社会主义制度出现 的曲折是暂时的、具有颠扑不灭的真 理。 生 5: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封建帝 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在中国历 史上是新生事物,但是在两千多年深 根蒂固的封建专制统治下,封建统治 阶级势力还很强大,必然会竭力扼杀 新生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生 6:资产阶级共和国刚建立,力量比 较弱小,也存在着不完善,不可避免 地会出现复辟。 生 7:在社会历史领域,复辟是历史的 倒退,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最终 必胜会失败。 生 8:正如中国共产党成立一样,它刚 成立时只有几十名党员,发展到现在 拥有 6800 多万名党员,新生事物的发 展总是从小到大,从不

11、完善到完善的(1)遵循学生的 认知规律和教 材内容的需要。(2)按照课程 标准的要求 从知识、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 观等方面,让 学生在活动中 感知“三维目 标” ,达到教与 学的目的。 (3)按照课程 标准的要求, 设计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体 现了学生的主 体地位和教师 的主导作用。 (4)设计“活动 探究”问题, 旨在提高同学 们理论联系实 际的能力,增 强了逻辑思维 的能力。 (5)通过教学活 动,密切了师 生关系,增强 学生自主学习 的能力,提高 了师生交流与 合作的能力。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 总之,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 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

12、回的。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 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满腔热情地 支持和保护新事物的成长、壮大,又 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 路遇到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 与考验。过程,尽管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弱点, 它总是在曲折中不断地向前发展 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 P65-P66 内容,积极参与讨论,发表看法。 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做好量变 的准备, 促进事物 的质变我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同学们阅读课本P65“活动探究”和课本 P65 两段量变 和质变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同学们讨论, 质疑“探究问题”和做实验的过程,分 析、归纳出量变与质量的区别:项 目变化指

13、 向变化状态变化的结果量 变数量程 度逐渐不显 著性质没有 变,事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 主阅读教材 P65-P66,按小组进 行讨论、质疑,教师参与学生 的讨论,与学生共同探究问题:生 1:谷子增加一粒,头发减少 一根,那只能说明数量上发生 增加或减少,是一种逐渐的, 不显著的变化属于量变。(1)通过生生 互动、师生互 动,主旨在提 高交流合作和 自主学习能力, 密切师生关系, 使他们建立平 等友好合作的 关系上,共同黑格尔哲学讲演录中有两个有趣的论证一个是“谷堆论证” ,另一个是“秃头论证” 。他说:“一粒谷子能否造成一堆?或者是:少一根头发能否造成一个秃头?一不能。一再来一粒或一根

14、怎样?一还是不行。这个问题一直重复下去,总是问加一粒谷或减一根头发如何。等到最后,人们说可以造成一堆或一个秃头了,这时那最后的一粒谷子或最后减的一根头发便造成一堆或一个秃头了。 ”阅读左边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谷堆”和“秃头”的生成过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量的进展看起来并不改变什么,而只是增加和减少;但是最后却过渡到了反面去” 。黑格尔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我国古代哲人留下了许多富含哲理的名言警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 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1)左边图片说明了什么道理?(2)请分析这些名言

15、警句中包含的哲学道理。(3)你还能说出哪些类似的名言警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 土;千 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 成江海。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1)左边图片说明了什么道理。(2)请分析这些名言警句中包含的哲学 道理。(3)你还能说出哪些类似的名言警句?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 物质 变根本性 质剧烈显著性质改变, 一事物变 为他事物生 2:谷子数量增加到最后能堆 成一堆;头发减少到没有一根, 成为秃头,说明了量的积累达 到一定程度会发生了质变。 (学生 3 演示实验):将放有 少量冰块的烧杯,用酒精灯加 热,并插入温度计这时,冰逐 渐升高,水又沸腾了。这一过 程用图示表示就是:促进教与学的 进步。 (2)通过学生 演示实验活动, 旨在培养学生 动手和操作能 力,观察和判 断现象能力, 提高他们抽象 的思维能力。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做好 量变的准 备,促进 事物的质 变因此,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对增减和 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 的变化。我们通常在日常生活中看到 的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等,都是事 物在量变过程 所呈现的状态。质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