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青海城镇居民消费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6946482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青海城镇居民消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青海城镇居民消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青海城镇居民消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青海城镇居民消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青海城镇居民消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青海城镇居民消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青海城镇居民消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全面建全面建设设小康社会中的青海城小康社会中的青海城镇镇居民消居民消费费近几年来,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经济增长和市场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城市居民未来支出的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原来由政府提供的就业、住房、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保障相继转变为由城市居民自己承担部分或全部费用。在预期支出增加的情况下,消费心理发生了变化,呈现出即期消费乏力,消费倾向下降。随着各项改革的逐步到位,居民消费经过低谷和缓慢增长之后,2005 年,消费支出呈现良好的增长势头,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据全省城镇居民家庭的调查资料显示:2005 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8057.85 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

2、0.08%,消费性支出 6245.26 元,增长 8.44%。我省城镇居民消费现状青海市场消费的稳定增长,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亮点的形成和巩固。通过综合各种因素分析,我省消费持续亮点是以餐饮、通讯、教育和住房等为代表的消费持续,同时也是我省推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力量。(一)餐饮消费亮点持续。近年来,随着我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加之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青洽会、国际藏毯会展等活动富有成效, 直接刺激了餐饮业的发展,并加快了餐饮业发展的步伐。统计资料显示:2005 年全省住宿餐饮消费继续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住宿餐饮业零售额达到 24.4 亿元,同比增长 10.3%,拉动了社会消费品零售

3、总额的增长。餐饮业成为消费需求中发展速度最快、增长幅度最高的行业,成为目前消费市场的一大亮点,并将极大地带动相关服务型消费的快速增长。同时,由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消费观念的更新。城镇居民在外就餐越来越多,支出也明显增加。家庭、朋友和同学在外聚会消费成为时尚。由于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快速发展的餐饮业将人们从家庭厨房中逐渐解放出来,人们从吃饱、吃好转向吃出健康、吃出品位、吃出文化,饮食消费逐步走向社会化,在外用餐消费逐年增加。调查资料表明:2005 年我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在外饮食服务性消费2支出 458.93 元,同比增长 23.56%,其中:在外饮食为 458.59 元,同比增

4、长 23.58%。(二)通讯消费旺盛依旧。统计资料显示:2005 年我省在通信设备使用情况中,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移动电话 124.57 部,固定电话 86.75 部,其中移动电话比上年同期增长 46.11%。随着高科技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电子信息类商品销售增长速度不断加快,需求大幅度增加。信息技术商品化已为电子产品注入新的商机。如信息家电、通讯设备、计算机、数字彩电等将继续走俏。 (三)文教消费方兴未艾。调查资料显示,今年以来,我省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支出增长较快。2005 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为 223.57 元,同比增长 26.41%,其中:参观旅游为 38.02元

5、、团体旅游为 63.92 元、其他文娱活动为 92.84 元,同比分别增长59.44%、9.85%和 21.10%。(四)住房消费热度不减。住房消费继续成为居民消费的亮点。今年上半年,我省房地产业投资和销售快速增长的局面虽然有所改变,但住房消费仍然是带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主导产品。同时,住房消费也带动了居住装修消费及其相关用品消费的逐年大增,特别是带动了家具更新,家电换代,厨房革命,整个家庭消费升级。2005 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消费达到 226.38 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 18.35 平方米,比 2000 年增加 6.29 平方米。(五)汽车消费走出暗淡消费的格局。对大宗消费之一

6、的汽车消费,一直作为消费亮点培育,目前我省城镇居民家庭购买汽车“暗淡消费”的格局已初显端倪,由少增多,消费潜力增大。今后几年,部分高收入家庭是汽车消费的突出代表,一旦形成气候,将势不可挡。二、制约居民消费的因素分析(一)居民收入增长不快,导致消费不足居民收入增速不快是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2005 年青海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 8057.85 元,比上年增长 10.08%,比 2000 年增长 63.50%,年均递增 10.33%,而同期我省生产总值增长 12.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低于生产总值增幅 2.0 个百分点,居民收入的增长慢于经济的增长,直接造成生产、流通、分配、交换的循

7、环过程发生阻3滞,使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反作用力不能充分发挥。同时,我省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的拉大影响了消费的增长。调查资料显示:2000 年占全省城镇居民家庭 10%最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2192 元,相当于当年全省平均水平的 42.4%,相当于 10%最高收入组的 21.5%;到 2005 年,这一组相对数据迅速下降至 25.5%和10.4%。高低收入差和收入比的扩大趋势明显,2000 年到 2005 年最低收入组与最高收入组差由 8018 元上升到 17712 元,收入比由 1:4.7 扩大为 1:9.6。由于我省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高收入者因受万元级以下消费资料已趋于饱

8、和因素的制约,消费倾向出现低迷,使高收入者对消费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低收入者与中等收入者有消费欲望但无能力消费。这些现象的综合结果将是全社会消费倾向不断下降,并在一定条件下还可引发消费需求疲软,进而影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由于这些因素,当前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的拉大进而影响了城镇居民消费倾向的下降和消费需求的相对不足。(二)居民家庭预期支出增加影响居民的消费近年来,经济体制改革中,国有企业及部分事业单位减员分流,下岗及失业人员增多,使这部分居民即期收入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即期消费。随着就业、住房、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各项改革的深入,城市居民自己承担部分越来越多,消费者对未来预期支出在增

9、加。虽然各项改革基本到位,但不确定因素增加(如医疗、教育),居民风险和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加强。因此,量入为出,增加储蓄仍将是多数居民的选择。统计资料表明:2005 年我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到达 348.94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14.9%。(三)消费环境难放心,制约居民消费消费环境是影响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决定着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行为。从目前情况看,影响消费者放心消费的环境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绝是消费者放心消费的大敌;二是住房、汽车价格过高制约了居民的消费;三是价格欺诈及不法经营者利欲熏心是消费者放心消费的巨大障碍;四是消费者维权成本过高及维权艰难,严重挫伤了消费者的消费

10、积极性;五是缺乏健全的市场产品质量评价机制,普通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不知情或知之甚少。4三、对激励我省城镇居民消费的几点建议(一)通过提高居民收入的直接手段,扩大消费亮点对影响居民消费增长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当期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由于广大城市居民消费的多与少直接取决于收入水平,因此,当前扩大消费首先就要努力增加居民收入。其次,进一步扩大就业。只有实现就业,居民收入才有稳定来源,才能使消费主体增加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第三,鼓励消费增长,推动消费升级。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清除各种限制消费的障碍。(二)治理消费环境,强化社会诚信 刺激消费,扩大内需,首先应该

11、给消费者一个放心的消费环境。在治理消费环境方面:一是要重点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和营销。对危害严重的要吊销其营业执照,并在经济上给以重罚,使其不再存有侥幸心理,不给假冒伪劣产品生存的机会和土壤。二是就制度本身而言,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保持 “315”行动的长期性和连续性,让制假、售假者与消费者均能感觉天天都是 “315”。健全市场机制,加大监督管理力度。质量监督部门应加大质量监督管理力度,借助新闻部门舆论的力量,定期对假冒伪劣产品进行曝光,树立名牌,使监督管理走向制度化、法制化,让假冒伪劣产品无处藏身。(三)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推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换代随着城镇居民家庭生活的变化,消费观念也在逐

12、步改变。从 2004年我省城镇居民的消费情况看,居民家庭购买商品房、家用汽车、家用电脑与移动电话的拥有量均呈大幅度增长。目前已经形成潜在的消费亮点,要积极促进和正确引导。一是继续鼓励住房消费,要按照国家提出的思路,加强土地市场调控,强化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使房价与居民收入更加适应。出台相关政策,建立住宅消费比较好的环境,并充分发挥信贷等金融服务对房地产消费更好的支持。二是引导汽车消费,充分发挥金融、保险服务对汽车消费的作用,改善汽车消费环境。积极发展和完善汽车信贷抵押以及保险服务,鼓励保险业推进汽车保险产品多元化和保险费率市场化。三是促进通讯、文化、旅游等消费。四是培育新的消费亮点。五是大力

13、提供绿色商品和绿色服务, 挖掘绿色消费潜力,大力提倡环保型、能源节约型和可持续消费方式,做到安全消费,5杜绝有害消费,实现稳定、健康、充足的消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适时推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换代,促进产业升级和产品的更新换代、缩短换代产品或新产品的周期,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尤其是中高收入层的消费需求,对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四)建立完善配套的保障体系,提高居民消费信心指数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是改善人们消费倾向的关键。在国有企业的兼并、破产、减员增效,住房、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各项改革面前,让居民用有限的资金去支付几乎是同时而至的各项改革支

14、出,显然力不从心。因此社会保障问题解决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政府应加大对社会保障资金的支持力度,切实保证三条保障线的资金落实到位,保证中低收入居民在各项改革面前享有合理权力和待遇,以社会保障做后盾,使广大居民在改革面前心态坦然,避免惊慌,保持合理的消费行为和态势。对于提供更为完善的消费环境,减少阻碍消费的各种制度性障碍,可以从税收体系、信用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入手,间接刺激消费。增加居民收入是消费增长的最根本动因,但以大幅增加个人收入作为直接手段刺激消费在短期内又不现实,而从完善消费环境,包括信用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税收体系入手,以间接手段刺激消费,则是目前社会应该而且

15、能够做到的。在个人所得税方面,目前起征点适当上调,这将直接影响居民收入和整个社会分配,促进低收入人群消费;而在消费和个税优惠的关系上也应该做出调整,而类似于捐赠这种直接的社会收入分配调整也应该在税收方面得到鼓励。在社会保障方面,要让消费者对未来有一个稳定的预期,这样才能扩大消费意愿,而这其中应该特别重视提高城市低保标准,完善城市低收入群体的保障制度。(五)积极宣传,大力引导小康型消费随着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不仅生存需要必须满足,发展需要、享受需要也同样要得到满足。由于满足个人发展需要的休闲消费是一个持续发展的消费行为,因此,在持续提高广大居民整体收入水平的前6提下,应鼓励居民进行旅游、文化、教育、娱乐等享受性、休闲性精神消费。买知识、买健康、买时尚,直接关系到居民精神生活的质量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对拉动内需也具有直接且长期有效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