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教育的思考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6943731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农村教育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农村教育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农村教育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于农村教育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农村教育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农村教育的思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关关 于于 农农 村村 教教 育育 的的 思思 考考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全国上下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农村教育作 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事业,对于实现上述目标据有关碱性的作用。当前, 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即存在有利条件,同时也存在一定困难。有利条件是国家和 社会已经逐步认识到农村存在的问题,并且逐渐形成了对农村教育关注与支持 的氛围,实行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把农村教育的发 展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从资金方面和政策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但出于国 情、政策以及城乡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的差别,农村教育的发

2、展乃存在众多的 问题,这些问题严重束缚了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对农村的职业教 育以及再深造教育产生很大的阻碍作用。一、农村教育现状一、农村教育现状 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中国大陆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 60%以上,人口素质低,文盲和半文盲的人口仍有 2 亿人口,在农村的就业人口 中,有约 1/3 是文盲或半文盲人口,小学文化程度占一半以上,大学生文化水 平的更是少之又少。这种状况是现代化建设中的沉重负担,更是全民素质提高 的一道重要门槛,跨过这道门槛将会对现代化建设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农村教育是发展教育、普及教育的主要部分。农村教育的普及程度和教育 质量直接影响全国普及教

3、育和教育程度的实施质量。以 2001 年为例,全国小学 数目为 553622 所,其中城市 32145 所,县镇 81184 所,而农村小学高达 440284 所,分别占全国总数的 5.81%、14.66%、79.53%;小学生人数约有 130132548 人,其中城市 18166507 人,县镇 26928904 人,农村 85037183 人, 分别占人口的 13.96%、20.69%、65.65%。初中学校为 62704 所,其中城市14473 所,县镇 20852 所,农村 41942 所,分别占学校数的 18.73%,26.99%,54.28%;在校生 61676458 人,其中城市

4、 10346351 人,县镇 17045443 人,农村 34284664 人,分别占人口的 16.78%,27.64%,55.59%。从 以上数字来分析,农村教育的发展将会给中国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 将进一步落实教育公平的原则,实现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农村普及教育正在全面展开,并取得历史性的进展。从 1985中华人民共 和国义务教育法公布后,全国上下逐步普及义务教育。在 2003 年,国务院下 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 ,把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 从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支持。2006 年 9 月 1 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义务教育法 ,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

5、深远的历史意义。到 2007 年中央财 政用两年的时间免除了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对整个农村义务教育 来说,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城乡教育对比二、城乡教育对比 农村教育问题与城市相比较时,我们会感觉到差距的巨大。人民日报上曾 今刊登过一篇报道:北京市某小学建设共花费三亿元人民币,而与此同时,贵- 2 -州、甘肃等地还存在大量的危房校舍,甚至是距离北京几十里的地方也存在危 房,很多的孩子仍旧在危房校舍里读书;从城市中的“中薪阶级”或是“高级 白领”们每年花费数千元乃至上万元去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到农村中特别是 山区的孩子为着数十元的学杂费而劳碌着;从城市中那些重

6、点小学的教师们每 学年到外国旅游到广大农村里许多教师辛勤的工作但还领不全自己的工资 时在新世纪的天空下,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这种光怪陆离的现象,让我们 看到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存在的巨大差距。从资金方面看,国家对城市的投入 约为农村的两倍,但占全国人口 65%的农村所得到资金仅为城市的一半,这不 仅让我们深思城市教育的虚假繁荣,而且更让我们看到农村教育所存在的危机。三、发展的问题与困难三、发展的问题与困难 财政体系的调整、税费的改革将给农村教育带来巨大的困难。 从 90 年代,中央调整了财政收入的分配机制,从以前的收入分配比例 22:78 变为 52:48,地方财政的收入日见困难,而“以县为主”的

7、农村教育管 理体制使得地方财政难以负担农村教育所需的经费开支,而税费的改革取消了 各种收费,甚至将农业税也早已经取消了,这对于减轻农村负担、缩小城乡差 距、发展农村经济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税费改革中将很大一部分农村教育 费附加和教育集资也已经取消了,减少了农村教育经费,对于农村地区学校和 设施的改造产生很大的资金困难。 城乡收入水平拉大,农村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大量流出,致使城乡教育 差距仍在拉大。 在城乡及不同地区的收入水平、工作条件等方面的差距,造成教师逐级向 上流动,中西部的优秀骨干教师向沿海发达地区流动,造成一些农村学校一师 代多课的现象。农村地区教师的缺乏将会越来越突出。农村教育中,学

8、生的综合教育教育水平低,教师的认识水平有待进一 步提高。 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许多的老师都是当地人,学历相对来说不高,虽然执 教多年,但有些老师基本普通话都说不标准;在对学生的教育当中依旧是教鞭 当堂,学生的学习依旧走着老路子,学习之余基本上没有什么课余活动。比如 学生们爱玩的篮球、足球等,不仅活动器材没有,而且活动场所也没有,更不 用说专职老师了。农村教师对于素质教育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在“应试教育” 的格局下,教师大多忽略教学的手段,一味地追求升学率,以升学率为准而实 施教学方法,致使综合素质教育在农村一直处于探索实验阶段,举步维艰! 四、对策讨论四、对策讨论 调整并逐步完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与

9、投资机制。 在 2000 年,国务院为适应税制改革的新情况,出台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 与发展若干问题的决议 ,规定农村教育实行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地方政府负责、 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机制,明确了新体制的整体目标和基本框架,对于改革- 3 -基础教育管理权限和经费分担责任层层下放,农村学校经费保证的提供了制度 的保障。同时 2003 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 , 在政策上大力支持农村教育的发展,保证教育资金专项专用,对于改善教育设 施起到极大作用。2006 年 9 月 1 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 始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在教师、政策、资金、设施等方面给予支持,

10、明 确了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性,有这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特别是 从 2006 起,国家进一步减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 但各个地区的教育情况不相同,因此,从全国范围来讲,最终应建立健全 在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阶段的政策法规。在地方实行教师的工资由中央到地方 的主机分摊机制,确保农村教师的工资不但足额发放,而且要有所提高。对于 教育的投资应建立由中央财政、发达地区的援助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相结合的机 制,以财政为主保证农村教育经费的足额及时发放,这样农村教育才能持续健 康地发展下去,才能逐步全面地壮大起来,并逐步走向现代化。 加强城乡教育交流与互助,逐步缩小城乡师资分配不均衡。 城乡师资力量

11、的差距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但是目前的问题是不要让这种 差距进一步拉大,然后逐步创建条件缩小这种差距。就全国而言,不同地区的 这种差异就要靠全国经济的均衡发展才能解决;而就个别省市而言应首先实现 县区域内的教育公平。 在一些沿海省份的部分县,首先应做到政府公共教育经费和其他教育资源 的分配按照公平的原则分配到每一所学校,在农村中的“示范学校”的建设可 以有适当的超前性,而政府的教育经费不应集中于个别学校,避免人为地造成 不公平的竞争局面。就现阶段来看,农村教育与城市相比较仍存在很大差异。 在教师方面,政府可以举办一些转为农村教师做得免费培训活动,提高自身的 造血功能;同时,特别是让一些高校毕业生

12、到农村执教。与之相适应,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并扩大到退休工资之内,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城乡教师待 遇差别在一定范围内,让农村教师能够满足于现有生存标准。只有这样才能逐 步改善农村教师素质低下的状况,为提高教师的总体水平提供条件。 此外,对于不同地区城乡差异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鼓励城市学校与农村 学校、发达地区学校与欠发达地区学校之间的合作交流,甚至在条件允许的情 况下进行师生之间的交流互访。这些方法不仅对农村学校十分有利,同时对城 市学校也十分有帮助。 积极提高农村教育的创新,培养农村经济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 在新世纪新时期的背景下,农村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农村教 育也必将经历一个前

13、所未有的变革与创新。如果说我国长期形成的农村教育传 统和教育经验基本上是适应小农村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的话,那么现在我国农 村正在进入农村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建设的新时期,农村经济结构与社 会结构也将发生巨大变化。因此,农村教育在对象、功能、构成和体系上都要 进行调整和变革,尤其需要有适应中国农村实际的教育创新。- 4 -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协调发展,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 情况而探究新的创新教育模式。目前,大多数的农村所走的是“公司加农户” 的模式,提倡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农村教育可以扩展内涵,向农村的技术类教 育开展创新,培养专门的农村产业化需求的技术人才,并且利用公司的力量培

14、 养和培训制造业和服务业所需要的劳动者或专业人员,并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 业提供多种途径。就繁昌县孙村镇而言,全镇大约有中小型企业 300 多家,主 要走加工出口的路子。目前,孙村镇除大力发展义务教育以外,对于职业教育 十分重视,不仅将当地大多数农业劳动力引入到当地企业中,而且也吸引了周 边城镇的劳动力,开创了农村职业教育的新思路。 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也赋予现代农村教育新的历史使命,集中体现在城乡教 育一体化的趋势。目前,农村学校教育布局结构的调整不仅需要统筹规划乡村 中小学,并对校舍建设及危房改造进行统一规划化,而且要对未来建设中学校 的统一规划,使学校的建设与社区的建设相协调,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到最 大的作用。通过信息化教育,重点增强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意识,学会利用信息 技术接受现代文明,学习现代科学文化技术,扩展视野,促进人的现代化,进 而推动教育现代化。 最后,三农问题是当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其发展状况很大 程度上决定现代化进程。农村教育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也是农村发展的 状况的体现。因此,解决好农村教育问题必将对现代化建设产生巨大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