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初三历史中考模拟试卷(共八套,含答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915058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3.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初三历史中考模拟试卷(共八套,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2010初三历史中考模拟试卷(共八套,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2010初三历史中考模拟试卷(共八套,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2010初三历史中考模拟试卷(共八套,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2010初三历史中考模拟试卷(共八套,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初三历史中考模拟试卷(共八套,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初三历史中考模拟试卷(共八套,含答案)(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淮安外国语学校初三历史中考模拟试卷(一)淮安外国语学校初三历史中考模拟试卷(一)(卷面总分 50 分 完成时间 50 分钟 )第第卷(选择题卷(选择题 共共 24 分)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21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2424 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AADCDDBCCDDC1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节目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节目曾对右图中的历史人物进行过评述,下面说法最适合他的是 A、他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2、B、他推行大一统措施,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C、他统治时期被称为“贞观之治”D、他推行改革,促进民族融合2右边两幅图片反映了秦汉A、与少数民族关系的变化 B、对外交往的变化 C、文化交流的变化 D、经济发展的变化3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曹操的书房情景,其道具有四样,根据史实判断其中搞错的是书桌上有一卷竹简 墙上挂有魏国疆域图 桌上有孙子兵法一书 书柜中摆放着印制的书籍A、 B、 C、 D、4我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和谐相处,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有 文成公主入藏 郑和下西洋 册封达赖、班禅 郑成功收复台湾 昭君出塞马踏匈奴马踏匈

3、奴霍去病霍去病 昭君出塞图昭君出塞图2A、 B、 C、 D、5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艰难曲折,起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洋务运动是中同近代化的开端 B、戊戌变法加快了中同近代化的进程C、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6以下是两位同学的谈话:“毛泽东真是去赴鸿门宴。 ”“他这么做是为了赢得备战的时间。 ”根据谈话的内容,你认为他们谈论的历史事件是A、双十协定 B、西安事变 C、北伐战争 D、重庆谈判7周恩来是深受人民敬仰的政治家、革命家。下列历史事件或历史活动与他有关的是参加中共“一大”重庆谈判 在黄埔军校任教 红军长征 和平解决西安

4、事变 A、 B、 C、 D、8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要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参与国家经济,用国家的力量推动经济的运转。20 世纪 30 年代,这一思想的成功实践是A、新经济政策 B、改革开放 C、罗斯福新政 D、法西斯专政920 世纪以来,国际关系格局经历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的演进。前两次格局与多极化趋势相比,不同点是A、合作与对抗并存 B、大国作用举足轻重 C、在世界大战后形成 D、带有大国强权色彩10德国曾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发动者,也都遭到失败。下列会议中与惩罚、处置德国有关的是巴黎社会 华盛顿会议 慕尼黑会议 雅尔塔会议A、 B、 C、 D、11上世纪六十年代

5、美苏争霸时期发生“古巴导弹危机”的美国总统是A、华盛顿 B、林肯 C、罗斯福 D、肯尼迪12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一超”与“多强”并存的局面。 “多强”的存在与发展,对世界格局的最主要的影响是A、彼此防范,展开新的竞争 B、无法制约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C、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多极化 D、互相竞争,使世界不得安宁3第第卷(非选择题卷(非选择题 共共 26 分)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 2 小题,共小题,共 15 分)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6 年 11 月,中央电视台推出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大型 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 ,此

6、片一经推出,立即引起了各界的热烈讨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问题: 公元 1500 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 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葡萄牙、 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 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大国的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中所说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世界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2 分)答:新航路的开避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生产和发展(2)材料中所说的“九个世界性大国”在近

7、代化的历程中,哪些国家采取了相同的道路?(2 分)答:英美法,德日(3)在成为世界性大国的道路上布满艰辛,20 世界 30 年代各资本主义国家都面临着严重的 困难,美国和德国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2 分)答:美国罗福斯新政,德国法西斯专政(4)材料中所说的“九个世界性大国”在其崛起的过程中,都曾严重侵犯过中国的主权,试举 一例说明。 (1 分)答:八国联军侵华,英国鸦片战争,日甲午战争和全面侵华 (5)纵观“九个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程,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1 分)答:大胆地改革创新;学习其他国家先进的文明成果;重视教育和科技;用革命手段推 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等。14材料一

8、: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以下是三次科技革命中重 大科技突破的成果:汽船、互联网、汽车、 “多利”羊、蒸汽煤矿、人造卫星、内燃机、电灯、 火车机车。 材料二: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互相竞争。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 相对较弱,在国家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 请回答: (1)请你把材料一中的成果分别归入到三次科技革命中。 (3 分)4第一次科技革命:汽船,蒸汽煤矿 ,火车机车。 , 第二次科技革命:汽车,内燃机、电灯、 第三次科技革命:互联网, “多利”羊、人造卫星 (2

9、)请你从材料一中选出一项二十世纪对人类影响最大的科技成果,并说明其入选的理由。 (2 分)答: 互联网,科技的核心(3)迅猛而来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对世界各国都产生强烈的冲击,据材料二,发展中国家 的应如何应对这次科技浪潮,以改变这种不利境地?(2 分)答: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 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三、问答题(本大题有三、问答题(本大题有 2 小题,共小题,共 11 分)分) 15思想解放运动是革命的前奏曲,它吹响了新社会产生的号角;思想解放也是改革的动员令, 它是社会变革的先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西方社会的近代化

10、历程中,哪一运动为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1 分)答;文艺复兴(2)法国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次重大思想解放运动,其主要思想是什么?(1 分) 对中国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1 分)答:平等,自由 戊戌变法(3)民国初年,我国经历了一次动摇封建正统思想根基的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思 想解放运动的两面旗帜是什么?这一运动后期宣传什么思想?(3 分)答:民主与科学 马克思主义(4)反思近代以来的历次思想解放运动,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1 分)答: 思想解放运动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我们应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与时俱进162007 年 4 月 12 日温家宝总理

11、在日本众议院发表演讲时强调:以史为鉴是为了更好开辟未 来。温总理指出:“贵国有句谚语:尽管风在呼啸,山却不会移动。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尽管 经历过风雨和曲折,但中日两国人民友好的根基如同泰山和富士山一样,不可动摇。 ” (1)近代日本原来是一个闭关锁国,封建落后的国家,它是通过哪一次改革迅速成为亚洲强 国的?(1 分) 答: 明治维新5(2)近代一百多年来,日本曾发动和参与了哪三次对中国的侵略战争?(3 分)答:日甲午战争,全面侵华,八国联军侵华(3)从温总理的讲话中你觉得中日关系的发展前景如何?(1 分)答:中日应友好发展,共同进步淮安外国语学校初三历史中考模拟试卷(二)淮安外国语学校初三历史

12、中考模拟试卷(二)第第卷(选择题卷(选择题 共共 24 分)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21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2424 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1今年春天西南大旱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广大人民群众在地方政府领导下,积极采取措施修复水利工程,抗旱救灾。古代历史上曾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 B灵渠 C京杭大运河 D会通河22009 年 12 月 31 日,河南省文物局向新闻媒体公布一项重大考古成果:曹

13、操高陵在河南得到考古确认。东汉末年,称雄一时的曹操没能做到的是A大败袁绍 B建立魏国 C大战赤壁 D统一北方3我国古代文化辉煌、灿烂,涌现出许多艺术名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王羲之“书圣” B李白“诗仙”C吴道子“医圣” D关汉卿“诗圣”4图片是形象的史料。荣荣同学在自主学习中收集到以下几幅图片,他为该组图片配上的标题,最恰当的应该是A中国的外交成就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C中国完成统一大业 D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5诗歌取材于社会生活,会留下时代的烙印。 “炼铁何难复炼钢,超英赶美可非狂!手工操作君毋笑,中国人多力量强。 ”这首诗反映的历史场景是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

14、公社化运动66下列外交活动中,最能反映当今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重大外交活动是 A参加万隆会议 B重返联合国 C加入 WTO D中美建交7陈陈有点粗心,在参加兴趣小组组织的主题“思想解放对历史的推动作用”历史小论坛活动中,收集到下列历史材料。你帮他将其中不符合主题的一项选出来。A启蒙运动 B井冈山会师C新文化运动 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8美国的独立宣言 、法国的人权宣言 、英国的权利法案 ,既体现了时代精神和资产阶级要求,又开启了现代法制的先河。下列对三部文献评述错误的一项是A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B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C都对本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D都表达了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9下列历史人物的活动,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其中哪一人物的活动未能对当时社会制度产生根本性变革作用的A B C D10根据以下片段来断定世界局势直接导致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中国的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是一次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在“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