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智残人的几点思考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6914089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爱智残人的几点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关爱智残人的几点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爱智残人的几点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爱智残人的几点思考(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爱智残人的几点思考关爱智残人的几点思考邓叔明如果说弱势群体值得我们同情,那么智残人更值得我们关爱,虽然后者是前者中的一 部分,然而后者连正常的思维都没有了,更谈不上参加劳动,自食其力。笔者在乡镇民政 办从事民政工作十多年,对智残人感触颇多。近日,一位弱智的父亲找到我拿他独生子的生活费时,对我说:“现在搭帮党和政府的 关心,且我现在还活着,他还有个依靠,生活还能过去,假如我死了,他可怎么办?”这 位就是我乡乌塘村弱智许六苟的父亲许龙德。许六苟今年 34 岁,其智商相当于 4 岁,平时背个箩筐到处转,箩筐里时而有些毛草, 时而有些干枝,但从来没有半枝干柴回家,除了吃饭、睡觉什么都不会,与 72

2、岁的老父亲 相依为命。刘五苟,今年 40 岁,湾风村精残人,父母早亡,靠两个弟弟和弟媳照顾,然而两个弟 弟常年在外做事,两个弟媳毕竟不是血肉相连,也就不会那么尽心尽责,刘五苟一年起码 有 300 天流浪在外,衣食不保。智残者全乡远不止他们二个,全乡共有二十六人。每当我们走在大街上,偶尔会看到些 衣衫褴缕、衣不蔽体、披头散发,而且每根头发至少沾满两斤以上重灰尘的智残者,他们 或躺在路旁、或在垃圾筒里捡食。许多人见状都尤恐避之不急,恨不能让所有这些人都在 地球上消失。然而他们却以一个群体实实在在生存在我们中间,而且数量还不少,谁都无 法乎略他们。作为一个智残者是不幸的,而作为智残者的父母、亲人及亲

3、戚朋友一大群人同样都会为 之牵肠挂肚,殊堪忧虑。少年智残人在父母的照料下,生活还算过得去。成年智残人无法 就业,生活保障、医疗需求困难重重,由于监护人(父母)普遍步入老年, “老残一体”家 庭越来越明显,势必出现成年智残人“无人管、无人要、无人养”的状况,就像乌塘村许 龙德所说的“虽然我老了,但我现在还活着,许六苟还有个依靠,假如我死了,他可怎么 办?”这种“老残一体”的家庭,多重的困难集于一身,更是举步维艰,苦不堪言;亲友 们还对成年智残人的未来忧虑重重,经济条件差的担心没人养、没人管,怎么活下去?经 济条件尚可的亲友又担心管不了、管不好,在忧虑煎熬中度日。一些失去父母的智残人靠 其他亲友、

4、甚至是弟媳、儿媳照料,其情况更是一言难尽,如湾风村的刘五苟。智残人在一生中所遭受的种种逆厄和不幸时时冲击着我们的心灵。我们每一位健全人能 为他们做些什么呢?怎样来关爱智残人呢?一、党委、政府应高度重视和关心智残人,加大救助力度。一、党委、政府应高度重视和关心智残人,加大救助力度。一个和谐的社会应是全民共 享社会发展成果的社会。然而智残人的缺陷就注定会被竞争、发展的社会抛在后面,许多 权益受限,这就要求一个负责任的党委、政府对他们不遗弃、不放弃,在精神上予以鼓励; 在物质上予以支助;在康复上予以帮助等提供多重服务。智残者面对的最基本的两大困难 是吃饭和就医。我们当地的党委、政府费了很大的心思,对

5、于残疾程度很严重的智残人享 受五保待遇(每月发生活补贴 70 元,财政为他们“参合” ) ,每月 70 元每天还不够 3 元, 针对现在的物价能吃到哪里去?且那些残疾程度较轻的还没有这么多。虽然参加了新农合, 但就医个人出资部分还很高,智残人的亲戚朋友的负担仍很重,因此,政府应进一步加大 救助力度。二、全社会共同来关爱智残人。二、全社会共同来关爱智残人。一次与几个朋友出去逛街,遇上一个正在垃圾筒里捡吃 的智残人,一朋友无意中说了一句:“你看这些人反倒生命力很旺,一年四季吃脏东西也 不得病” 。另一朋友答了一句:“你晓得他得不得病,你去关心过他,问过他吗”?是啊, 扪心自问,有谁去关心过他们呢?

6、他们得病的时候也许在某个角落偷着痛苦,那种孤独、无助的感受有谁知道呢?他们的亲友又在哪里呢?对于我们社会中的智残人,关靠哪几个 人是很难做到的,全社会都应当持关心的态度,关心智残人不只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 会的责任。只有形成一种关爱智残人的良好氛围,才能促进社会不断进步、不断走向公正。 一个真正公正的社会是所有人都受益的社会,在这层意义上,关心智残人也就是关心健全 人本身。三、尊重和理解智残人。三、尊重和理解智残人。在所谓健全人的眼里,智残人就是那些两眼无神,成天就会傻 笑,甚至还有一点暴力倾向的智障人,在他们眼里智残人是没有感情没有思想的。其实不 然,智残人虽然智力上不如别人,但他们也有感

7、情,他们也有自尊心。不过是来自各个方 面的压力促使这些本来就已经很不幸的智残人更加孤僻。听说,某日湾风村刘五苟被一小 孩嬉戏,刘五苟打了那小孩一巴掌,被小孩父母看到了,小孩的父母亲过去就是把刘五苟 按倒并拳打脚踢。嘴上说道“疯子,你又在发神精打人了!”在场围观者不少,就是没有 人劝阻,有旁观者还念到“发疯打人,该打” 。一个智残人为何一下变成了“过街老鼠了” 。 他打小孩实属不该,但也不至于对他拳打脚踢,教育说服便是。就算是他确实“发疯打人” , 那也是并非他的初衷,他的思维已不受控制,在场的观众有谁还尊重、理解他也是一个人 呢?四、引导和教育好智残人。四、引导和教育好智残人。其实许多成年智残

8、人在小时候不傻,而且有部分还是非常聪 明的小孩,我们不是偶尔听到某某因考大学时相差一分没考上而发疯了,某处有个人痛失 爱子后疯了这就要求我们的亲人和朋友及所在圈子的人群理解和支持他们面对命运的 戏弄和突来的变故,引导和鼓励他们走出阴影。还有一种人本身也不傻,也没有受过大的 刺激,因懒而变疯,何故?笔者本村有个邓世英(化名)的孤儿,与笔者年龄相仿,童年 一群小孩玩耍在一起,他是“导演”由他安排哪个做什么,怎么做,但后来听说,他没有 亲人的教导,也没有人给钱让他上学,加之他不勤快,生性较懒,在做错点小事后,被人 喊成“疯子” ,慢慢地大家都喊他“疯子” ,慢慢地在他心目中自己就是“疯子” ,现在他

9、是 个十足的“疯子” ,真是可惜。 五、以县为单位兴建一所以成年智残人为主要对象的托养机构。机构应集体托养、教育、 康复、医疗、培训和就业为一体的托养所。把所有的智残人集中托养起来。一方面不仅解 决了智残人“无人管、无人要、无人养”的问题还解脱了智残人的亲友一大群人为其操劳 的精力,可以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劳动。另一方面,通过教育、康复、培训和庇护劳动, 解决智残人就业、参与社会生活,可增加智残人收入,增强他们生活信心和人格意识。再 一方面,大街上衣衫褴褛、披头散发的“风景”也没了,市容美多了,精神病发作伤及无 辜的事也没了,社会和谐多了。每一个空间都需要阳光的照射,智残人更需要雨露的滋润,愿我们每个健全人都能为实 现智残人“平等、参与、共享”而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泮头乡 邓叔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