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老师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6913168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杨礼赞》老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白杨礼赞》老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白杨礼赞》老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白杨礼赞》老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白杨礼赞》老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杨礼赞》老师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族中学“先学后教,异质合作”课改 班级: 姓名: 1、 白杨礼赞白杨礼赞导学案导学案 (九上第一单元)学科:语文 主备人:张培坤 成员:周飞 黄琳琳 王振雄课型:讲 读 课时:2 课时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在学过比喻的基础上学习本文的象征手法,体会排比、反问的修辞效果,初步了 解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2、理解和学习白杨树所象征的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品 质,为捍卫党、捍卫社会主义与一切邪恶势力作斗争,同时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难点、重点难点、重点】 1、作者是怎样用直接抒情的句子把全文内容贯穿起来的? 2、本文是怎样巧妙的运用对比烘托的? 【知识

2、链接知识链接】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他出身在浙江省桐乡县。他写的最著名的作品有长篇小 说子夜 ,短篇小说春蚕 、 林家铺子等。茅盾已于年月日逝世。党 中央给予他是“我国现代进步文化先驱者和伟大革命文学家”的高度评价。 白杨树赞写于年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茅盾在 年底到新疆学院文学院讲学,年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来离 开延安到重庆。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的种种事实,也欣喜 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 ,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 看到了中华民族

3、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 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 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 神。 【帮你学帮你学】 象征手法的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 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例如本文作者把对北方农民的赞美之情寄 托在对白杨的具体描绘与精辟议论上。这种描述是贯串全篇的。因此,本文用的是托物抒 情的象征手法。 【预习导航预习导航】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边无垠( )坦荡如砥( ) 恹恹欲睡( ) ( )

4、虬枝( )婆娑( )秀颀( )倔强( ) 2、词语解释视野:视力所及的范围。 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 锤炼:这里是反复推敲加以提炼的意思。 主宰:支配。 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 潜滋暗长: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 旁逸斜出:意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晕圈:模模糊糊的圈。 参天:耸入高空。 伟岸:魁伟,高直。 民族中学“先学后教,异质合作”课改 班级: 姓名: 纵横决荡: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秀颀:美而高。 恹恹:精神不好、困倦的样子。3、文章脉络 全文共 段:可分为 个部分。 第一部分: 开篇点题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二部分: 由远及近、由表及里地抒写白杨树的“不平凡”

5、 。这部分又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 描写黄土高原,交待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 第二层: 描写白杨树的外形美。 第三层: 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第三部分: 对比楠木,再赞白杨,呼应开头。【文本探究文本探究】一、写作方法 1、采用 手法白杨树象征了北方军民;进而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歌颂了北方军民不怕艰苦团结抗战、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进而歌颂了中华民族不折不挠的精神品质。 3、修辞手法采用了排比、反问、对比等。 请在课文中标示出来。三、问题探究 1、关于象征手法。 本文赞树的目的是为了赞人,但又不直接说,而是采

6、用这种含蓄的形式即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意义。 2、句段理解:第 1 段:开篇一句单独成段, 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点明文章主旨。赞美白杨树的原因是“不平凡“以此为线索,为后民族中学“先学后教,异质合作”课改 班级: 姓名: 文作铺垫。 第 2-4 然段:作者开头赞美白杨树后,却没有直接描写白杨树本身:。笔锋一转,用亲切舒缓的语气,把读者带到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原上。 1、作者对黄土高原的总印象是什么? 答:觉得黄土高原像“一条大毡子“。 2、作者运用哪些词语,从哪些方面描写黄土高原景色? 答作者运用了黄绿错综、麦浪等词语从色彩方面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 作者运用了无边无垠这个词语从空间方面描写黄土

7、高源辽阔。 3、作者视野的角度有什么变化: 答:作者远看,由面收缩到点。从一排、三五株,到一株。 4、描写高原的景色有什么作用:答:这部分内容渲染了气氛、衬托了白杨树的生长环境不平凡。 第 5-7 自然段:1、为什么说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用什么表现手法?答:白杨“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承认白杨“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这是抑。接着,连用七个感性色彩强烈的褒义词语“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挺拔“热情赞美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是“扬“。 这里用了先抑后扬、对比的表现手法。 第 9 自然段1、 “贵族化的楠木”象征什么?写楠木的目的何

8、在?答: “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结尾把楠木和白杨树对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斥责“积极,消极抗日“的国民党反动派,揭示那些祸国殃民的人的丑恶嘴脸。 四、总结1、这篇课文借物咏人作者是怎样逐层深入地来表现白杨树“不平凡”的?民族中学“先学后教,异质合作”课改 班级: 姓名: 答: “不平凡”是本文的抒情线索。作者在文章开头直接突出,接着从生长环境、外形美、精神美三个方面尽写白杨树的“不平凡” 。最后在抒情和议论中表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文章赞美白杨树“不平凡” ,却又多次说它是“极普通”的,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答:白杨树是一种“极常见”和“极易生长”的树,它当然“极普通” 。但从它的外形美尤其是它的内在美来说: 它有极强的生命力折磨不了、压迫不倒所以是“不平凡”的。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下文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作铺垫。 2、作者是如何抓住白杨树的某些特征,来赞扬北方农民和我们民族精神的?答:作者先写了白杨树的形美:枝干:笔直;枝:靠拢;叶:向上;皮:光泽。它有着力争上游、不折不挠的精神。然后写它内在的气质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不缺乏温和而又坚强挺拔。这样我们便非常明确地看出,写白杨树的意义远不只是写“树”了。而是通过写白杨树赞美北方农民和我们的民族精神,因而他们在“精神”方面是相似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