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最新版(语文版)第一册6单元教学教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90749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语文最新版(语文版)第一册6单元教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职语文最新版(语文版)第一册6单元教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职语文最新版(语文版)第一册6单元教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职语文最新版(语文版)第一册6单元教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职语文最新版(语文版)第一册6单元教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职语文最新版(语文版)第一册6单元教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语文最新版(语文版)第一册6单元教学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阳市高级职业中学理论教学教案简阳市高级职业中学理论教学教案专业 语文 课程 授课教师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课 题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型讲读课授课时间第五周授课时数4班级学生数37教学目标1 结合工具,读准字音。 2 结合注释、积累,明确文言重点字词含义,疏通文意。 3 质疑讨论,明确人物形象,体会邹忌讽谏的艺术。 4 背诵全文,培养文言语感。教学重点1结合注释,掌握部分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及特殊文言句式的用法,理解全文内 容。 2背诵全文,培养文言语感。教学难点质疑讨论,熟悉人物形象,欣赏邹忌讽谏的艺术。教学用具黑板、粉笔教学方法诵读、讨论 教学过程一导入 离罢春秋激烈的战场,我们走入了战

2、国的风云。今天,我们将跟随邹忌,一同在战 国策中去感受君臣间的一段轶事。 二结合工具,明确字音 1生结合注释、字典,扫清生字障碍。 2师生交流疑难字词。 3明确重点字词 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 入朝见威王 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 皆朝于秦 4齐读课文,读准字音。 5师纠正误音。 三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梳理第一小节 生结合注释,梳理第一小节. 生质疑,师生讨论共同解决疑难字词. 师明确第一节重点字词语句. 邹忌修八尺有余 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徐公何能及君 徐公来,孰视之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2梳理二小节 由自己个人的生活小事悟

3、出其中的道理,这与讽齐王纳谏有什么关系呢? 生结合注释,梳理第二小节. 生质疑,师生讨论共同解决疑难字词. 师明确重点字词语句.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 王之蔽甚矣 3梳理第三小节 生结合注释,梳理第三小节. 生质疑,师生讨论共同解决疑难字词. 师明确第一节重点字词语句. (板书)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 之耳者,受下赏。 门庭若市 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 虽欲言 皆朝于齐 战胜于朝廷 四 结合板书,背诵全文。 邹忌讽齐王纳谏 比 喻 劝 说 妻-私 宫妇 妾-畏 朝廷之臣 蒙蔽之深 客-求 四境之内 三令三进 战胜于朝

4、廷 五 通过前面学习,我们疏通了文意,了解了一段历史佳话。现在,让我们在练习中首 先重温一下有关内容。 词类活用: 吾妻之美我者 闻寡人之耳者 朝服衣冠 臣之妻私臣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词语归类: 旦日,客从外来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文言句式: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忌不自信(否定句宾语前置) 皆朝于齐(介词短语后置) 王之蔽甚矣(被动句) 六质疑讨论,明确形象内涵 1结合标题“邹忌讽谏齐王纳谏”,全文大致可以分为几部分? 2文中邹忌、齐王分别是怎样的形象? 讨论明确: 邹忌:善思、善谏一代忠臣。 善思。生活的有

5、心人,善于从生活的点滴中提炼出治国的道理,可见,此人胸有大 志,心系国家。 善谏。劝谏别人讲究技巧,不直切主题,而巧设情景,从个人生活小事说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由近及远,委婉地让齐王接受他的意见。同时,他的善谏还体现在他 针对不同的劝谏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他了解齐王,了解他的修明政治的宏伟志向,了 解他喜隐语的特点,所以,劝谏中采用意含而不露的方式表达,做到了良药蜜口利于病, 忠言顺耳利于听。 齐王:善听、善做的明君。 善听。邹忌的劝谏,听出弦外之音,很快就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迅速采取行动从 善如流。 善做。听后,一“诺”的表白,立即三赏的表现。 3文中如何塑造邹忌这一形象的? 讨论明确:

6、 邹忌。叙事中塑造人物,对话中刻画人物。 齐读第一小节。 七作业 学习了本文,在邹忌的讽谏,齐王的纳谏,最终齐国的盛世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 示? 讨论明确: 教学后记领导者应从善如流、善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不做“召公谏厉王弭谤”的 厉王;群众,提意见应讲究方式方法。 谏太宗十思疏谏太宗十思疏课 题谏太宗十思疏谏太宗十思疏课型讲读课授课时间第五周授课时数4班级学生数37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 2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 3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 4背诵全文。教学重点诵读领悟背诵全文。教学难点翻译难懂的语句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

7、: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 尽忠讲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的故事,千古流传。但是, 唐代著名谏官魏征进谏唐太宗,却大多被采纳,不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还经常得到唐 太宗的表扬。魏征写了谏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常赞赏,亲手写诏书嘉许魏 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他是怎么写这篇文章的。 二解题 这是贞观十一年(公元 637 年)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唐太宗初年励精图治,颇 称英明。后来却追求珍宝异物,兴建宫殿园囿,魏征就不断用前代兴亡的历史教训来提 醒他。魏征连上四疏。本文是其中的第二篇。文章写得语重

8、心长,剀切深厚。 魏征(580643) ,字玄成,巨鹿曲城人,后迁居相州内黄(今河南省内黄县) 。他 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隋朝末年,为避乱,曾一度出家为道士。后参加 李密的反隋起义军。李密失败后,他降唐,辅佐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拜谏议大 夫、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太宗即位后,擢为谏议大夫,常召入内室询 以政事得失,魏征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曾主持隋书 、 群书治要 的编撰工作, 隋书的序论及梁书 陈书 齐书的总论,皆出其手,时称良史。拜迁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 魏征先后上书二百多事,大多被唐太宗采纳。 三研习课文 第一次,试读,正音。边读边正音,

9、以读出汉语的美感来。 第二次,粗读,正义。边读边看注释,以粗知句义;同时边读边揣摩句内停顿,如: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第三次,连读,整体把握文章。连读时要流畅,语音准确,停顿正确,并且读出感 情。通过连读可知全文先运用比喻和比喻,后引出“十思”的具体内容,点明其重要意义。第四次,细读,理清各层大意,把握全文思路。 文章第段通过比喻引出道理:积累道 义是治国之本;以“固本浚源”为喻,说明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 第段通过对比说明竭诚待人(特别是待百姓)的重要性;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 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 第段水到渠成地引出“

10、十思”及意义。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核 心是“正己安人” 第五次,品味,涵泳。本文语言简约,整散结合。整句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散句 意到笔随,笔力雄健,酣畅淋漓,需要用心品味。同时对“十思”的内容要细细领悟,这 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民族传统美德,差不多每句都有现实教育意义。特别是“见可欲,则 思知足以自戒”、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这些句子对每个人的修身养性都极有启发, 具有丰富的人文价值。 第六次,熟读,背诵。背诵时能将以上理解兼收并蓄,背出意蕴,背出情感,也背 出自己的理解,获得心灵的愉悦和精神的满足。四、写作特点。 1、骈散结合,华美流畅; 2、正反论述,务尽其旨; 3

11、、比喻排比,生动有力。 五、从课文中找出几条成语,体会它们的表达作用。 居安思危 载舟覆舟 择善而从(之)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善始善终) 垂拱而治 教学后记 陈情表陈情表课 题陈情表陈情表课型讲读课授课时间第六周授课时数5班级学生数37教学目标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3、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教学重点重要的古汉语语词知识。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方法阅读、精讲、讨论、背诵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传诵千古的绝妙好文,它陈情恳切,言辞婉

12、转;它情理兼备, 诚款感人;它缘情挥洒,流畅自然。 这就是晋代文学家李密的名作陈情表 , (投影出师表李密 ,学生会以为老 师错了,教师解释) 出师表是诸葛亮的作品, “出师一表真名世”,初中学过的诸葛亮 的这篇文章的确是名世、传世之作。 “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以向皇帝陈情为内容。 出师表就是诸 葛亮向蜀汉后主刘禅陈情的奏章。 “出师一表真名世”的下一句是“千载谁堪伯仲间”意思是 “千年以来谁可以和他相比呢?”我不敢举哪个名人去和诸葛亮比较,但就在诸葛亮之后 不足一百年的晋朝,有一篇奏章足以和出师表相媲美,它即是李密的陈情表 。 (投影显示“陈情”二字) 二、整体感知课文:

13、1、四位学生分读全文。读后大屏幕显示易读错字音。 终鲜( xi 僴 ) 兄弟 期功强( qi 僴 g ) 近 常在床蓐( r?/font )猥( w 噄 )以微贱 岂敢盘桓( hu 俷 ) 庶刘侥( ji 僶 )幸 2、全体学生高声自由朗读全文。 3、结合“表”的文体特征,提问: 1)是谁陈情?学生回答后,投影: 李密( 224 287 ) ,西晋犍为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 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 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2)向谁陈情? 晋武帝。 (投影)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

14、。建国初年, 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3)陈什么情? 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 衷情。 4、李密怎样才能说服晋武帝呢?(引同学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李密要想说服 晋武帝,是应该先晓之以真情呢,还是喻之以大义? 是的,李密先自诉家庭的悲惨境况,让晋武帝一开始就落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的凄苦悲凉的氛围之中。 三、分析课文(一) 1、齐读第一段。 2、由一组学生找出重要的实词、虚词,并连同词义大声读出。 3、教师和两名学生共同口译本段文字。 4、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

15、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它总提 了哪几个方面? 学生回答:总摄作用 学生讨论,不必拘泥固定答案。教师提供参考答案,投影逐条显示。 第一: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 第二: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 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 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 5、学生对照投影试背第一段。 四、结束语: 仅仅有第一段的悲苦说辞,能够打动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吗?晋武帝会不会认为这是 他为保留名节坚辞不仕的托辞呢? 这个问题对于李密来说至关重要 , 这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李密是怎样陈述的,我 们下一节课再赏读陈情表的其他章节。 五、教师背诵第一段前两句,引导学生齐诵全段。 六、分析课文 悲苦的家庭境遇最容易引起别人的同情。李密在第一段里诉说了自己的“四大不幸”, 足可以引起晋武帝的同情了。但问题在于晋武帝建立新晋,招揽人才,收买人心, “我征 召你一个李密,你就照顾祖母,辞不应征,你不是存心不给我个面子吗?我看你还咋说? ”我们首先看新晋对李密的态度。 1、学生齐读第二段。 2、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新晋对蜀汉旧臣李密的起用?李密又是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