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最后一百天一定要做的事情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89744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最后一百天一定要做的事情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最后一百天一定要做的事情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最后一百天一定要做的事情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最后一百天一定要做的事情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最后一百天一定要做的事情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最后一百天一定要做的事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最后一百天一定要做的事情(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最后一百天 一定要做的事情如果说去年的时候很多考生还没有感受到高考的杀气,那这个学期老师和家长的架势怕是让很多考生打了个寒战了。高考确实来了!我们一直强调的就是正确学习方法的养成和考试技巧的培养,建议学生运用思维去解决问题,以获得更高的备考效率,不要闷头复习,要和同学之间多交流,课间多开开玩笑,这样上课的时候反而能学的更多、记得更快,不信大家可以试验下,闷着学习容易疲乏,当精神旺盛,心情姣好时,反而容易钻到书本、题目中去。这是给那些想学而学不进去的同学一个建议,另外无论做任何难度的题,能够做出来一定要回忆一下自己是怎么想的,如果能够有志同道合的同学能够在一起探讨平时的作业,前提是大家基本都

2、能做出来,找一下大家做这道题的思维共性,看看能否应用到其他题去,将会觉得学习快乐得多。有人说现在离高考只有 4 个月不到,来得及来不及?其实到了这个时候,经过几轮的轰炸,大家对课本知识的记、背程度都差不多,只是由于思维上的不同,造成知识点理解的偏差,这时候可以看看我们管老师的课程,也可以和同学们互相交流,拿着做过的题,本着理解的角度去翻课本,将能有所作为。记住不是做题经验不足,而是思维角度暂时没有到位,平时多揣测出题用意,多交换做题思路,多挖掘解题过程的共性,就能形成一定的模式方法做题,知识点大家都会,分数的高低体现在理解和综合运用上。高考始终体现为两大块:第一就是能力,包括基础知识认知能力、

3、初步应用能力、知识点转换转移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第二就是思维,包括理解、分析、想象、推测、推导等理性思维。之间是有交集的,我们不管他,大家基础知识都掌握了,做不了题,就必须加大思维的比例点,也就是下学期要注重训练解题思路和抓分点。第一、仔细查看 2009 高考大纲因为里面规定了高考考试能力对应需求,可以评估自己到达什么程度,尤其是各科的大纲,老老实实的对照课本,找出各科考纲中要求中哪些自己能够拿下、哪些暂时还不行,这样就较为容易形成在做题过程中联系到自身能力锻炼的目的。如语文大纲,里面给出了文言文必考的虚词、阅读必须掌握的几种能力等,那么我们做题时就能够参照,自己达到了什么水平,对高考的能力要

4、有有了解,才能在最后阶段走直线备考。第二、切忌冒进,以稳固求发展的策略去提分自己会的一定要巩固,平时会考试经常出错的是最主要攻克的,然后再将大家(同程度学生)都可能会的题想办法一一拿下,如果自身水平不高,那么不要刻意去做拔高题(也就是自己听不懂、看不懂的题) ,老师上课有讲就记下,消化不了的暂时放一边,一定要按照自身水平去检索、建设,圈出自己认为可以掌握的,划出有能力攻克但是常错的,暂时剔出看不懂听不明白的,抓大头,不让能够掌握的分数跑掉才是硬道理。第三、加大思维训练比例点,形成思考习惯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平时做作业时多花费一点时间思考题目为什么这么出,有什么隐含条件?自己做出来的哪一步是可以

5、当作隐含条件的?迷惑信息在哪?有用的信息是什么?这么去考虑刚开始做题会辛苦些,经过一两个星期就可以明显加快,并且能够做更多题。后期做题时就以限时作套题训练为主,迎接考试,到了那个时间段的时候我们会再给大家建议。第四、用试题验证知识点有些人还是担忧自己的知识点掌握的不牢*,那么每次做题都对照题目翻课本,就能达到课本知识应用、迁移转换的目的。很多中等程度的学生还不知道重点抓分点在哪,也就是容易获的,分数比例极大的部分在哪,那么现在给大家归纳下各科必须掌握的首要部分。 各科必须掌握的首要部分语文考纲规定的、平时老师上课强调的课本内必须记、背的部分,多出在选择填空。现代文阅读部分:文章大意提炼、中心思

6、想、段落表述。文言文部分:虚词、文章大意(大概的翻译) 。词句部分:成语理解、句型变换。作文部分:一开始不要追求词藻,要能初步表达出自己对命题内容的看法即可,既形成文章要有自己的思想和内容,不必强行堆词。这样基本上能够稳在 120 分上下数学:根据自己的水平,拿下基础题,学会分析理解题目,掌握式子变形,确保达到 100120 分,因为这些分数属于基础分+中难分。英语不要太花时间注重语法、句型、词组。先去理解介词(看之前发的课程视频) ,注重于以往做过的试卷、试题中的一些用法,如大部分语法考察不同时态时的动词形式,那么我们直接抛开语法,抓住句子所描述的时态做题;如大部分被动语态强调的是对象,我们

7、就根据考题中句子所侧重对象来答题,而不是第一时间去判断这个句子属于过去式、被动式、倒装句等,如近义词辨析,我们可通过介词或者词性的不同去做题,通过题目的形式来巩固自己,而不是再花时间去强记、强背。我们必须通过句子意思表达的重点去做题,如句子重点放在时间、强调动作对象、强调过程,加上对介词的理解后,就能拿下绝大多数题,记住,英语考擦的多是理解和选项间的对比。作文部分以能顺利表达为第一前提,后期再花时间修补语句或作适当的修饰。这样加上一些单词量的话,英语基本能够达到130 左右。理综物理学会分步分析现象,能够罗列表达式基本能做题,因此重点放在题目分析上;化学按照考纲掌握官能团(有机) 、元素周期表

8、(有机、无机) ,记住试验过程中的一些特殊现象如气体、沉淀等;生物部分学会理解各专署名词的意思、各种变化过程的要点(起、终、突变点) 、试验特殊现象。文综记背的知识全拿下,学会分析综合性题目、图表等。政治部分联系时事。地理须掌握不同地形地貌特性、各种现象(如天气)成因等,着重进行归类总结。历史在记忆的同时要多思考某些事件的意义,如农民起义、工业革命等有着专署名词的解释的部分即可。总而言之,第二学期初的首要任务是参照考纲进行定位,稳固能够全部拿下的分数,包括平时会,考试不会的题型,那不是马虎、不是紧张,而是思维瞬间障碍,可以通过平时限定更少的时间做套题来克服。各科题型的解题思路语文选择题部分多进

9、行比较,本着客观性原则做题,因为语文是非常容易形成主观臆断的,因此在主观想象的同时,加大客观事实的求证,特别是阅读鉴赏部分,容易误导。这些多以选择题形式考察,大家记住,选择题答案是不能有争议的,因此如果代入主观臆断,那么将形成多个答案,是违背出题意图的,因此做题时,题目要我们发挥想象力的时候才发挥,其他的审清题意,看清楚问什么,千万不要以为问了什么,这样才能在现有能力上少丢分。数学大多数题型(除了排列组合、立体几何外所有题型)本着这两个原则,大家日常做题的时候一定要这么思考,顺向做题思维:找出题目和条件的差异点,并想办法一步步弥补这个差异点,即为解题过程;逆向做题思维:当题目条件过多或极少时,

10、采用必要性思维推导,要想求得这个结果,必须要有什么条件,满足这个条件的前提又是什么?再对应原体给的条件,就能顺利做题。英语本着客观性的原则做题,字面表达了什么意思才是所要的,千万不要揣测。另外如果水平较低的同学,可以本着不充分的原则做题。这种方法稍后一些放出详细的搏文视频作介绍,希望同学们及时来了解。理综之前说过了许多的方法,同样适用目前阶段。文综多加归类总结,上课教的一些方法即可,在此就不说过多了。笔者: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用,大家一定要记住参照考纲来挖掘自身能力,然后合理分配时间分清主次抓分才是硬道理。高考倒计时 100 天 送给考生的六句话一、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先有成功的信念,才有

11、成功的行动,继之成功的结果。墨子说过:志不强者智不强。最后 100 天,无论你还有多少备考缺陷,都要坚信自己挑战困难的能力,态度决定一切。二、把所有的鸡蛋放到一个筐里全身心投入,别考虑后路。高考是当前唯一的目标,让素质教育先靠边站,让所有的爱好、担忧、杂念都暂时靠边站。多得分、得高分是现在唯一的追求。大战在即,只能想成功,不能想失败。 三、人生如一杯茶,不能苦一辈子,但总要苦一阵子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则是巨大的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困难是我们的恩人,只有困难才能帮助我们打败我们的竞争对手。穿过风雨,阳光才会格外灿烂。面对高考的重重险阻,要有主动去征服它的勇气而不是被动

12、地摆出受难者的姿态等待怜悯。 四、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着心无旁骛才能走得更远。天才人物往往在许多方面显得极其无能,但却能极其专注地把能量聚焦在一个点上。小偷的成功不在于他有多高的偷窃技术,而在于他天天惦记着目标,天天琢磨着如何踩点、如何设计下手方案、如何针对性地练习作案技巧。世界上任何事就怕你天天惦记着;再难的事经不住你长时间的琢磨。 五、谎话重复一千遍就成为真理如果说谎话重复一千遍竟能成为真理,那么真话最多重复 100 遍就会在你头脑中生根发芽。克服学习障碍特别是知识记忆困难的障碍关键在于重复。遇到学习障碍和难点千万不能急,也不可硬耗功夫,只求每遍混个脸熟,重复多学几遍你和那些知识点就是老朋

13、友了。 六、脸皮厚,吃个够,脸皮薄,吃不着要不耻上问。有了问题不能积累,得多请教老师和学习好的同学,也许他们一句话的启发,就能省你几天时间。别怕他们笑话你的问题幼稚无知,只要是有利于高考得分的事就值得去做。脸皮厚,吃个够,脸皮薄,吃不着。这可是你们小时候就积累的生活经验 高考冲刺:100 天备考策略和应试技巧寒假刚刚结束,同学们就迎来了新学年的第一次摸底考试。考试结果公布了,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啊!在这里我只想对那些考的不理想的同学们说一句:没关系,一切都还来得及!作为多年从事高考研究的教育工作者,只想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教学心得倾囊相授,以求天下学子尽展颜。100 天,高三第二学期是一个很特殊很

14、关键的时期,这 100 天学习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高考的成败,每一天都显得那么珍贵。下面我就结合我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讲一讲改如何合理、高效地渡过这最后的 100 天。树立科学有效地备考策略至关重要。也就是在接下来的 100 天里,该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是不分昼夜、废寝忘食钻研课本,把课本再重新复习一遍?还是埋头于题海中间?亦或是奔波于各个冲刺辅导班之间?如果是这样,那你就大错特错了。100 天,太珍贵了,也太有限了,不能按天算了,应该按分、秒算了。我建议大家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把精力主要放在查漏补缺上,放在学习方法、考试技能的提高上。因为经过了将近三年的学习和第一轮的复习,对于基础知识大部分

15、同学已经掌握的可以了,没有必要再浪费时间和精力在重复知识点上了。利用有限的时间,查找自己的薄弱点才是首选。经常把考过的试卷拿出来,重新做一做曾经失分的题,体会一下每次做的感觉,这个过程既可以巩固薄弱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加信心,也是一种成功的体验,对维护考试心态也至关重要。另外,我还要特别强调应试技巧的重要性。之前的博客中,我也曾经反复强调过。这次北京市摸底考试后,我又接到了很多同学的电话,反映最多的还是考场“脑空白”问题。可见,临场发挥和应试技巧直接影响着同学们的考试成绩。前面我也曾在博客中介绍过关于数学选择题、填空题的答题技巧,同学们反映很不错,觉得受益匪浅。2012 高考考前 100

16、天复习攻略时间:2012-02-14 14:3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秩名 阅读: 515 次考前 100 天是复习备考冲刺的黄金时间,如何“给力”进行高效复习。如何增强自信、释放压力是每位考生都面临的一个问题。下面笔者结合以往高考数学复习的经验。谈谈考前 100 天的复习方略。一、细化复习,做到层层推进1第二轮复习(3 月初4 月底)第二轮复习应巩固第一轮复习的成果。把巩固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放在首位;通过此轮复习,查漏补缺。进一步总结数学思想、知识规律、解题方法,完善数学知识体系;在课堂做题与课外训练上。增强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增强试题的综合性和灵活性;通过专题训练提高对数学问题的阅读与概括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的措施如下:主动将有关知识进行必要盼拆分、加工重组。知道某个知识点会出现在哪一系列试题中某种方法可以解决哪一类问题;从现在开始,解题要规范,“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题都扣分” 。解题时务必将解题过程写得层次分明、结构完整;适当选傲各地模拟试卷和以往的高考题。逐渐弄清高考考查的范围和重点。对于选择题、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