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二单元练习卷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89308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二单元练习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二单元练习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二单元练习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二单元练习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二单元练习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二单元练习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二单元练习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二单元练习卷第一、二单元练习卷一一、选选择择题题(共共 2 23 3 小小题题,4 46 6 分分)1、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化巨匠之一,孔子的思想对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影响中的积极方面主要有( )治学 做人 为政 贵贱有序A B C D 2、公元前 6 世纪到公元前 2 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 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对于中国而言,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现象是 A百家争鸣 B焚书坑儒 C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 3、2008 年残奥会会徽(右图)的图形部分是由红、蓝、绿三色构成的“之” 字形。红色,寓意着太阳;深蓝色,寓意着蓝

2、天;绿色,寓意着大地。 三种颜色的三个笔划综合起来成为一个运动的人形,即为“天地人” 。 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下列中国古代思想家 探讨过天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主张在处理天与人关系时,人应采取积极 态度的是 A墨子 B韩非子 C荀子 D董仲舒 4、 “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常乐” “浪费粮食伤天理” 这些俗语不能反映中国古代哪家学派的思想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5、 汉书食货志记载:“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为改变这种状况,当时 的统治者 A重征赋税 B无为而治 C实现仁政 D独尊儒术6、电影墨攻讲述了由香港影星刘德华饰

3、演的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万赵国大军围攻的梁城的故事,据说拍戏前刘德华苦读相关剧本资料,下列介绍故事背景资料违背史实的是 ( )A、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B、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C、有些墨家学派成员会使用铁犁牛耕 D、“学在官府”导致墨家不能办私学7、据记载,江南某府的地方志中记录的丈夫死后不再嫁的寡妇,宋代有 4 人,明代有 95人,在清代中叶则达到 203 人。为旌表节妇各地纷纷建造贞节牌坊。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现象的形成相关度最高的是 ( )A、女权意识的觉醒 B、理学对全社会影响的深入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战乱和社会动荡加剧8、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

4、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于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了( )A、经世致用思想 B、君主批判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9、13 世纪后期,阿拉伯书籍中有关“中国雪”的记载被译成拉丁文传入欧洲, (它) “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推动了近代社会的到来。 “中国雪”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10、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国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

5、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 ”据此,你认为( )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和创造力 B、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明起了保护作用C、雨果认为西方科技更加神奇 D、中国传统发明缺乏发展成为生产力的土壤11、下列各项中,最早记载番薯(甘薯)传入我国的文献是 ( )A.齐民要术 B.农书 C.农政全书 D.四洲志12、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记载“风雨其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一舟人命所系也“的物件使欧洲( )A.告别了骑士时代 B.文化传播更加便利 C.有了地理大发现 D.测风水大行其道13、中医、京剧和中国画都是国粹。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黄帝内

6、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B、张仲景的本草纲目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 C、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 D、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14、同学们在阅读古代的名人名言时,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会经常吟诵: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楚辞、汉赋、唐诗 B、宋词、唐诗、楚辞C、汉赋、唐诗、元曲 D、宋词、唐诗、汉赋15、宋代以来,商业日益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出现了哪些相应的成就:( ) 章回体小说创作推向新阶段

7、黄宗羲等人提出“工商皆本” 清明上河图等风俗画的发展 戏曲艺术走向成熟A、 B、 C、 D、16、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对头上的紧箍儿耿耿于怀,成佛后首先想到把它打个粉碎。 ”它反映明代出现( )A、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向上的思想C、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17、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载:“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之引证格言、历史无异。”这说明戏曲不仅具有休闲娱乐功能,还具有( )A、社会教化功能 B、史料保存功能 C

8、、商业交流功能 D、家庭约束功能18、陈凯歌执导的梅兰芳是第 59 届柏林电影节唯一一部入围的中国影片。它真情演绎了国剧大师、绝世名伶梅兰芳的传奇人生。下面有关京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元杂剧发展而来 B、是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C、由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 D、标志着中国古代戏剧的成熟 19、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演进的曲线图示。与 d 点直接相关的是( )A孟子、荀子 B董仲舒、主父偃 C朱熹、王守仁 D李贽、王夫之 20、 “中国古代山水画以自然而然合乎本性为美,在位置的经营上讲究留向 、 计白当 黑 ,也是有无相生、虚实相象在艺术实践中的体现。 ”该作者认为古代山水画的

9、创作理念 受到哪一思想的影响( ) A道家 B佛教 C法家 D宋明理学 21、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 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 、 “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 、 “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 、 “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按顺序它们分别代表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22、某学者就楷书在唐代的流行说道:“凡高文大册、殿宇庙堂之中记铭、纪功颂德之碑 文,必都以楷书为主” 。唐人崇尚楷书主要是因为其 A.笔画圆匀,便于装饰 B.变化丰富,奔放跃动 C.线条流畅,任情纵性 D.通俗易

10、识、端重庄严 23、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位卑未敢忘忧国 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A. B. C. D. 二二、非非选选择择题题(共共 3 3 题题,5 54 4 分分)24、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阅读下列材料: (20 分) 【材料一】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 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 韩非子 【材料二

11、】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 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 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王守 仁认为:“心即理” , “知行合一” , “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 【材料四】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 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 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

12、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材料一属于哪家思想家?他的最核心的观点是什么?(2 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董仲舒的主要观点是什么?(4 分) 董仲舒为什么会提出这一主张? 给儒学思想带来了什么影响?(4 分)(3)依据材料三说明朱熹和王守仁关于探究“理”的途径有何差别?(4 分)(4)根据材料四分析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统治的态度是什么? 这与材料一、二有何本质区 别?(4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2 分)25、(21 分) 2005 年 9 月 28 日,全球首次举行联合祭孔,参加祭典的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

13、授安黛 丽霍尔说:“儒家思想的精要之语对世人可以起到警醒作用,儒家的一些价值观念正在融 入世界文化主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下表反映了儒家思想发展的历程。根据所学知识,填写相应的内容。(15 分)历史人物主要思想主张对儒学发展的影响孔子董仲舒朱熹(2)王淑臣在韩国民族精神中的儒教精蕴中指出:“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 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国家的现代化成为主要目标时,全体国民 能够形成集团协力组织,大规模地发展经济建设。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 斗,提倡力争。正是这种刚健有为的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韩国才能在 1997 年亚 洲金融危机中处变不惊,从容应

14、对,让经济稳步复兴。”据材料指出儒学对韩国产生的影响。 (4 分)(3)近年来,“孔子学院”相继在韩国、法国和非洲开办,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的影响越 来越大。结合儒家思想特点和当前的国际形势,分析“孔子学院”为什么能在许多国家开办? (2 分)26、(13 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道(同“导”,治理、引导)之以政,齐(整治、约束)之以刑,民免(避免犯 罪)而无耻(羞耻之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正)。 材料二: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且 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是以知尚贤之为政本也。 材料三: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曰: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朴。 材料四: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楚其衰,设 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 国也。 材料五: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再次强调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 相结合。 请回答: (1)以上材料都围绕着一个什么中心问题?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四所提出主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