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00道选择真题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89201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00道选择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00道选择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00道选择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00道选择真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00道选择真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00道选择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00道选择真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08 年考研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去认识世界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从客观的物质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德国古典哲学 B、17 世纪英国的唯物主义哲学C、18 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D、古代希腊罗马哲学3、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4、(2009 年考研题)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 这个

2、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 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 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5、(2005 年考研题) 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 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A. 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 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C. 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 D. 先有精神,后有物质6、(2006 年考研题) 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这一论断的含义是A. 变是世界的本原 B. 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C. 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D. 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7、在下列成对理论中,属于唯

3、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的是A、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对立 B、宿命论与唯意志论的对立C、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8、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的观点是A、形而上学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9、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A、承认世界是多样的统一 B、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10、在工作中防止“过”或“不及”的关键在于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认识事物的量 C、确定事物的质 D、把握事物的度11、唯物辩证法认为假象是A、与本质无关的现象 B、纯粹偶然的现象C、人的主

4、观错觉 D、以歪曲颠倒的形式表现本质的现象12、(2010 年考研题)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 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D有其因必有其果13、(2007 年考研试题) “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 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 义”。这表明A. 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B. 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C. 人的认识能力是由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D. 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14、(2007 年考研题) 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

5、事的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 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A. 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 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C. 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 D. 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15、判断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是否完成的标志是A、占有的感性材料是否十分丰富而又真实 B、感性认识是否已经上升到理性认识C、对该事物的认识是否经过多次反复 D、对该事物的理性认识是否运用于实践,取得预 期效果16、(2008 年考研试题)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 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

6、?”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 句话表明实践高于理论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A、普遍有效性 B、客观规律性 C、主体能动性 D、直接现实性17、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A、真理与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 B、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C、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 D、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18、(2009 年考研题) 1978 年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实践之所 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A真理的主观性和实践的客观性所要求的 B真理的相对性和实践的决定性所预设的C真理的属性和实践的功能所规定的 D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1

7、9、(2005 年考研题)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 。”从认识与实践 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A. 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 实践是认识的先导C. 实践高于认识 D. 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20、(2006 年考研题)“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 饭,就没有理由。民以食为天”。这段话说明A.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才能从事政治、科技、艺术、宗教等等活动B. 人的生理需求是历史的基础C. 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着人的本质D. 人的物质欲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1、(2008 年考研题)“文化蕴藏关巨大的力,这种力不同物理学上的力,

8、物理的力是 人类用来化自然界的,文化的力是用来化自身的。”这一说法表明:A、文化具有培养和塑造人的功能 B、文化构造了人的本质C、文化是社会发展主导力量 D、文化是历史进步的源泉22、(2008 年考研题) 列宁说:“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与之作斗争,是革命家;没有 意识到自己的奴隶 地位而过着默默无言、浑浑噩噩、忍气吞声的奴隶生活的奴隶,是十足 的奴隶。对奴隶生活的各种好处津津乐道并对和善的好主人感激不尽以至垂涎欲滴的奴隶 是奴才,无耻之徒。”这三 种奴隶的思想意识之所有有如此巨大的差异,是由于A. 人的社会意识并不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 人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一致性C. 人的社会意

9、识中的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 D. 人的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23、经济基础是指A、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B、一定社会各种关系的总和C、一定社会生产和分配关系的总和 D、一定社会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24、(2009 年考研题)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说道:“我认为,在人类 的一切知识中,最有用但也最不完善的知识就是关于人的知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破解了 认识什么这一“斯芬克斯之谜”,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在其 现实性上是 A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统一 B所有人共同属性的概括 C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D自有理性的外化 25 、(2010 年考研题)1984

10、年 1 月 3 日,意大利人卡内帕给恩格斯写信,请求他为即将 在日内瓦出版的饿新纪元周刊的创刊号题词,而且要求尽量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述未来 的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以区别于伟大诗人但丁的对旧纪元所作的“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的界定。恩格斯回答说,这就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 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段话表明,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A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B实现人类永恒不变的普适价值C建立一个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世界 D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26、马克思的两个重要理论发现是A、辩证唯物主

11、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27、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说过,“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是”A、阿奎那 B、培根 C、霍布斯 D、洛克28、20 世纪哲学的两大潮流是人文主义和A、生命伦理学 B、逻辑实证主义 C、证伪主义 D、科学主义29、库恩科学哲学思想的核心思想或核心范畴是A、范式 B、结构 C、科学革命 D、科学发展模式30、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奠基人及其代表作是A、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 B、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C、萨特的存在与虚无 D、阿尔都塞的保卫马克思31、代表美国现代精神的民族哲学思潮或本

12、土哲学思潮的理论党派是A、美国实用主义 B、美国新黑格尔主义 C、美国新实在主义 D、美国人格主义32、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具体形式从根本上说必须 A. 适应经济制度的变化要求 B.适应生产力变化的要求C.适应生产体制变化的要求 D.适应经济体制的变化要求33、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A.剩余价值学说 B.生产价格理论 C.劳动二重性学说 D.劳动力商品理论34、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是A.生产 B.交换 C.消费 D.分配35、以直接的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生产是物质资料生产 B、社会生产 C、商品生产 D、产品生产36、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具体形式从根本上说必须 A. 适应经济制度的

13、变化要求 B.适应生产力变化的要求C.适应生产体制变化的要求 D.适应经济体制的变化要求37、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最主要标志是A.劳动产品 B.生产工具 C.劳动技能 D.劳动对象38、 从劳动过程看,正在修配厂检修的汽车是 A.劳动工具 B.劳动资料 C.劳动产品 D.劳动对象39、商品是 供别人和社会使用的劳动产品 B、用来满足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C、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D、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40、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 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41、(2005 年考研题)在市场上,一台笔记本电脑的标价是 1200

14、0 元,此时执行价值尺 度职能的货币是A. 实在的货币 B. 信用货币 C. 观念上的货币 D. 现金42、在一切社会里,社会财富都是由 A、价值构成的 B、货币构成的 C、资金构成的 D、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构成的43、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 A具体劳动 B剩余劳动 C商品的生产形式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44、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 A.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B.复杂劳动为尺度的 C.平均劳动为尺度的 D.熟练劳动为尺度的 45、简单商品生产产生的条件是 A、社会分工和个体私有制 B、社会分工和奴隶主私有制C、社会分工和封建主私有制 D、社会分工和资本家私有制46、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是由 A、商品的供求状况决定的 B、生产商品耗费的物质资料量决定的C、生产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D、商品的用途决定的47 、(2010 年考题)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A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的价值B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C货币所有者购买的劳动力能够带来剩余价值D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能够在消费过程中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48、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 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D价值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