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川小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家长会讲话稿(苏喜明)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88387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阳川小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家长会讲话稿(苏喜明)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阳川小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家长会讲话稿(苏喜明)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阳川小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家长会讲话稿(苏喜明)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阳川小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家长会讲话稿(苏喜明)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阳川小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家长会讲话稿(苏喜明)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阳川小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家长会讲话稿(苏喜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阳川小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家长会讲话稿(苏喜明)(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阳川小学 2014-2015 学年度期中表彰 暨家长会讲话稿苏喜明尊敬的家长朋友: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家长会,首先,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对各位能在百忙中抽出宝贵时间来我校参加家长会表示热烈的欢迎。你们能按时到会是你们对孩子的真情关爱,更是对我们工作的莫大支持。在此,我对大家关心学校教育、支持教育工作、关心孩子成长的行动表示衷心地感谢。 (鞠躬)(鞠躬) 我们都非常清楚,学生是生活在社会的大环境中的,他们的成长需要家长、社会和学校共同配合。希望我们在交流、沟通中,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从而在教育好孩子的问题上能形成共识。在今天的家长会上,我想和各位家长谈以下两方面:一、开家长会的目的。一

2、、开家长会的目的。1、家长对学校的工作、教师的工作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养成教育的情况做个了解。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如何结为一体,建立起“家校共育”通道,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3、学生在家里的和在学校的各方面情况,家长和任课老师有必要进行沟通交流。4、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活动安全、课堂安全、寄宿生安全、营养餐安全给各位家长交个底。二、下面就二、下面就“为了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我讲五个方面的建议。我讲五个方面的建议。(或者说观点)第一个观点:建立高品质的亲子关系第一个观点:建立高品质的亲子关系“每天陪伴孩子每天陪伴孩子 15 分钟。分钟。 ”我们各位家长都非常忙,非常辛

3、苦,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教育问题凸显了出来,我们上辈人教给我们的教育方法怎么在这代人身上不灵了。这就说明传统教育的方法需要改变。如何做一个“称职的爸爸”和一个“称职的妈妈”呢?中国有句古话说:3 岁看大,7 岁看老。意思是说:三岁可知人长大了以后的发展,七岁可知人老了以后如何(这句话也许不完全正确) 。但它强调的是:人的思想、作风、习惯等,从小就要加强培养,不可养成不良的习惯。足以说明家长对孩子一生的影响。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一个孩子是从一出生开始到 18 岁就基本定型了,所有的事情都要在 18 岁以前做完。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能够取得成就,20取决于后天的努力,80取决于父母的教导。一项科学

4、实验显示:同样一句肯定的话,如果由爸爸说出来,对孩子的影响力会超过母亲的 50 倍。那么,我们可能要问: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和母亲谁更重要?答案是:都很重要。妈妈对孩子的影响是/孩子能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而爸爸则是塑造孩子对人生的看法,关系到人格的形成。一个人和母亲的关系是否和谐,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婚姻是否幸福;和父亲的关系是否和谐,会影响孩子未来的事业是否有成就。所以我建议:各位家长要和孩子建立高品质的亲子关系,只需要每天专注陪伴孩子15 分钟便足够!所谓高品质的陪伴,就是在陪伴孩子的时候,父亲或母亲是全心全意的和孩子一起,不去打扰,没有跑神。可以是不加评判、没有指责、没有轻视、没有打击、没有

5、打断;只是很单纯、很欣赏、很专注、很幸福的,静静聆地听孩子诉说。还有,用很欣赏的眼神也很重要。方法还有很多,而最关键的就是:全身心的同在。不多,每天只要 15 分钟!第二个观点是:要为孩子塑造良好的家庭文化底蕴。第二个观点是:要为孩子塑造良好的家庭文化底蕴。我这里所说的“家庭文化”就是“家风、家规、家训” (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 ,一个家庭有了“家规” 、 “家训” ,慢慢就会形成“家风” ,这就是家庭文化(比如:孝敬父母、做人要厚道、做人要诚信、做人要正直守法、要勤俭持家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不同家庭出来的孩子各有不同,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家庭的文化背景不同。比如书香门第

6、出来的孩子,一般都会有书香门第的气质等等,正所谓孩子是父母的影子,足以说明,家庭对于孩子成长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我从三个方面来谈这种影响。一是家庭一是家庭整体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整体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如果一个家庭特别好客,孩子长大了一般都比较大方,一对孤僻的父母带出来的孩子是孤僻的,虚荣心的父母带出的孩子是虚荣的,对自己外表特别注重的父母,孩子也往往会很注重自己的外表。智慧的家长不让人赞扬孩子的外表,因为你总赞扬孩子的外表,这个孩子就只关注自己的外表了,再也不去关注自己内心的成长。这是家庭整体环境对孩子造成的影响。二是父二是父母对孩子个性的影响。母对孩子个性的影响。我们不难发现,如果父母脾气暴躁

7、的话,孩子会向两个极端发展。要么这个孩子个性特别懦弱,因为父母脾气暴躁,他怕父母,个性会变得极其懦弱;要么就走向另一个极端,孩子出于反抗的心理,比父母脾气还要更加暴躁。这样的家庭绝对不可能产生一个温和而坚强的孩子,因为这个家庭的父母个性中没有温和、坚强的文化,没有文化就像没有土壤,怎么生长出这样的种子来?所以说父母的个性决定了孩子的个性。三是家庭朋友圈对三是家庭朋友圈对孩子的影响。孩子的影响。大家都知道,朋友圈的影响是巨大的,你交什么样的朋友,你就会得到什么样的思想;你交什么境界的朋友,你就会得到什么样的境界。家长交什么样的朋友直接会影响到孩子。如果你交的朋友是读书的,有气质的,或者有胸怀的人

8、,这些人在你家聊天的时候,孩子会在边上听,他一听你们聊出来的东西,就潜移默化地被影响了。我们很多家长自己说话也不小心,有时说别人坏话完全不回避,这样,孩子也就会跟着说别人的坏话,这些就是家庭环境的小文化影响。我想表达的第三个观点是:家庭教育的头等大事我想表达的第三个观点是:家庭教育的头等大事人品教育。人品教育。现在的中国进入了对家庭教育非常复杂的时代,社会里面有标准,家庭里面有标准,而且,这些标准还有可能是错误的标准。比如说,我们的标准是要求孩子在班里进前 5 名,孩子只要能考上北大、清华就算成功。这虽然是标准,但在我看来,都是错误的标准。为什么错误,因为它最后变成了家庭的惟一标准。而孩子的成

9、长有很多标准,比如说人品是否高洁是一个标准,个性是否健康是一个标准,做事是否有创造力、想象力是一个标准,有没有吃苦精神、有没有勤奋精神是一个标准,有没有摔倒在地上敢于爬起来的精神也是一个标准。我以为,做人的基本准则应该要做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心中没有邪恶念头的人,做一个非常愿意去帮助别人的人。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如果孩子在外惹是生非,别人指责孩子时就会说:“这个孩子家教不好!”或者会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所以,我们教孩子首先应该教人品和道德,这是孩子一辈子成功与否的关键。从孩子一辈子的角度来说,孩子分数是好是坏,进北大还是进普通大学,没有任何的本质区别。真正能把孩子一辈

10、子距离拉大的,是与他为人处事有关系的人品问题(例如:一个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等等) 。我想表达的第四个观点是:给予孩子适当鼓励我想表达的第四个观点是:给予孩子适当鼓励鼓励教育。鼓励教育。关于如何鼓励孩子的问题,我先讲一个故事。美国有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上初中刚开始学物理的时候,他的物理成绩很差,只考了 8 分。物理老师找他谈话,让他好好学物理。学生说我不喜欢就是学不好,老师特别聪明,他告诉这个学生,别的同学都是 60 分及格,你下次只要考到 9 分就算及格。学生一想我随便划个勾就能及格,很容易,于是就答应了,结果下次考试考了 28 分。虽然 28 分,老师还是没有理由在全班面前表扬他,因为还是

11、不及格的分数。这个老师很聪明,她让全班同学把上次的考试成绩和这次的成绩做一个减法,上次考了 90,这次还是 90,一减就是 0,上次 95,这次 93,一减就是2,这样减到最后,就一个同学剩下了 20 分,就是这个同学。老师把所有同学两次考试的分数差写在黑板上,问了个问题:“哪个同学进步最大?”全班同学异口同声说某某,这是一个铁的事实,因为只有他一个人进步了 20 分。这种鼓励方式不但没有侮辱色彩,而且有很大激励色彩。这个学生一下就兴奋起来,他想无论我考到48、68、88 都是全班进步最大的,我有无数进步的空间。老师做了件聪明的事情,孩子就觉得有广阔进步的空间,从此这个孩子就喜欢上了物理,并最

12、终成为了全世界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 老师的教育方式十分重要,但是家长的教育方式更重要,因为孩子更加看重家长的一言一行。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你的孩子是全班最后一名,你怎么对待你的孩子呢?大部分家长的反应都是打一顿或者骂一顿。孩子明明知道自己错了,但是没有办法,他就考了 0 分你怎么办呢?你还不断的伤害他,到最后他可能就不学了。我建议家长朋友们站在长远的角度上去想一想,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到底有多少差距。难道没上大学孩子一辈子就没出息了吗?绝对不是!就像我刚才说的,只要把孩子教育好了,不管做什么都是有出息的。学习成绩的好坏只是教育的一个环节,人的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绝对不是他在小学、大学所得的分

13、数决定的。分数对于孩子来说很重要,但是不能因为孩子分数低就认为孩子没出息。请家长一定要改一改判断成功的标准。孩子分数高是成功的标准之一,但是千万不要把它当作是必然的标准,更不能当做是惟一的标准。否则你的孩子就会受到无数的伤害,因为任何一次考试只有一个第一名。如果一个班里有 30 名学生,难道除了第一名,其余的 29 个孩子都是笨蛋吗?都是失败者吗?绝对不是!我以为,教育孩子,第一要鼓励,第二要限定,甚至是惩罚。比如说孩子这次考了 20 分,你要鼓励孩子下次考到 30 分,那孩子一想,考到 30 分还是挺容易的,你就可以加些条件。比如说这个孩子爱一副乒乓球拍,你就可以把它当成一种诱惑,答应孩子考

14、到30 分,就满足他的愿望,然后再把孩子的分数一点一点加上去。比如说孩子考了 60 分,你千万不要说下回你要考到 90 分,或者把孩子臭骂一顿。你要对孩子说,60 分已经不错了,下回你能不能考到70 分,我不把你跟班里的同学比,我只看你今天要比昨天进步,你明天要比今天进步,这个孩子的分数在潜移默化中就上去了。他每上去一点,你都要鼓励他。当分数考得更低的时候,你要告诉孩子,这次可能是偶然的失误,爸爸妈妈支持你,千万不要伤害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我想表达的第五个观点:把孩子培养成普通而幸福地人。我想表达的第五个观点:把孩子培养成普通而幸福地人。 1、别害怕孩子玩电脑,因为这是他们未来的工作、生活的方式

15、;2、让孩子坚持一项体育运动或羽毛球、或乒乓球、篮球、排球等;3、从一年级开始,一定要分点家务劳动给孩子;从小树立劳动是光荣的这种思想。4、为孩子培养一种终身受用的兴趣,不论是高雅还是通俗,音乐、美术、文学、写作、集邮、手工制作等孩子自己喜欢的做的事。5、每月带孩子逛一次书店,每次 2 小时以上;购买一本健康的图书以开阔孩子的视野。6、小孩子之间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7、下棋、骑自行车,滑旱冰这些普通人爱玩的项目可以在家长的监护下早点教会他;8、除了成长中教给他诚信、善良、孝顺、感恩、尊重、原则等基础的东西外,也要包容并认同孩子的个性。各位家长:各位家长:以上我表达了五个观点,有的观点来自于

16、我个人的见解,有的来自于一些教育专家的观点,不管你赞同与否,但我与大家的出发点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为了我们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希望你的孩子每天都有进步,希望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更希望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普通而幸福地人。最后,我再做一个小结:最后,我再做一个小结:各位家长:我们把大家请来参加这个家长会,绝不是让大家出洋相,为难大家,也绝不是我们老师要刷牌子。我们只是在发挥教育的功用,尽最大的努力想改变,改变家长教育观念,改变学生教育现状。让每个孩子每天都学有所获,取得进步。让我们家乡的教育更加辉煌,让我们学生,你的孩子能通过学习出人头地,一代更比一代强。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