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名词解释与简答题复习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89113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险管理名词解释与简答题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风险管理名词解释与简答题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风险管理名词解释与简答题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风险管理名词解释与简答题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风险管理名词解释与简答题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险管理名词解释与简答题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险管理名词解释与简答题复习(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名词解释: 风险风险 人类预谋行为的结果的不确定性 风险指标风险指标 风险状态风险状态 如果表示人类行为未来结果的数量指标 是一个随机变量,则其概率函数叫变量 的风险状态。 风险主体风险主体 不确定行为后果的承担者。 风险管理风险管理 以风险状态更优为目标进行的改变风险状态的行为。风险管理除具有计划、组织、监督、协调、控 制等一般管理职能外,其核心内容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方法的开发与选择、风险管理方法的开发与选择。 管理风险管理风险 风险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是管理风险,即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方法的开发与选择和风险处理。很多 情况下,我们所提风险管理实际上指的是管理风险。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 在风险

2、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 ,该事件给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等各个方面 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即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 度。包括三项内容 1、风险识别 2、风险分析 3、风险评价。 风险识别风险识别 发现、认出及描述风险的过程。风险识别包括风险源识别、风险事件及其原因识别、风险后果识别; 就是要找出我们应该关心其未来不确定性的数量指标(风险指标),找出导致不确定性的风险事件及原因、对应 的风险源。 风险分析风险分析 充分理解风险性质、确定风险等级的过程。风险分析主要目的是找出风险指标的原始风险状态(也 就是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一般都是通

3、过对样本值的分析来推导总体分布或特征。即一般通过样本分析估计 原始风险状态。 风险评价风险评价 将风险分析的结果与风险标准进行对比,以决定风险主体能否接受或容忍当前的风险状态。对于不 能接受或容忍的风险状态,风险主体将应用风险管理技术处理风险。 风险管理架构风险管理架构 风险主体旨在为设计、实施、监控、检查或持续改进风险管理而做出的基础性和组织性安排。 风险管理流程风险管理流程 为将风险管理的政策、程序、方法系统地应用于具体的风险管理活动而做出的包含一系列行 动的程序性安排。风险管理流程应根据组织的业务流程制定,是组织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 风险事件风险事件 可能导致这些指标未来的水平可能偏离正

4、常的或预期的水平的事件,特别境况的出现或变化。一个 风险事件可能包含多件事。 风险源风险源 这样的因素,他们单独或结合在一起,具有引发风险事件的内在潜能。风险源可能是有形的或无形的。风险后果风险后果 特定的行为结果。 保险三要素保险三要素 风险因素、风险事故、风险损失。三要素具有因果关系,地位具有相对性。 纯粹风险纯粹风险 当风险事件发生(或不发生)时,其后果是人类财富的损失,只是损失的大小不同而已。无人能直 接从风险事件中获益。 投机风险投机风险 主要是价格风险,当风险事件发生时,一些风险主体从中获益,另一些风险主体则受损。投机风险 的风险事件包括:商品价格波动、利率波动、汇率波动等。 风险

5、标准风险标准 风险标准来自各类标准、法律、政策、其他要求,以组织目标、内外环境为基础,是评价风险重要 性的依据。 风险等级风险等级 风险等级是用后果及其可能性表示的风险的重要性。常将企业风险分为三个等级:致命风险(后果 是破产) 、严重风险(导致财务危机) 、一般风险。 绝对风险规避度绝对风险规避度 ARA= - U (W0) / U (W0)是风险主体的绝对风险规避度。因 U (W0)0,所以 ARA 为正数。ARA 越大,风险价格越高,表明风险主体风险规避态度越强烈。实证研究认为风险规避型风险主体绝对风险规避度递减。即: E(Y), 则认为 X 比 Y 优。 2、均值方差标准:风险主体通过

6、比较 X 与 Y 的均值和方差(不再仅是数学期望)来判断 X 与 Y 的优劣。 3、随机占优为风险状态排序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工具。如果对任意 x,资产 Y 小于或等于 x 的概率大于资产 X,那么资产 X 对资产 Y 是一阶随机占优的。只要投资者的目标是财富最大化,而且永远不会满足,那么投 资者就不会选择 Y。随机占优关系主要有三种:一阶随机占优(FSD) ;二阶随机占优(SSD)和三阶随机占 优(TSD) 。 4、 VAR 标准:同样置信水平下,在险值小者为优。风险状态优劣的主体评价标准主要是什么?风险状态优劣的主体评价标准主要是什么? 由于财富边际效用递减是普遍现象,所以大多数风险主体在一般

7、情况下均表现为分风险规避主体。不过不同的 风险主体对待风险的态度是有差异的。 1、 风险规避态度的 Markowitz 度量(风险价格) 设风险主体的效用函数为 U(W) ,对财富随机变量 X,若存在确定财富量 D,使 U(D)= E(U(X) )则 P =E(X)- D 称为风险主体关于该风险的 Markowitz 风险价格。D 为 X 的等效财富 量。对于风险厌恶风险主体,有 E(u(X)0,所以 ARA 为正数。ARA 越大,风险价格越高,表明风险主体风险规避态度越强烈。实证研究认为风险规避型风险主体绝对风险规避度递减。即: 0 ARA RRA 3)随机占优 一阶:期望效用最大者可采用此

8、标准; 二阶:风险厌恶者可采用此标准; 三阶:绝对风险规避度递减者可采用此标准。 评价风险状态优劣的标准一般应具备什么条件?评价风险状态优劣的标准一般应具备什么条件? 评价标准最少应具: 1.完备性是说,对于任意两个财富风险状态 X、Y,评价标准都应给出优劣的评判; 2.传递性,对于财富变量 X、Y、Z,如果 X 优于 Y,Y 优于 Z,则必有 X 优于 Z。 均值均值-方差标准是一个完整的风险状态优劣的评价标准吗?为什么?方差标准是一个完整的风险状态优劣的评价标准吗?为什么? 均值方差标准:风险主体通过比较 X 与 Y 的均值和方差(不再仅是数学期望)来判断 X 与 Y 的优劣。均值方差标准

9、在特定领域均值方差标准有其完美性,但不能运用于所有情况(不具备完备性,或者说 均值方差标准是一个有局限性的标准、在理论上有缺陷的标准) 。例如,设 X 和 Y 是两个随机财富状态,如 果 E(X)E(Y),同时 D(X) D(Y);或相反, E(X) p,这表示个人对于概率很小的事件过度重视;但是当概率 p 较大时, (p)r(p) 。对于所有的 0p1,有 (p)+(1-p)1。由此可看出决策权重函数 是客观概率的非线性函数。 这就解释了阿莱斯悖论人们为何选择 C。 4) 、离散概率函数下的前景理论解释用价值函数(value function)取代 utility 函数,用 (pi) V(W

10、i )取代 U(Wi )前景理论揭示的是人们如何犯错误,对于金融集团和政治寡头而言有重要意义,它们得以寻找如何利用人们错 误的策略。对普通大众而言,重要的也许是人们如何才能不犯错误。 专业自保公司的发展史专业自保公司的发展史 1)早期的发展 最早的专业自保公司是 19 世纪铁路公司设立的。到 19 世纪末,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纺织业主对当时刚性的火 灾保险费率非常不满,在忍无可认的情况下,他们成立一家专业自保公司,这就是著名的保险公司工厂共有组 织(factory mutual organization) 。以后出现了许多共有或股份制保险公司。1929 年甚至成立了教堂保险公 司。 2)几次大发

11、展 上世纪 50 年代,现代风险管理的发源地美国,专业自保公司有了温和的发展。主要原因是跨国公司的发展。 美国的跨国公司发现其海外业务在海外的保险费率往往大幅高于美国本土的保险费率,这就使得跨国公司设立 专业自保公司有利可图。跨国公司的海外业务由专业自保公司保险,再由母公司向美国保险公司购买保险或再 保险。上世纪 60 年代,专业自保公司也有一次增长。主要原因是保险业不景气,市场缺乏财产保险品种,这迫使世 界 500 强企业中的大约 50 家企业自建了专业自保公司。上世纪 70-80 年代,专业自保公司有一次较快速度的增长。主要原因是市场缺乏医疗事故保险:要么没有保险, 要么保险费率奇高。在这

12、种情况下,医生和医院组织纷纷组建专业自保公司,为自己的医疗事故提供保险。其 后,许多制造商也开始组建专业自保公司,对自己的产品责任风险提供保险。 现在,全世界专业自保公司已由 1960 年代的 100 家左右发展到数千家。 风险管理发展史风险管理发展史 1、风险管理的早期实践 1)风险分散的意识与实践 公元前 1700 年始,我国长江上皮筏商人就使用了损失分担原则。 公元前约 2800 年,古埃及就盛行互助基金组织。 公元前约 3000 年,古埃及穿越沙漠的商队就对走失骆驼实行了互助共济。 公元前 916 年,西方确立了“共同海损”原则。 2)风险汇集与转移的意识与实践 中国历史上曾经盛行的镖

13、局实际上就是典型的风险汇集与风险转移机构。 2、工业革命与安全生产现代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发展,社会财富因此迅速增长且高度集中。但与之相伴的是安全事 故也不断发生,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也极为严重。这不仅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有时甚至危及 企业的生存。于是,安全生产与安全管理提到企业日常管理议程。典型事件包括:1906 年美国钢铁公司用“安全第一”取代了“质量第一” ;1912 年,美国芝加哥创立了 “全美安全协会” ;1917 年,英国伦敦成立了“英国安全第一协会” 。 3、德国的风险政策和美国企业的保险管理一战后的德国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企业经营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于是德

14、国学者广泛开展了对风险管理 技术的研究。1915 年莱特纳(Litner)出版了企业风险论 。德国的学者们强调风险控制、风险分散、风险 补偿、风险转移和风险抵消等风险管理手段。一战后的美国则与德国不同,企业面临的是通货紧缩问题。费用管理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内容。而如何控 制保险费用支出、获得合理经济补偿成为费用管理的主要内容。这一时期,美国企业开始充分利用保险这一风 险转移工具来保护资本,一些企业将保险职能独立出来,成立了专门的保险部门。保险部门研究风险事故发生 的可能性及其造成的后果的严重性,综合分析保险险种、保额、保费,最后确定并购买保险。 4、现代风险管理概念 现代风险管理概念是上世纪 5

15、0 年代提出的.背景是 1948 年美国钢铁工人的罢工导致大量损失,而 1953 年美国 通用汽车公司的大火则直接提出了风险管理要求。其间学者和一些机构做了大量的总结工作。如 1952 年美国学者格拉尓发表费用控制的新时期风险管理 ,1963 年美国保险手册刊载了企业风险管理 ;1975 年美国成立风险管理协会;1983 年美国通过“101 条风险管理准则” 。 5、 风险管理教育1960 年,美国大学开始开设风险管理课程,到 70 年代。大多数大学的工商管理学院和保险系讲授风险管 理课程,许多大学将保险系改为风险管理与保险系,一些保险类学术团体也纷纷该名,如, “全美大学保险学 教师协会”更

16、名为“全美风险与保险学协会” 。 6、ISO31000风险管理-原则与指导方针发布。 2009 年 9 月,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 ISO31000风险管理-原则与指导方针 。标志著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 成熟。 风险识别的前期工作风险识别的前期工作 风险识别指发现、认出及描述风险的过程。风险识别包括风险源识别、风险事件及其原因识别、风险后果识别; 就是要找出我们应该关心其未来不确定性的数量指标(风险指标),找出导致不确定性的风险事件及原因、对应的 风险源。 风险识别有两项前期工作,它们是: 1、 全面了解风险主体的活动内容比如要进行企业风险识别,就要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 2、 了解风险主体的活动环境 比如要进行企业风险识别,就要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法律、自然环境。 风险识别的方法及特点风险识别的方法及特点 (一)归纳法主要通过对历史情况的统计、归纳,找出我们未来应关心其不确定性的经济指标,归纳出原因及历史情况。 1、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