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语误用的八个类型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88961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成语误用的八个类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成语误用的八个类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成语误用的八个类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成语误用的八个类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成语误用的八个类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成语误用的八个类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成语误用的八个类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成语误用的八个类型 误点设置常表现为: 望文生义;错用对象;褒贬误用;颠倒尊卑;搭配不当,具体又分为 前后矛盾、语意重复、不合惯用句式、错带成分等。下面举例予以说明。 1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 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例如: (1)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 差,变废为宝。【分析】 “一念之差”的意思是一个念头的差错。多指引起严重后果的念头。 “差”是差错,而不是差异、差 别,命题者利用了考生望文生

2、义的心理,将“一念之差”曲解为“一个观念上的差异”,以示农民和服装厂 对“下脚料”一者抛弃、一者变废为宝的不同态度。由于有这样的语境干扰,考生容易以误为正,掉进陷 阱也就在所难免。(2)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 败垂成,在此一举!”【分析】事情在将近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这是成语“功败垂成”的意思,它常含惋惜意味。 “垂”是接近 之意,这是准确理解该成语时不可遗漏的一个关键字。但大多数考生恰恰忽视了这个关节点,只注意了 其他三个词,这样,该成语在他们的眼里就成了“成功”“失败”的意思。此处的陷阱,极具迷惑性。 (3)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

3、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 以火中取栗。 【分析】句中的 “火中取栗”,语出法国寓言猴子和猫 ,比喻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 有捞到好处。而本句句意是指消费者利用厂家竞相降价的机会得到实惠。所以,也犯了曲解词义的错误。 这是成语题中最常见的错误类型。 2错用对象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例如: (1)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 奂。 【分析】句中的“美轮美奂”,语出礼记檀弓下 。轮:高大;奂::众多。形容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 新屋。此句中用来赞

4、美“花鸟虫兽、人物形象”,属于对象误用。类似的,还有“穿云裂石”“六马仰秣”是 指歌声的;“举案齐眉”“破镜重圆”“相敬如宾”是指夫妻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是指男女儿童的;“浩 如烟海”是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不同凡响”“别出机杼”是指文艺作品的;“崭露头角”多指青少年; “功高不赏”一般用于对别人的评价。 (2)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分析】拉运书籍的时候,牛会累得出汗,此之谓“汗牛”;堆放书籍的时候,会一直堆到屋顶,此之谓 “充栋”。 “汗牛充栋”常用来形容藏书非常多。虽然这个成语也表示数量多,但它仅用于表示“书籍”的数

5、量, 而不是一概表示所有事物的数量。 (3)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 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 【分析】何谓“拍手称快”?其字面意思是拍着手喊痛快。可是,这个成语是有其特定的对象和范围的, 它多用来形容仇恨得到消除、正义得到伸张或目的得到实现时的痛快心情,不是表示在任何情况下的欢 乐心情。而上句则没有顾及该成语的适用范围和对象,将其扩大为表示一般意义上的欢乐,是错误的。 (4)近十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夜景观”建设琳琅满目,发展十分迅速。 【分析】 “琳琅”指美玉。根据最新修订的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琳琅满目”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 (多

6、指书籍或工艺品)。可见,这个成语的使用对象是非常明确的。但是,上句却用它来形容城市“夜景观” 建设的情况,属于不辨对象的错乱使用。 (5)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们班女生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两位同学将剧中人物演得绘声绘色,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分析】 “绘声绘色”是描绘声音和形貌,形容描述得生动逼真。 “绘”是描绘的意思。可见,这个成语只用 于口头对某人某事的叙述、笔下对某人某事的描写,除此之外,用其他形式生动逼真地表现人、事、景, 均不能用“绘声绘色”。上述句子是讲两位同学的表演,其中固然有口头叙述的成分,但同时也有更多的 形体语言(表演),因而属成语使用错位。 3褒贬误用 成语从

7、色彩上分为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从感情色彩上又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从语体色彩上又可 分为书面语和口语。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误用。例如: (1)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 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分析】 “雨后春笋”的意思是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可见该成语主要用于 褒义。而本句讲的是造假者非法大量建立垃圾食品厂的事情,显然不能用“雨后春笋”来修饰。此处可以 考虑改用“源源不断”之类的修饰语。 (2)假以时日,我们可以巧立名目,开发大批新颖别致的旅游项目,为景区再添光彩。【分析】 “巧立名目”的

8、意思是为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而想方设法编造理由,定出新的名义。不难看 出,这是一个贬义成语,但句中所言对旅游项目的开发,为景区添光彩,绝无什么当贬之处,再者, “巧 立名目”说的是“我们”,一般而言,不会有谁轻易对自己使用贬义词的。 (3)巴勒斯坦的斯瓦特被誉为“东方的瑞士”,但“911”事件以后,来这里旅游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分析】 “凤毛麟角”的字面意思是凤凰的毛,麒麟的角。虽然它也表示事物稀少,但常用以比喻罕见而 珍贵的人才或事物,语含褒义,而本句却以之指称那些“来这里旅游的人”,这是将褒义成语降格而为中 性成语,此种情况亦应属于不辨色彩,与褒贬两极互混这种较明显的情况相比,其隐蔽性更

9、大,也更容 易让考生陷进去。高考考过的这样的成语还有“无所不为”“趋之若鹜”“处心积虑”“殚精竭虑”“蠢蠢欲动”等等。 4颠倒尊卑 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人。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例如: (1)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2)刘厂长的开场白可谓抛砖引玉,引导我们提出了许多建议。 【分析】这两句中, “不耻下问”和“抛砖引玉”都是谦词,这里犯了谦敬错位的错误。常见的谦辞有:抛砖 引玉、狗尾续貂、班门弄斧、姑妄言之、信笔涂鸦、一孔之见、不情之请等。敬辞有:高抬贵手、卓尔 不群、高朋满座、大材小用等。 5语义重复,自相矛盾 (1)那是一张

10、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2)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至今还记忆犹新。 【分析】此处两题,命题者从成语与语境的矛盾处设误,以考查考生的逻辑能力。 “莘莘学子”意为众多的 学生,它的前面却用“一位”修饰,自相矛盾导致逻辑错误。 “记忆犹新”的意思是过去的事,至今还记得 清楚,就像新近发生的一样。前面不能再用“还”。 6不合逻辑 成语本身并无合不合逻辑的问题,可一旦进入特定的句子中,与句子发生组合关系时,就有可能出现不 合逻辑事理之弊,或前后矛盾,或无法讲通。例如: (1)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分析】 “不以

11、为然”的意思是不认为是正确的,表示不同意。既然不认为孩子的毛病是对的,下面就应讲 他相应的反应和措施,或批评教育,或纠正其非,但该句中的“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显然并非“不以为然”之后相应的正确态度,而是一种相反的态度,因此,该成语与语意发生了抵牾,如 改用“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就可消除逻辑事理上的矛盾。两个成语,一字之差, 意思却相去甚远。(2)时下,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痞子蔡就是屈指可数的网络写手之一。 【分析】 “屈指可数”的意思是扳着手指头就可以数清楚,形容数量很少,寥寥无几。而前句中的“网络文 学蓬勃发展”,意味着有大量的网络写手存在,因为网络文学

12、的繁荣和蓬勃发展,必须有赖于数量可观 的网络写手的支撑,不然是谈不到“蓬勃发展”的,可见,该成语与整句的意思产生了逻辑上的矛盾。考 生如果头脑不清醒,就会看走眼。 (3)初春的校园,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在唱着,有的在跳着,有的在 谈着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 【分析】 “阑珊”意为将近、衰落, “春意阑珊”指春天即将过去。而本句在前面明明交代时间是在“初春”, “初春”又怎么会是春意将近呢?出现这种逻辑事理上的抵牾,其根源在于对“阑珊”的意思未正确理解。 命题人就利用了考生可能存在的词义上的这个盲点,制造了逻辑上的矛盾,挖下了一个陷阱。 (4)加入世贸组织(WTO)后

13、汽车价格变化备受关注,但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车大厂,三四个月以来 却一直偃旗息鼓,没有太大的动作。 【分析】 “偃旗”意为放倒军旗, “息鼓”是停击军鼓。比喻停止论争或事情中止。使用这个成语意味着原先 的动作行为均已停止,但本句中“偃旗息鼓”的后面却说“没有太大动作”,没有太大动作则意味着动作行 为一直没有停止,只是规模、程度上稍小些而已。这样,该成语与后面的说法发生了事理上的冲突,在 逻辑上就陷入了矛盾。 7夸大其辞,不知轻重 有些成语词义较重,也有些成语词义较轻,这就要求根据特定的语境选用词义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 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例如: (1)为了出版这本画册,他义无反顾地放弃了休息

14、的时间。 (2)考前每个考生都应该充分做好复习准备,否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的 发挥。 【分析】义无反顾:义,道义;反顾,向后看。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三长两短:指 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特指人的死亡。 8不合语境 与语境相协,是对词语使用的共同要求,成语当然也不例外。命题者对此种错误类型往往情有独钟,屡 屡在这上面作文章。例如: (1)美国黑人电影明星福克斯和弗里曼在第七十七届奥斯卡奖角逐中当仁不让,分别夺得最佳男主角 奖和最佳男配角奖。 【分析】 “当仁不让”出自于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意谓面对仁德,即使是老师,自己也不谦 让。后用“当仁不让”泛指碰到应

15、当做的事情主动去做,不退让。使用这个成语有两个条件:一是所做的 事应当合乎仁,即仁德;二是做时有“让”的必要或可能。角逐奥斯卡奖本就不属于什么该不该做的事, 既是角逐,是比赛,就不存在“让”的可能和必要。因而,该成语与所提供的语境相悖。考生如不能认识 到该成语的使用条件,就会发生误判。 (2)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是不容分说的,千里之外的问候,只要一个短信瞬间就能完成。 【分析】 “不容分说”意为不允许分辩和说明。使用这个成语的语境应是,在相互讨论或存在充分发表意见 的可能的场合,一些人的独裁和武断的行为。倘若不是此种场合,就不宜使用该成语,而本句提供的语 境不具备这个成语所需要的特点。如果换成“

16、不容置疑”就可稳妥。命题者正是利用这两个成语有共同语 素的特点来制造干扰,考生稍不留意,就会被“忽悠”。常见的八种成语误用类型 在文章中,成语误用现象较多,本文归纳了常见的八种成语误用类型,试以例说。 一、张冠李戴: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对象,若使用不当, 就要出差错。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汗 牛充栋”是形容“书籍”很多,此用于“人”,适用对象误)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巧夺天工”适用于描述人工制作的东西,此对象错用于自然物)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常在纸上信笔涂鸦,现在他画的鸟已是栩栩如生。(“信笔涂鸦”是指写字,不 是画画)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般地一闪而过,快捷如飞。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此指“影 子闪得快,对象错)二、望文生义:对一些成语,想当然地从字面上认定其意思,导致误用。这部精采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