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一、二单元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88853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一、二单元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一、二单元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一、二单元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一、二单元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一、二单元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一、二单元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一、二单元试卷及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必修 2 第一二单元测试题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第第卷卷一、基础知识题(22 分,每小题 2 分)1下列各选项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袅(nio)娜 敛裾(j) 涸(h)辙 煤屑(xi)B霎(ch)时 一椽(chun) 梵(fn)语 混(hn)沌C愆(qin)期 杂糅(ru) 自缢(y) 芰(j)荷D谣诼(zhu) 乘(chng)凉 溘(k)死 匝(z)道 2下列各选项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蓊郁 丰姿 落寞 斑驳陆离 没精打采B点缀 馍馍 闲暇 众志成城 杯水车薪C陨落 青衿 笙箫 呦呦鹿鸣 溘然长逝D婆娑 迁徒 瞥见 揠苗助长 物事人非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空

2、格处的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 的路;白天也少有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 不到十足。 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 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A幽静 品尝 软弱 B幽僻 品尝 柔弱 C幽僻 赏玩 柔弱 幽静 赏玩 软弱4下列各选项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救援队上下一心,夙兴夜寐,克服困难,为灾区人民排忧解难,救死扶伤,赢得好评。 B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C我疲累于灰暗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

3、着绿色,如同涸辙之鲋盼等着雨水!D三鹿奶粉事件之后,国内各大奶制品公司纷纷信誓旦旦地对自己产品的质量作出保证,但消费者却并不买账。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感动中国”将镜头对准生动的现实生活,聚焦于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解读了平凡中的伟大。B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来,广为传布,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C近视患者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配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而不戴眼镜。D孔卡这个名字对没看中超联赛的人可能还有些陌生,但对那些足球迷是很熟悉的。6下列的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学者、诗人、散文家。其散文背影 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

4、的秦淮河等都脍炙人口。郁达夫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有沉沦 迟桂花等。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春秋和战国时期的诗歌 305 篇,按照内容可以分为风(民间歌谣)、雅(祭祀乐歌)、颂(宫廷乐歌),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C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诗经里的国风与楚辞中的离骚并称为“风骚”,分别代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传统。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D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也是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木兰辞被誉为“乐府双璧”。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所选编的文选。7下列都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A士之耽兮,

5、犹可说也 謇朝谇而夕替 幸可广问讯 B咥其笑矣 偭规矩而改错 何方圜之能周兮 C士之耽兮 还部白府君 忳郁邑余侘傺 D契阔谈讌 进不入以离尤兮 终老不复取 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含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愆:改变B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贿:财物C于嗟鸠兮,无与士耽 耽:沉溺D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无,没有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含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 逆:预料B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见: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C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 遗:遗留D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适:出嫁1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为仲卿母所遣/君

6、家妇难为 B. 戒之慎勿忘/慎勿违吾语 C. 谢家来贵门/多谢后世人 D.苟余情其信芳/自可断来信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组是( )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偭规矩而改错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汝岂得自由 怨灵修之浩荡兮 佩缤纷其繁饰兮 芳与泽其杂糅兮 A B C D二、古代诗歌鉴赏(3 分)12.阅读下面一首汉乐府,选出理解赏析不当的一项( )长 歌 行乐府歌辞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A一、二句表现了植物茂盛的园圃里充满生机。但末尾“晞”字,暗寓着旺盛之中时光将一去不返的微妙意思。B

7、三、四句写温煦的春天传播着光和热,以德惠恩泽施予万物,从而使大自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C五、六句写出了大自然的另一面,由盛而衰,由生长而消亡。但其中也暗含第二年春天一到,它们又会蓬勃地生长。D七、八两句用百川东流入海不再西归为喻,既将道理加深,也加强了说服力,从表现上是一种“蓄势” ,从而水到渠成地用最后两句点出主题。三、阅读文言文,完成 1317 题(13 分)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 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

8、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 兮,固前圣之所厚。13这段文字选自 时期屈原的离骚 , “离骚”的意思是 ,和屈原有关的中国传统节日是 。 (3 分)14文中的“灵修”是指 , “众女”指 , “蛾眉”指 。 (3分)15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2 分)答: 16诗人说他自己“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根据这段文字内容,概括三方面的原因。 (3 分)答: 17把“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分)答:_第第卷卷四、填空默写(18 分)1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淇水汤汤, 。女也不爽, 。 _,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心而

9、抑志兮,_。民生各有所乐兮,_。虽体解吾犹未变兮,_。_,悠悠我心。狗吠深巷中,_。(7)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8) ,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 。(9)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 。(10)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11)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 。五、阅读文章,回答 1921 题(18 分)书房的窗子杨振声今天又想到了我那书房的窗子。说起窗子,那真是人类穴居之后一点灵机的闪耀才发明了它。它给你清风与明月,它给你晴日与碧空,它给你山光与水色,它给你安安静静地坐窗前,欣赏着宇宙的一切。一句话,它打通你与天

10、然的界限。窗子的功用,虽是到处一样,而窗子的方向,却有各人的嗜好不同。我独喜欢北窗,那就全是光的问题了。说到光,我有一致偏向,就是不喜欢强烈的光而喜欢清淡的光,不喜欢敞开的光而喜欢隐约的光,不喜欢直接的光而喜欢反射的光。就拿日光来说罢,我不爱中午的骄阳,而爱“晨光之熹微”与落日的古红。纵使光度一样,也觉得一片平原的光海,总不及山阴水曲间光线的隐翳,或枝叶扶疏的树荫下光波的流动。至于反光更比直光来得委婉, “残夜水明楼”是那般的清虚可爱,而“明月照积雪”使你感到满目清晖。不错,特别是雪的反光。在太阳下是那样霸道,而在月光下却又这般温柔。其实,雪的反光在阴阴天宇下,也满有风趣。特别是新雪的早晨,你

11、一醒来全不知道昨宵降了一夜的雪,只看从纸窗透进满室的虚白,便与平时不同。那白中透出银色的清晖,温润而匀净,使屋子里平添一番恬静的滋味。披衣起床且不看雪,先掏开那尚未睡醒的炉子,那屋里顿然煦暖。然后再从容揭开窗帘一看,满目皓洁,庭前的树枝都压垂到地角上了。望望天,还是阴阴的,那就准知道这一天你的屋子会比平常更幽静。至于拿月光与日光比,我当然更喜欢月光。在月光下,人是那般隐藏,天宇是那般的素净。现实的世界退缩了,想象的世界放大了。我们想象的放大,不也就是我们人格的放大?放大到感染一切时,整个的世界也因而富有情思了。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比之“晴雪梅花”更为空灵,更为生动;“无情有恨何

12、人见,月冷风清欲堕时”比之“枝头春意”更富深情与幽思;而“宿妆残粉未明天,总立昭阳花树边”也比“水晶帘下看梳头”更动人怜惜之情。这里不只是光度的问题,而是光度影响了态度。强烈的光使我们一切看得清楚,却不必使我们想得明透;使我们有行动的愉悦,却不必使我们有沉思的因缘;使我们像春草一般地向外发展,却不能使我们像夜合一般地向内收敛。强光太使我们与外物接近了,留不得一分想象的距离。而一切文艺的创造,决不是一些外界事物的推拢,而是事物经过个性的熔冶、范铸出来的作物。强烈的光与一切强有力的东西一样,它压迫我们的个性。以此,我便爱上了北窗。南窗的光强,固不必说,就是东窗和西窗也不如北窗。北窗放进的光是那般清淡而隐约,反射而不直接。说到反光,当然便到了“窗子以外”了。我不敢想象窗外有什么明湖或青山的反光,那太奢望了。我只希望北窗外有一带古老的粉墙,最低限度地要老到透出点微黄的颜色;假如可能,古墙上生几片清翠的石斑。这墙不要去窗太近,太近则逼窄,使人心狭;也不要太远,太远便不成为窗子屏风;去窗一丈五尺左右便好。如此古墙上的光辉反射在窗下的桌上,润泽而淡白,不带一分逼人的霸气。这种清光绝不会侵凌你的幽静,也不会扰乱你的运思。假如,你嫌这样的光太朴素了些,那你就在墙边种上一行疏竹。有风,你可以欣赏它婆娑的舞容;有月,你可以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