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全国各地高考题汇总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87880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三年全国各地高考题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近三年全国各地高考题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近三年全国各地高考题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近三年全国各地高考题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近三年全国各地高考题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三年全国各地高考题汇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近三年全国各地高考题汇总: 2013 年:全国卷 真诚与友善新课标卷 经验与勇气北京卷 爱迪生怎么看手机材料为两个科学家对话,爱迪生回到 21 世纪对手机怎么看,不少于 800 字,题目自拟。科学家:假如爱迪生来 21 世纪生活一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是什么?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呢?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简直称得上是一部掌中电脑,丰富 功能一定会让这个大发明家感到新奇。文学家:手机的广泛应用深刻影响了影响了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 这或许也是爱迪生意想不到的吧。科学家和文学家关于手机的不同看法印发你怎么样的想法和思考?上海卷 更重要的事四川卷

2、 过一个平衡的生活以“过一个平衡的生活”为话题,自拟题目。江苏卷 探险者与蝴蝶福建卷 根据忧天写作文湖南卷 我愿意辽宁卷 沙子和珍珠广东卷 以“捐助”为题作文山东卷 以“莫言”为材料自拟标题江西卷 学生有三怕在中学时代学生对奥数、英文、周树人有三怕,请你对此阐述自己的看法。写一篇议 论文。安徽卷 为什么能或不能这样围绕一位哲人萧伯纳的一句话:为什么要做这个事,为什么不做这件事,体裁不限。重庆卷 根据大豆写作文湖北卷 上善若水任方圆天津卷 _而知之_而知之 (填入一个字,学字除外)为题,写一篇文章广西卷 捡到手机之后浙江卷 三句话看童心2014 年:新课标全国一卷:两人过独木桥新课标全国二卷:喂

3、食动物失觅食能力 北京卷:老规矩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 管闲事、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 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 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 700 字。上海卷:穿越沙漠和自由四川卷:人只有站起后世界才属于他江苏卷:什么是不朽福建卷:空谷湖南卷:心在哪里风景就哪辽宁卷

4、:科技改变生活?广东卷:胶片与数码时代 山东卷:开窗看问题 江西卷:课内外学习探究安徽卷:剧本修改谁说了算!重庆卷:租房湖北卷:山顶的风景天津卷:假如有一款芯片 广西卷:老王生病浙江卷:门与路2015 年1、新课标全国一卷:女儿举报老爸(材料作文)一位父亲在高速公路开车打电话,旁边的孩子一再提醒,父亲不要拨打电话,可是父 亲不听劝阻,最终孩子选择报警。警察前来后对父亲进行批评教育,此事引起社会争议。 以此为内容,写一封信 800 字的信。可选择给违章当事人、女儿、警察写。(新课标全国一卷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陕西)2、新课标全国二卷:谁最有风采(材料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

5、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小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 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为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 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 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时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位 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这三个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 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 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新课标全国二卷适用地区: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内蒙、新疆、宁

6、夏、吉林、黑 龙江、云南、广西、辽宁、海南)3、北京卷:2015 北京高考大作文(二选一)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照要求作答。不少于 700 字。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有无数英雄人物:岳飞、林则徐、邓世昌、 赵一曼、张自忠、黄继光、邓稼先.,他们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 他们也不乏儿女情长,有普通人一样的对美好生活的眷恋。中华英雄令人钦敬,是一代又 一代华夏儿女的榜样。请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自选一位中华英雄,展开想象,叙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写出英雄人物 的风貌和你的情感。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说起梅花表达了作者对梅

7、花“深入灵魂的热爱”。在你的生活中,哪一种物使 你产生了“深入灵魂的热爱”,这样的热爱为什么能深入你的灵魂?请以“深入灵魂的热爱”为题作文。要求:自选一物(植物、动物或器物。梅花除外),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 限。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4、上海卷:造就和谐自我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 造就和谐的自我。5、天津卷:范儿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近年来社会上流行一个词“范儿”,并派生出“中国范儿”“文艺范儿”“潮范 儿”“有范儿”等一系列词语。“范儿”多指好

8、的“风格”“做派”,近似于“有气质” “有情调”“有品位”的意思。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范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 “范儿”,不同职业有不同职业的“范儿”,一个人也可能有一个人的“范儿”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6、山东卷:丝瓜藤和肉豆须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藤须一旦纠 缠在一起,是很难分开的。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庭院里丝瓜肉豆的那些纠结错综的茎叶都扯 断了。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它们是挑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他们 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要求:1、选准角度,确定立意;2、自拟题目;3、

9、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问题特 征鲜明。7、广东卷:感知自然(材料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缺少了静 观云卷云舒的乐趣。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 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3,不少于 800 字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8、安徽卷:蝴蝶翅膀颜色(材料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

10、文章。为了丰富中小学微博微博生的课余生活,让同学们领略科技的魅力,过一把尖端科 技的瘾,中科院某研究所推出了公众开放日系列科普活动。活动期间,科研人员特地设计 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同学们亲手操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蝴蝶的翅膀。通过这台可以看清纳米尺度物体三维结构的显微镜,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原本色彩斑 斓的蝴蝶翅膀竟然失去了色彩,显现出奇妙的凹凸不平的结构。原来,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 呈现出缤纷的色彩.。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 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

11、正确使用标点 符号。9、湖南卷:有一棵大树(图)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是飞禽、走兽们喜爱的休息场所。飞禽、走兽们 谈论着自己去各地旅行的经历。大树也想去旅行,于是请飞禽、走兽们帮忙。飞禽瞧不起 大树没有翅膀,拒绝了。大树于是想请走兽帮忙。走兽说,你没有腿,也拒绝了。于是, 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里包含着种子。果实被走兽们吃了后,大 树的种子传播到了世界各地。根据此材料写一篇作文10、江苏卷:智慧11、重庆卷:等待一个刚上车的小男孩让公交车等下他妈妈,过几分钟,妈妈还没到,车上乘客埋怨, 这时残疾妈妈拖着腿上车了,所有人都沉默了,考生按照这个材料进行发挥。要求:1.

12、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2.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 800 字;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12、湖北卷:喷泉与泉水材料作文,泉水在地下蓄积。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 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 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奔涌。13、四川卷:老实与聪明一次班会课上,同学们围绕“学会做人,我看老实与聪明”展开讨论。甲:老实就是实诚、忠厚,聪明就是机制、敏锐。乙:老实和聪明可为一个人兼而有之。丙:老实是另一种聪明。聪明不一定是真聪明。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标题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用规范汉字书写。14、福建卷:路作文题目以路为话题,根据材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有时, 走错路也是有意思的。如果没有走错路,就不会发现新的路;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 不敢走的人。这三句话自选角度写作文。15、浙江卷:文章和人品材料如下: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则为文急促,品性澄淡,则 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金代元问好论诗绝句 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文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