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学概论复习提纲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83958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翻译学概论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翻译学概论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翻译学概论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翻译学概论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翻译学概论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翻译学概论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翻译学概论复习提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解释翻译、翻译学概念、描述翻译学体系;2、解释以下所讲各翻译学流派的观点,并作简单评价:语言学流派:采用语言学途径研究翻译,认为翻译是比较语言学的一个分支,重点是比较原文与译文的语言成分,强调意义的构成特征以及源语和译语在语言结构方面的差别,即在语音结构、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的对比关系,如英语与汉语的明显不同之处,有复数、时态、词形变化等,英语是圆周句,形合,等等。这样两种语言在语码转换中就必须按照两种语言的对应规则进行。文艺学派: 文艺途径,文艺学派翻译理论,是运用文艺理论研究翻译、解释翻译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翻译的文艺学理论。该理论,在 20 世纪 50 年代前较盛行,是再现内容与形式统

2、一体中所反映的艺术真实,侧重从原文的文学特征着眼,特特别别是比是比较较原文和原文和译译文的主文的主题结题结构、构、风风格特色和格特色和艺术艺术效果,多照效果,多照顾顾原文及原文作者方面的因素。原文及原文作者方面的因素。这种翻译的关键是如何准确传达原文的内容信息,其争论的焦点是:在不可调和的情况下,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哪个更重要? 是忠于原作的内容而不顾读者能否接受,还是变通原文而迁就读者? 翻译的核心不是讲求字面意思的真实,而是要体现艺术真实,即精神上的真实,所以在翻译时抵制字对字的死译。这种途径的具体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语言的使用域、作品的修辞手段和语言的创造力等方面的问题交际翻译:交际理论学派把

3、翻译看作交流活动,看作是两种语言之间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的一种方式,比较原文和译文在各自语言里的交际功能,并重点从研究信息源、信息和信息接受者、媒体等方面研究翻译问题,认为应该突出信息接受者的作用,强调信息交流而非语言对等,其代表人物包括德国莱比锡学派的卡德和纽伯特等。在任何交际场合里,信息的内容都会包括三个因素:言语因素即言语表达形式、副语因素即非言语表现的语言相关因素、超语因素即非语言的文化和场合等因素。交际性翻译的特点是必须使译文在译文读者身上产生出原文对原文读者所产生的那种反映,译者的服务对象是译文读者,因为必须把外来的东西译成地道的译文,搬进译语文化,而不使读者造成理解上的困难。社会符

4、号学翻译理论:社会符号学翻译观(Social Semiotic Approach to Translation)把翻译过程视为一种解码和编码的过程;强调翻译应该全部或部分地传达原文文本中的言内意义、指称意义或者语用意义;认为译文应该体现原文文本中的非语言符号,即把原文文本的文体风格、语域及其所反映的社会结构等。社会符号学的翻译理论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言的变化,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符号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有必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同一文本今夕复译,进而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和语言特征。文化途径: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了人们思维方式、价值观点和取向都不同,翻译体现的是文化价值体系,而

5、不简单地从语言表面来考虑。进入八十年代以后,把翻译由两种语言间的语言转换活动变成在两种文化之间进行解释的文化活动。翻译被视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出现了文化转向。These include studies of changing standards in translation over time, the power exercised in and on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in pursuit of specific ideologies, feminist writing and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as “appropriatio

6、n”, translation and colonization, and translation as rewriting (Munday,2001:127).动态等值理论:Dynamic equivalence is based on what Nida calls “the principle of equivalent effect” whe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ceptor and message should be substantially the same as that which existed between the origina

7、l receptors and the message.” (1964:159) The message has to be modified to the receptors linguistic needs and cultural expectation and “aims at complete naturalness of expression.” Naturalness is a key requirement for Nida. He defines the goal of dynamic equivalence as seeking “the closest natural e

8、quivalent to the SL message.” (1969:12) This receptor-oriented approach considers adaptations of grammar, of lexicon and of cultural references to be essential in order to achieve naturalness; the TL should not show interference from the SL, and the “foreignness” of the ST setting is minimized.功能目的论

9、:功能翻功能翻译译理理论论:德国翻译理论家凯瑟林娜.赖斯在 1971 年出版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提出,该理论的观点是“以原作为中心的等值理论”,认为理想的翻译是目的文本和原语文本在思想内容、语言形式以及交际功能方面实现对等。目的翻目的翻译译理理论论:翻译与人类的其他行为一样,也是一种具有目的性的行为,翻译行为往往发生在具有不同风俗习惯和价值观的文化背景之中,因此翻译并不是语言之间简单的对等转换。翻译目的论关注的重点不是译文与原文之间是否对等或译文是否完美,而是强调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以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选择最佳的翻译策略,即翻即翻译译翻翻译译方法和翻方法和翻译译策略是由策略是由译译文文预

10、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的。翻翻译译活活动动的意的意图图不是本身的意不是本身的意图图,而是与,而是与译译者或翻者或翻译译活活动动的的发发起起者有关。者有关。It stipulated two further general rules: the coherence rule and the fidelity rule. The coherence rule stipulates that the TT must be sufficiently coherent to allow the intended users to comprehend it, given their as

11、sumed background knowledge and situational circumstances.The fidelity rule concerns intertextual coherence between translatum (i.e TT) and the ST, and stipulates merely that some relationship must remain between the two once the overriding principle pf skopos and the rule of (intratextual) coherence

12、 have been satisfied.3、翻译过程是什么?翻译本质:翻翻译译的本的本质质: :哲学家波普尔(Popper)(在客观知识一书中将整个世界分为三种世界或宇宙:第一世界是物理客体或物理状态的世界;第二世界是意识状态或精神状态的世界,或关于活动的行为意向的世界;第三世界是思想的客观内容的世界,尤其是科学思想、诗的思想及艺术作品的世界)。刘传珠,湛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据此将翻将翻译译涉及到的涉及到的因素命名因素命名为为三个世界三个世界:把原文作者、把原文作者、译译者和者和译译文文读读者在客者在客观观世界、文本世界作用下各自所世界、文本世界作用下各自所获获

13、得的思得的思维维世界分世界分别别称作称作“思维世界-I”、“思维世界-II”和“思维世界-III”,把原文作者和把原文作者和译译者各自所生成的言者各自所生成的言语产语产物物分别称作“文本世界-I”和“文本世界-II”;而把原文作者、把原文作者、译译者、者、译译文文读读者各自形成者各自形成“思思维维世界世界”的的过过程程分别称为“认识过程-I”、“认识过程-II”和“认识过程-III”,把原文作者和译者各自生成“文本世界”的过程称为“表达表达过过程程-I”和和“表达表达过过程程-II”。用工艺图表示为:“客观世界”、 “思维世界” “文本世界”(1) “认识过程-I “思维世界-I” “表达表达

14、过过程程-I”, “文本世界-I(原著)(2) “认识过程-II” “思维世界-II” “表达过程-II” “文本世界-II”(译著)(3) “认识过程-III” “思维世界-III” 世界知识-1 原语能力-1客观世界 认识过程-1 思维世界-1 表达过程-1 文本世界-1世界知识-2 原语能力 2认识过程-2思维世界-2译语能力-1表达过程-2 世界知识-3 文本世界-2认识过程-3 译语能力-2思维世界 3注:1、世界知识:客观世界和经验知识的总和;2、世界知识1是作者的外部环境(客观世界)与作者的经验世界;世界知识 2 是译者的经验世界用此原理解释:为为什么不同的什么不同的译译者会翻者

15、会翻译译出不同的出不同的译译文或文或译译文不是原文的文不是原文的简单简单复制品?复制品?4、解、解释释下列翻下列翻译译策略:直策略:直译译、意、意译译、 、归归化、异化,你如何看待化、异化,你如何看待这这两两对对策略。策略。5、翻、翻译实务类译实务类型:根据型:根据删删减程度,根据需要或不同的目的,以及减程度,根据需要或不同的目的,以及译译文文对对原文原文删删减或改写的程度,减或改写的程度,译译品品类类型至少可分型至少可分为为全全译译、 、节译节译( (选译选译)、)、译译要、改要、改译译、 、编译编译、 、综译综译等。等。谈谈谈谈以上翻以上翻译类译类型的型的翻翻译译原原则则。 。6、什么是翻、什么是翻译标译标准?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具体翻准?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具体翻译标译标准的确定、准的确定、7、 、谈谈谈谈你的你的“忠忠实实”标标准准8、一般,文学作品的翻、一般,文学作品的翻译标译标准是什么?准是什么?实实用文体的呢?用文体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