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题【湖北省天门市】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82010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题【湖北省天门市】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09年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题【湖北省天门市】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09年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题【湖北省天门市】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09年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题【湖北省天门市】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09年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题【湖北省天门市】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题【湖北省天门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题【湖北省天门市】(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2009 年中考语文模拟题(湖北省天门市)年中考语文模拟题(湖北省天门市)亲爱的同学,本场考试为你展示语文才华提供了舞台,请你潇洒走一回! 全卷共分四个大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答题前请将第 1 页和第 7 页密封线 内的项目按要求填写清楚;答案请用钢笔或水性笔直接写在试题相应的位置上。 一、积累与运用(共 20 分) 1卷面书写。(3 分。全卷书写规范、美观,得 3 分;卷面整洁,书写认真,得 2 分;卷 面较整洁,书写较认真,得 1 分;乱涂乱画的,不给卷面分。)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小题。(6 分) 几千年过去了,几万年过去了,人类进入了文明

2、_。终于有一天,人们在昔日的死火山 口发现了一个奇迹,一个生命史上的奇迹幽暗的峡谷里_柞木苍郁,松树成林。整 整齐齐、密密麻麻地耸( )立着一片 wi( )为壮观的森林。只因为它集中生 长在井底一般的深谷之中,所以又黑森森不见阳光,有人便为它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字, 叫做地下森林。 (摘自地下森林断想,略有改动)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 分) (2)依次填入文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 时代 居然 B. 时代 竟然 C. 时期 居然 D. 时期 竟然 (3)文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方法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 分)_3古诗文默

3、写。 (8 分) (1) ,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 ) (2)蒹葭凄凄,_,所谓伊人,_。 (3)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窥淑女,_。 (诗经. ) (4)在古代诗歌史上,酒是诗人吟咏的灵感源泉。请你写出古诗词中含有“酒”的完整的 两句诗:_,_。 (5) 2009 年有一部叫潜伏的电视剧红遍大江南北。剧中很多经典的台词极富哲理, 如“时间就像一头野驴,跑起来就不停。 ”一语道破时间的真谛,我们学的古诗词中也很多 表“时间”哲理的诗句,请你写一句_,_。 (6) 观刈麦中,表现农夫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7) “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 ”这是“感动

4、中国人物”霍英东的颁奖词中的一句,化用了孟子“_”和南宋词人_“_,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句子。 (8)九年级举行“诗林漫步古诗接力”活动。请同学把主持人所给诗句的最后一个字, 作为衔接句的第一个字,写出连续两句古诗(五言、七言均可) 。根据示例,完成古诗接力。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海 。 4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15 字以内) (2 分) 2009 年 5 月 13 日,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08 年一项针对 38 万多名学生的监测显示,7 至 18 岁的城乡男生平均身高比 2000 年检测结果分别高出.7 厘米、 1 分米。但是,

5、学生的多项体能指标却呈下降趋势。如肺活量,2008 年 7 至 18 岁城市男生 和女生肺活量分别下降了 285 毫升、303 毫升;乡村男生和女生肺活量分别下降了 237 毫 升、259 毫升。2005 年和 2000 年相比,大中小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也绝大多数下降,如 7 至 18 岁城市男生和女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下降了 3.7 厘米、3.9 厘米。 主要信息: 5仔细观察右面的漫画,按要求答题。(3 分)(1)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漫画的内容。(2 分)(2)根据漫画内容设计一条有文采的广告语。(1 分)二、阅读与探究 (一)诗词赏析(4 分) 春 望(杜甫) 国玻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

6、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 ,实际上是写 。 (2 分)7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答:(二)文言文比较阅读(11 分) 阅读桃花源记中的两段文字,完成 6-10 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 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 讯

7、。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乙)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 “此公欲来,能否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 牛畜、丝纩、麻枲(xi,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 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 ”杨谢而从之。又戒日:“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8.

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 分)屋舍俨然 来此绝境 迫暮 鸡犬陶冶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 问所从来,具答之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 B. 不足为外人道也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C. 乃不知有汉。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 。 D. 杂然而前陈者 吾恂恂而起10. 用现代汉语翻译“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 (2 分) 答: 11.“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 (2 分) 答: 12.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和康与之的“山之大穴”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 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 ,古今文

9、人描写这些想像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 (2 分) 答: _ (三)议论文阅读做人要有立体感做人要有立体感 窗前一片绿荫,绿荫下的小柴房,地上隐隐约约的光影,最后是扑面而来的徐徐清 风这就构成了一幅富有情趣的生活画面,折射出来的世界是立体的、多维的,也只有 这样的层面才构成丰富多彩的世界。 事物如此,人也不例外。生活中,一些人却不是这么想的。例如有的人为人处世瞻前顾后,生怕被影子尾追; 有的人生怕露出真面目,而做出欲盖弥彰的种种举动。可以说,自作聪明者有之,自圆其 说者有之,苦心经营者有之,不惜代价者有之。其实,掩藏过去,掩饰现时,遮掩未来, 都是不坦诚、不真实、不全面的表现。 人非圣贤,孰

10、能无过?一个人想要永不出错,没有黑点,除非他一直不干事,这好 比是“在太阳底下躺着” 。偶尔犯点小错,存在一些缺点和遗憾都是正常不过的。若一个人 浑身罩着光环,又躲躲藏藏、看不清真面目,那谁敢请他做事,谁敢与他讲真话、做朋友? 因此,要让别人看清楚你自然的一面,不要做一个没有缺点和影子的人。 做一个人,不仅要让人看到正面,还要让人看到背面和横截面。这样,才会让人感觉到更多的亲切和自然,使人产生更多的信任和依赖。所以,做人要坦诚、真实、全面, 要有立体感。(作者:湘竹 选自读者。乡土版2009 年 3 期 有删改) 13请从文中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14第(5)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说

11、说这种论证方法的作用。15请说说第(2)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16请联系本文,谈谈你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句话的看法。(四)记叙文阅读(15 分) 乡村教师 岳 勇 (1)临近大学毕业的那段日子,同学们都为毕业后能留在城里能有份好工作忙开了, 唯有娟子按兵不动,如无事人一般。(2)我们同宿舍的几个姐妹都劝她出去活动活动,争取能在城里留下来。哪知娟子却 笑笑说:“我要回乡下去。” (3)我们都吃了一惊,娟子的老家我们结伴去游玩过一次,在大巴山最深处,汽车在 二十里以外就进不去了。村里人住的全是茅草屋。我们当时都笑着调侃说那儿是全国最贫 瘠的地方。而现在,娟子却轻描淡写地放弃了这次改变命运跳出农

12、门的良机,要重新回到 那穷山沟,我们都替她惋惜。 (4)这时,娟子一本正经地给我们说了一个故事。 (5)10 年前,大巴山深处有一所学校。整个学校只有一间茅屋搭成的教室,只有一 个班级,也只有一个老师。班上有 13 名学生,那位乡村老师讲他们从一年级教起,一直教 到六年级。 (6)然而,就在小学快毕业的时候,不幸的事发生了。 (7)有个放牛娃在山上玩火,不小心把茅屋教室给引燃了。等大家发现时,大火已经 快封住了教室门。 (8)教室里的 13 名乡下娃子都乱了套,但那位乡村教师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镇静。 他一面教孩子们不要慌张,一面将被大火围困的孩子们一个个往外背。大火已将窄窄的木 门完全封住,老

13、师的衣服、头发和胡子全都烧焦了。但他并没有放弃。到最后,教室里只 剩下两名女同学。 (9)老师在一次冲进火海,那两名女同学正坐在教室里哇哇大哭。老师看了她俩一眼 ,最后咬咬牙,背起其中一个就往外冲。 (10)烧得通红的门框呼地一声砸下,将老师砸了一个踉跄,但他最后还是背着那个 女孩从大火中爬了出来。 (11)他把那个女孩被带到安全地带,然后又急急地冲进了早已变成火海的教室。就 在这时,轰的一声,教室烧塌了。老师和最后那名学生再也没有出来 (12)讲完这个故事,娟子眼圈都红了。 (13)我们都猜了出来:“最后就出来的那名女同学就是你,是么?”(14)“是的。”娟子含泪点点头,“但你们知道最后那位

14、被老师留在教室里再也没 有被出来的同学是谁么?”我们都摇摇头。 (15)娟子说:“是老师的女儿呀!” (16)说完这句话,娟子再也忍不住哭了起来。 (17)我们的眼圈也都红了。 (18)最后,我们宿舍有三个姐妹跟着娟子去她老家作了一名乡村教师。我是其中一 位。17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18、 “乡村教师”这一题目有两层含义,请分别写出来。19记叙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三种。从全文看, (5)一(11 )自然段采用了哪一种 顺序?它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什么?20在“同学们都为毕业后能留在城里能有份好工作忙开了”的时候, “娟子却轻描淡写地 放弃了这次改变命运跳出农门的良机,要重新回到那穷山沟” ,这是为什么? 21读了这篇文章,你联想到汶川大地震救援中的哪些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